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再版序言

我的第一本家庭教育著作《爱的觉醒:成长自己,成就孩子》出版至今,已有大约6年时间。当出版社告知我他们想再版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欢喜雀跃。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书红极一时,最后却成了过眼云烟。这本书,经历了6年的优胜劣汰,还能获得再版的机会,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书中的观点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是让我觉得欣喜和庆幸的地方。

这些年,一直有读者跟我联系。有人说这本书带给他们启迪,带给他们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人说他们会把这本书放在床头,痛苦的时候就看一看,看一会儿就会觉得心里舒服一些。让更多人深受启发的是我在书中关于“心理反哺”的解读,他们一直困扰于跟父母的关系,但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很多人一开始看这本书,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最终,他们发现,教育的本质是自身的成长。只有完成跟原生家庭的和解,才能够给孩子更好的爱。

比如,有一位40多岁的女性,她的孩子10岁了,她的母亲已近古稀之年。她知道自己的母亲一生劳苦,她也知道自己应该尽孝道让母亲安享晚年。可是,因为童年时期缺乏母亲的陪伴,长大后又更多地要承接来自母亲的情绪,她就是不愿意跟母亲亲近,甚至给母亲打个电话都不情不愿。

她因此时常陷入痛苦的挣扎中,内心常常出现矛盾的声音。一个声音是这样的:“母亲岁数大了,你现在应该大度一点儿,不要计较曾经缺失的母爱,不要计较母亲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行为,要好好地对待母亲。”另一个声音则是这样的:“你小时候,她没陪过你。一直以来你要更多地去理解她,接纳她的情绪。她什么时候能够更好地理解你呢?”

是的,她经常陷入这样的冲突中,也经常陷入自我质疑中,不知道哪个声音是对的。直到看了这本书,尤其是反复读了有关“心理反哺”的内容,她才充分地理解了自己的“不情愿”。10岁以前,她是留守儿童,是爷爷奶奶养大的。可以说,她最需要母亲的时候,母亲没有陪在她身边。她缺乏与母亲的情感联结,在生命早期缺少带有温情的母爱。

这样,长大后再跟母亲团聚,她自然就与母亲生分很多。而且,由于早年错失母亲的陪伴,她一直以来既不会跟母亲撒娇,也不会跟母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然而,母亲面对她时在情绪层面从不曾有过收敛。她一直体谅母亲的不容易,能理解母亲,也很心疼母亲。也就是说,她一直在“反哺”母亲,她的心理能量越来越少。于是,她自然没有能量去滋养自己的孩子,实现做一个好妈妈的愿望。

像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小的时候,父母没能陪在他们身边。他们长大后,即便回到父母身边,与父母之间总像是隔着一层东西。他们明明是爱父母的,但是并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甚至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父母相处。

很多这样的人都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他们也希望与父母有融洽的关系,但他们无论如何努力都做不到。

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这本书或许是我们梳理自身成长经历的一个起点。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才有可能借助专业的力量完成自我疗愈。内心少了许多纠结,能面对真实的自己,我们才能对自己多一份接纳。

这样,我们才有勇气跟父母表达长久以来压抑在心底的愤怒与不满,虽然我们也曾担心这样会破坏关系。我们会意外地发现,当压在心底的情绪得到真实的表达后,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反而亲近了。

只有真实的言行,才能增进关系。那些让我们十分压抑的感受,每时每刻都在输出。如果内心不顺,我们的任何行为,即使是在我们看来充满爱的行为,也会让对方感受到“别扭”。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非常幸运地见证了成百上千的小伙伴踏上一条觉醒之路。他们每个人都活得越来越真实、越来越轻松。随着他们的内在更加自洽,他们的各种关系也更加融洽。很多人跟我结缘是因为这本书,这是这本书可以再版让我欣喜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有些许担心和顾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只有二十五六岁,初为人母,现在看来书里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但这也正是本书的原生特点之一,请大家多担待。

我们每一次回首,都会发现自己多年前的行为、想法、状态等有点儿幼稚、青涩,甚至带有特定年龄段的偏执。但是,不同阶段的我们,都是那么珍贵而独一无二。这本书也是我那个时候能拿出的最好的作品。

这次再版,我和出版社的编辑经过多次商量,将全书的结构进行了颠覆性的调整。同时,为了使全书架构更完善、内容更饱满,我对一些文章进行了大幅修改。

另外,过去的这些年,很多朋友将《爱的觉醒:成长自己,成就孩子》这本书用作读书会的素材。为了使读书会的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有更多的收获,我针对每一章设置了一些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互动,大家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长。因此,可以说,这本书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最后,非常感谢中国妇女出版社给予本书的机会,感谢编辑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读者一如既往的支持。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学习、修行的目的是:接纳自己,接纳孩子;成长自己,成就孩子!

鲍阅

2023年2月22日 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