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直取京师

第二日,朱由检来到东郊军营。

召集将军议事,高坐正堂,群将站立,行军礼之后依次坐下。

右首位是骁骑营将军巩永固,后面依次是指挥使杨光左、指挥同知李宏毅、参将曾剑涛。

左首位是卫戍营将军邵宗元,后面依次是指挥使徐志胜、指挥同知樊茂捷、参将袁伟广。

“你们这次俘虏了多少人。”

参将袁伟广:

“回陛下,俘虏有一千二百人。”

“斩杀二千八,俘虏一千二,这样说来,逃跑应该是一千人左右。”

袁伟广:“是的,陛下。”

“俘虏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两位大将军相互看了一眼,显然是经过商量了,由巩永固告诉陛下:

“我们准备将他们埋了。”

“哦。”朱由检略作沉吟:“活埋吗?”

“是的,这是我们几个将领商议的结果。”

“为什么要活埋。”

“这些叛军犯了死罪,另外我们没有更多的粮食养活他们。”

“为什么不关押起来。”

“皇上。”巩永固说道:“没有监狱。”

难怪他们商量出这个结果,本身就犯死罪,又没有监狱,没有多余的粮食。

“粮食方面大家不用担心,我已经让曲三宝带人出去采买,相信不久就会运回来。”

试验田长势不错,但那都是育苗的,不准备现在就吃。

“至于监狱的话,你们随我来。”

大家听明白皇帝的意思,是不准备杀这些俘虏。

陛下仁慈是臣子的福气,所以大家没有反驳。

来到军营外,朱由检指了指西南面。

“这边还很广阔,只是树林遮挡,你们让这些俘虏,先伐木,再建造监狱。”

众人闻言略感诧异。

邵宗元:“我们的士兵都在操练,现在训练有所起色,就要停止操练了吗?”

“谁说让士兵来伐木造监狱了。”

巩永固:“我们没有劳工,不让士兵做这些,难道让俘虏来做?”

这对他们来说,是不敢想象的。

俘虏就是俘虏,就该戴镣铐,关大狱,难道放开手脚,让俘虏砍伐树林。

斧头进入俘虏手里,天知道他们砍的是什么?

除了皇帝陛下敢这么想,臣属却难以想象。

“嗯,谁说给他们斧子?”

朱由检让他们把俘虏带出来,又让工部尚书范景文来这里监督。

建造是工部尚书的职责,军部负责配合。

俘虏每十人一组,每人腰上捆一条麻绳,十人相连。

让工部拿大锯来,锯木伐林,得到的木材就地建监狱。

让俘虏自己建造监狱给自己住,他们或许会把监狱建造得好一点。

具体施工方法和图纸,工部尚书范景文是专家。

朱由检就这样,按照他的想法实施了下去。

让骁骑营一百精壮汉子在一旁监督。

的确有一两个俘虏,被解开镣铐之后,拔足狂奔,被弓箭手给当场射死。

剩余的俘虏压根就没有逃跑的想法,要是有逃跑的想法,当初也不会投降,这一点朱由检算得很准。

俘虏们一个个的,没有镣铐加身,也没有鞭子伺候,都觉得很怪异。

然后发现,每天认真干活还能有饭吃,别说逃跑,就是拿鞭子抽他都不一定肯跑。

不多日,崭新的牢房就建立起来了,俘虏们住着自己亲手建造的牢房感觉有些滑稽。

随后,朝廷颁布号令,允许俘虏戴罪立功,表现好的,工作出色的,可以被举荐去西郊试验田,开垦荒山。

这样一来,又间接解决了农商院招聘不到人的窘境,马光年跑来说过多次,陛下出的题没人能做,考哭了所有人。

朱由检看着他沮丧的脸,给他指了一条明路,东郊军营。

就这样,第二天,马光年一大早就来到军营,想要士兵给他当苦力,但是被邵宗元给拒绝了。

邵宗元知道,陛下的意思是让马光年从俘虏里面挑选,但这些俘虏毕竟是反贼,能不能干活谁都不敢打包票。

马光年起初是不愿意的,不过看了两天,发现这些俘虏一个个很积极,渐渐对这些俘虏改变了看法,随后亲自挑选几百人去农商院那边开垦荒地。

开垦出来的荒地,也不能浪费,马光年又跑到监狱来,想要把剩下的俘虏全部要了。

找到邵宗元,说俘虏是骁骑营在管理,问骁骑营谁是老大,人说是巩永固。

又找到巩永固,说这事不归他管,得问工部,来到工部,范景文说要找陛下,马光年又才跑到别院去找崇祯皇帝。

“什么,你全部要,要那么多人去干嘛?”

