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道德与法治》导学与实践教程
- 《〈思想道德与法治〉导学与实践教程》编写组
- 6459字
- 2024-09-26 14:25:56
案例精选
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
青年一代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为了信念敢冲锋、勇争先,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广大共青团员做“五个模范”,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体现了对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刻把握,饱含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必将激励广大青年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翻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凡是有作为的青年无不是理想信念特别坚定的人,无不是志存高远、目标远大的人。夏明翰为了心中的信仰信念英勇就义,在给妻子留下的诀别书中写道“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雷锋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在日记中写道“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英勇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用热血铸就了永不后退的高原界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无数青年用理想与信念、奋斗与激情、牺牲与奉献,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事实充分证明,青年一代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为了信念敢冲锋、勇争先,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从来都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实践的。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是一代代官兵心中最坚定的信念、最真挚的情愫、最澎湃的力量。对广大青年官兵而言,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有着鲜明的实践要求和具体的检验标准,不仅要有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魄力,也要有平常时候看得出来的韧劲,真正把远大理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坚定信念落实到一言一行、体现在一点一滴、贯穿于一生一世。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新时代的青年官兵,是强军兴军的生力军和突击队,肩负着奋斗强军的时代重任,但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考验,青年官兵尤其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坚定理想信念这个终身课题,切实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中获得察大势、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矢志不渝地与时代同步伐、与强军事业共奋进,使自己的人生奋斗有更高的思想起点,干事创业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的形成,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要一辈子学习、思考、磨砺,一辈子改造、提高、升华。青年官兵想要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就应在理论学习上立起新标高,坚持不懈深学深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大力领会精神要义、把握实质内涵、感悟实践要求,确保“两个确立”在思想上固牢扎深、在行动上落地砸实;就应在能力提升上激扬新状态,始终以临战的要求、实战的标准抓训练,一刻不停提升打赢能力,努力练就精通本专业本领域的实际本领,锻造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战斗意志,培塑大胆探索、敢闯新路的创新意识;就应在担当作为上展现新风貌,自觉坚守岗位、尽责战位,主动到艰苦环境中吃苦磨炼、茁壮心力,到军事斗争一线增长才干、施展才华,做到忍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挑得起常人难以挑起的重担;就应在律己正身上落实新要求,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涵养闻过则喜的胸襟,养成有过则改的习惯,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切实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能不能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检验着青年官兵理想信念的纯度、硬度与成色。当前,我军正朝着实现建军100年奋斗目标迈进,越是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越需要广大青年官兵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我们应把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巨任务的勇于担当,紧紧抓住制约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影响练兵备战的重点问题,一个矛盾一个矛盾破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攻克,在爱党尽忠、爱国奉献、爱军精武、爱岗敬业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在实处,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强军兴军澎湃浪潮,用奋斗姿态和进取状态彰显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
