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桓齮

吕轲派去的亲信杜雨与马朶快马加鞭,一路尘土飞扬,终于抵达了驻军营地。

营门前,两名守卫手持长枪,神色冷峻,见他们疾驰而来,立刻将长枪一横,厉声喝道:“站住!此处乃驻军营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杜雨急忙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心急如焚地说道:“两位军爷,我们有十万火急的军情,需立刻面见将军,还望通融通融!”

守卫却不为所动,眉头一皱,打量着他们,说道:“军情?口说无凭,可有令牌或文书?”

杜雨一听,心中暗叫不好,他一心想着尽快赶来求救,竟忘了这茬,赶忙解释道:“事发突然,实在来不及准备文书!”

守卫却依旧摇头,长枪稳稳地拦在身前,没有丝毫退让之意,冷冷说道:“没有军令,谁来都不行,这是规矩。”

就在这时,营地内走出一位副将模样的人,他身着铠甲,神色威严,见门口僵持不下,便开口问道:“发生何事?”

杜雨如遇救星,连忙上前,将洪水决堤的情况详细说明,恳请他能速速通报此地将军。

副将听后,脸色微微一变,沉吟片刻道:“将军正在商议要事,你们先在此等候,待我进去禀报。”

杜雨尽管心中焦急,却也只能无奈等待。

片刻后,副将返回,面露难色地说道:“将军说了,调兵遣将事关重大,仅凭你们一面之词,难以决断。况且,营地也有自身的防御任务,不可轻易出兵。”

说罢,那副将转身便要走。

杜雨见此,顿时急了,向前一步说道:“等等,洪水的情况将军一定也已知晓,如今百姓忍饥挨饿,难堪大用,此时正是用到军队的时候!”

副将回过头,面露不悦之色,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心中暗自腹诽:这人怎么如此不知好歹。

杜雨见此,接着说道:“我乃是奉了我家大人吕轲吕司空的命令前来,还望副将能向将军禀明。”

副将听了杜雨这番话,神色微微动容,他下意识地抿了抿嘴唇,目光在杜雨身上停留片刻,又望向营帐,心中暗自思索。

片刻后,副将说道:“你们在这等着,待我前去禀报。”

副将转身快步走进营帐,桓齮将军正端坐在帐中看着兵书,神情专注。

副将走上前,恭敬地行了个礼,说道:“桓齮将军,营门外有两人自称是吕轲吕司空的亲信,说洪水决堤,请求我军出兵救援。”

桓齮听闻吕轲的名字,手中的兵书微微一顿,眉头轻皱,陷入了短暂的犹豫。“吕轲?他怎么会来此?”

桓齮虽从未见过吕轲,但这位年轻司空的种种事迹却早有耳闻。

思索再三,桓齮站起身,说道:“我亲自出去看看。”

桓齮大步走出营帐,很快来到营门前,见到杜雨二人,沉声道:“我是此地将军桓齮,你是吕司空派来的?可有凭证?”

杜雨急忙取出自己的身份令牌,只见那块铁牌正面刻着一个吕字,背面则是杜雨的姓名。

“将军,我没有文书、虎符这些凭证,只有跟随吕司空的信物,还望将军明鉴。”

桓齮将令牌在手中掂量了几下,抬眼看向杜雨,问道:“吕司空身为朝廷高官,政务繁忙,为何会前来此地?”

杜雨闻言答道:“我家大人掌管全国水利和基础建设,此番洪水来势汹汹,定会有多处堤坝决口,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因此亲奏大王,恳请前来赈灾。我家大人一得到大王应允,便日夜兼程赶来,此刻正带领百姓在决堤处奋力抢险。”

桓齮听后,微微点头,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掀起了波澜。他暗自想到,自己从军多年,历经无数征战,如今却只是个裨将,手下不过五千来人。每日在这偏远之地,默默驻守,难有晋升之机。他自认自己的才学、谋略并不输于人,只是缺一个出人头地的契机。

若是能乘上吕轲的船,凭借此次救灾的功劳,再加上吕轲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日后飞黄腾达或许真的指日可待。

桓齮听了杜雨的回答,脸上露出一副犹豫不决的神情。他微微皱起眉头,目光在杜雨身上来回打量,似乎仍在权衡利弊。

但桓齮眼角余光扫向一旁的副将,给他递去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那眼神中带着一丝暗示,仿佛藏着一些只有他们两人能懂的默契。

副将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

“将军,如今洪水肆虐,百姓深陷水火之中,这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吕司空心系百姓,亲自前来赈灾,足见其大义。我等身为秦国将士,保家卫国、守护百姓本就是职责所在。此时出兵援助,不仅能解救百姓于危难,更是为秦国分忧解难啊。将军,事急从权,还望您三思。”

桓齮听着副将的话,脸上依旧是那副犹豫的神情,但心中却暗自得意。

待副将话音刚落,桓齮重重地叹了口气,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罢了罢了,百姓有难,我等身为军人,又岂能见死不救?况且吕司空都亲自奔赴一线,我等又怎能退缩!”

桓齮此话一出,杜雨和马朶眼中顿时涌起激动的泪花,连忙作揖谢恩:“多谢将军!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桓齮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而后暗自思忖:此次出兵,虽说有吕轲的求援,可终究没有大王的军令,风险着实不小。若是亲自前往,一旦出了岔子,大王怪罪下来,自己可就彻底没了退路。不如让手下的兵尉魏鞍带队,即便真有问题,也能将责任推到他自作主张上,自己还能留有转圜的余地。

这般思量已定,桓齮转身对着身后待命的将士们高声喊道:“魏鞍何在?”

不一会儿,只见一位身形魁梧的将领从队伍中走出。魏鞍来到桓齮面前单膝跪地,身上的铠甲发出碰撞的清脆声响。“、魏鞍在此,听候将军吩咐!”

桓齮点了点头,沉声道:“魏鞍,如今吕司空派人求援,洪水肆虐,百姓危在旦夕。我命你即刻带领四营、五营两千将士,跟随这两位使者前去支援。记住,一切行动听从吕司空指挥,若有差池,军法处置!”

魏鞍听闻,双手抱拳,朗声道:“末将领命!”

说罢,魏鞍站起身来,转身面向队伍,深吸一口气,扯着嗓子喊道:“四营、五营全体将士听令,挑即刻整队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