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
- 陈明福
- 3106字
- 2024-11-04 13:48:25
序一
我写此书的缘起
实话实说,我写这样一本书,包括写这个序言,都是被朋友“绑架”的结果。当然,我也是很配合的,其原因是,朋友出于友情,皆为我好。
1963年,我毕业于大连海军指挥学校(现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曾是驱逐舰上的鱼水雷部门长,说是科班出身的军事干部也无愧色。后来,驱逐舰支队政治部的领导认为我的文笔不错,就把我调去机关当干事了。再后来,我又被调去大连海军政治学院当政治教员,并成为1988年6月全军首次评出的四名军队政治工作教授之一。因爱好文学,退休之前,我曾经利用业余时间写过一些纪实文学作品,如《“重庆”舰举义纪实》《“中山”舰沉浮纪实》等。2000年退休之后,我才有大块的时间来圆自己的“文学梦”,出版了《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沧桑旅顺口》《苏东坡大传》等几十部作品。
《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出版后,荣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后多次重印,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分上下两册,读一遍要花很长时间,这就为读者了解左宗棠增加了难度。
左宗棠是晚清名臣,有人将他与曾国藩、李鸿章相提并论,但我个人觉得,左宗棠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远在他们二人之上。特别是在收复新疆方面的伟大功绩,无人能与左宗棠比肩。
海军作家李忠效,是我相交四十多年的老朋友。在认真阅读《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之后,他给我出了一个主意: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单独拎出来出一本书,就叫《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新疆的那段历史。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与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关的故事挑出来,整理过后,先后在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微信公众号“东岳客”、人民日报客户端和“金羽毛文苑”公众号上连载,社会反响还不错。后来青岛出版社决定要出纸质书,我又根据出版社的意见对内容做了一些修改。
我说被朋友“绑架”,主要是说,此书从“出题”到“出书”,整个过程都不是我自主进行的,算是朋友的一种友好的“绑架”吧。
我原来的序言比较长,有六七千字,主要是介绍我写《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的缘起,同时评价了左宗棠的一生。然而,编辑和我的朋友都认为,那个序言可以作为文章单独发表,不适合作为此书的序。于是我从善如流,重新作序。
前面说了编写此书的“缘起”,下面再说说晚清名臣。说起晚清时期的名臣,人们熟悉的莫过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位。那么,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有哪些不同呢?
先说曾国藩。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湖南人,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比左宗棠大一岁。曾国藩的仕途要比左宗棠顺得多,他于1838年(二十七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而左宗棠却三次应试落第,后来干脆不考了,在家乡做起了“湘上农人”和书院山长(院长),直到四十岁才应邀出山给湖南巡抚当幕僚。有人评价曾国藩是“布道之人,办事之人”,评价左宗棠是“办事之人”——左宗棠比曾国藩少了一个“布道之人”。
为什么说曾国藩是“布道之人”?因为曾国藩爱写日记和家信。曾国藩死后,有人整理他留下的文字,编辑出版了《曾国藩家书》等,流传很广,于是给人留下了曾国藩是“布道之人”的印象。至于说曾国藩是“办事之人”,真是有点儿勉强。查查曾国藩的经历就会发现,他确是办过一些事的。比如,为了镇压太平军,他奉朝廷之命组建了团练、湘军。可他就没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甚至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他还喜欢“表演自杀”。在靖港之战和鄱阳湖口之战两次惨败以后,曾国藩都“自杀”过,都被人救了下来。当然,最后攻陷太平军老巢天京(南京)的是湘军,但那是他弟弟曾国荃干的,基本没有曾国藩什么事儿。之后清剿捻军,湘军也没有什么成果,还是李鸿章的淮军替代湘军,灭了捻军。1872年,曾国藩去世,时年六十一岁。到了民国初期,青年时代的蒋中正非常推崇曾国藩,明确表示要师承曾国藩,要求国民党军队中的将领必须“认清历史,效法曾胡(林翼)”。最近几十年,出版界争相出版推崇曾国藩的书籍,几乎将其推到了“圣人”的程度,实在令人不解。根据他的历史贡献,说他是“办事之人”,有点言过其实。但除了上述,他毕竟也办过一件大好事,即把老湘军的主力调遣给左宗棠指挥,使左宗棠收复新疆大业有了一支能征善战的主力军。正因为如此,左宗棠在给曾国藩写的挽联中对其评价甚高。