(资料来源:《解放军报》2022年5月24日)
案例解析: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立志航空报国,奋战攻坚一线
10年前,一位英雄倒在了胜利时刻。10年来,他的精神不断激发出奋进的力量。
2012年11月23日,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腾空而起、成功降落,令世界瞩目。两天后,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却突发疾病、不幸殉职。
英雄逝去,精神长存。10年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全系统累计成立1.5万余支“罗阳青年突击队”,覆盖科研、生产、试验、试飞、服务保障、疫情防控等各个岗位,共有37万余人次参加,有力推动了各型航空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进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公司累计成立1969支“罗阳青年突击队”,在罗阳战斗过的地方,队员们擎起航空报国的旗帜,扎根航空装备研制一线,攻坚克难、建功立业。近日,4位队员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如何让青春在建设航空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芒。
· 方文墨——把小事做到极致
20年前,一名身高1.88米的大个子走到机床前,引得旁边老师傅直摇头:“这个头儿,和操作台高度不匹配,干钳工估摸干不出什么名堂。”
用了10年时间,这名大个子夺得了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冠军。他还创造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精度——“文墨精度”。他就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沈飞公司标准件中心钳工方文墨。
方文墨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一个工人家庭。19岁时,他从技校毕业,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沈飞公司工作。
方文墨所在的分厂承担着为飞机操控系统加工零件的重要任务。飞机要安全飞行,一个铆钉都不能出问题。从工作第一天开始,方文墨就立志“做全国最好的钳工”。他把家里的阳台改造成工作室,一有时间就埋头苦练。酷暑时节,汗珠顺着他的头发滴落,衣服被汗水浸透。他专注于手中的零件,常常10多个小时不吃饭,只靠喝水补充体力。正常情况下,钳工一年大约会换10把锉刀,方文墨一年却换了200多把。
教科书上手工锉削精度的极限是0.01毫米,而方文墨的加工精度能达到0.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5,被称为“文墨精度”。
这样的精度,是如何做到的?“精密加工过程,是靠着平时的勤学苦练,掌握一定的肌肉记忆后才能完成,我们把这项技能叫作‘人刀合一’。”方文墨说。
2013年,沈飞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班组——“文墨班”,这让方文墨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一次,厂里把一项紧急加工任务交给“文墨班”,这个任务难度大、风险高,加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零件报废。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方文墨当机立断,把自己正在攻关的一项技术成果“移植”到此次加工任务中。制订方案、方案评估、开展论证……数十轮攻关后,方文墨带领大家确定了最佳加工参数,试制件一次加工成型。最终,总体任务比预计工期提前5天完成。
方文墨是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文墨班”的许多成员也陆续加入了突击队。在沈飞公司标准件厂二楼的练功室内,操作台下的木质地板被脚印磨白了,旁边的不锈钢工作台上留下一处处汗渍。“文墨班”成员就是在这里苦练钳工技能。
凭借精湛技艺,“文墨班”成了全公司的“排障特种部队”。有一次,沈飞公司成品件厂来了二三十人,他们拿着两个装配不上的部件,搞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文墨班”的杨国心站了出来,经过详细诊断和锉制,他和同事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把问题解决了。
10年间,“文墨班”攻关课题150余项、协调工艺问题40余个,破解了一批航空产品高精度加工难题。方文墨常说:“把产品当作工艺品去对待,把职业当作事业去看待,把小事做到极致,每个人都会成为大国工匠。”
· 王刚——专治“疑难杂症”
他加工的铝片能达到薄如A4纸般的0.1毫米;他加工的铣床铣削达到0.005毫米;他的小孔铰削技术能达到0.002毫米的精度极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沈飞公司数控加工厂铣工王刚,工作20多年来不断挑战技术极限。
王刚在沈阳飞机制造厂边长大,经常奔跑着追逐天空中飞机的轨迹,稚嫩的心里逐渐萌生出“航空梦”。1999年,从沈飞技校毕业的王刚,如愿以偿进入沈飞公司,成为一名铣工。他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岗,刻苦钻研技术,很快成为技术能手。
在一次交流会上,王刚得知,国外一家公司能实现最小加工壁厚0.25毫米的精加工,而当时沈飞公司只能达到0.3毫米的精度。王刚心里暗暗较起劲来:“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而且要超过他们。”
紧接着,王刚开始进行紧锣密鼓的加工实验。近百次尝试后,他把加工壁厚挑战到只有0.1毫米。但王刚并不满意,又经过不间歇的反复实验,他迎来了自己技能新高度——铣床铣削加工的手工精度达0.005毫米。“只有苦心钻研,勤加锻炼,始终坚持精益求精,才能在平凡中创造神奇。”王刚说。
凭借着绝活,王刚成为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他痴迷于解难题,专治“疑难杂症”,被称为生产线上的“妙手神医”。
有一次,某新研制的飞机进入最后装配阶段,安装人员却发现,连接轴就是插不进装配套中,生产被迫停滞。在紧急关头,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王刚。
王刚急匆匆赶到现场,径直爬上高大的飞机机身,不时用手指敲击零件并细致辨听,最后,他的目光停在装配套周边区域的几处零件上。他把这些零件做了简单修整加工,终于,机翼与机身顺利完成对接,战机展现出威猛的外形。
