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蜀石窟: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
- 袁蓉荪
- 4326字
- 2024-11-04 13:03:42
巴中西龛寺
隋唐石窟旁的人间烟火
一龛龛隋唐佛像的身后不远处,密集的高楼已拔地而起,巴中市的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推进,一栋栋高层电梯公寓已经修进前些年还荒凉冷清的山沟里,不光有购物城,还有一座电影院,佛爷湾里的隋唐『佛爷』们,恐怕没料到千年之后能看见每天变换的都市风景。
巴中古称巴州,是从陕西汉中前往巴蜀的古代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的重要枢纽。由古道南来北往的皇室贵族、官吏商贾,为祈愿求福,把中原开窟造像之风,连同石窟造像流行的题材与样式也一并带到这里,巴中的佛教文化及石窟造像也由此而空前繁荣。这就要提到历史上巴中石窟著名的"四龛",也就是环绕巴城四面山崖镌凿的东龛、南龛、西龛、北龛。
南龛最为有名,南龛摩崖造像在1988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龛山还有"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北龛或许也有人知道,但是西龛多数人只知其名,并不晓得具体在哪里,连许多出租车司机也找不到。2001年,西龛摩崖造像、北龛摩崖造像都被并入南龛,同样位居国宝行列。至于东龛,人们甚至听都没听说过。但东龛石窟是存在过的,《巴州县志》记载:东龛,位于城东二里佛尔岩。1956年,巴中县人民委员会就公布东龛石窟为第一批全县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公布文件中备注"东龛原为47龛,现仅有4龛",紧接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巴中因为修建大桥所需,在此开山取石,东龛石窟造像遭到严重损毁。后来在省文物局清理检查中,东龛由于保护不当从省级文保单位除名,就此湮没于历史。
巴中恩阳古镇的米仓道与古石桥(2006年5月)
唐代北龛石窟下,守护这里十多年的文管员李芳列在吃午饭(2020年5月)
唐代南龛石窟与现代巴中城,右边山顶是"川陕苏区将帅碑林"(2021年5月)
巴中石窟造像中,西龛开凿延续的时间最长,除元代以外,从隋代大业年间至民国初年不断有开凿造像,以唐代开凿的作品居多,在巴中现存的石窟中内容最为丰富。西龛位于巴中城西的西龛山西龛村,南宋《舆地纪胜》卷一八七"景物"篇记载:"西龛,在城西二里,盖郡治之主山也。"古人在西龛山通往山顶龙日寺的山间古道旁,沿线开凿石窟造像,共有91窟2120尊,分布在西龛寺、流杯池、龙日寺三处。其中1—52号窟在当地俗称佛爷湾的西龛寺;53—55号窟位于流杯池;56—91号窟分布在龙日寺。开凿的造像题材主要为释迦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菩提瑞像、七佛、释迦多宝并坐、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西方净土变、天王力士及天龙八部等。
虽然这里在1956年就是省级文保单位,然而"文革"期间还是遭受了破坏,西龛寺的楼殿被"破四旧"的那些人拆毁,造像头手被敲掉,石窟大量损毁。西龛石窟前的空地就是西龛寺遗址,土中还半掩着一些寺庙建筑残存的石构件,如果要往下深挖,说不定什么地方就可以发现残缺的佛头或佛手。
佛爷湾第10号窟为弥勒佛窟(2018年5月)
佛爷湾第21号窟及力士身旁石壁上前蜀永平三年题刻(2018年5月)
