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张鲁和刘璋

道教,是中国本土最大的宗教。

东汉时期,社会上广泛传播的黄老思想(黄帝和老子)、谶纬思想、神仙方术和民间信仰互相融合,慢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宗教教义体系,产生了最早的道教。

这个时候的道教,主要有两大支:北方的太平道,和南方的天师道。

太平道由“大贤良师”张角创建,广泛活跃于华北平原一带。

它的特点是,太平道的“师”手持九节竹杖,施展符咒,为人治病。

病人叩头思过之后,给他喝符水。

病好了,说明符咒很灵验。

病没好,那当然就是因为病人心不诚,所以符咒无效。

一个人是否真的诚心信教,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外人又看不出来。

所以他们的这种逻辑自洽的传教办法,在普遍迷信的汉代几乎是百试百灵。

别说是平民百姓了,哪怕是一些读过书的官吏也信以为真。

很快,太平道便发展了数十万教徒。

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能。

依托于皇帝的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横征暴敛,鱼肉百姓。

外戚稍微好一些,毕竟大部分还算是读书人,知道拉拢士人,尽量维持统治秩序。

宦官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多官宦心理扭曲,凶狠毒辣,下限很低,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

大肆打压士大夫的“党锢之祸”,就是由宦官主导的。

自此之后,东汉政府便逐步失去了士大夫阶层的支持。

没有了士大夫的制衡,宦官们变本加厉,克剥百姓,导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于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振臂一呼,喊出了那句响彻云霄的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之后,太平道信徒揭竿而起,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

因为太平道教徒都头戴黄巾,所以这场起义被称为黄巾起义,起义军被称为黄巾军。

又由于黄巾军人数众多,犹如蚂蚁,所以被官府蔑称为“蛾贼”。

(在古代汉语里,“蛾”字与“蚁”字相通。)

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皇帝无力清剿,不得不把权力下放给地方官员,让他们自行募兵,镇压黄巾军。

很多对皇权不满的士大夫们,趁机倒向了依靠镇压起义而崛起的各路军阀。

几年后,在官军的镇压下,黄巾军最终失败。

但是这场起义严重动摇了皇帝的权力。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便是由此而来。

太平道的黄巾起义失败了。而另外一支活跃于巴蜀地区的道教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这个教派由张道陵(原名张陵)创建,名曰天师道。

太平道有“三张”,即黄巾军的三大领导人天公将军张角、地公将军张宝、人公将军张梁(一称张良……)三兄弟。

巧合的是,天师道也有“三张”,即张道陵、张衡(不是发明地动仪的那个……)、张鲁祖孙三人。

据传,他们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张子房的后人。

想要加入天师道,或者向他们请求治病,需要缴纳五斗米,因此天师道又被称为“五斗米教”。

官府则蔑称他们为“米贼”。

太平道与官府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因此遭到了残酷的镇压。

而五斗米教则不同。

传到张鲁这一代时,他选择了依附益州牧刘焉,与其合作。

刘焉,字君郎,荆州江夏郡人,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的后人。

灵帝时期,刘焉担任九卿之一的太常。

作为一名中央高官,刘焉当然能觉察到,大汉江山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大崩溃前夕。

刘焉向朝廷提议,恢复西汉末年曾经短暂出现过的州牧一职,并外派朝中大臣担任州牧,镇守一方。

州牧的管辖范围与刺史相同,但是职权却远远高于刺史。

刺史只有监察权,而州牧则是封疆大吏,掌握了一州的军政大权,几乎相当于西汉早期的王国,在乱世之中具备了与中央抗衡的实力。

就这样,作为一名大汉宗室,刘璋非但没有选择匡扶社稷,反而成了大汉王朝的掘墓人之一。

刘焉原本想成为交州牧,在远离中原的南方躲避战乱。

但是后来刘焉听说益州“有天子气”,便心生贪婪之念,转而请求担任益州牧,并最终如愿以偿。

刘焉与五斗米教天师张鲁的母亲有很好的交情,相互之间来往频繁。

史书上记载张鲁的母亲“有少容”、“有姿色”、“兼挟鬼道”。

意思是说,她虽然年纪大,但是不仅看上去年轻漂亮,而且还擅长道术。

有了这一层关系,刘焉便对张鲁十分信任。

刘焉抵达益州后,便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让他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带兵攻击并杀死了当时由朝廷任命的汉中太守苏固。

之后,张鲁又杀死了张修,并兼并他的部众,掌控了汉中。

当时,汉献帝已经被董卓裹挟到了长安。

汉中位于长安和四川盆地之间,是沟通两地的必经之路。

在刘焉的授意下,张鲁拦截道路,杀害朝廷使者。

刘焉借机对朝廷上书,说“米贼断道,不得复通”。

自此之后,他便割据一方,成为四川盆地的土皇帝。

可惜,刘焉徒有天子心,却没有天子命。

刘焉把绵竹设为益州的治所,在这里营建州牧府,并仿照天子的规格,制造了千余辆供天子乘坐的车辆。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把它们烧了个一干二净。

刘焉不得不因此迁居成都。

不仅如此,刘焉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还在不久前,死于对抗凉州军阀李傕的战争中。

经过这连续两次的严重打击后,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刘焉因“疽发背”而一命呜呼。

刘焉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三子刘瑁和幼子刘璋都在益州。

时任帐下司马的赵韪与其他几人一同商议后,把刘璋推举为新一任的益州牧。

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刘璋“温仁”,心肠不坏。

换个说法,就是“暗弱”,好摆布。

对于这样一个“温仁”的益州牧,已经据有汉中的张鲁自然不把他放在眼里。

张鲁不仅不服从刘璋的调遣,还积极拉拢附近一带的巴夷部族,扩张地盘。

刘璋大怒,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和兄弟。

双方因此彻底决裂,结下仇怨。

在这之后,刘璋多次派兵攻打张鲁,却败多胜少。

不仅没能拿下汉中,反而遭到张鲁反击,丢失了与汉中南部相邻的巴郡的一些地盘。

张鲁从此在汉中站稳了脚跟,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

于此同时,生性多疑的益州牧刘璋却与很多士人渐行渐远。

很快,赵韪便将拉拢益州大族,起兵反叛刘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