“现在荒地开出来了,还差人种地和挑水施肥。”

马光年这段时间和俘虏相处,发现他们特别能吃苦,所以用起来很得力,朱由检倒是没想到,农商院那边如此需要人手。

把剩余俘虏给他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担心他管理和饮食跟不上。

马光年拍拍胸脯说:“没问题,我农商院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才,陛下的题,真有一个人做出来了。”

“哦,是谁。”

“叫魏先起。”

崇祯仔细回忆,确定不认识这个人,不过能做出他写的题,就不是一般人才。

“可以,你就和魏先起一起管理这些俘虏。”

“陛下,微臣招魏先起为农商院的农郎中可以吗。”

“可以的,农商院归你管,这些事可以让你做主。”

“除了魏先起,微臣还招聘了几个文职人员,现在农商院的规模在扩大,建有农舍,材料需要有懂算术的人管理。”

“准了。按你的意思去办吧。”

“谢陛下,微臣告退。”

就这样,这一千多名俘虏,瞬间变为免费劳工,开垦荒山,挑水施肥,建设农商院郊外的农舍。

至于吃的,有育完种之后的红薯和枯萎的红薯藤,和点小米煮在一起,特别甜,而且能充饥。

在马光年和魏先起的统御之下,农商院规模不断扩大,在郊外建立了农舍,蔬菜园,鸡舍,牛羊圈,库房,署衙。

可以说,这些都是马光年自给自足,除了俸禄之外,没有向朝廷要过一分钱。

朝廷上,大臣建议明确今后军事方向。

现在有两种声音,一方认为,现在这个位置不好,若是长期经营建设保定府,怕被围攻。

建议西走甘陕一带去建立根据地。

还有一种声音是和南明死磕,南明本来就是咱们的,凭什么被福王占据。

这两种声音互不相让,吵得沸沸扬扬。

朱由检:“诸位爱卿别吵吵,都怪朕没有给大家明言。”

群臣鸦雀无声。

“咱们哪也不去,甘陕一带贫瘠苦寒,南明朝廷凭借应天府天然优势,雄关可守。”

蒋德璟抱拳出列:“陛下,我们去哪里?”

“我们直取京师。”

“啊,直取京师?这……”

朱由检摆摆手:“你们不用再议论了,听朕说。”

“偷李自成的家。现在李自成和吴三桂僵持住了,短时间不能回来。京师空虚,我们乘虚而入,抢回京师,朕入住皇宫,这里住着实在憋屈。”

既然陛下发话,就算难打,也要打。

群臣跪拜:“皇上英明。”

朱由检给方正化一个眼神。

方正化拂尘一挥:“退朝。”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其实早就有了偷家的想法,所以和宋献策保持了联系。

最近收到信,信上说,他派出很多侦察兵,发现满州骑兵,黑压压的往山海关进发。

李自成得到警醒,没有贸然进攻,军队在永平府一带驻扎了下来。

由于李自成延缓了进攻,吴三桂的投降清军,也缓慢了下来。

历史上,吴三桂一直是不爽清朝的,他是被李自成逼迫走投无路,才开门迎接清军入关。

迎来一个主子在头上拉屎拉尿就真的不窝火吗。

清军一直像驱狗一样,撵着吴三桂追击李自成到西北,灭了李自成之后,又让他征战南明,后来又让他征战云南,甚至打到了缅甸。

他征战一生,一直替清廷效命,到老了,终于开窍,想为自己打一回,结果反了清朝,最后还被清廷给灭了。

一生都是一个悲剧。

所以从他内心来说,是不想投降的,现在吴三桂没有投降,处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摇摆不定。

这种情况之下,朱由检觉得可以偷李自成的家,借此光复大明。

至于结果如何,气运在哪方,大家都不知道。

不拼一场,如何知道。

提出攻占京师的战略方向之后,大臣们都殚精竭虑,献计献策,为攻城作准备。

不久,有探子来报,北京守城将领牛金星手握精兵五千人。

北京城墙太高,强攻的话,崇祯手里这点家底怕是不够挥霍。

朱由检思虑再三,决定放弃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