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伤兵满营

云天养醒来了,那些队长和士兵的心里也算是有主心骨了。

在各个队长的安排下,士兵们也开始动了起来。

健康的士兵们将船舱里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给搬出来,给伤员们腾出休息的地方。

这艘船最高荷载也只有100多人,现在却挤进了140多号人,还有那些被抓来的水手,再加上还有那些沉重的货物,能住人的地方实在是不宽裕。

见云天养来了,那些伤兵纷纷挣扎着要起来给云天养行礼,云天养连忙上前将他们一个个又给按了回去。

天老爷诶,你可别再乱动了,再把伤口弄出血了,那真的是神仙也救不了了。

“找点东西烧了给大伙取取暖,这天冷,千万别冻着。”

看着眼前这些伤势严重的重伤员们,云天养连忙吩咐身后的手下说道:“让人给他们弄些吃的,吃饱了好的才能快。”

伤病们纷纷向云天养道谢,在这个时代,能够体恤伤病的将军可真的不多了。

最后看了一眼这些重伤员,云天养忍着心痛走了出去。

他自己也知道,就以目前的情况,这些重伤员们最后能活下来的估计没几个。给他们点火取暖,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浪费。

但是他还是要这么做,这是他的良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最基本的良心。

至少让这些兄弟走的时候心里舒服点吧......

走到外间,这里的轻伤员们情况就好多了,只要好好治疗,这些人大多都能救的回来。

是以这里的气氛也好的多,几个士兵见云天养走了过来连忙起身行礼。

云天养一一朝着他们颔首致意,朝着他们的肩膀一个又一个的拍了过去。

这是他上辈子的习惯,当时在工地里,他的那些个领导就喜欢这么拍他们。

“云把总,你的伤还没好,该好好休息的。”

一个胳膊受伤的伤兵看着云天养的大腿有些担忧的说道:“俺们这些小伤不碍事的,休息两天就好了。”

说罢他连忙抬起手挥舞了两下,示意自己真的没问题。

这家伙是他的亲兵,作为一个把总,好歹也是个带领着200人的低级军官,他自然有资格培养几个贴身的亲兵。

亲兵,也叫家丁,这是明朝特有的一种作战单位。

明朝前期的主力是卫所兵,这些士兵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兵农合一。

但到了明朝中叶,土地兼并严重,卫所军官侵占军屯土地,导致士兵土地被夺、生活困苦,大量军士逃亡,卫所制逐渐崩溃。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卫所的将军们灵活变通。他们让大部分的士兵彻底变成农夫去种地,而将更多的钱粮用来养一批完全忠于自己的家丁。

相对应的,这么高代价养出来的家丁不管是武力还是忠心程度那都不是普通士兵能比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正儿八经的死士,还是能传家的那种。

平日里他们吃着最好的饭食,穿戴最好的铠甲和武器,银钱女人更是管够。

打仗时主将冲锋他们开路,主将撤退他们断后。这些人只知主将不知朝廷,主将死了就继续效忠主将的儿子,完全就是西方领主和扈从骑士的东方版本。

毕竟在冷兵器战斗中,100个费拉不堪的卫所兵,他是真打不过10个装备精良的家丁啊。

至于其他士兵就彻底没人管了。这些将军们平日里吃空饷养家丁,上司来检查的时候就随便拉几个壮丁充数。

到了打仗的时候,将军就先让那些壮丁们上去当炮灰,顺便看看情况。情况好就带着家丁莽一波,靠着精锐家丁斩将夺旗一战成名。

至于情况不好嘛,就就带着家丁直接撤,反正那些壮丁到处都是,而这些家丁可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死一个都心疼啊。

这种离谱的军事制度让明军在小规模作战的时候还能打打,甚至是占据上风。但是却让明军完全丧失了大规模的作战能力。

而之所以这种奇葩的军事制度一部分是体制的原因,另一部分也有明军所面对的敌人的缘故。

比方说明军常见的敌人蒙古和南方的诸多土司蛮夷,以及南方的倭寇和海盗。

这些人可不会跟你打大决战,他们可打不起。他们往往靠着小规模精锐部队,依仗着熟悉的地形来回劫掠,你带着大规模的普通士兵根本不可能追上他们。

所以在跟这些敌人纠缠了200多年的大明军人,选择精简部队的人数,并且提高单兵质量这条路也就不奇怪了。

这么多年以来,明军靠着家丁制度,在面对这些敌人的时候都能打的有来有回,最后靠着庞大的体量取胜。

虽然赢的不好看,但是总能赢。

也就是在面对倭寇的时候丢了大脸,但是很快又靠着戚继光给扳回来了。

其他将领一看戚继光训练出的那支小股部队打如此厉害,一看战报全是0-100,2-500的,顿时惊为天人。

这些将领不仅没有觉得是自己哪里有问题,反而更加觉得打仗就是要靠着精锐家丁,普通的士兵压根不顶用。

这些将领们变本加厉,越发的克扣普通士兵的粮饷,全部用来供养自己的家丁。

比如辽东的李成梁,这家伙相传有3000家丁,而且都是精锐骑兵。就连老奴年轻的时候都是其中的一员。

但是这种小而精的部队体制,在面对能够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满清的时候,却不出意外的失效了。

都说满清的士兵精锐,但是事实上在大量的小规模对抗里,无路可退的明军将领靠着精锐家丁往往能跟满清的精锐白甲正面对战而不落下风,甚至能战而胜之。

但是相对的,只要明军的人数一多就立马完蛋。

毕竟每个将领的家丁都是宝贝,那都是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谁都不想打头阵,只想着队友上去趟雷,自己留下来摘桃子。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往往不等满清来攻,他们自己内部就已经炸锅了。