20多年来,王刚带动一大批青年职工成长成才。2010年,沈飞公司成立第一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班组——“王刚班”,承担起大量攻关任务。2011年,沈飞公司又成立“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为科研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并对技能骨干进行深造培养。
· 田芳——绷紧质量这根弦
在沈飞公司部装厂,要问厂里唯一的一位女班长是谁,没人不知道答案。一头利落短发,一副黑框眼镜,一身蓝色工装,胸前别着一枚党员徽章,她是田芳——飞机铆装工高级技师、沈飞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班组长。
2004年,18岁的田芳以技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进入沈飞部装厂,成为一名铆装工。“其实我在学校学的是钳工,钳工是单一工件的打磨、精修、加工,但铆装工需要把所有零件组装在一起成为部件,属于飞机装配领域。”田芳说,为了离“造飞机”更近一些,她毅然接受了这个挑战。
图纸更为复杂、工具多达几百种……面对以前从没接触的全新工作,田芳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全面“补课”,白天跟着师傅边干边学,晚上下班后还要把笔记带回家继续消化,进行提炼和总结。就这样,田芳很快掌握了工作要领,一般人从学徒工到独立操作需要8个月到1年,她只花了3个月时间。2005年5月,田芳成为部件班班长。
田芳坦言:“作为一名女班长,年纪又比较小,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她给自己定下小目标:成为生产线上的多面手。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田芳全面提升个人业务能力,掌握了全班工序。此后,无论班组里哪道程序遇到困难,她都能帮助处理。
有一次,在装配某型机时,班组发现这种产品材料极其特殊,并没有合适的加工刀具。田芳就带领大家翻阅资料,挑选不同种类的工具,尝试各种各样的角度,终于解决了特制材料的制孔装配问题。还有一次,一个重要部件无法安装,若要重新回炉制造,成本高不说,还会耽误生产节点。田芳主动向上级请缨:“让我来试试。”她和工友们一起,将60多个零件全部分解出来,一一测量,再重新组装,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装配任务,一个零件也没有浪费。
对“罗阳青年突击队”成员田芳来说,处理急难险重任务是“家常便饭”。“其实,铆装的特点就是常常要处理各种装配误差,这份工作极其复杂,需要耐心、细致。”田芳说,面对棘手问题,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迎难而上,“生产节点和周期就是军令状,我不能让生产停在我的手里。”
多年来,无论是来回搬运、反复安装几十斤重的零组件,还是为了完成型号任务连续加班几个月,田芳从不退缩。在装配生产线上工作18年,田芳始终绷紧质量这根弦,未出现过一次产品超差问题,优良品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质量标兵”。她所带领的班组,也分别在2015和2017年度两次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回首 10 年前,在歼 -15 研制中,田芳和团队成员连续在单位吃住了好几个月。一天晚上 11 时左右,歼 -1 5 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看望大家。“我清楚地记得罗总在现场说的一句话:‘将来舰载机成功试飞,你们在场各位都是英雄!’”田芳说,这句话她一直铭记于心。在她看来,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科技创新,也离不开工匠精神。未来,她还要带动更多青年骨干参与进来,将技术创新落实到生产线上,打造出更多高精度产品,作出更大业绩。
· 孙志强——尝到创新的甜头
“空中没有停车场,试飞没有后悔药。”熟悉孙志强的人都知道,他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作为沈飞公司的一名装配工,孙志强主要负责飞机操纵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用他的话说,这份工作就好比飞机制造的神经外科医生和循环内科大夫,一旦哪根电缆短路、导管堵塞,都会直接威胁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
对待工作,孙志强严谨认真,多年来一直保持做记录的好习惯。“我负责的电气调试,有很多用目视方法检验不到的问题,除了使用测量仪器,也需要积累大量经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方便以后查阅。”孙志强说,起初只有他一个人在记,后来整个班组都养成了这个好习惯。现在,班组里每个人都有两三本记录本,遇到难题还能分享经验。
36岁的孙志强已是工友眼中的“老师傅”。10多年来,他参与完成了多种型号国产战斗机科研生产的课题攻关和技术攻关,总结提炼出7万多字的讲义和150多张手绘“零误差装配简图”。
阻尼件是舰载机独有的一种杆类装置,一直以来,阻尼件的安装调试工作堪称“老大难”。大家开玩笑地说,只要在厂房看到10个以上的人聚集,不用问,准是在安装阻尼件。
为何有这种说法?孙志强说,阻尼杆又重又长,约有200公斤,需要至少10个人以托举方式来进行安装调试。由于人力长时间托举很累,隔一段时间得歇一会儿,因此一般需要1天才能装上。同时,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测量行程数值,原本采用的目视手工画线方式,效率和精度都很低。
面对这一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孙志强主动担当作为。他带领“罗阳青年突击队”成员现场查看阻尼件的原有装配及调试流程,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内容,充分听取操作者的建议想法。收集完这些信息后,孙志强组织队员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是否可以将手动画线改为间接确定刻度?气体的填充量怎么控制?经过激烈讨论,他们提出引进“飞机阻尼件安装调试驾车”以及“阻尼件缓冲支柱压缩行程测量仪”两种设备的设想。成员们发挥所长、协同作业,结合数模装配仿真分析的创新方法,制造完成了驾车和测量仪。
在现场实践中,操作者数量下降到3人,安装的效率大大提高。“小试牛刀取得成功,让我尝到了创新的甜头。”孙志强说。
孙志强坚持用工匠精神装调一架架“大国重器”,2021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孙志强说:“每当看到自己参与制造的战鹰神勇起降,我感到无比骄傲!”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12月15日)
学 而 思 之
大学生该如何让自己的青春发光发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