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概念界定与本书结构

1.何为民间信仰和移民

乌丙安认为,传统的寺庙宫观之外,数以亿计的信仰者是以家族、宗亲、村寨乡里为根基的。(48)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近代上海城市的民间信仰研究就更有意义,因为它是寺庙宫观与家族、宗族、乡里的结合,二者出现相向而行并逐渐趋同的趋势。

在以上学术综述中,民间信仰分别被称为“土神”“民间宗教”“民间的信仰”“弥散性宗教”“民间信仰”等,这些主要从研究对象所处地域社会、仪式经典、信众及与官方的关系等方面得出。本书研究对象是近代上海城市民间信仰与基层移民社会间的关系,民间信仰是指佛、道等制度性宗教以外的民众信仰,并非由佛、道宗教界专门机构建立及管理的祠庙,它对神祇的系统归属没有明确规定,没有明文教义,信众主要基于实用需求,因而表现较混杂。这种信仰的特色也是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特色之一,多是基层的信仰(与北京就有所不同)。

移民作为在不同地区、区域之间迁移活动的人口的总称,时常被赋予现代性,认为主体一般具有能动性、目的性。在本书的研究中,移民特指近代国内其他省份进入上海的流动人口,他们是现代上海乃至当代上海的人口构成,由暂居过渡到定居,对上海城市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研究框架

本书的重点是复原以民间信仰为纽带构建的城市移民社会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塑造城市社会空间。将民间信仰分布情况与移民社会活动范围进行空间比对分析,形成较为直观的图示,以揭示民间信仰在移民社会适应中所发挥的组织城市基层社会作用。

第一章主要复原开埠之后的几次移民浪潮下上海城市的民间信仰在时空分布、神祇种类、经营方式上的变化。根据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局寺庙调查档案及方志资料统计的数量波动,对每个阶段民间信仰数量和种类来源进行分析。发现民间信仰在开埠后出现了大量的租屋设庙现象,神祇归属及性质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将其与寺庙宫观的住持、僧员籍贯对比分析,进而得出这些外来信仰的来源、进入上海后的分布情况及原因。同时,一些来自农村的民间信仰,在进入上海这个现代化城市以后,为了适应新的移民社会环境的需求,其功能和组织形式必然发生转变。

第二章重建以民间信仰为媒介所构建的移民社会网络。移民作为上海城市基层社会的重要部分,进入上海新的城市环境后,并通过乡缘关系、业缘关系、入帮派等形式立足下来。而这三种组织往往都是凭借某种民间信仰神灵这一纽带结合起来的,他们信仰同一行业神、地域神、帮派神,组织相关的祭拜、神像游行等社会活动,建立有组织的社交关系网络。在这当中,医药神是各地移民中较为典型的神祇形象,对刚进入陌生环境的移民来说,治病救人是民间神祇的重要功能,常常转化为可以依赖乡情的乡土神。在此基础上,可探讨移民团体利用乡土神建立起的恋乡情结,进而转化为民族情结、国家情结的问题。

第三章分析移民城市文化生活中的民间信仰。移民带入上海的民间信仰除了依赖祠庙这一形式,还凭借民间戏曲、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生活习俗等形式在上海存续和传播。此外,移民也通过这些具有家乡味道的文化形式来满足自身适应陌生环境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可考察包涵民间信仰的地域文化在身份认同中的作用,例如江淮戏在上海落脚的过程中就少不了民间信仰的角色,江北人在上海的都天大帝迎神赛会都天会既是奉神也是民众的游乐,甚至某些带有民间信仰色彩的习俗(如旅沪粤人的“打地气”)成为了特定移民的身份标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反映新城市生活的民间信仰传说和习俗。

第四章讨论了民间信仰参与建构城市社会空间的问题。社会空间作为人类活动和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可以反映移民空间利用背后的社会关系。通过移民活动空间、商业布局、营生地点和民间祠庙分布及信仰神像游行范围的空间复原,由此讨论民间信仰参与塑造城市社会空间的过程,以及移民对这一空间产生的情感认同。此外,民间信仰祠庙还因吸引人群助力区域城市化,并为城市区域中心赋予特殊的人文意象。

第五章讨论民间信仰在上海文化构建中的地位。民间信仰在近代化的背景下为了存续并帮助移民适应陌生环境,从而进行了主动的调适以组织城市基层社会逐渐融入现代城市社会,并参与构建了上海城市文化,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特色。如湖南籍移民进入上海带来其地方神——瞿真人,由原来的旱涝保收、治愈疫病转变为进入上海后凝聚和管理湖南籍移民的组织,直至20世纪80年代重建后成为上海城市的一大文化特色。民间信仰帮助移民社会适应的过程也是信仰市民化的过程,不仅包括信仰向习俗、日常观念为内容的基层文化转变,也包括具有乡村特质的民间信仰都市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间信仰逐渐成为城市文化景观,并走进旅游指南,也有像黄道婆信仰一样——成为提炼城市精神价值的资源。