正所谓是:

攻城掠地,其徐如林。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劫掠百姓,侵略如火。

撤退转进,其疾如风。

上级指令,难知如阴。

争功诿过,动如雷霆。

真可谓兵家奥义,尽皆于此。

像按照戚继光练兵之法练出来的蓟三协南营兵,算是大明为数不多不靠家丁打仗的部队了,但就算这样,各级将领还是不能免俗,依旧人人都养了几个家丁。

这已经是一种风气了,你不养,上司觉得你不行,同僚觉得你脑子有病,甚至连你的手下都会觉得你是不是根本不会打仗。

而站在云天养眼前的这个家伙叫陈彪,是这具身体的前主人的家丁,当初就是靠着这几个精锐家丁,前身才能率先冲上平壤城的城头。

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个亲兵了,其他的......不提也罢。

“行了别耍宝了。”

云天养没好气的朝着陈彪的后脑勺拍了一巴掌,陈彪嘿嘿的笑了起来,看上去傻里傻气的。

这些人跟主将同吃同住,关系自然不一般,云天养对他自然也不用客气。

“兄弟们的伤都怎么样?都包扎了么?”

云天养环顾四周,有些担忧的看着眼前的这些人。

这些人都是老兵,而且伤的都不重。只要伤口不感染,他们活下来的机会很大。

“放心吧,都用把总教我们的办法包扎过了,你看!”

陈彪笑嘻嘻的将满是绷带的胳膊凑了过来,云天养一看,只见这家伙恨不得把自己的胳膊包成木乃伊一样。

“乱弹琴。”

云天养无奈的摇了摇头,怎么都教了这么多次了,一个个的还是听不懂呢?

这时候,云天养终于明白了当初在新兵营的时候,那些教官为什么一个个都严重上火了。

纯属是气的。

“绷带要扎的稍微松一点,不能这么紧的!”

云天养一边没好气的教训陈彪,一边伸手想要将他的绷带拆下来。

“不用了把总,我自己来就行。”

“别动!”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倒霉孩子为了扎紧一点,还拿了根绳子将绷带死死的捆在自己的肩膀处,还特么的系了一个死结.....

真是嫌自己胳膊多啊。

云天养已经无力再骂他了,索性直接拔出匕首,干净利落的将他胳膊上的绷带割开,只见这家伙的伤口都被勒的泛白了。

“妈的,要不是老子看见了,明天你胳膊就废了!”

“把煮干净的绷带和纱布给老子拿来!”

一旁的士兵连忙递上纱布和绷带,其实就是撕成小条的丝绸和搓揉软了的棉布。

这些都是船上的物资,云天养让士兵们拿出来将丝绸裁剪成条当做绷带,将棉布揉松软了充当纱布,最后将其全部丢进大锅里狠狠的煮上个两三遍,用来给士兵们包扎伤口。

三下五除二的将陈彪的伤口包扎好,云天养又朝着其他几个士兵看去。

果不其然,这些憨货一个个都是这么搞的。

能咋办呢,搞呗。

都是自己的兵,还能不管他们不成?

云天养只好让这些士兵排好队,一个个的到自己的面前给他们整理伤口的纱布。

陈彪想要帮忙,被云天养一脚踹走,这憨货还是别来添乱了。

“让火兵弄饭,轻伤的加半份,重伤的加一份。再让他们多烧些热水来,让大伙都洗洗脸泡泡脚。”

虽然粮食已经不多了,但是这个时候可不是吝啬粮食的时候,多吃点东西,伤口也能好的更快点。

至于热水,现在哪有清水让他们这么挥霍,都是烧的海水罢了。

至于那些所谓的会伤害皮肤的副作用,谁在乎呢。

就这样一直折腾到了晚上,云天养终于将这些伤兵全给收拾弄好了,火兵也适时的送来了热水和饭食。

当兵的伙食自然不会好,不过是一些硬饼子和咸菜罢了。

督促着这些士兵将手脚脸全都洗干净,云天养这才满意的走了出去。

火兵给他送来了他的饭食,自然是跟士兵们的一波一样了。

他没开小灶的习惯,他不喜欢这样。

用力撕扯下一块饼子,就着两口散发着腥臭味的咸菜用力的咽下肚子,云天养感觉这饼子对自己的牙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船舱里有些憋闷,云天养拎起自己的水壶缓缓的走到甲板上。

几个士兵正在打扫卫生,云天养是个爱干净的人,见不得自己的地盘脏兮兮的。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在云天养的“谆谆教导”之下,他的士兵也算是明白了什么叫干净。

挥手示意那些准备行礼的士兵各自干自己的活去,云天养缓缓的走到了船头。

这个时代的天空还没有受到污染,皎洁的弯月和璀璨的繁星一同挂在天空,就算是如此的黑夜也不会让人觉得黑暗。

海面很是平静,偶尔翻出一两片浪花也很快就安静下来。

耳边只有风声和水声,一时间让人颇有些心旷神怡之感。

何去何从,这是个问题。云天养一时间也想不出来。

他对历史并不怎么了解,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而已,对于国外的地理环境更是一窍不通,离开了那些高科技的设备,他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但他不能在士兵的面前表现出这点,要是他这个领头的也没招了,那么士气很快就要完蛋了。

人活着就是为了一个盼头,要是盼头没了,那人就完蛋了。

他必须赶紧想出一个办法,至少带着这些人先找个地方歇歇脚,至于以后去哪儿这件事,反而没那么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