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献计两策
- 大明:功夫皇帝朱由检
- 欧阳长牛
- 2788字
- 2024-11-15 20:55:16
次日清早,宋献策急匆匆来到府上。
朱由检让香琴给他穿好外套,来到大厅,宋献策一看到他,就迎了上来。
“十一爷,你总算是来了。”
“什么事,这大清早的,鸡都没起来。”
“我马上随军出征了。”
朱由检一愣,这么快啊,随后一抱拳:
“恭祝大人福寿天齐,寿比南山。”
宋献策也愣了,听完之后连说三个好。
“道长,保重。”
“宋大人,保重。”
想到是生离死别,朱由检还是有些神伤。
宋献策占卜这次出去凶多吉少,不然也不会临行之际,来见道长。
听见道长的祝福,仿佛再生一般,抱拳离开,走得特别有劲。
出来到了大街上,马车在此等待。
正欲坐上马车,朱由检也跟了出来。“宋大人留步。”
宋献策缓缓转身,看见道长手里拿了一张信笺。
“道长不用送了。”
朱由检拿着信笺背负双手:“临行还是有两句话给你说。”
“道长请说。”
“建奴皇太极你可曾听过?”
“不曾。”
“大清国,可曾知道?”
“不知。”
这就是问题所在,李自成的农民军不识清军,连军师宋献策都所知甚少。
清军则对李自成如数家珍。
早在皇太极时期,就明确指出,清军入关,看见农民军,切勿与之交恶。
而且严禁杀彼一二人。①
现在多尔衮即将在一片石战役包围李自成,和吴三桂夹击农民军。
所以必须让宋献策知道这件事。
首先告诉宋献策还有一支虎狼之师就在那长城之外,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宋献策是军师都督,一听就明白。
“真的还有一支铁骑躲在关外?”
“是的。”
“道长掐指算出来的?”
“贫道梦于神授。”
哦,宋献策点点头,心中打定主意,无论真假,都要多多派遣侦察兵,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
朱由检又道:
“关外那支铁骑袭扰大明边关多年,纵使闯王攻陷北京,吴三桂都不敢回援,由此可见一斑。”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宋献策熟读兵法,倒是一点就通。
“所以,你们要多准备拒马。
尤其不能用你们擅长的一字长蛇阵,被满洲骑兵一冲,就没了。”
宋献策听得汗流浃背,直呼道长真是天人。
随后朱由检拿出信笺,递给宋献策。
“这是什么?”
这是刚刚宋献策离开,朱由检立马书写的药方,不过没有写配比。
按照这个药方,药效至少要打五折。
不过顺军几万人,在关外全都感染瘟疫,这药效即使打五折,也是救命灵丹。
“关外多疫病,此乃仙师梦授莲花清瘟汤,拿去救命吧。”
这可比什么其他预言来得实际,这是实打实的丹方啊。
从此宋献策彻底相信道长不是一般人,立即改口称真人:
“拜谢落尘真人。”
“哎,贫道冒犯天规给你透露这两件事,至少折寿十年。”
宋献策立即拜倒,要磕头谢恩。
“叩谢落尘真人。”
“起来吧,咱俩谁跟谁。”
在一片感恩戴德的声音之中,朱由检和宋献策挥手作别。
目送宋献策车马远去,朱由检淡淡道:“我也该跑路了。”
返回滴水大院交代一番,让香琴留下来照顾太子,他带方马二人去南京。
香琴一听,公子南行,直接裹起行李,站在门外等候。
朱由检去见了太子叮嘱了一番,又去见了大侄女。
“湘君,叔父走了。”
刘湘君欠身祝福:“祝叔父一路平安,早日归来。”
朱由检点点头,离开刘湘君院子,出得门来,看见香琴身负行囊,鼓鼓囊囊站在大街上。
疑惑道:“不是让你留下照顾太子吗?”
香琴不言,低头挽手指。
朱由检:……
“走吧。”
朱由检摇摇头,吩咐站在一旁送行的吴伯,照顾好少爷。
“放心吧,老奴一定尽心照顾少爷,还有陈大夫不时也会来给少爷换药。”
说着陈大夫,陈方旺刚好赶了过来:
“大东家,听说你要走南京去了。”
“是啊。”看着陈方旺手里托着一个木匣。
“你这木匣装的什么。”
“这里是五千两银子,大东家带着路上花。”
“这是咱们卖药赚的钱吗?”