(1) [日]广田康生:《移民和城市》,马铭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1页。

(2) 朱邦兴等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远东出版社,1939年,第584页。

(3) [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康乐、简惠美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第43页。

(4) [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康乐、简惠美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第143页。

(5) [法]安克强:《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张培德、辛文锋、肖庆璋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 戴鞍钢:《港口·城市·腹地:上海与长江流域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843—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

(7) 顾颉刚:《东岳庙的七十二司》,《歌谣》1924年周刊第50号;顾颉刚:《妙峰山》,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1928年9月印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顾颉刚:《泉州的土地神》,《民国》1928年第2、3期;顾颉刚:《天后》,《民俗》1929年周刊第41、42合刊。

(8)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

(9)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69页。

(10) [美]焦大卫、欧大年:《飞鸾:中国民间教派面面观》,王平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 赵世瑜:《明清华北庙会研究》,《历史研究》1992年第5期。

(12) 侯杰、范丽珠:《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 [美]克里斯蒂安·侨基姆:《中国的宗教精神》,王平译,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第37页。

(14)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5)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第774—780页。

(16)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 [日]滨岛敦峻:《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朱海滨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 [美]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9) [美]武雅士主编:《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与仪式》,彭泽安、邵铁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

(20) [澳]颜清湟:《新马华人社会史》,粟明鲜、梁瑞平、陆宇生、蒋刚译,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

(21) [缅甸]杜温:《缅甸华人寺庙与民间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22) 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3) 张晓虹、张伟然:《太白山信仰与关中气候——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考察》,《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24) 林拓:《体系化与分散化:明清福建民间信仰沿海与内陆的分异形态》,《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朱海滨:《浙江地方神信仰的区域差异》,《历史地理》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张俊峰:《明清时期山西民间信仰的地域分布与差异性分析》,《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陶明选:《明清以来徽州民间信仰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彭维斌:《中国东南民间信仰的土著性》,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

(25) David Faure, 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 王健:《多元视野下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力的互动:以明清江南为中心》,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

(27) 朱竑、薛熙明:《城市宗教景观的空间布局及演化——以1842年以来的广州基督教堂为例》,《人文地理》2009年第1期,第48—52页;李凡、司徒尚纪:《清至民国时期基督教在佛山传播的空间透析——以教堂景观为视角》,《热带地理》2009年第5期,第500—506页;张芸、王彬、朱竑:《外来宗教在口岸城市的空间分布及扩散特征——以福州市基督教教堂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8期,第1065—1072页。

(28) 李天纲:《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赵世瑜,《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29) [日]广田康生:《移民和城市》,马铭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30) [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

(31)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鲁西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美]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地缘网络和认同(1853—1937)》,宋钻友、周育民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美]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宋钻友:《广东人在上海:1843—194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3) [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34) 刘苏:《上海市嘉定区拾荒者地方认同研究——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视角》,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35)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6) [美]张鹂:《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权力与社会网络的重构》,袁长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

(37) [英]彼得·桑德斯:《社会理论与城市问题》,郭秋来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年。

(38)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1958年,第4126页。

(39) 《政府公报》民国二年六月二十三日第四零六号,核对《寺院管理暂行规则》;《国民政府公报》,民国十年五月二十日第七十六号。

(40) 吴经熊编:《中华民国六法理由·判解汇编》,会文堂新记书局,1935年,第273—275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 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第498页。

(41) 《上海特别市政府教育局转发内政部〈寺庙登记条例〉》,卷宗号:R48-1-165-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寺庙管理条例》(1929年),《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 文化(二)],江苏古籍出版社,第1017—1019页。

(42) 《上海宗教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宗教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607—608页。

(43) 《上海市社会局关于各寺庙庵堂申请登记》,卷宗号:Q6-18-353。

(44) 《上海市社会局宗教团体及寺院登记规则》(1945年11月),上海市档案馆,卷宗号:Q6-12-224-18。

(45) 《上海市奉转保护庙产及僧众自由的训令》(1946年6月),上海市档案馆,卷宗号:Q6-10-475。

(46) 《上海市民政局四科有关祠庙登记事项》(1948年2月),上海市档案馆,卷宗号:Q119-5-112。

(47) 转引自苏智良:《城区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以上海城区研究为例》,《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48)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