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秩序的退场

唐咸通十一年

四月,诏徐州观察使夏侯瞳招喻庞勋起义军残部。

庞勋起义是唐咸通九年七月至十年十月,桂州戍兵发动的反唐起义。

戌兵叛变有其缘由,开启了无序的征兆

咸通四年,南诏陷安南,唐廷募二千兵驰援安南,其中分了八百人守戍桂林。

按照约定,三年一代,但三年期满后,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以种种理由将他们强留下来。

又过了三年,戍兵多次请求回乡,崔彦曾却以军费不够为由,要他们再留一年,这使得戍兵对朝廷彻底失望。

崔彦曾的严刻治兵方法已引起戍兵的不满,

加上他信任的都押牙尹戡、教练使杜璋、兵马使徐行俭等人也非常残暴,进一步加剧了士兵的愤怒情绪。

戍兵们在都虞侯许佶、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人的秘密酝酿下,

杀了监视他们的军官,推颇有人望的粮料判官庞勋为主,劫了仓库,北向家乡徐州打去。

庞勋率领的起义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在到达徐州之前,他们先攻克了宿州。

在宿州,庞勋军散发财米,选募壮丁,实力大增。

随后,起义军进攻徐州,由于徐州城内空虚,加上百姓的帮助,起义军顺利攻下徐州城,俘崔彦曾、焦璐等人,杀尹勘、杜璋、徐行俭等人。

占据徐州后,庞勋军声名大震,徐州城中愿附从者万余人。

庞勋遂以许佶为都虞侯,赵可立为都游弈使,其余各补牙职,分领诸军。此后,他分兵出击,派旧将刘行及进军濠州,李园攻打泗州等,一路上归附者众多,起义军发展到 20万人。

声势惊人,朝廷震怒。

唐廷以右金吾卫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

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

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

发诸道兵及沙陀朱邪赤心(李国昌与)和吐谷浑、达靼、契苾部落兵镇压庞勋

随着官军的围剿,时间一长,起义军逐渐陷入困境。

加上起义军内部出现骄傲自满、将领之间矛盾等问题,以及朝廷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承诺对起义军不再定罪,导致不少起义军士兵不战自溃。

最终,庞勋在濠州战败溺水而死,起义失败。

庞勋起义虽然历时较短,但给唐朝的统治带来了沉重打击。

消耗了唐朝的大量兵力和财力,使唐朝的统治更显虚弱。

五月,光州(今河南潢川)民逐刺史李弱翁,弱翁逃奔新息(今河南息县)。

晚唐时期地方治理的混乱和民众对腐败官员的不满,加剧弱化了朝廷公信力。

八月,魏博(今河北大名)节度使何全皞因年少袭位,骄暴嗜杀,又减将士衣粮,导致将士作乱,何全皞单骑逃走后被追杀。

在这场混乱中,牙兵发挥了关键作用。

牙兵作为魏博镇军事力量的核心,他们凭借武力控制了局面,主导了新节度使的推举过程。

韩君雄和牙兵群体有着良好的关系。

他在军中的地位使他成为牙兵眼中合适的人选,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维持魏博镇军队系统的稳定运行。

面对魏博镇牙兵推举的韩君雄,朝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干涉藩镇内部的人事任免。

由于藩镇势力的强大,朝廷为了避免和魏博镇发生更大的冲突,只能承认韩君雄为魏博镇的新节度使,以此来维持表面上的统治秩序。

九月,诏以韩君雄为魏博留后。

十二月,庞勋起义被平定后,李国昌因战功获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并被赐名“李国昌”,预备编入皇家户籍。

沙陀酋长、左金吾上将军李国昌被任命为振武节度使。(李国昌之子李克用)

李国昌父子所在的沙陀部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李国昌成为振武军节度使后,其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军事影响力也随之增强。

这使得唐朝后期本就存在的藩镇割据局面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唐朝似乎已经进入倒计时。

自百年前的大动乱,实质上的盛唐已经故去。

南北差异随着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得到调和,反而越显巨大,似乎此时的唐廷已无力调和。

滚滚大势,席卷而来。

当草莽英雄打开历史的幕布时,藩镇割据漫步走向台前。

由此历史会进入长达百年之久动荡时光。

如果历史出现了偏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