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先看看这个吧
- 大宋:澶州之战?优势在我!
- 被核桃夹过的门
- 6125字
- 2024-12-13 18:21:45
娘希匹,第四章搞颜色被封掉了,今天不知道发不发的出来,实在不行的话只能删掉颜色片段了,反正无伤大雅。
先看看这个吧,作者的一点分析
读到这里的读者们,大家好。
在前四章的内容中,我用文字表现出了大宋军中如以下犯上、抗旨不尊、贪生怕死等诸多五代遗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
作者发现大伙总对北宋的军队有一种惋惜之情,我觉得可能是把北宋的军队当成了人民的军队。
想到了近代史的那群可歌可泣的人们。
但很可惜,北宋的军队师承五代,军纪方面蒋匪比起还不如。
其“风光”或许只能在中东某个国家的身上才能略窥四五。
是的,仅仅是四五。
大宋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外软弱...人送外号“大怂”、“挫宋”。
但大宋的君臣为什么会这样做,难道仅仅能用一句“重文轻武”就能解释吗?
作者写在开篇的“王超”,还是自己决心写宋代小说后,查阅史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捞出来的。
他不仅仅是对“澶渊之盟”的签订起了仅次于寇准的作用,他的按兵不动更是对北宋后来的武将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可以说使他们的上升道路极其艰难。
太祖、太宗作为祖宗朝,立下了诸多法度,但这些都是在真宗朝才开始正式发挥作用。
可以说太祖、太宗是“确立祖宗之法”,而真宗朝是“实施祖宗之法”,而剩下的宋代五帝就是“遵从祖宗之法”。
在谈及王超的恶劣影响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北宋的“祖宗之法”是怎么来的。
这就要从安史之乱的中晚唐开始讲起了。
作者翻阅七上的历史书(这是个每个中国人绝对会接触的史料),发现自安史之乱结束后,中晚唐到五代十国,再到北宋建立这近两百年的历史,在课本上占的正文内容只有一版半,连一页都没有。
作者觉得,大家对北宋的偏见九成九都来自于对这两百年历史的不了解。
中晚唐那群皇帝做的抽象事,不在这次的讨论之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暂且去查。
作者主要从社会风气的角度来讲。
那这段时期的社会风气是什么呢?
吃人。
鲁迅先生笔下的封建社会是“吃人”的,而这两百年的吃人,就是物理意义上的吃人。
安史之乱可是给各地藩镇起了一个“好头”,唐玄宗的弃都而逃,降低了天子的神圣性。
唐军精锐的巨大损失,又使朝廷无力镇压手握兵权、财权的藩镇节度使。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种子就在此刻埋下。
到了唐朝末年,首先登上历史舞台的就是黄巢,大家对他最多的印象就是“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是照着族谱点世族大家的名。
这样听起来很爽,但实际上,可悲的是,在封建时代,统治者们自身的安危都不能保证,那么底层百姓的遭遇只会更惨。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记载: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四》中记载:
《后五代史·后梁·列传五》中记载: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九》中记载:
这还只是唐末,人多少还有些道德底线,但到了五代,秩序彻底崩坏,与其说是“武人掌权”,不如说是“暴力掌权”。
《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中记载:
《新五代史·赵思绾杂传》中记载:
在五代时期,这种的爱好,算不上个例。
《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三十五》中记载:“
《南唐书卷六》:
......
前文中提到过,这些是五代将领的“爱好”,所以他们在这上面也玩出了不少新花样,此文就不过多赘述了。
北边的大辽,可不是什么塞外蛮夷,同时期对比下来,他们的道德水平比起所谓的“汉人”要高上不少,至少他们不会明目张胆的卖仁肉,他们的将领也不会把“吃仁”当做爱好。
时间兜兜转转,赵匡胤就在这这群骄兵悍将的拥簇下,以极具五代特色的“禁军继承法”,登上了皇位。
为了避免大宋变成“后宋”,宋太祖采取了诸如“重用”文臣...之类的操作,称为“重文轻武”,这也是被人诟病的一点。
作者觉得这句话总结得不对。
“重文轻武”将文臣和武臣对立了起来,好像两者之间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但稍微研究一下宋史,真宗时的“南北党争”、“寇丁之争”,仁宗时的“庆历新政”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哲宗时的改革...