陈方旺凑了上来,小声说道:“东家,卖药赚了一万,还在钱庄没取,这一箱子五千两白银,是从林宝斋里面顺出来的。”
“哦?”朱由检伸手接过木匣,只觉得十分沉重。
打开一瞧,全是金灿灿的黄金元宝。
陈方旺竟然把五千两银子换成500两黄金。
转头递给马光年收下,赞扬陈方旺这事办得不错。
扬鞭给大家告辞:“各位,再会了。”
说完策马而去,驾,骑着寻山率先出行。
方正化骑马后面载着香琴,马光年背负长枪,一行四人三马,向南门出城。
走了不多久,来到保定城外,这里曾经被刘芳亮占据,后来得到命令,改道过天津,直扑永平府。
现在的保定,已经是空城一座。
明军走了,顺军又来,现在顺贼掠夺一番之后走了,才陆续有平民返回家园。
朱由检特意走这一道,骑马在保定缓步行走,沿途街道破败不堪,残垣断壁,路有饿殍。
到了城南有一处粥厂,竟然开锅煮粥,赈济灾民。
朱由检打马前去,见一个中年文士,指挥家仆煮粥。
出于好奇,朱由检下马来到粥铺外,抱拳询问:
“这位大哥,谁设的粥厂啊?”
那中年文士见朱由检器宇不凡,不敢怠慢:“正是在下,感念父老乡亲流离失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言下之意,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能救一次算一次。
原来这里是义粥铺,家里有余力的,轮流在这里施粥救人。
“天下纷乱,还有大哥这样的好人,真是叫人钦佩。”
“过奖了,想当初我也是得了这义粥厂的救济,勉强活了下来,去往南方赚了点银子,回家看见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于心不忍,再次施粥。”
“哦,大哥是商人啊,未请教大哥姓名。”
“好说,在下姓曲名三宝。未请教足下贵姓?”
朱由检:“鄙姓朱,行十一。”
“原来是十一爷,失敬失敬。”
朱由检翻手一锭十两的金元宝递了过去。
黄澄澄的金元宝捧在手上,曲三宝震惊莫名,这是给我的?
“曲大哥高义,让人佩服,这锭金元宝你拿去换粮,尽量把这义粥铺,多开一些时日。”
如果这义粥铺,救济人民,能多出一些如曲三宝这种有情有义,又有才能的人,岂不是大明的幸事,不过现在不方便言明。
曲三宝握住金元宝,抱拳起誓:“一定不辱使命。”
“却不知十一爷家里是做何等营生,恁地富有。”
“也不是什么大生意,我祖上也在保定府落难,受过城里的恩惠。”
“原来如此。”
朱由检见曲三宝见多识广,走南闯北的人,又问:
“曲大哥从南方回来,见到过红薯或者玉米吗?”
“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在身后凉棚里面翻出一袋食物,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接过来一看,大喜过望。
这就是玉米棒子和红薯啊,活命的玩意啊。
现在晚春初夏,种植还来得及。
“马光年。”
“属下在。”
朱由检拉他到一边,以皇帝的口吻下旨:
“朕命你留在这里,协助曲三宝,种植这两种作物。”
本就是农民儿子的马光年对种植自然不陌生,但是还不太明白这两个是什么东西。
“这可是两个宝贝,是未来的大明王朝,一定要小心。”
听见朱由检如此说,马光年就要下跪接旨,朱由检一边拉起他,叮嘱别暴露。
随后叫来曲三宝,郑重其事的说道:
“曲三宝,这位是我手下大将马将军,也不瞒你,他是大明旧臣,你可愿意效劳。”
曲三宝忠于汉家天下,愿意效劳。
“甚好,除了粥厂的事之外,你们两个去多找几亩地,把这红薯和玉米种植下去。”
“能种多少种多少,秋季就能成熟,平时多施肥。”
曲三宝也是准备带回来种植的,只是没有想过大规模种,主要是他没有田地。
“没有田地不打紧,垦荒或者买田都可以。”
朱由检给了马光年一百两黄金,足够他们搞种植了。
吩咐完成之后,朱由检拍马上路,马光年就留在保定,配合曲三宝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