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种交易的计量工具是“斗”,按斗计价。
猪行、牛行一般在一起,洋河人称为“四蹄行”。四蹄行有“讲行的”,现在称为“经纪人”。买卖成交后,双方付给讲行人一定的手续费。讲行人一般有个闲散性组织,按照地域划分,负责几个集市的牲畜交易。鸡鸭鹅等家禽交易也依附在旁边,都是活禽交易。禽蛋交易很少用称来称重,大多是按个计价。
为了烘托集市气氛,逢集时常常有唱大鼓说书的,唱说《岳飞传》《杨家将》之类。唱书的嘴干舌苦,唱到紧要关头,拿签的(替说书人收费)就开始逐人收取费用。没有具体数额要求,多少随便你给,也有蹭听的,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拿签的有时拿着帽子、有时拿着小盆,一场书收一、两次,集市散集唱书的也就结束了。一些老客意犹未尽,只等下次逢集赶场再续上。
在农村工作的那些年,我也隔三差五地赶集。一个乡镇有三、四个集市,以郑楼镇为例,除了郑楼街,还有古城、陈圩、张渡。王付也逢过集,没多久就偃旗息鼓了。
小一点的集市是依村而建,村里的干部参与管理,处理交易纠纷。我们派出所赶集,主要是抓“扒手”。过年过节前后,赶集的人比较多,人头攒动,前呼后拥,也是扒手活动高发期。我们穿上便装,带上手铐,手铐这种警具最能够体现警察身份。开始行动前,首先要观察,看清楚有几个扒手,再他们“伸手”的时候,当场抓获。这样做,打击了现行的违法犯罪,也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龟出一滩,鳖出一段,扒手也就集中在极少数的地方,通过一、两次打击,集市能够平稳大半年。
赶集,不仅是传统的商品交易活动,也能让你分享收获的喜悦。有时候赶集,可以看到和买到平时很少见的东西,如地方土特产、干货、稀有的水产品(野生老鳖虎头鲨)等。也能看到平时不常见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如簸箕、油系子、提斗子、蔑篮子、月饼模子等。真的是不仅尽饱眼福,还能够增长阅历和知识。
我曾经在泗洪县曹庙的盛圩街上买过一本关于英语学习方面的书,时至今日仍视为珍宝。如今在自己旅游、出差时,也不忘早起抽空去赶集。去九华山下赶集买蕨菜、去云南通海赶集买菜刀、去安徽六安霍邱赶集买茶叶、去内蒙古ALSZQ赶集买沙葱、去山东泰安赶集买槐花蜜,去安徽金寨买金蝉花,去河南温县买铁棍山药,去陕西潼关买石榴。每一次赶集都有满满的收获,尤其是看到集市上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商品,对自己的视觉冲击很大,就感觉没有枉虚此行。
现在城里退休的老人,喜欢坐上公交车到乡下赶集,乐此不彼。他们把附近乡镇的逢集日记得一清二楚,不仅是去农村呼吸新鲜空气,也把乡下无公害的新鲜蔬菜买回来,尤其是周末,已经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城市到农村,赶集已成了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