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推心置腹
- 穿越明堡宗:我在草原望北京
- 吃瓜的猹
- 2332字
- 2024-12-18 10:53:57
自从开医馆赚了钱,伯颜帖木儿尝到了甜头,愈加频繁地来拜访朱祁镇了。
朱祁镇也能明显感觉到,这货对自己越来越推心置腹,甚至腻歪得都有点恶心。
之前他多少还顾及也先的态度,现在已经完全不拿朱祁镇当外人,甚至一些涉及蒙古军务的大事,也会找朱祁镇讨论,寻求建议。
历史记载,当年伯颜帖木儿送朱祁镇回北京的时候,哭得很伤心,如丧考妣,到临别时候,还带着老婆一起给朱祁镇磕头送行,她老婆送给朱祁镇自己亲手烙的羊奶大饼,让带着路上吃。
如今朱祁镇感觉,这记载恐怕也不是假的,这哥们真能干出这种事来。
“太上皇,养马千户所那边,驱口的房屋已经修缮完成了,每人发了一张草席,每十人发了一块毛毡,每个屋子每晚都添十斤干牛粪取暖,我叮嘱他们,天气差的话,再多发十斤。”
“谢谢你,伯颜兄。这样我心里总算能好受一些了。”
“你要不去看看,看看兄弟我弄得怎么样,合不合你心意。亲眼见过,你心里也踏实一些不是?”
“我就不去了。”朱祁镇道。
“怕我兄长发现吗?不会的,我悄悄带你去,谁也不会知道。”
“我是怕被人认出我来。”朱祁镇道,“这些俘虏当中,难免有一些明军高级军官是亲眼见过我本人的,如果被他们认出我来,我担心生出什么乱子,到时候对你不利。”
“没错,我怎么差点忘了这事。”伯颜帖木儿恍然大悟道,“太上皇,你能为兄弟我着想,真是太贴心了!”
“你我兄弟,说这些见外的话干什么。”
“对了太上皇,除了开医馆,咱们还有什么生意可以赚钱?”
“你堂堂伯颜帖木儿,在瓦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道就这么缺钱?”
“缺啊。这些年,我瓦剌东征西讨,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你知道的,打仗可是天底下最花钱的事情了。而那些各部落贵族们看似臣服于我兄长,其实都各怀鬼胎,他们才不在乎恢复大元帝国的荣光,只知道拼了命给自己搂好处。”
“你别说人家,扪心自问,你在乎恢复大元帝国的荣光?”
“呵呵。”伯颜用一声冷笑表明了态度,“谁又TM在乎?也就我那被野心冲昏了头脑的兄长,还有我那没长脑子的三弟在乎。对了,还有那个被骟了卵蛋的喜宁,一个在明朝皇宫里当了一辈子太监的女真人,现在嘴上天天说着恢复大元荣光,这不是奸诈小人么?这厮现在天天给我兄长出馊主意,关键我兄长还真信他说的。”
“哎,但我又能怎样,我们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这当弟弟的,总不至于帮脱脱不花这些外人吧。所以,眼看春天快要到了,又要准备南下,我得赶紧找钱,找马,找铁,找粮食,不然拿什么打仗?”伯颜摊了摊手,无奈地道。
“想赚钱,可以继续开医馆,去和林开。最近有很多从和林赶来看病的人。”朱祁镇道。
“和林是脱脱不花的地盘,那里的确人多,有钱人也多,但是没你这个神医坐镇,行吗?”
“当然行。难不成你还真觉得我朱祁镇是个神医吗?实不相瞒,我出生三个月就被立为太子,从小就是准备当皇帝的,读的是孔子孟子,商鞅韩非,资治通鉴,太祖宝训,医书是一本也没有读过。”
“你不懂医?那你拿什么看病?”
“实话跟你说,就那种酒精是真的,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全是假的。不过,是真是假其实也不重要,因为看病这种事,最关键的其实不是药,而是信任。很多病都是这样,你也别管药有没有用,你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我们中国汉末三国的时候,有个黄巾道士张角,一碗清水里面烧一张黄纸,就能包治百病,听上去跟骗傻子似的,但是人们就真信,而且,只要信念坚定,很多病还真就能好,你说神不神奇?人们说这是神仙显灵,其实不是,我认为,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伯颜帖木儿被忽悠地一愣一愣的,不禁长叹一声,感慨道:“听君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使我茅塞顿开啊。太上皇,我活了这么大,从你身上学到的东西,比从我爹娘兄长等等之前任何人身上全部加起来都要多,你就是我人生路上的师父,是我引路的明灯啊。”
“过誉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和林的医馆,我马上筹备。但是光开这些医馆,钱的问题是能缓解一些,可还是不够。我们军中现在最缺的东西,除了钱之外,还有铁。太上皇你有所不知,自从和你们大明翻脸开始打仗,边关互市停了,便只能通过走私贸易偷偷运些铁器回来,价格昂贵不说,数量实在太少了,根本不够用,现在只能把人们家里的锅子融了造兵器。”
“这事我可没办法。”朱祁镇道,“唯一一条明路,与大明停战,求和,恢复贸易。”
“你也知道这不可能,至少暂时不可能。”伯颜又无奈地摇了摇头,“我想,恐怕得等我兄长在长城下损兵折将,碰得头破血流,才会重新认识到和谈的必要性,现在嘛,哎,不说了。”
朱祁镇问:“既然缺铁,你们蒙古为何不自己去开矿?铁矿这东西又不稀奇,你们肯特汗山,航爱山上不有的是吗?技术也不复杂,我看你们军中也有不少铁匠,甚至其中很多都是汉人,他们应该懂技术。”
“太上皇你有所不知,我们蒙古人脑子一根筋,觉得只有牛羊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蒙古人愿意舍弃自己的牛羊,组织人手去深山里面挖矿炼铁。再说,过去我们也不缺铁,需要的时候,就同你们中国交易,物美价廉。自己去挖矿熔炼,费事不说,各方面技术都不如你们中国,做出来的东西质地不纯,做不了好刀好剑,只能打些锅子农具,也卖不出太好的价钱,不如养牛养羊,起码吃喝不愁,所以就没人干。当然,要不是打仗,铁器也不会如此缺乏。”
朱祁镇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试探地问道:“既然你们蒙古人都不愿意挖矿,如今又急需用铁,何不组织一些大明的俘虏去挖?”
“不行不行。”伯颜帖木儿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这些驱口只能看管在眼皮底下,干点杂活什么的。把他们放到荒无人烟的山里面去,那是会出大事的。这事我兄长是绝不可能同意的。”
“好吧,是我想的简单了。”朱祁镇不动声色地道,心想,“这个伯颜是个聪明人,每到关键时候,都能把握住要害,绝不松口。看来,我想要营救这些俘虏,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一切还得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