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特别行动队方案
四人回到滇军司令部军情处,李光灿处长说道:“仁伟、保中、仪虎,时间紧迫,我们开个会,必须尽快商定特别行动队队员的选拔要求。”
李光灿滇军军情处的处长,云南红河蒙自人,出生于1907年,他的先祖在洪武年间跟随沐英将军远征云南,凭借超凡的武艺与智谋,屡立战功,深得沐将军与朝廷赏识,被授予指挥之职,为安定边疆,李光灿先祖携家族成员迁徙至蒙自老街,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在蒙自老街,李家不仅继续耕读传家,更将世代相传的武功秘籍与武德精神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
李光灿的父亲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在1908年4月30日支持黄兴在云南河口发动河口起义,随后带领家人前往日本。1911年,父亲回国参加同盟会在云南发动的腾越起义,重九起义,全家再次迁回蒙自。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光灿在15岁赴日就读于日本士官学校,学成归国,回国后,加入滇军司令部军事情报处。蒙自有2100多年建县史,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千年古县,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国银行等诸多“第一”先后在这里诞生,过桥米线和纸皮石榴是这里的特色美食,深受人们喜爱,享誉省内外。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共YN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召开。
马仁伟,滇军军情处的副处长,作为李光灿的得力助手,两人在军情处是配合良好的上下级关系,私下更是志同道合的武友,共同在滇军情报处与云南讲武堂担任教官之职。会议中,李处长首先发言,他强调:“在选拔特别行动队队员时,必须将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包括专业技能、身体素质、爱国精神以及文化素养,确保每位队员都能在多变的任务环境中展现出全面的适应性和执行力。”
随后,马副处长补充道:“我完全同意李处长的观点,但我想特别指出心理素质的重要性。特别行动队面临的任务往往高压且复杂,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情绪管理以及抗压能力是确保任务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们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心理测评体系,以筛选出心理素质过硬的队员。”28岁的马仁伟,云南昭通人,出身于一个平凡家庭。自幼喜爱武术,这份热情源自于家庭的一段往事——其父曾在当地“打冤家”的纷争中不幸受伤,这一幕深刻触动了年幼的马仁伟,让他立志要强身健体,以武止戈。
云南昭通,地理位置很独特,它镶嵌于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处,水资源极为丰富,著名的“鸡鸣三省”寨子便坐落于昭通的镇雄县,昭通作为“南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此地民风彪悍,明末清初,西南边陲家族械斗盛行,俗称打冤家,村村寨寨的男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从小就喜欢习武,虽然现在这种陋习已经不多见了,但习武的爱好却依然沿袭下来。
武术界的泰斗马德胜在宜宾设棚授徒时,马仁伟有幸拜入其门下。马德胜作为一代武术宗师,其武学造诣深厚,广纳百家之长,在武林执牛耳三、四十年。他不仅精通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更以独创的一套融合南拳刚猛与北腿灵活的拳法“五虎下西川”闻名遐迩,此拳术威力巨大,深受武林人士推崇。
在马德胜的悉心指导下,马仁伟不仅掌握了“五虎下西川”的精髓,还深入学习了“截拳”的迅捷与“小洪拳”的稳健。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马德胜最为擅长的双锋虎头钩(或称“八面刀”),在马仁伟手中也被使得出神入化,此外,流星锤、双刀、盘龙棍等兵器马仁伟也接触过。不仅如此,马德胜还擅长气功,这一绝技在当时的宜宾及周边地区如盐津、大关、永善、昭通等地广为人知,为马德胜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在马德胜的言传身教下,马仁伟不仅武艺日益精进,更在武术精神与武德修养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侦察一大队大队长万保中紧接着提出:“实战技能是特别行动队队员的硬实力,直接关系到任务执行的效率和效果。无论是侦察技巧、格斗能力还是武器使用,都需达到较高水平。我建议设立严格的实战技能考核标准,确保每位入选队员都能独当一面,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万保中,1914年出生于云南红河被誉为“云上之城”的屏边,这里有最好吃的鳝鱼米线。他诞生于一个显赫的富豪家庭之中,自幼在蒙自读书,课余时间师从云游道人赵超然,从师10余载,学得铁猴头功,铁板功、鹰爪功、风雷掌等,深得武当乾坤门之精妙法。后入昆明省会中学,15岁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对情报学特别感兴趣,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留日学生出于爱国热情,不堪忍受国土被侵略的耻辱,开始有组织的归国。回国后,他继续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情报学,随后在全军大比武中以较高的功夫脱颖而出,一战成名。万保中在全军比武大会上,手持大刀,身形如龙游云海,步伐轻盈而稳健,每一次挥刀都似有天地之力加持,既展现出大刀劈风斩浪的磅礴气势,又不失细腻入微的精准控制。乾坤大刀的刀法变化多端,时而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时而似灵蛇出洞,诡异莫测,令人防不胜防。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舞动乾坤大刀时,万保中对气息的调控与力量的运用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并将内气与动作完美融合,使每一击都蕴含着深厚的内劲,仿佛能劈开虚空。同时,刀法流畅连贯,具备极高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展现出其较高的武学修为和实战能力。
