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 登基后,我只想闭关锁国!
- 壹円
- 2024字
- 2024-12-08 23:24:42
翌日清晨,在满是呼噜声的地铺上醒来,缓缓坐起身,林衍有些烦躁。
这日子是越过越差了,得赶紧回村。
然而想到回村,又有一个难题出现——云龙。
等到了大黍村,想怎么揉捏云龙就怎么揉捏,问题是揉捏后怎么处理。
那家伙明显是盯上大黍村了,若是置之不理,将很难控制他的行为,必须得想办法限制他…
午后,林衍带人退了房,前往城西的主街道。
城西的主街道是一条横贯东西城门的主干道,这条街上还是非常繁华的,只是越往西面,居民密度越低。
宽阔的主干道上,不少小商贩收拾着他们的摊位,准备回家。
城西居民相对少一些,一般等午后,逛街的人会很快减少。
留意着街边店铺的出租信息,林衍望着小商贩们忙碌的样子,心头有些好奇。
城里的贫富差距那么大,这些小商贩真能赚到钱?
迟疑一会儿,林衍迈步走向一家正在收摊的烧饼摊。
“大叔,来…嗯…二十个烧饼。”瞟了一眼坐在驴车上,拥挤在一起发呆的女孩们,林衍向收摊的大叔开口道。
“二十个?”满脸愁容,正收拾东西的大叔听到这话,手上动作一滞,抬头看向林衍,语气疑惑。
“对,先拿二十个。”林衍补充道。
“二十个一共六十铜币。”说这话时,男人有些“有气无力”,似乎是不想做这桩生意。
“六十铜币?”迟疑一瞬,林衍还是抬手从钱袋里翻找一会儿,找够了钱。
一般来说,烧饼只要两枚铜币一个才对,这里可贵了不少。
不过林衍可不单单是为了吃烧饼。
“大叔,咱们这儿生意好不好?”等待男人添置炭火,烤制烧饼时,林衍询问道。
“生意?”大叔一愣,而后语气落寞。
“这年头,做的生意十有八九不赚钱,不提了…不提了…”
此言一出,林衍更加困惑了。
“大叔,此言何意?”
抬头看了一眼林衍,大叔深叹了口气,娓娓道来。
“城西有不少游手好闲的巡逻兵,平日里就爱到街上闲逛。”
“我们这些做吃的的商贩基本都是推车,或者在路边摆摊,很少租房。”
“原本在外摆放能减少成本,好赚点儿小钱,但那些巡逻兵…”
“在城西,有一种税名叫“饷税”。”
“城西的巡逻兵活儿少,饷钱也少,往日里,有些巡逻兵只吃空饷,平时不来巡逻,所谓的“饷税”也就少。”
“但最近几日,那些巡逻兵们都出来巡查,“饷税”一下子增加…
话说到一半,不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与说笑声,大叔立刻噤声。
“三十个烧饼,我们等会儿回来拿。”
“哎…好好…”大叔连连点头,表情很是“顺从”。
瞧见巡逻兵们前去下一家“买东西”的背影,林衍渐渐明白什么是所谓的“饷税”了。
这明显就是“保护费”,而且还是士卒们强制收取的保护费。
想到这,林衍突然想到了什么。
云龙能调动军队?
结合他们刚进城时,城西的戒备森严的情形,这云龙的地位恐怕不低。
等那些巡逻兵们雁过拔毛一番,渐渐远去后,大叔望着他们的背影,深叹了口气,眼神落寞。
“大叔,他们吃得下那么多东西吗?”
看这些巡逻兵每一家都去“收保护费”了,林衍眼神困惑。
“巡逻兵可不止是他们,而且…还有更穷的人在城墙下等着。”
听到这,林衍恍然大悟。
难怪城西北角的难民居住地每天都有残羹冷炙,原来都是这些人吃剩下,扔掉的。
“小兄弟,你可别以为那些巡逻兵是什么好人。”瞧见林衍的神色,大叔蹙眉提醒道。
“我刚才也说了,巡逻兵们的饷银少,平时不来这儿巡逻,你可知道是为何?”
“为何?”
“其实…那些巡逻兵都是城东官吏富户家中的家丁。”
“什么?”林衍有些讶然。
“咱们月华城每年都要向长越国缴税,这税钱的多寡是按“收取赋税”减去“军政开支”计算的。”
“如果收取的赋税远超军政开支,就要缴纳大量赋税。”
“每年皇帝陛下派来的使者都会到城里住一个月,统计大概的税款数额。”
“今年突然如此,恐怕是使者提前来了。”
“往年城主朱凌云为了少纳税,不仅编造了大量的虚假士卒,还利用大量难民,截流巨量的赋税。”
“可实际上…难民的“救济金”都是我们西城百姓额外支付的。”
“若不是使者来了,那些士卒怎会一家一家收集饭食。”
“等我们的“饷税”交上去,难民们吃着我们卖的那些东西,使者看到了,就以为城主大人真给难民拨款买粮。”
“如此一来,城主便算得上是一方“清官”。”
“可实际上…城西北角有一万多难民,全靠我们这些小商贩的“响税”早就饿死了。”
“说到底,还是城东的老爷们“心善”,要不是他们每顿饭都有一百多道菜,那些难民能吃到他们剩下的泔水,早就全饿死了…”
听到大叔如此怨念的唠叨,林衍深叹了口气,大概明白烧饼为何涨价了。
成本提高,卖价自然也要提高。
此刻,林衍也彻底明白,如此畸形的月华城是怎么形成的了。
月华城要向长越国缴纳赋税,但不想真缴纳,于是就把所有家仆“入编”,增加士卒数量,发放大量虚假“饷银”。
这一招无论是城主,还是其他官员和富户们都是愿意的。
城主拿钱,其他老爷们拿人情,互相包庇,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而难民们算是一个“毒瘤”,只要有难民,就要“拨款”救济,又可以留下一大笔赋税。
一来一回,上缴的赋税无关痛痒,大部分赋税都直接进了城主府,其他老爷们对此也没有意见,大家相安无事,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也难怪如今城内“牵一发而动全身”,死了一个小小的“吴一签”,第二天就会发全城悬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