第19章 启用洪承畴

这么说吧,秦汉时期的皇帝要对外宣战,朝堂不同意。

皇帝一句,这件事不用朝堂管,朝堂一点制约都没得。

皇帝拥有少府就可以撇开朝堂,以少府的财力打造一支私人军团进行远征,几十万军队的兵器盔甲后勤补给,少府可以自己解决,这是何等恐怖的财力?

比方说,少府令章邯,当年就凭借少府,直接组织起一支大军,差点再次推平六国。

要不是遇到了霸王项羽和兵仙韩信,他几乎就要成功了。

可见少府这个机构到底有多强。

光少府的盐铁专卖,就可以想象一下秦汉时期的皇帝有多富有。

明朝皇帝普遍穷得叮当响,特别是中后期的皇帝,穷得连军队的军饷都摸不出来。

明朝建立的时候曾经一度复设“少府”,这也是朱元璋可以嘎嘎乱杀的原因,他可以不依靠朝堂做任何事情。

官僚们只能恨得牙痒痒,所以朱元璋死后少府就被文官们忽悠建文皇帝给分拆了。

货币发行权,山泽税收,工商税收这些分给了户部,几十万工匠分给了工部。

御马监和皇庄这些分给了内廷,锦衣卫皇帝直属,从此皇帝失去了一言九鼎的实力。

朝堂权力确实一直在加强,主要是对于地方控制力的提升。

汉朝的时候是郡国并行制,朝堂对于地方控制力非常弱,明清是郡县制。

所以中央官僚的权利一直在被加强,但是大明皇帝的权利一直被削弱。

比方说,顺治能够当上皇帝,是八旗旗主们妥协的产物,多尔衮和豪格各自掌握两旗,两白旗支持多尔衮,两黄旗支持豪格,两红旗的代善打酱油,两边都不得罪,最后大家妥协立了皇太极的幼子当皇帝。

这个时候文官在做什么,他们在旁边瑟瑟发抖。

最简单的道理,文官有几个师敢叫多尔衮遵守嫡长子继承制?

明朝文官敢喷皇帝是因为明朝中后期皇帝没有兵权,这些八旗旗主个个兵强马壮,文官喷一下就没得了,他们又不傻,再说了,满清不惯斯这群文官!

只不过,从国家层面上讲,军工复合体就已经遗祸无穷了,更何况是它的威力加强版?

虽然重启少府是一招伤人伤己的毒药,但是崇祯皇帝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继续用官僚们生产的垃圾武器,那么汉人的天下都要丢了,还考虑个狗屁的军工复合体危害?

与其让汉人承受丢了天下,不得不剃发易服,被满清大图图,以至于再也站不起来的悲剧,还不如让汉人承受军工复合体的危害呢!

昂撒一直被军工复合体危害,其实也死不了。

真正干死昂撒的,其实是犹太人的寄生。

参考了昂撒人之后,崇祯皇帝决定两害相权取其轻!

只要能干死满清,崇祯皇帝什么丧心病狂的手段都肯用!

他宁愿把天下交给汉人军阀,也要先砍死满清野猪皮全家!

所以崇祯皇帝想下了狠心:“好吧,那么朕就复活少府。不过,谁去当少府令呢?洪承畴怎么样?”

对于用不用洪承畴的问题,崇祯皇帝考虑的良久,最后还是决定用他。

现在大明的废物官员就在于只贪污不办事,洪承畴起码还是个肯办事的人。

没办法,现在大明的武器制造部门,里面的文官九成九都是贪污犯。

别的不说,这些家伙造出来的刀子,连牛皮都捅不穿,所以说这些家伙全杀了都不会有冤枉的。

而崇祯皇帝就得找一个愿意帮他把这些文官全杀了,还能生产好武器的人来办这件事。

崇祯皇帝是恨极了满清,为了干死满清,什么阴招狠招都肯用。

他已经丧心病狂到连军工复合体都肯拉出来用一用,更别提洪承畴了。

而洪承畴,在三边总督任上,吊打农民军,几乎将农民军主力全部剿灭,完成再造明朝壮举。

在蓟辽总督任上,是在袁崇焕之后,唯一一个能正面跟清军作战的统帅级别人才。

在皇太极死后,洪承畴很可能是当时整个中国战略水平第一人,甚至超过多尔衮和范文程。所以他打仗,往往布局时候已经赢一半了。当然,如果上级非要改他的布局,那就另当别论了。

洪承畴虽是“贰臣”,没有守住为人臣者的气节,背叛了明朝,不过他还真算不上多无耻。

毕竟他真的在松锦战场与清军抗衡了很久,他也是尽了全力想要帮助明朝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

被包围之时,皇太极命令他投降,他没有动摇半分,还组织了两次突围,可是均失败告终。

洪承畴被困了六个月,粮食全部耗尽,松山城守副将夏成德投降清军,清军攻陷松山城,洪承畴与曹变蛟(曹变蛟当时重伤无法战斗)等一众将领被清军俘获。

结果就是曹变蛟不肯投降被处死,洪承畴投降。

而松锦大战是失败,其实也不是洪承畴无能,纯属朱由检微操的结果。

皇太极想围点打援,等的就是明军全部压上来,像以往一样在预设战场全歼明廷生力军,附带抢光粮草辎重。

但洪承畴只想清军撤围,如果不撤围那就等你后勤不行、士气出问题的时候我再压上决战。

双方都在等,只有京城里的朱由检和陈新甲这两个脑残不明白。

皇太极想要什么,朱由检和陈新甲就给什么。

在这场战役中,他们两个简直就是满清的间谍。

通过前期的试探,最后洪承畴做了一个判断,再耗到秋后就可以。

他这话讲的就是后勤,清军几万人围城一围就是一年多,经济就要撑不住。

至于锦州城内,粮食多的是。

哪怕是被包围的祖大寿也不着急,写信给洪,慢慢来,不要浪战。

可京城里的人想的是,据说前方小胜了几场?那有戏啊,何不全力出击,那一定大胜!

然后陈新甲就派了一个叫张若麒的职方郎中去前线监军,洪承畴被架空。

张来了后就写了情报分析送回北京,告诉北京这儿形势大好,可以出战了。

然后陈就去找朱由检,理由两个:我军很能打,可以打了;兵部后勤压力大,太花钱。

就是这么脑残的体制,洪和祖两大军事主官的专业意见被扔到一边,完全不被重视。

更可怕是碰上了一个不知兵、不知前线真实情形的皇帝。

如果搁朱元璋或朱棣,陈新甲的脑袋这会可能已经掉了,根本混不到后来替皇帝背锅的那天。

但朱由检信,不止信,这种事还干过好几次——孙传庭就是这么被逼出战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