武当乾坤大刀刀法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厚的内涵以及强大的实战能力,作为武当武术中的一绝,其功法精妙、威力强大。此刀法不仅融合了武当派深厚的内功修为,还巧妙地将道家哲学中的阴阳平衡、刚柔相济之理蕴含于每一个招式之中,在武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行动一大队大队长李仪虎接着发言道:“在强调个人素质的同时,我觉得不能忽视团队协作与应变能力的重要性。特别行动队是一个高度协同作战的集体,队员间的默契配合和快速应变能力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因此,选拔过程中应增加团队合作项目和模拟应急情境测试,评估队员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协作能力。”李仪虎,这位来自红河个旧的优秀青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学习与多次实战历练中,不仅积累了深厚的军事知识,还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凭借出色的判断力,在紧急情况下总是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云南个旧是闻名于世的“锡都”,更被誉为“武术之乡”。自明代以来,个旧因盛产大锡而声名远播,吸引了大量“淘金者”,他们不仅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也将中原的武术流派带到了这里,尤其是中原地区的武术流派,在此地生根发芽,蓬勃发展。鼎盛时期,个旧武林百花齐放,汇聚了周家拳、蔡家拳、咏春拳、少林、武当等众多门派,南拳北腿,各领风骚。
当地人习武之风也久盛不衰,李仪虎,便是在这样浓厚的武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佼佼者,他尤为擅长南少林拳法与棍法,以及四门方卦拳,他的武学造诣源自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麾下部将的功夫传承。1863年,石达开在大渡河抢渡失利后,有些身怀绝技的部将虽历经劫难却幸存下来,他们在云贵一带隐姓埋名,隐匿身份,以保镖为业,或开设武馆传授武艺为生。
军情处的四位长官共同商讨,决定结合上述多元标准,制定一套全面而细致的选拔方案,以确保特别行动队能够汇聚优秀的队员。李光灿处长向马仁伟副处长询问选拔特别行动队队员的策略,马仁伟答道:“我认为,首要任务是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部队中有志之士踊跃报名。随后,我们将依据严格的标准进行选拔,筛选出能力出众的人员。最后,将这些佼佼者送往特训基地,进行高强度的专业技能与体能训练,以锻造出真正的精英。”
万保中接道:“我同意马副处长的提议,习武之人骨子里皆蕴含着爱国情怀。如今习武的年轻人大多选择投身军旅,若知我们组建特别行动队,一定会引来很多人踊跃报名。”
李处长回应道:“是的,除在我们部门宣传,还要到滇军等部门宣传,社会人员目前不考虑,基础条件得是初中以上文化,功夫高手,具备爱国精神,思想可靠,身家清白,人品端正。不限性别,年龄需在18至30岁之间,身体健康,外貌无显著特征和暗疾。”马仁伟补充道:“脑子要聪明机警。否则,即使入选,以后在战场上也只能成为炮灰级人物。”随后,四人共同拟定了宣传语:“如果你具备侦察、对抗、协作的能力,又拥有服从命令的执行力、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严守纪律的意志,那么欢迎你成为特别行动队的队员。”李光灿处长认为,鉴于昆明现有六个步兵旅团(每旅下辖双团编制)、六个直属团及云南陆军讲武堂等众多军事单位,为了选拔特别行动队并确保其工作顺利进行,在滇军司令部召开关于选拔特别行动队的会议之前,负责此项工作的几位同仁,应该先去拜访各军事部门的长官们,李处长说道:“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家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我们把人挖过来,是不是应该先去打个招呼?提前沟通一下。”
他强调,这些拜访并非出于个人私事,而是为了公务上的需要,负责人亲自去与这些部队中的旅团级长官进行沟通,先行与他们打个招呼,以示尊重与诚意,是十分必要的。每一次握手、每一次交谈,都是“尊重”的具体表现,唯有以诚相待,才能赢得信任,这种信任对于招募行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如果长官们对招募行动持有疑虑或不信任,那么招募工作就可能面临重重困难。因此,李光灿处长认为,这次招募行动必须得到各部长官的支持和配合。
在昆明的众多军事单位中,云南陆军讲武堂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云南军事教育的最高学府,讲武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为滇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在招募特别行动队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与讲武堂的沟通和合作。
