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层窗户纸

这次料饼成型的不错,一拉就掉,完全满足压滤机的工艺标准。

卸完一板料继续打矿,众人还没有从刚才的紧张气氛中走出来,心里都还有点打鼓。

好在是有惊无险,设备正常运行。

老厂长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今天这一出实在是太刺激了,老心脏受不了啊。

这么多人,这会儿要说心里不敞亮的,只有房子雍。

“顾总,你怎么也不给介绍一下,这小伙子是干嘛的?”

房子雍跟顾冠中笑道,还给他散了根烟。

房子雍平日里不苟言笑,谁的面子都不给,也很有师道尊严的做派,当初去辉煌县冶炼厂实习这么久,这家伙可是连一个笑脸都没给顾冠中看过。

顾冠中接过烟,没舍得抽,挂在了耳朵上,“小伙子叫时翰林,是我们技术科的科员,这次的碱浸工序从设计到工艺,小伙子都是全程参与的。”

房子雍“嗯”了一声,朝时翰林招了招手,“小时啊,刘书记给我看过报告书,报告里说碱浸工序里会添加石灰和双氧水还有高锰酸钾等这些碱浸剂,是吗?”

时翰林快步从压滤机那边走过来,道,“是的。”

“有效果吗?”房子雍不露声色的接着道。

时翰林不卑不亢,“有,我们是经过验证的。”

房子雍心里冷笑一声,接招就好。

这次来的时候房子雍心里就不爽,开局就给了顾冠中一个下马威,只是这姓顾的变聪明了,呼声很高,却不接招。

自己也不好强行上去伸手打这个笑脸人。

如今你这小子居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出尽了风头;要是不整治一下你,我辉煌冶炼厂以后出门了还敢自称老大哥?

房子雍一边寻思一边迅速在脑子里组织语言,说起设备不是房子雍的强项,可要说起氰化工艺,整个平江市他房子雍认第二,估计没人敢认第一!

“好,那你说说看,这个双氧水有什么作用呢?”

房子雍郑重的抛出了问题。

时翰林道,“双氧水作为助浸剂,可以显著的提高金的浸出速度并减少氰化物的用量。”

房子雍双手盘在胸前,“说下去。”

时翰林继续道,“具体来说,双氧水通过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含量,促进金的浸出反应,从而提高金的浸出率。”

顾冠中忽然想起了那天在冶炼厂招待所时翰林给自己讲解矿粒的沉降公式那一幕了。

不知道为啥,他忽然觉得房子雍有点可怜。

顾冠中甚至恶趣味的脑补,这么个行业大拿要是一天两次败在一个十八岁的小年轻手里,那滋味应该挺难忘吧?

强烈的好奇让顾冠中似乎忘记了领导视察压滤机呲矿的糗事,反倒很期待两人下边的拉扯。

“这小伙子看来不光懂设备,干工艺的思路也很清晰。”路山官不由道。

俩人的论战不光吸引了路山官和秦永成,连一旁闲谈的老厂长和刘汝成也不由竖起了耳朵。

房子雍现在还浑然不知道自己的脚已经踢到了铁板,还幻想着自己像个大将军一样单枪匹马、大马金刀的一人干翻整个金城县冶炼厂的技术科。

房子雍点燃了一根烟,“咱们干技术的最讲究数据,空口无凭,你有反应式吗?有数据吗?”

时翰林忽然怔了一下。

房子雍敏锐的抓到了这一幕,心里不由得意,“小伙子,别紧张,大胆说,错了也没关系的,干技术工作嘛……”

顾冠中呼吸一滞,心道这小子该不会在这个时候掉链子吧?

刘书记倒不慌,点上烟,耐心的看着两人拉扯。

时翰林忽然拍了拍身上,不好意思道,“稍等,刚才把本子放别处了。”

说着时翰林跑到那边的压滤机操作台上把本子拿了过来。

照例领导下来参观这些陪审的要人手一个本子一支笔,刚才着急解决问题,时翰林随手把本子放在了操作台上。

顾冠中这才舒了一口气。

时翰林翻开本子,不紧不慢的在上面写下了一个公式。

随即指着公式对房子雍道,“房科长您看,氰根和氧气还有双氧水在碱性环境下会起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根离子;

这东西不仅可以提升金的浸出速率,还能减少氰化物的消耗。”

小伙子说的不紧不慢,信心十足,并且旁征博引,引进了大量的数据。

尤其在这个过程中杂质去除的过程讲解的十分细致,又刷刷刷的写了好几个公式。

关键还全都有理有利有节。

房子雍则眉头紧锁,琢磨着刚才时翰林的话。

路山官把双手环在胸前,跟秦永成道,“小伙子说的这个思路倒是挺新奇,以前好像没听说哪个氰化厂用过吧?”

秦永成沉头考虑了半天,“加石灰这里好理解,氰化本来就是碱性环境嘛,用石灰比烧碱或者是氰化钠更实惠,双氧水这个思路不错,我看行,尤其除杂这里,堪称精彩。”

顾冠中暗暗惊奇这个时翰林掌握的知识真他娘的扎实,好像就没有他不会的,以后得多让这小子组织一些培训、讲课之类的,多从他聪明的大脑袋里抠点东西出来。

老厂长则是笑了笑,心道这自家地里的白菜长得就是好,怎么看怎么顺眼。

刘汝成则心道,这小子思维严谨、口齿清晰,关键还不怯场,假以时日相信能有一番作为!

房子雍想了半天,他也不敢说不对,“你说这东西还能提升金的浸出速率,有数据吗?”

不知不觉,他的音调也降了八度,早已不再是刚才那副高声嘹亮的姿态。

时翰林仍旧云淡风轻,一众氰化大佬在他面前仿佛完全没有杀伤力,“实验室里能提升百分之十以上,大工业生产中也能提升至少百分之五!”

后世两千年以后碱浸工序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工艺,其中的各种主反应、副反应早就被人研究的透透儿的,时翰林都怕写多了会暴露自己。

氰化工序,或者说整个厂矿行业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

只要点破了,也没啥大不了的。

就像最初制造玻璃的时候总是难以解决夹带气泡的问题,后来发现解决的思路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停的搅拌。

有时候推动世界进步的其实并不是夜以继日的劳动,可能只是天才的一个灵光一现的想法。

借助重生优势,时翰林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打开黄金提炼这个古老世界的新大门。

要知道,后世作为国家黄金局骨干的时翰林光去全国各地的厂矿单位培训氰化就有几十次,各种反应式和数据简直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