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8.刘敬一言以兴邦,一计可安国

汉七年,韩王信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到达晋阳时,听说韩王信勾结匈奴要共同进攻汉军,刘邦大怒,派人出使匈奴探听敌情。匈奴将自己的精锐骑兵、健壮牛马藏起来,只让年老体弱的士兵和瘦小的牲畜出现。派去的使者有十几批,回来都说匈奴容易对付。

刘邦又派刘敬出使匈奴,刘敬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应该炫耀显示自己的长处。而我到匈奴去,却只看见一些瘦小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必定是故意显露短处,要埋伏奇兵来出奇制胜,我认为不要贸然进攻匈奴。”当时,汉军已经越过了句注山,出征的军队有20几万,刘邦听了刘敬的话很生气,大骂道:“齐国的奴才!你凭口舌取得了官职,现在竟敢胡言乱语来挫伤我汉军的锐气!”便下令给刘敬带上刑具,囚禁在广武,等候发落。汉军浩浩荡荡抵达平城,果然,匈奴出奇兵,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才得以脱险。刘邦回到广武,立即赦免了刘敬。刘邦向他承认错误说:“我不采纳你的意见,因此在才被围困在平城,那些说匈奴容易对付的人都被我斩首了。”于是赏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号称建信侯。

当时,匈奴的单于是冒顿,兵力强大,光是射手就有三十万,多次侵扰汉朝北部边境。刘邦对这种情况很忧虑,就向刘敬征求意见。刘敬说:“天下刚刚平定,士兵都很疲惫,不能再动用他们去征服匈奴。冒顿杀死自己的父亲,自立为单于,还娶父亲的姬妾作为自己的姬妾,倚仗武力到处撒野,这样野蛮无道的人,是不可能用仁义说服的。有一个办法可以作为长远之计,还能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只怕陛下不能办到。”刘邦说:“只要有效,什么办法不可以试一下!究竟是什么办法?”

刘敬回答:“如果陛下能把嫡公主嫁给单于,再赠送丰厚的礼物。单于看到汉室陪嫁女儿竟然如此丰厚,一定会垂涎欲滴,把汉朝公主立为皇后,生下的儿子就是太子,也就是以后的单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贪图汉朝的厚礼。陛下只要每年把汉朝多余、而匈奴缺乏的东西,馈赠给他们,同时派能言善辩的使者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再跟汉朝做对。冒顿在世,他就是汉家的女婿。死了,那么汉朝的外孙变便做了单于,哪有外孙跟外公分庭抗礼的事呢?所以这样做,汉朝根本用不着出动军队,就可以逐渐使他们臣服。但如果陛下不能派嫡公主去,而让宗族或后宫女子冒充公主,匈奴人知道了,就不肯尊敬亲近她,对汉朝就没有好处了。”

刘邦同意刘敬的看法,准备派大公主去匈奴和亲。吕后日夜哭泣,伤心的说:“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怎么能送去匈奴呢!”最后刘邦没办法,就在宗亲中选了一位女子,冒充大公主嫁给了匈奴单于,并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盟约。

和亲策略确属无奈之举,但它为汉朝国力恢复、政权巩固提供了可靠保障,开启了我国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和平”相处的新模式。

刘敬从匈奴回来后,又向刘邦建议道:“匈奴在河套的白羊、楼烦两个部落,距离长安最近只有七百里路,骑快马一天一夜就可以到达关中。关中刚刚经过战争,非常破败,土地肥沃却人丁稀少,应该马上移民到那里,充实那里的势力。当初秦末造反时,领头造反的诸侯,齐国有田氏,楚国有昭氏、屈氏、景氏。现在,陛下在关中建立国都,但是人口稀少,而且北边靠近匈奴,崤山以东六国还有很多的豪强大族,一旦天下有变,陛下怎么能高枕无忧?我希望陛下将齐国的田氏,楚国的昭氏、屈氏、景氏,燕、赵、韩、魏的王室后裔,还有豪门贵族,迁徙到关中定居。天下无事,可以让他们防备匈奴;诸侯国一旦有变,还可以率领他们东出函谷关,讨伐叛逆。这是强主干削弱枝节的好办法。”刘邦于是将此事交给刘敬办理,把他提到的十多万人迁到了关中。

将关东豪族迁徙至关中,不仅解决了内乱的潜在危机,还为关中地区注入了新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这一建议,为国家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言以兴邦,一计可安国。刘敬不愧为具有重大贡献的著名政治家和战略家。后面刘敬的去向就没有记载,也许刘敬就如范蠡归隐江湖或“羽化成仙”亦未可知,暗淡了刀光剑影,远离了鼓角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