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金榜题名,全村骄傲
- 鲁中逐梦:李安的逆袭传奇
- 起名贞南
- 3063字
- 2024-11-29 09:18:06
夏日的骄阳似火,将炽热的光芒毫无保留地倾洒在这片宁静质朴的小村庄上,村口老槐树的枝叶被晒得蔫蔫地低垂着,蝉儿们躲在茂密的树荫里,扯着嗓子不知疲倦地鸣叫,那喧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演奏一曲冗长而热烈的乐章。就在这样平常又燥热的一天,一个喜讯宛如平地惊雷,瞬间打破了村庄往昔的平静,如石子投入静谧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久久不散。
李安,这个从村子里一步一步走出去的少年,凭借着自己多年来在昏黄灯光下的苦读、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钻研、在无数个日夜与习题鏖战的坚韧,考上了北方一所知名的大学,专业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对外贸易。那录取通知书送达村子的那天,仿佛整个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家那座略显破旧却满溢着温馨的小院里。
一大早,邮差老张骑着那辆半旧的绿色自行车,车铃铛一路“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欢快地驶进了村子。车把上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邮包,里面装着的,正是李安翘首以盼多日的录取通知书。“李华家的,有大喜事咯!”老张扯着嗓子在村口吆喝起来,那声音因为兴奋而拔高了好几个调,瞬间吸引了不少村民围拢过来。“啥喜事啊,老张,你别卖关子啦!”村里的婶子大娘们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满脸好奇地催促着。老张嘿嘿一笑,从邮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大信封,信封上那烫金的大字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晃得人眼睛都亮了起来。“看呐,李安考上大学啦,还是北方的名牌大学嘞,学的是对外贸易,以后可不得了啊!”
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眨眼间传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乡亲们放下手中正忙活的农活儿、针线活,纷纷朝着李家涌去,嘴里还念叨着“老李家可真是祖坟冒青烟啦,出了这么个有出息的娃”“李安这孩子从小就看着机灵,读书又用功,果真是有大造化”。不一会儿,李家小院就被围得水泄不通,男女老少,你一言我一语,啧啧赞叹声交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李华站在院子当中,平日里被岁月和农活压弯的脊梁,此刻仿佛都挺直了几分,脸上笑得那叫一个灿烂,褶子都堆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他的手里攥着一盒平日里都舍不得抽的好烟,逢人便热情地递上一根,那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声音更是透着抑制不住的自豪:“哎呀,托大伙的福,我家老三有出息啦!这些年,孩子没日没夜地读书,可算是熬出头咯,咱这村子也要出个大学生啦!”乡亲们接过烟,有的放在耳朵上夹着,有的立刻点上,吞云吐雾间,满是对李家的艳羡与祝福。
屋里,母亲正系着那条洗得有些褪色的围裙,在灶台前忙得热火朝天。她眼眶红红的,既是被灶火熏的,更是因为心里头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喜悦。锅里的水已经烧得“咕嘟咕嘟”直冒泡,母亲熟练地磕开一个个鸡蛋打进锅里,看着蛋清和蛋黄在滚烫的水里迅速凝固,变成圆润可爱的荷包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边煮边念叨着:“这糖水荷包蛋啊,得煮得甜甜蜜蜜的,让大伙都跟着沾沾喜气。”不一会儿,一大锅热气腾腾、散发着甜香的糖水荷包蛋就出锅了。母亲盛在一个个小碗里,招呼着院子里的乡亲们:“大伙都尝尝,今天是个好日子,一起高兴高兴!”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接过碗,小心翼翼地吹着气,大人们则一边吃一边夸赞着母亲的手艺,小院里弥漫着浓浓的温情与欢乐。
夜幕渐渐降临,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夺目的紫红色,宛如一幅天然的绝美画卷。李家在院子里摆起了简易的“庆功宴”,几张拼凑起来的木桌,周围摆满了长条板凳,桌上虽说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无非是自家养的鸡炖成的香浓鸡汤、地里刚摘的新鲜蔬菜炒成的家常小菜,但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家人的用心与对未来的期许。
就在大家围坐在一起,准备动筷的时候,家里的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二姐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过去接起电话,还没等她开口,电话那头就传来大姐那激动得微微颤抖的声音:“喂,是家里吗?三弟的录取通知书收到了吧?我今天上班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呢,刚下班就赶紧打电话过来了!”二姐笑着把电话递给李安,大声说:“大姐,三弟在这儿呢,你跟他说!”
