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率军进攻陈馀,陈馀反击,打败李良。李良投降章邯。章邯率军抵达邯郸,将邯郸百姓迁至河内郡,然后将邯郸夷为平地。张耳与赵王歇逃入巨鹿城,王离率军包围巨鹿。陈馀北上收拢常山的残兵,得到数万人,驻扎在巨鹿城以北。章邯驻扎在巨鹿城以南的棘原,修筑甬道,直通漳河,为王离运送粮草。王离粮草充足,率军日夜攻打巨鹿,巨鹿城中的粮草将要耗尽。张耳多次派人请求陈馀救援,陈馀只有几万兵力,怕不能抵挡秦军,畏缩不前。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等来陈馀的援军,张耳大怒,怨恨陈馀不肯相救,派张魘、陈泽前去责备陈馀:“想当初,我与你是刎颈之交,今天赵王与我性命悠关之时,你却拥兵数万,不肯前来相救,就这算什么生死交情?如果你还记得之前的誓言,为何不能前来与秦军决一死战?”陈馀说:“之所以不想同归于尽,就是为了以后为赵王、张君报仇。今天出兵与秦军交战,好比拿肉饲喂老虎。一起战死,又有何益处?”张黶、陈泽都说:“事已紧急,现在要解决的是同生共死,说什么以后的事情!”陈馀没办法,说:“算了,就照你们说的去做吧。”于是拨出五千人马交予张黶、陈泽带领,与秦军交战,结果全军覆没。
燕、齐、楚听说赵国告急,都派兵来救援。张耳的儿子张敖在北边收复代地,也率领一万余人赶来。可是各路诸侯深沟高垒,只是躲藏在营垒后面,不敢与秦军交锋。直到项羽率领的楚军渡过漳河,大败章邯,诸侯才敢从营垒中杀出,与秦军交战。最终,联军俘虏秦将王离。
赵王歇、张耳终于走出巨鹿城,拜谢各路诸侯。一见陈馀,张耳就叱责他关键时刻袖手旁观,然后又问张黶、陈泽的下落。陈馀也很生气,说:“张黶、陈泽让我跟你们同归于尽,我拨给他们五千人马去试试,结果全军覆没。”张耳不相信,以为是陈馀杀了他们,反复追问。陈馀终于火了说:“想不到你对我有这么深的成见,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不干了,总可以吧?”说完解下印绶,交给张耳。张耳惊愕,不肯接受。陈馀从座位上起身上厕所。有人趁机对张耳讲:“听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天陈将军既然不要这枚将军印,您不接受,会带来不祥,赶快收起来吧。”于是,张耳佩上陈馀的将印。陈馀从厕所回来,本以为张耳会消消气,推让一下。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随即愤然离去。张耳马上收编了陈馀的军队,陈馀气得带领手下几百人,到黄河沿岸打鱼狩猎去了,从此以后,两人就结了仇。
赵王歇重新返回信都,张耳跟随项羽入关。汉元年二月,项羽在分封诸侯王时,张耳由于人际关系很好,受到很多人称赞,就从赵地分出一部分土地,封张耳为常山王,国都设在信都,将信都改名为襄国。陈馀的门客为陈馀说情,说陈馀和张耳对平定赵国有同样的功劳,但项羽认为陈馀没有跟随义军入关,没有封陈馀。听说陈馀驻扎在南皮县,便将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陈馀作为食邑。而赵王歇被封到了代地,成了代王。
诸侯回到封国。陈馀很愤怒,认为张耳和他的功劳一样,张耳称王,而他只能封侯,项羽分封不公。等到齐王田荣反叛楚国,陈馀派夏说前去游说田荣。齐王田荣也想扩大盟军,共同对付楚国,便借给陈馀一些人马。陈馀加上自己三个县的兵力,袭击常山王张耳。张耳猝不及防,兵败逃走。此时的张耳不知该投向何处,说:“汉王是我的老朋友,但项羽的军队强大,又封我为诸侯王,我还是到楚国去吧。”甘公劝说道:“汉王入关时,五星在东井汇聚。东井的位置对应秦地,他必能成就霸业。楚国现在虽然强大,天下最终还是会属于汉。”于是,张耳投奔刘邦。此时汉军正在平定三秦,在废丘围困章邯。汉王很高兴,厚待张耳。
陈馀打败张耳,占领赵国领地,从代国迎回赵歇,恢复赵歇的王位。赵王歇对陈馀感激涕零,立陈馀为代王。陈馀考虑到赵王歇的力量弱小,再加上赵国刚刚安定,便留在赵国辅佐赵王歇,派夏说以相国身份,驻守在代国。
汉二年,刘邦东出函谷关进攻楚国,派人告知赵国,希望赵国出兵。陈馀说:“汉王只有杀了张耳,我才会出兵。”刘邦派人找了一个貌似张耳的人,杀了此人,将人头送给陈馀,陈馀这才派出军队助汉。汉军在彭城以西遭遇惨败,陈馀也听说张耳并没有死,就又背叛刘邦。汉三年,刘帮派张耳与韩信率军在井陉口大败赵军,张耳在汦水河边斩杀了陈馀。
班固评论:张耳陈馀是当时公认的贤者,他们的宾客、仆役很多是天下俊杰,后来大多做了上卿、郡守或国相。当初张耳、陈馀还是布衣时,能够以死相托,从未犹豫过!及至二人据国争权,争得你死我活,是否想过当年盟誓时的真诚?这以后的反目成仇,为何会来得如此迅即!势利之交,古人羞之,当以此为戒。
陈馀、张耳从当初的刎颈之交、亲如父子到反目成仇,相攻相灭,最终以张耳取了陈馀的人头告终,一段佳话就这样成为笑话。而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成了个成语:“势利之交”,意思是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下期我们再来讲张耳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