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填报志愿
- 重生之从拯救校花开始
- 萧匡
- 2086字
- 2025-02-01 12:29:03
高志航红着脸,小声说道:“杨月婵,咱们还真巧啊,大学也是同一个学校。”
杨月婵看着高志航憨憨的样子,忍不住皱眉道:“高志航,确实很巧的,你准备填什么专业。”
高志航看着她,憨笑着说道:“我选择计算机吧。”
匡林萧见两人在暑假都没擦出火花,心头一叹。
亏得自己给她们提供了那么多的机会,可惜高志航这货太老实了。
看样子大学得时候让这家伙要改头换面,这样的话或许杨月婵还能撮合一下。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死党再次经历被渣女欺骗的事情出现。
“杨月婵,不如你跟航哥一起选择计算机,现在计算机专业也挺吃香的。”匡林萧在旁边说道。
“嘁,我才不听你的。”杨月婵有自己的打算,努嘴说道:“我想选择环境设计专业,以后当设计师,多爽,学计算机那可是码农,到时候容易秃头。”
高志航听到秃头两个字,浑身一激灵,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心想要不要换一个专业。
匡林萧笑着说道:“秃头与码农没关系吧,主要还是基因问题吧,计算机学好了,也是高端人才。”
高志航听了匡林萧这句话,才打消换专业的念头。
徐念瑾看着匡林萧,眼眸亮晶晶的,她身子不由自主的靠近匡林萧。
“徐念瑾,你今年考了多少分啊。”沈翠翠看着徐念瑾,忍不住好奇的问。
对于徐念瑾的成绩,同样是97班同学所关注的,毕竟徐念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基本都是第一名,而且最有可能冲击清北的学生。
此时遇到徐念瑾,大家都想知道她考试怎么样。
王佳还有张梦洁的目光也是看向徐念瑾。
徐念瑾抿着红唇,看了一眼匡林萧,这才柔声说道:“我没考好,630多分吧。”
众人听到630多分的时候,也是倒抽了一口凉气,足足比她们高了一百多分,这还不好吗,这太好了好吗。
不过对于徐念瑾这样的学霸,比平时确实低了一些,但是这种成绩清北以下的学校应该都可以选择吧。
“那你,打算选择哪所大学呢,浙大,人民大学还是复旦这些呢?”张梦洁问道。
“我打算选择湘大吧。”徐念瑾平静的开口,眼眸看着匡林萧。
众人听说徐念瑾选择湘大,一个个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眼眸又看了一眼匡林萧,与匡林萧竟然都选择湘大。
你要说两人没故事,她们还真不会相信。
“你跟匡林萧都选择湘大啊。”张梦洁忍不住笑了笑。
“嗯。”徐念瑾微微点头,也不说话,神情再次恢复了高冷。
王佳几人面面相觑,眼神中露出不可思议。
像徐念瑾考取这么优秀,竟然还只是选择湘大,确实让她们有些不可置信。
几人继续闲聊了一会儿,此时又有不少的同学过来,互相打了招呼后。
各自开始询问填报的学校,谈论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
9点多的时候,老班曹志军就在群里发信息,通知大家过来填报志愿。
同学们来到空旷的教室后,各自拿了自己的资料开始填写起来。
匡林萧将志愿填报后,直接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徐念瑾选择了金融专业。
至于高志航则是选择了林科大的计算机,杨月婵选择的是环境设计方面专业。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李月梅也来了。
看到匡林萧的时候,尴尬的笑了笑,打了一声招呼。
填完志愿后,匡林萧与徐念瑾几人就离开了学校。
当志愿的资料填写完后,基本就是在家里等通知书了。
当然在等待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通话畅通,因为学校会有招生老师打电话过来,询问一下考生意愿,愿不愿意过来他们学校。
要是电话打不通,哪怕分数线上了,还真有可能落榜的可能。
志愿填报后,匡林萧也松了一口气。
匡太明与林云霞在得知儿子选择了湘大后,两人也是容光焕发,干活都充满了干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匡林萧每天会跟徐念瑾在QQ聊天,偶尔两人碰面一起逛街游玩。
对于建工那边,陈涛给匡林萧通过电话,隐晦说出可以给出一部分的水电安装业务。
对匡林萧来说,一部分也不错了。
匡林萧打算再次拜访一下陈涛,现在他必须将事情定下,这种事情还是要签订合同。
有了合约,什么都比较好办。
老爸失业的问题也是迫在眉睫,那家厂估计马上就开始进行裁员了。
晚上等匡太明回家的时候,匡林萧看着老爸疲惫的身躯,忍不住问道:“爸,身体不舒服吗,我看你最近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厂里出啥事了?”
匡太明揉了揉太阳穴,他有点不想儿子担心,摇头道:“没事,就是比较忙。”
匡林萧见老爸还瞒着自己,心中叹息一声,他斟酌了一下语言,这才说道:“爸,您是电工,水电安装方面应该也懂吧。”
匡太明对于自己的手艺还是有几分自信,点了点头:“那肯定,这可是你爸吃饭的技术,你问这个做什么?。”
“爸,是这样的,我同学的亲戚承包了一个水电安装的业务,但是缺乏一个管理人员,您要不要去试试,月工资有八千多呢。”匡林萧开口说道。
他现在也不好说是自己承揽了一个业务,这么说老爸都不会相信,而且肯定会劝说自己,说现在正是读书的时候,怎么能够不务正业之类的。
这种事情只能先保密,说自己同学的亲戚,让老爸早日从那家厂里出来。
听到月工资八千多,匡太明眼睛一亮。
他们厂里效益不行,最近也听到一些风声,厂里马上开始裁员。
搞得厂里也是人心惶惶,每次裁员,基本都是将那些没有关系的人优化掉,这几乎是一个定律。
匡太明在厂里只是做事踏踏实实的工人,虽然认真负责,而且兢兢业业,但是在厂里没有根基,根本无法待下去,厂里裁员第一波必定是他们。
他也有自知之明,想到自己两个儿子读书还要花钱,他每天都是忧心忡忡的。
匡林萧说起的这个管理人员,让他在绝望中仿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