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将十万军者【圣诞节加更】

  • 帝殷
  • 长乐驸马
  • 2372字
  • 2024-12-25 20:56:18

若临淄王问起别的战国时期战役,殷蛟还真不一定能知道,但说起长平之战,他还真知道。

无他,主要是作为白起背景板的赵括惨遭千年鞭尸。

现在临淄王问起这个,难道说破局之道就在其中。

接下来,殷蛟认真回顾长平之战的来龙去脉。

约莫过去半柱香时间,临淄王见殷蛟还是一言不发,遂问:“想不通?”

殷蛟面露苦涩,“秦国任用商君变法,耕战一体,秦人勇于公战,斩首即可得利,从根本上来说,赵国并不是秦国对手……”

“我问你的是,秦军为何能在长平战胜赵军,而不是问你秦国为何能战胜赵国。”临淄王打断他,说道。

闻言,殷蛟蹙眉,这二者有什么不同吗?

等等,他问的是秦军为什么能战胜赵军,那不就是说,其实他想问的是长平之战双方的战略打法么。

殷蛟还以为,临淄王问的是秦国为什么能战胜赵国。

前者的答案是战争得失。

后者的答案是国兴国灭的原因。

想明白后,殷蛟张口就来,“赵括无能,非是武安君对手。倘若赵国依旧以廉颇为主将,秦未必能在长平将赵国彻底打断脊梁骨。”

殷蛟不敢说廉颇面对白起一定不会输,但最起码,如果赵国坚定以廉颇为主将,不至于被秦军砍掉四十多万颗脑袋。

要知道,那可是四十多万赵国青壮年。

毫不夸张的说,长平一战,赵国一代人被打死八九成。

这还不是打断脊梁骨?

临淄王点点头,这小子,看来不在临淄国的时候也有认真学习史书。

“想明白了吗?”

啊?

我想明白什么?

殷蛟有些茫然的看向对方,只见临淄王不语,只是平静的看着自己。

见状,殷蛟回想自己刚刚说的话。

想着想着,他眼眸一瞪。

下一刻,他咽咽口水,问道:“父王的意思是,让朝廷那边也派个赵括出来?”

“不可以吗?”临淄王先是反问,旋即道:“长安朝廷可将十万军者,莫过于邹、符二人。眼下他们皆已战败,皇帝手中已经没什么人了。”

说起这个,临淄王也是不胜唏嘘。想当年高皇帝在时,殷室将十万军者足有五六人。

可惜,这些人再强,依旧抵不过时间的消磨。

老的老,死的死,剩下的邹、符二人,已是仅存的可将十万军之将。

当然,还有一个,如果那个老东西还能爬的起来的话……

殷蛟瞪大眼,心里翻江倒海之余又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原本,他认为临淄王提及长平之战,是准备让自己说出一些影响胜负的深层次原因。

比如秦国的变法,比如六国各怀鬼胎等等等。

搞半天,对方真正想说的居然是赵括这个倒霉蛋。

然而,在听完临淄王的又一番话之后,他顿时又有些明悟。

主要是那句‘可将十万军者莫过于邹、符二人’。

将十万军什么概念?

在殷蛟学过的选修课上提及的,可将十万军者,屈指可数!

这里说的是能掌控数十万大军的主将,而不是那些冲锋陷阵,或者打过几场漂亮仗的名将。

能将十万军者,数百年也未必能出现几个。

尤其是当下这个知识藏于私人的时代,可将十万军者更是凤毛麟角。

殷蛟从前一直忽略这个问题,他几乎是下意识的认为那些成名已久的名将基本上都能带领数十万大军。

然而事实上压根不可能。

拿殷蛟自己来说吧,他的眼光格局经过选修课的熏陶,在殷朝军界,基本上可以算得上中等。

但,他现在可将之兵顶多不过三千。再多,他脑子就跟不上用了。

这无关乎他的智慧,纯粹是天赋和经验。

将十万军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涉及兵马布置、粮草后勤、敌我动向、天时地利等等等。

基本上,任何能够影响战争胜负的所有因素,身为一名合格的将十万军主将,都能够全部考虑到位。

事无巨细,全部在心。

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还需考虑麾下众将所长,各营兵马战力,战略统筹规划等等等。

总的来说就是,将十万军者不是大白菜。

不是指一个将军他就能将十万军。

例如,若殷蛟现在麾下有十万大军,尽管他可能知道这场战争应该怎么打,但是他不一定知道,在什么地方,该派遣哪位将军,带领何部兵马,才能打的得心应手。

说简单点,有些不合格的将十万军者,甚至能做出命令骑兵攻城这种贻笑大方的蠢事。

如果真如临淄王所言,朝廷已经没有‘将十万军者’,那么接下来的战争,或许真有希望。

原因很简单,在十几万临淄军占据洛阳,兵指关中之际,皇帝一定会派出相等甚至更多的兵力。

如此一来,必定要任命一位统筹全局的三军主将。

皇帝不可能给这个将军三万人,给那个将军五万人,然后再给其他将军六万人,最后让他们各自为战。

这种没有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的布置,纯属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而如临淄王所言,朝廷已经没有哪位大将有统率十万军的能力。这样的话,皇帝任命那些没有能力‘将十万军者’为主将,其大军战力属于先天不足。

到时候,或许真能如满级大佬武安君暴打萌新赵括那样,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利。

“涉及三军主将,只怕不好施为吧。”殷蛟略微迟疑。

先前逼迫邹柳主动出兵,还能搞一搞谣言,说什么邹柳惧敌,或者邹柳私通敌人,或者邹柳养寇自重之类的污蔑他,令皇帝起疑心。

可涉及三军主将的任命,谣言一类只怕影响不了皇帝的判断。

临淄王呵呵一笑,轻轻道:“这可不好说啊。”

啊?

殷蛟眉毛一挑,旋即好奇的问道:“父王打算怎么做?”

“你知道之前我是怎么逼迫邹柳出兵的吗?”临淄王反问。

关于这一点,殷蛟还真不清楚。他只是大概猜测,临淄王的人有可能在长安散布谣言,令天子不满邹柳死守成皋关。

可具体怎么操作的,他不知道。

“孩儿不知。”

临淄王也没怪儿子想也不想就说不知道,毕竟他布置的东西,只有他自己清楚。

“皇帝能坐稳这天下二十余年,自有他的能力,想要左右他,必须要找到能左右他的人。”

殷蛟想了想,试探道:“太后?”

尽管殷蛟不怎么了解皇帝,但对方能接住开国皇帝的江山,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皇帝。

而想要左右这样的皇帝,一般的勋贵外戚可不行,必须要那种自身就具有非常强影响力的存在。

似符亚戊等人虽然身份贵重,资历也足够深,但说到底,他终究是皇帝臣子。他可以建言献策,但是不能左右皇帝。

如果他能左右皇帝,那他离死也不远了。

更何况,这种殷室的重臣都不是傻子,不会轻易被临淄王的暗子摆弄,更不会做出奏请皇帝派遣不可‘将十万兵者’带领十万大军。

“太后这枚棋子,已经用过一次了。”临淄王笑着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