马仁伟、万保中、李仪虎都同意李处长的提议,李处长负责汇报和宣传协调工作,马仁伟、万保中、李仪虎去拜访各部长官。他们坚信,只要以诚相待,以尊重和信任为基础,才能使招募行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高效成果。基于各自对昆明各军事单位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三人经过仔细讨论和分工,各自承担了相应的任务。
首先,万保中负责的任务是前往六个步兵旅团进行拜访,与旅团长官进行交流,阐述招募特别行动队队员的情况,并争取他们的最大支持。李仪虎的任务则是与六个直属团进行沟通。他需要与直属团的领导和士兵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招募特别行动队队员的看法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招募计划。此外,李仪虎还需要与直属团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在招募过程中能够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马仁伟的任务是利用其深厚的军事教育背景和对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深厚情感,前往讲武堂与师生们进行沟通。他需要向讲武堂的师生们介绍招募特别行动队队员的意义,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招募计划。此外,马仁伟还需要积极争取讲武堂师生的支持,以便在招募过程中能够得到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帮助。
李处长说道:“有意向的人先报名,我们之后再来选拔,选拔的时候我们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战斗技巧以及实战经验。大家分头行动,效率更高。”
李光灿处长总结道:“仁伟、保中和仪虎武功都比较高,他们对于如何准确判断并鉴别报名者的功夫水平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事实上功夫高手可以通过观察报名者的身姿、动作、力度等细节,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其功夫水平的高低。李处长说到这里,万保中不由想起一个在他们军情处流传的段子。那是1933年,马仁伟初调入军情处,凭借其高强的武艺,内心满溢着自信与自负。一日清晨,马仁伟比平常更早地踏入了滇军司令部军情处的大门,此时离正式上班尚有一段闲暇时光。他未去办公室,而是迈向了训练场,决定在这空气格外新鲜的清晨,练练武艺,舒展一下筋骨。训练场上,他身姿矫健,拳风呼啸,每一招每一式都透露出扎实的功底。晨光初照,见远处有一人亦在场上默默习练,遂近观之,竟是军情处副处长李光灿在走拳,动作缓慢,似静似动,走动起来感觉步伐也很随意,旁人即便近身亦难觉其气劲流转,这番景象,与马仁伟听说李光灿是武功高手的说法大相径庭,心中不免生出几分疑惑。在他看来,李光灿的拳法虽灵动多变,细腻入微,虽然刚柔并济,但过分追求力量与柔美并存,这般表演性质过强的风格,似乎更适宜于舞台之上,而非实战沙场。
加之李光灿本人,身高1.76米,身形瘦削,肤色较白,双眼皮高鼻梁,长相英俊,更添了几分文弱书生之气,使得马仁伟更加坚信,这位副处长的拳法或许只是花架子,难以在真刀真枪中见真章。于是,马仁伟高声打招呼道:“早啊,李副处长。”李光灿闻言转头,见是新调来行动一大队的大队长马仁伟,立刻热情地回应:“你好,马大队长,你也是来锻炼的吗?”马仁伟笑容可掬:“是的,今天刚好遇到李副处长在练武,我可以和副处长切磋武艺,松松筋骨吗。”李副处长闻言,眼眸微亮,爽快回应:“早有耳闻大队长身手不凡,那便请不吝赐教。”马仁伟连忙谦逊道:“副处长言重了,实乃我应向您请教才是。”言罢,两人一番客套之后,各自摆开架势,开始过招。马仁伟心中略有几分轻敌,以为凭借自己稳健的小洪拳便能轻松打败李光灿副处长的花拳绣腿,然而,实战中,李光灿凭借小巧灵活的动作,迅速试探出马仁伟的拳法路数,以灵活多变的招式轻松应对。见状,马仁伟不敢再掉以轻心,转而施展迅捷的截拳,企图压制李副处长。但李光灿保持着身体的稳定与灵活,仿佛能预见对手的动作,又如流水般柔顺地化解了马仁伟的攻势,并在瞬间完成攻防转换,爆发出雷霆般的反击,让马仁伟不得不慌忙接招。
马仁伟心中暗惊,意识到这种刚柔相济武术的特质在实战中竟有如此强大的效能。他不再保留,决定使出绝技“五虎下西川”,企图一击必中。然而,李光灿的步伐与拳法同样灵活多变,加之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使他能够迅速调整攻防策略,以变制敌,以柔克刚。
在这场激烈的较量中,李光灿以惊人的适应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巧妙应对马仁伟层出不穷、变幻莫测的拳法。每当对手试图以新招破局,李光灿总能迅速调整,身形如影随形,步伐稳健中不失灵动,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的每一次闪避、每一次反击,都充分表显了他深厚的武术修为与实战智慧。
两人你来我往,交锋激烈,拳风呼啸间,难分伯仲,军情处闻讯来围观的人群被这场高水平的武功对决深深吸引,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最终,在一次势均力敌的对峙后,双方默契地收招站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英雄惺惺相惜的气息。两人目光交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对彼此武艺的认可与敬意,生动诠释了“不打不相识”的古老智慧。万保中正沉浸在传言中,只听马副处长说道:“不过,有些深藏不露的高手,大家还需仔细观察,我初入军情处时,便对李处长的武学造诣有所低估,还好李处长承让,要不然,我可要吃亏了。”李处长哈哈笑道:“仁伟言重了,我们这是互相学习。好了,会议就到这,大家回去后都好好准备,明天一早我们就正式行动。”三人闻言,齐刷刷站起身,脊背挺得笔直,向李处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异口同声地答道:“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