都是一个政治集团和另一个政治集团的争斗,只要站对了队,无论文武都能过得很好。
而且士大夫开片士大夫,下手也从不会轻。
比如寇准就被丁谓给贬到了雷州去吃荔枝了。(今广东一带)
丁谓自己后来在权力斗争中失了势,也被赶到了崖州去挖蘑菇(今海南)
而且这句话说得也太笼统了。
“重文轻武”里的“文”是什么?“武”又是什么?
玩弄辞藻、研究史料、坐而论道的是文臣。
深入基层、能干实事、为国掌财的也是文臣。
重的是哪个?
为国守疆、听指挥、能打仗的是武臣。
嗜血好战、不遵圣旨、欺上欺下的也是武臣。
轻的又是哪个?
而且与其说宋太祖为革除五代弊病的操作是“重文轻武”,不如说是形势所迫下的无奈之选。
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三》,开宝五年末:上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不要低估了五代乱世的影响,无论文人还是武人,此时的道德底线都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宋太祖“重用文臣”实在是因为没人可用,矮个子里拔将军罢了。
举个例子:最近很火的大选。
那皇宋朝真正的祖宗之法是什么呢?
作者认为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即制定完善的法度,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重秩序而轻混乱、轻暴力。
而到了新时代的武人,则是“混乱”的代名词,宋太祖的一系列举措不是针对武人,而是针对“混乱”。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曹彬。
时人赞之曰“北宋第一名将”,但有人觉得这个称号有水分,因为以军功来论,潘美等人绝不弱于他,甚至胜之。
但是!
五代之后,武人和“混乱、暴力”挂钩,对于从养蛊场里厮杀出来的北宋武将,能打,其实算不了什么。
但能克制自己、约束部下只曹彬一人!(杨业是投降来的,不算)
为了扭转武将的“暴力”风气,太祖想令武将读书。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建隆三年二月中记载:上谓近臣曰:“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
群臣的反应是“皆莫对”。
这种不知如何作答的懵然,说明“叫武人读书”这一话题在此前从未提上议程。
虽然太祖的目的是“欲其知为治之道也”,但也足够说明太祖对武臣的重视。
但读书?读个屁!
他想叫武臣和“混乱”脱钩,但到他驾崩的那一天都没看到。
太祖死后,太宗即位。
太祖时期,国家的重心还是放在军事上面,诸多法度都才只有一个苗头,具体的完善是太宗完成的。
虽然“车神”军事上一窍不通,但他的内政确实不错,要是放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年代,他的风评应该会好上不少。
那么在太宗朝“祖宗之法”完善的途中,武将们整了什么花活呢?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高梁河之战,太宗正坐着驴车和耶律休哥飙车飙得不亦乐乎,不小心和大部队失联了。
然后诸军就以为太宗死了,打算推戴从征的赵德昭(赵匡胤之子)即位,找到“车神”之后,才作罢。
但这可给车神提了个醒,这群该死的臭丘八们痞性不改,还是得防!
政策、法度开始调整,一直调整到了雍熙三年(986年)的雍熙北伐,宋太宗发兵二十万,分三路大军北伐,旨在收复燕云!
臭丘八们老实了吗?
并没有。
虽然北伐初期,三路都捷报频传,曹彬所率的东路军是主力军,原本已攻陷涿州、固安等地,形势一片大好。
但因后勤困难,不得不退回雄州。
这无可厚非,补充好后,再寻战机打回去就是了。
但那群贼配军可不这么想,见着自己好兄弟(中、西两路军)挣了军功,眼红得要紧。
竟强逼主帅曹兵冒进涿州!
但此时的辽军主力已经到了涿州以东五十里!
然后...
就算曹彬的操作再高明,也无力回天了。
举个形象的例子。
大伙都打过《王者荣耀》吧?
雍熙北伐就像是从自己水晶到对面水晶,三条路。
打野带一条,中路带一条,射手、上单和辅助为主力带一条。
前期形势大好,尤其是主力军,趁着对面射手不在,将对面打得节节败退,一塔推了,二塔马上也要推了。
但这时候,三个英雄都没血、没技能了。
那这时候应该怎么做?
回城补状态。
他们本来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小兵有意见了!
是老子在前面扛着防御塔打,眼看着就要爆敌方的金币了,这时候你告诉我不打了?想跑?