李安接过电话,眼眶瞬间就湿润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半晌才说出话来:“大姐,我收到了,我考上啦!”大姐在电话那头笑得爽朗:“哎呀,三弟,姐就知道你能行!这些年你吃的苦,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下好了,咱家苦日子可算是到头咯!你去了大学,可得好好学,给咱村争光,给咱老李家争气啊!等你毕业了,那前途,肯定一片光明。”李安用力地点点头,尽管大姐看不到,他还是坚定地说:“大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以后让咱爸妈过上好日子,也不辜负大伙对我的期望。”
挂了电话,二姐笑着走上前来,手里捧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电脑,递到李安面前。那电脑在灯光下泛着银色的光泽,显得格外精致。“三弟,这是二姐给你的礼物。你学的是对外贸易,以后肯定少不了要用电脑查资料、做功课啥的,用它好好学习,继续往前闯,可别懈怠了呀!”李安接过电脑,手轻轻抚摸着外壳,眼里满是感动:“二姐,谢谢你,我一定会用好它的。”
父亲李华举起手中那杯自家酿的米酒,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洪亮且饱含深情:“各位乡亲,今天大伙能来,一起为我家李安庆祝,我李华感激不尽。李安这孩子能有今天,离不开大伙平日里的关心和帮助,是咱们村子这片水土养育了他,也是大伙的鼓励支撑着他走到现在。这杯酒,我敬大伙,希望我家李安在大学里能继续好好深造,将来学成归来,回报咱们村子,回报各位乡亲!”说罢,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乡亲们纷纷起身,举起手中的酒杯或碗筷,大声回应着:“李华啊,你家李安是咱全村的骄傲,以后肯定有大出息!”“是啊,咱村以后就指望李安啦,出去可别忘本呐!”那声声祝福,在夜空中回荡,传得很远很远。
李安望着眼前这些熟悉的面孔,家人眼中的欣慰与期待、乡亲们脸上真诚的祝福,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他明白,这份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对他多年努力的认可,更是新生活的起点。从这一刻起,他肩负起了家人的期望、村子的荣誉,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却又满是希望的道路。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大学里刻苦钻研,学好专业知识,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人撑起一片天,为这个养育他的村子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让这片土地因为他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安开始为上大学做准备。他每天早早起床,跟着父亲去田里干农活,他知道,这样的机会以后会越来越少,他想多帮父亲分担一些,感受这片土地给予他的力量。休息的时候,他就坐在田埂上,捧着那本对外贸易的专业书籍,认真研读,阳光洒在书页上,映照着他专注的神情。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跑去请教村里曾经外出闯荡过、做过生意的长辈,虚心聆听他们的经验之谈,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母亲则在一旁,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为李安缝补衣物、纳鞋底,嘴里还念叨着:“北方冬天冷,得多带些厚衣服,别冻着了。”二姐也没闲着,四处打听大学里的生活注意事项,给他准备各种生活用品,从洗漱用具到学习文具,事无巨细。而村里的孩子们,总是围在李安身边,眼里满是崇拜,听他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憧憬着自己未来也能像李安一样,走出村子,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
终于,到了李安出发去大学的日子。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全村人就自发地来到村口,为李安送行。母亲红着眼眶,将一个装满家乡特产的包裹塞到李安怀里,声音哽咽:“儿啊,在外面照顾好自己,要是想家了,就给家里打电话,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带着路上吃。”父亲拍了拍李安的肩膀,目光坚定:“儿子,去了大学好好学,别惹事,记住你肩负的责任。”李安一一和乡亲们道别,看着那一张张质朴的脸庞,泪水模糊了双眼。他转身,背着行囊,踏上了前往北方大学的求学之路,带着全村人的期望与祝福,迈向那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