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即位,石显遭到贬黜,病死在返乡的途中。刘更生得到起用,此后,将名字改为刘向。他先担任中郎,负责三辅的水利,后来又担任光禄大夫。当时,成帝的舅舅王凤担任大将军,背后有太后王政君的支持,朝中大权掌握在王氏手中,兄弟七人先后受封为列侯。多次发生灾异,刘向认为,发生灾异,是外戚过于显贵的结果。正好成帝让他负责校勘收藏在天禄阁、石渠阁的《五经》书籍。在读《尚书.洪范》时,刘向看到箕子为武王解释五行阴阳,便将上古以来,从春秋到秦汉,所有的福瑞灾异记录下来,再联系祸福,对比分析,考察灵验,理出条目,写了十一篇文章,起名叫《洪范五行传》,上奏成帝。成帝知道刘向写这些文章,是因为王凤兄弟把持朝政,有感而发,但是,成帝始终不愿意疏远外戚。
成帝营建昌陵,经过几年不能完工,又回头修建延陵,花费巨大。刘向呈上长长的奏书,劝谏成帝:德厚者要求薄葬,智深者葬具愈少。只有无德寡智者,才会葬具丰厚,坟丘堆高,宫庙修建得越奢华,被人盗掘的机会越大。成帝读了很感动,但还是下不了改正的决心。
刘向看到社会风气崇尚奢靡,赵飞燕、卫婕妤出身卑微,做事情逾越礼制。刘向认为,教化应该从内向外,从身边人开始。刘向采集《诗经》《尚书》记载的贤妃贞妇兴国安家的例子,以及嫔妃受到君王宠幸,导致国家祸乱的例子,写了一本书,叫《列女传》共八篇,劝谏天子。《列女传》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和通史,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一些故事流传至今,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即出自该书。又采集一些传记,行事的方法,写了《新序》《说苑》等五十多篇,献给成帝。刘向多次向成帝上书,陈述利害得失,祸乱教训,上书有几十次,希望能够拾遗补缺。成帝虽然没有全部采纳,但对刘向的忠心,常感叹不已。
成帝没有子嗣,朝政掌握在外戚王氏手中,灾异频繁出现。刘向对陈汤在西域以勇敢智慧建立功勋表示赞赏,与陈汤的关系很好,私下里对陈汤讲:“灾异如此频繁,外戚权势熏天,早晚会威胁到刘氏江山。我是刘氏宗室,世代蒙受皇恩,作为遗老,经历三朝皇帝。皇上把我当作先帝的旧臣,每次召见,都予以礼遇,我要不讲话,谁还敢讲话?”刘向又向成帝密封上奏谏言,劝谏成帝多亲近刘氏宗室,重用刘氏,疏远外戚,收回外戚的权力。成帝召见刘向,哀伤叹息一番,对刘向说:“君且将此事再放一放,让我再想一想。”成帝任命刘向为北军中垒校尉。
刘向为人俭朴,没有架子,不结交世俗,专心致志于经学。白天大声诵读典籍,夜晚观察星象,甚至通宵达旦。成帝元延年间,有慧星在东井方向出现,蜀郡的岷山崩塌,壅塞岷江。刘向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又向成帝上奏书。成帝把刘向召入内廷,但仍然不能重用。每次召见,刘向都要向成帝强调,刘氏宗室好比大树的枝叶,枝叶落尽,树干就得不到保护,陛下疏远宗室,外戚掌控大权,重要职务不在宗室手里,权力归于外戚,这不是保全社稷,巩固江山的做法。成帝也想提拔刘向担任九卿,但是得不到王氏支持,也得不到丞相、御史大夫支持,最终没有任命刘向职务。刘向在朝担任大夫30几年,72岁去世。
虽然刘向仕途并不如意,但他主持整理了古代大量的图书典籍,为我国思想文化的继承传播,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撰成的《别录》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目录工作的先例。刘向好古琴,对古琴理论的贡献非常突出。曾著《琴说》一书,是最早的琴学专著之一。刘向在饱读诗书后悟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他著书立说,成为一代鸿儒,名垂千古!
刘向有三个儿子聪明好学:长子刘伋,教授《易经》,做到郡太守;二儿子刘赐,担任九卿丞,很早去世。小儿子刘歆,最有名气。下期我们再来介绍这个比父亲更牛的小儿子刘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