给我回去!
就这样,三个英雄被逼着从自家一塔跑到对面二塔再战,不出意料地被对面赶来的射手当兵清了。
简直倒反天罡!
主力一崩,剩下的两路军也跟着崩溃,雍熙北伐就这么戏剧性的失败了。
太宗朝的法度,在连着两波的挫折下就这么建立了起来。
北宋武将的棺材板也就这么合上了。
但还没钉钉子呢!
只要...只要武将们能痛改前非,那还有希望!
可惜...
真宗朝。
武将们在真宗即位时,就给他整了个大活。
太宗驾崩,李皇后想立皇子赵元佐(疯了)即位,其野心,路人皆知!
内侍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知制定诰胡旦、都参与了此事。
若无“大事不糊涂”的吕端控制住政变总指挥王继恩。
北宋,就得变成后宋了。
这里插一嘴,在《宋史·吕端传》中多了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的名字,但李继勋本人于太平兴国初年(约二十年前)就已经去世。
参与的人应是李继隆,他为李皇后之兄。
有参与的动机,在真宗即位后,他虽加使相衔,却“解兵柄,归本镇。”像是被放逐一般。
而李继隆又是大宋战神,当初打败了耶律休哥的狠角色。
他参与到皇位的争夺之中,无疑大大降低了赵恒这位“年轻”皇帝对武将的印象分。
但他不是主谋,这位“年轻”皇帝,年年检阅禁军,在澶州之战之间的一次辽军南下时,他还曾御驾亲征。
可谓极具“武德”,那大宋的武人是如何回报赵恒的呢?
王超率定州十万大军不动,致使辽军直扑澶州!
五代杜重威故事即将复现!
估计赵恒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的感觉大概是“一片真心都喂了狗”。
说真的,赵恒无愧于王超,但王超大愧于赵恒!
他的儿子王德用是个猛人,在仁宗时期做到了枢密使,但托他爹的福,受尽了白眼。
王超要是能够在事后到赵恒面前自刎谢罪,那宋代的皇帝对他们的军队或许还会多几分信心。
大宋也许就会走向不一样的结局。
但他没有!
王超此举无疑是给宋代武将的棺材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十一月,真宗作文武七条颁给官员。
“文七条”我们不在此讨论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看看。
“武七条”一曰修身,谓修饬其身,使士卒有所法则。
二曰守职,谓不越其职,侵挠州县民政。
三曰公平
四曰训习
五曰简阅
六曰存恤
七曰威严
七条都是让武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无一条要求武将果敢用兵。
其中没有王超的影响,作者是不信的。
说了这么多北宋武将的抽象事,可以说每一次重要的历史抉择,他们都成功地选择了错误的那一边。
就这,北宋的皇帝给他们机会给到真宗朝,给了他们四十年的机会,也能说得上一句“仁至义尽”了。
当然,皇帝也不是全无问题的,“车神”毕竟突然上位,又不善武功,弄一堆亲信到军队里面,坑了他儿子一把大的
他选择了“微操”,这或许也是皇帝对军队不信任的表现吧。
他的不信任也是对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一种双向奔赴。
皇帝往军队里面塞烂人,结果军队也不想着争一口气,果真越来越烂。
五代遗风,五代遗风!