至于说左宗棠是“办事之人”,倒是符合实际。且不说他累胜太平军,平息陕甘“回乱”,也不说他创建福州船政,成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元勋”,单说他收复新疆一事,那他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办事之人”。他是一位敢于担当、万难不惧、百折不回、鞠躬尽瘁办大事创宏业的人,他为收复新疆建立了盖世功勋,多高的赞誉都不为过。
再说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比左宗棠小11岁。李鸿章的仕途也比较顺畅。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高中进士,后来他和曾国藩关系密切,却与左宗棠成了死对头。
在我的眼里,李鸿章根本不能与左宗棠相提并论。
左宗棠是卫国,李鸿章是卖国。尽管李鸿章是替朝廷卖国,可很多时候,外国列强常指名要李鸿章去谈判签协议。为什么?李鸿章骨头不硬,好对付,且是出了名的崇洋媚外。这些都有历史事实依据的。
在收复新疆的问题上,李鸿章是持反对态度的。他认为:“新疆旷地,收复不值,将来亦断不能守;宜停撤西征军,以匀作海防军饷。”左宗棠则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坚持进军新疆。后来,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左宗棠运筹帷幄,并携带棺材亲自出征,收复新疆失地。
李鸿章比曾国藩和左宗棠小十几岁,在曾国藩和左宗棠死后,他成为晚清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北洋水师就是在他的主导下创建的。清廷购买外国战舰花了很多银子,结果在甲午年间的一次海战中,因为李鸿章主导实施的为保存实力而消极避战的错误战略,曾是“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龟缩在威海军港,最后全军覆没,这也加速了大清王朝的灭亡。
综上所述,曾国藩的贡献是帮助大清灭了太平天国,留下了《曾国藩家书》等一批“圣人”著作;李鸿章的“贡献”是参与剿灭太平军和捻军,代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了一大批卖国条约;左宗棠的贡献是参与剿灭太平军、捻军,平息西北回部起义,收回了新疆丢失的大部分土地(约占现有陆地国土的六分之一)。撇开大清不说,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角度评判三人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大小,高下立见。
曾国藩是一个被他自己用“布道”的光环包装起来的“圣人”,而左宗棠是一个用“办事”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中华脊梁”的古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亦可称之为心怀天下、一身正气的圣贤。
如果用一句话分别概括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历史地位,那么我能想到就是: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影响巨大;李鸿章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比谁都多;左宗棠不仅创建了中国近代海军,更为中华民族保住了约六分之一的陆地国土。
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晚清历史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光彩的一笔!在当时国家内忧外患极为严重的形势下,倘若没有雄才大略的左宗棠这一进军新疆的壮举,不仅新疆会全境沦丧,而且陕、甘、宁和内蒙古也岌岌可危,我国西北边界线或许就将划在离京城不远的张家口一带。
正因为如此,王震同志曾经指着中国地图对部下说:“可惜左宗棠只有一个,不然我们的领土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一件让人记住、让人崇敬的事,这个人就很了不起。
左宗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本书的“附录”比较多,原因在于,仅写左宗棠在西北的故事,总觉得挂一漏万,就想以各种形式进行弥补,以便让读者从更多的方面了解左宗棠。本书还收入了由军旅作家李忠效根据我的《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执笔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剧本集中表现了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是对本书纪实部分的一个重要补充,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不妨一读。
陈明福
202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