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由他折腾

隋中群和张援朝住在相邻的村子。

老隋所在的村子叫曲村。

曲村是个大村,有七千多口人,村里的学校从小学到初中都有。

张妈苗翠花就是曲村小学的教师。

张村是个小村子,只有几百口人。

学龄孩童太少,学校都成立不起来。

张援朝小时候还有一二年级,现在都撤了。

张援朝和隋中群就是在曲村上学时认识的。

隋中群比他高一个年级,两个人个子都不低,都爱打篮球,渐渐地就成了好朋友。

几年后,隋中群继续读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西洲市。

张援朝则进了工厂,两个人慢慢就失去了联系。

隋中群要请他们吃饭,张援朝推脱说下次,他们是借别人的自行车下来的,不想误了人家自己的事。

隋中群笑着说,那就先记下,以后有时间再聚。

他一直在审视张为民。

张援朝直言不讳,说这钱就是他儿子挣的。

对这个身材高大的精干小伙,隋中群很是欣赏。

张为民却对隋中群不太感冒,这老小子快四十岁的人了,竟然还如此的卓尔不群。

儒雅的让张为民这个自我感觉也不算磕碜的帅小伙都有点嫉妒。

出了银行大门,张援朝就笑了:

“这是我发小,打小就帅的一塌糊涂,那时候每天都能收到几十封情书,他不感兴趣,都让我们两个一起折纸飞机玩了。”

张为民违心地说:

“老爸,隋伯伯人不错,你以后要常来往。”

张援朝瞪了他一眼:

“还用你小子说,我们一起玩泥巴长大的关系,现在好不容易联络上了,自然要常来往。”

张援朝为人厚道说的是真心话,常来往就是常来往。

张为民说的常来往就别有深意了。

“爸,我舅他们都在家里帮忙,来来往往的都靠两条腿也不方便......”

“这还不好说,咱们现在就去商贸公司买一辆自行车,新的我骑,旧的给你们放家里。”

张援朝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说话的语气,已经不同于往日,很干脆的就拍板决定。

张为民窃笑。

不管到什么时候,银子都是人的胆子,兜里满,底气足。

县城还是他记忆中的老样子,老旧的街道,两边是老旧的矮房。

大都是明清时期的古老建筑,历经几百年沧桑,还是屹立不倒。

街边架着两个火炉子,锅里漂浮着火红的辣椒,香气四溢。

“师傅,三大碗羊杂,三个大饼。”

羊杂,西子县最有名的美食,后世甚至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援朝摇摇头:

“吃过早饭才出来,这才几个小时,老三,既然他要了三碗,咱们就不客气了。”

张为民笑着说:

“不是饿,我就馋这一口,师傅,多来点辣子。”

七月份的天气,本来就热,再多来点辣子,三个人吃的满头大汗。

张为民直呼痛快:

“师傅,结账。”

“得嘞,羊杂五毛,三五一块五,饼子两毛,二三得六,总共两块一毛。”

张为民掏钱结账:

“师傅,给你两块五,不用找了,下次多来点肉。”

“好嘞!”

纯洁的年代,淳朴的民风。

还是这家店,还是这碗羊杂,后世一碗羊杂就会卖到三十块。

想想这短短几十年整个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张为民心潮澎湃。

西京市商贸公司在县城中心,也是老房子,只是把所有的格挡全部拆掉,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大厅。

张为民,张援朝,苗希圣三个人一路说说笑笑的走进了商贸公司。

门口柜台后面,一个大圆脸盘子的女人坐着嗑瓜子,听到有人进来,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低下头继续嗑瓜子。

后面宽敞的大厅,两个身穿劳动服的青年男子正忙活着安装自行车,也没有搭理他们。

他们各忙各的。

张为民直奔后边的自行车区,左边一排崭新的二八大扛,右边一排小号女式自行车,都是飞鸽牌的。

挑来挑去,张援朝相中了中间的那辆。

张为民喊道:

“师傅,我们买自行车,要中间这辆。”

大脸盘子头都没有抬,继续嗑着瓜子说:

“男式二八的二百四,相中哪一辆,推出来门口结账。

不买就别胡乱碰,你们赔不起。”

我去,差点没把张为民噎住,这生意做的,不关门都对不起她那张嘴。

张援朝,苗希圣却对此毫无感觉,好像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一样。

张为民也猛醒,不经意间自己还是以为生活在2018年。

这是80年代,商贸公司也不是私人的。

这是正儿八经的国营单位,人家都是正式职工,这就是她们的工作。

结完账准备出门,转身时张为民偶然一瞥,竟然发现墙角放着一辆摩托车。

一辆黑色的本田嘉陵70型摩托车,在窗户里阳光的折射下,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这可是上好的交通工具,张为民瞬间来了兴趣。

铮光瓦亮的度烙转向把,经典的方大灯,黑色的油箱,金黄色的贴字,银白色的发动机......

“哎哎哎,别乱摸,那个你们买不起。

纯进口本田70,一万六千多块钱,掉点皮你们这辆自行车都不够赔的。”

真想甩她一个嘴巴子,张为民还是忍住了冲动。

他看着张援朝眨了眨眼。

张援朝头摇得像拨浪鼓:

“你别看我,这事找你妈说,我做不了主。”

“噗嗤”,苗希圣看着外甥笑了。

来时两辆自行车,回去时成了三辆,更快了。

来往的牛车给工地上拉砖,他们远远地就能看见。

多了三台大型收割机,还要盖三个更大的库房,工地上的活又多了。

最高兴的当属包工头了,不用挪地方,还能干好长的时间。

张为民说:

“爸,妈,把墙角那一排也全部盖起来,不用太高,能顺顺利利的装下拖拉机就行,

就立几根柱子,盖成敞口式的。”

张援朝问:

“一台拖拉机,三台大型收割机,这都规划好了啊,怎么还要盖。”

“还有个生意,要是能谈成的话,可能过些日子我还会开回来几台拖拉机。”

“啊!”,张援朝愣住了:

“还要买车呀,这几台车还不够你开的,你有几双手,干的过来吗。”

苗翠花却一反常态:

“他爸,听儿子的,他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你在厂里上班,我在学校教书,反正家里的事也都顾不上,

这一摊子也是他折腾的,就由着他管吧。”

张为民看着苗翠花有些不解,今天的老妈很不像平时的苗翠花。

苗翠花敲了张为民一记脑瓜,呵斥道:

“看什么看,不认识你妈啦。”

说完,她自己先忍不住笑了。

薛伯说的话言犹在耳:

“这孩子将来有出息,不要扼杀他的天性,放手让他折腾吧!”

张援朝性子好,家里的事不爱管一切唯苗翠花马首是瞻。

“好,听他的。李师傅,还有个事,西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