相信说了这么久,读者们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北宋就是背着五代的尸体在蹒跚前行。
有许多的事,不是君臣不想做,而是不能做。
五代遗风经过三代皇帝,六十几年的祛除,在仁宗朝刘平、任福又玩了波大的,贪功冒进、不尊上旨,直接导致三川口战败、好水川战败。
算是把武将们的棺材埋到地里,用土夯实了。
在最为重视法度、重视秩序的大宋朝,武将们一而再、再而三的玩抽象,也是让皇帝彻底对他们死了心。
让文臣行武事似乎更加可行。
像范仲俺、韩琦、王韶他们就干得挺不错的。
“祖宗之法”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这大抵就是作者眼中北宋“武力不显”的重要原因了。
回顾历史,上一个承接乱世的“大一统”王朝是“隋”,二代而亡了。
从这一点来看,宋隋之间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大宋960年开国,到1005年签订“澶渊之盟”细属一下,至少有四次成为六代的可能。
一是,太祖崩,太祖宋皇后欲立太祖次子德芳即位,上去了就是主少国疑。
二是,高粱河之战中,宋太宗差点就被耶律休哥给逮住了。
三是,太宗崩时,李皇后欲立元佐即位,上去了也是主少国疑。
四就是澶州之战。
这么一看,宋应该和隋很像,差不多都是二三代而亡,在血火中彻底根除前代弊病,为下一个新生王朝垫好高台。
但大宋硬是在一代代君子的接力之中,延寿百载。
它的历史任务是“祛除五代遗风,不至于让中华大地滑向道德的深渊”,现在看来大宋完成得不错。
文风鼎盛、经济繁荣。
若北宋没有抓住历史的机遇,像它前面的好兄弟一样,成了六代。
历史可能就不会再给中原机会了。
北边的辽国,穆宗干得还行,推行汉化,后面的景宗、萧太后、圣宗都是雄主。
五代时的契丹不够成熟,占领开封后,在其的残暴统治下,一年就被赶了回去。
经历岁月磨砺的辽国再打过来,大概率将一统中原。
然后就是北边的金国崛起,接着是蒙古大杀四方。
五代乱世卷出了一批武力极高的军阀,但同时也飞速消耗着人口数量,降低人口素质。
照这个时间线走下去,传统汉人甚至都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他们的复兴大业。
后面的“明”也无从谈起。
但中华传承也不会就此断绝了,因为辽国的汉化做得挺不错的。
总而言之,历史一百分的答卷,大宋答了八十多分,总不能因为它没考到满分就因此苛责于它吧?
研究完宋史之后,屈辱的情绪其实也有,澶渊之盟、宋夏合议,背后其实牵扯着许多事情,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纸盟约,写到哪里的时候再讲。
如果这本书活得到那个时候的话。
但大宋给我的感觉更多还是“无奈”,在一个个历史的转折点,总有名为“五代遗风”的阴魂拖后腿,把大宋逼成了这个样子。
因为它是最重“秩序”的朝代,在前朝“祖宗之法”既定的情况下,任后朝兴起再多风浪都翻不了天。
总有人喜欢说大宋的繁荣是建立在压榨平民百姓的基础上的,苛捐杂税众多。
但哪个封建王朝不是这样?哪怕是在最鼎盛的时候,他们真的把底层百姓当人看吗?
抛开宏观层面不谈,着眼于百姓角度。
所谓王朝更迭,无非是百姓从一个痛苦的轮回跳入另一个痛苦的轮回。
直到近代一轮红日升起,贫苦大众们多少才有了点当人的尊严。
无论如何夸赞,大宋说到底也只是个封建王朝。
再研究一下北宋的皇帝们,其实北宋七帝都干得还行。
大宋的弊病没有解决,但国力也没有倒退,甚至缓缓上升。
遇到了哲宗。
他接手的大宋,是一个发展到顶峰的大宋,但在顶峰的背后也有前代没有解决的问题积累得如一座大山一般。
但哲宗有雄主之姿,推动变法、压得西夏抬不起头来。
只要他能灭亡西夏,收复灵州,为大宋夺得一养马地,再借着“灭夏”之威望,革除弊病,那么他就能让大宋再次伟大!
他绝对有这个能力,但很可惜他没这个寿命,二十三岁,早早去世。
皇位就到了徽宗手上。
来得太容易了,不会珍惜,人是聪明,但私心太重,国家可没让他继续挥霍的资本了。
然后北宋就亡了。
皇位的传承失序,也是北宋灭亡的重要原因,这个我们下次再讲。
大家研究北宋历史的时候,目光可以从哪几个皇帝的身上挪开,转移到一些历史书不会记载的“小人物”身上。(比如宰相、枢密使之类的)
北宋是最重视“秩序”的朝代,皇帝们在既定的框架里面运行着,关注那些制定框架、或者是打补丁的人,或许能对北宋史有不一样的感悟。
写这篇分析的时候,脑子里有千言万语,但落在“纸”上,只有寥寥数言,总感觉意犹未尽。
若能耐着性子看到这里的读者,心中有想法的话,也能在评论区抒发你的意见和看法。(玩赛博斗兽的就不要来了)
最后,新人新书,还望大家多多支持。
【一些观念的主要参考了《祖宗之法》、《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宋初朋党和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细说宋朝》、《续资治通鉴》等一系列零零散散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