开凿来供奉造像的石窟、佛龛,常常统称窟龛,通常大者为窟,小者为龛。佛爷湾现存的50余个窟龛,分布于南北向的一座崖面上,且遗存数通珍贵题刻。第10号窟的右壁,即有"开元三年"(715年)造像记。距10号窟不远的21号窟左侧石壁,有五代时期"检得大隋大业五年造前件古像/永平三年(即前蜀永平三年,公元913年)院主僧傅芝记"的题刻,再依据造像风格判断可能为隋代石窟。第21号窟分为内、中、外三层龛,中层龛最具特色,为二层檐佛帐形龛,立柱缠龙。但是窟内风化严重,从残存痕迹分辨,造像组合应是一坐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天王二力士,诸像后面是浮雕天龙八部和听法人,是为释迦说法图。两侧窟门处雕刻的天王和力士特别引人注目。力士项饰璎珞,身躯修长着长裙站立;天王身披铠甲,脚着长靴,佩剑踏地鬼,为舒相坐,而通常唐代雕刻的天王都是站立姿态。窟顶的四身飞天与龛楣的十余身伎乐,隐约于漫天花雨中绕塔飞舞。
十多年前,我颇费周折第一次到佛爷湾的时候,凿满石窟的山崖前还有一小片菜地,65岁的文管员辜天喜在这里守护了26年,和老伴詹翠华就住在石窟坡下一间瓦房里。隋朝开凿的释迦说法龛前,辜天喜将这块曾经是西龛寺庙址的地方开辟成菜地,南瓜粗壮的藤蔓开着大朵的花,带着大片的绿叶,弯弯曲曲在菜地上乱窜,丝瓜低垂,黄艳艳的丝瓜花静静盛开,一派葱郁的气息。蜜蜂嗡嗡,蝴蝶翩翩,这些小精灵一会儿钻进花丛,一会儿又钻进佛窟,忙碌不停地传递着宁静安详的讯息。
詹翠华在佛爷湾21号窟前的丝瓜地旁松土劳作(2011年7月)
寺庙地基上的这块地仅有一点薄土,勤快的詹翠华在地里精心打理,些许的收获勉强可以补贴他们简单的生活。辜天喜两口子除了栽种蔬菜外,在房外还栽了几株李子树和杏子树,果子成熟的时节,他们会请周边的村民也来采摘,他说:"反正吃又吃不完,那还不如送人,都是没打过药的水果,这些村民有时也要帮助我们的。"
这些年,佛爷湾的变化非常大,仿佛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缩影。前几年我来时,都快认不出来了。一龛龛隋唐佛像的身后不远处,密集的高楼已拔地而起,巴中市的城市建设在快速发展推进。成都来的大地产公司在这里开发了住宅,一栋栋高层电梯公寓已经修进前些年还荒凉冷清的山沟里,不光有购物城,还有一座电影院,佛爷湾里的隋唐"佛爷"们,恐怕没料到千年之后能看见每天变换的都市风景。
曾经佛爷湾四周是一片荒野(2011年7月)
如今的佛爷湾,一栋栋高层电梯公寓已经拔地而起(2018年5月)
张德秀在杏子树上给我摘了一大篮子的甜杏,后面就是有五代题刻的21号窟(2018年5月)
要拍摄流杯池造像,必须艰难地攀爬近三米高湿滑的岩石(2020年5月)
文管所也在佛爷湾石窟修起了栅栏围墙,安装起铁栅栏门,平整了地面,石窟前老辜开垦的菜地也用碎石简单地硬化了,一群群鸡鸭在空地上欢快撒野,为宁静的佛窟平添了许多生机。我隔着铁栏门,扯着嗓子叫了好几声老辜的名字,有个端着一小盆鸡饲料的妇女来开了门。不需我多说什么,她把我放进去后,马上先锁上了门,看来,她已经接到文管所打来的电话。
我问原来的文管员辜天喜夫妇不在这里啦?这位叫张德秀的文管员告诉我,就在2017年时,辜天喜在外打工的女儿有了出息,在浙江办了一个小工厂,回来接在佛爷湾守护文物二十多年的父母,到浙江去帮忙照顾家里和厂子。虽然老辜对这里的佛像草木都很有感情,心里确实不愿离开,但最终还是告别了佛爷湾。他走之前向文管所推荐了平梁乡福星村的同乡张德秀来当文管员。就这样,67岁的张德秀与老伴苏伦刚就来到佛爷湾,搬进文管所新粉刷的瓦房里,挨着西龛石窟住了下来。
文管员张德秀夫妇在这片半封闭的文物保护区种蔬菜玉米,还养了一大群鸡鸭,左边这只鸡正在挥动翅膀"鸡同鸭讲"(2020年7月)
张德秀愿意来这里,也算是有缘分,她一直对佛菩萨有着敬仰之心。现在,她在这里守护国宝文物,每天都打扫卫生,时常也在一些佛龛前点上菜油灯,供奉几支香蜡。这里文管员的工资为一年4000元,为补贴生活,也为打发清静的时间,他们老两口又开垦了坡下的荒地,也种起了蔬菜、玉米等,还养了一大群鸡鸭,这里俨然成为千年石窟造像与现代都市生活之间一处充满人间烟火的世外桃源,真是咫尺天涯啊!他们老两口和辜天喜夫妇一样,也是淳朴大方的人。看我在石窟前忙着拍摄,苏伦刚提着暖水瓶给我茶杯续了水,张德秀则搭个梯子到原来辜天喜栽的杏子树上,爬上去给我摘了一大篮子甜杏,一定要装我车上带回去。我推脱不过收下了,心想这金灿灿的杏子,可是年年月月在众多隋唐佛窟旁的缥缈烟香中孕育成熟之果,难为张大姐的一番好意,更难得能够结下这样的好佛缘。
流杯池位于山腰,仅存两个残窟和一些残碑,石窟距地面近三米高,在布满青苔的湿滑陡峭的岩石上,凿出几道浅槽供人勉强上下。开凿有石窟的山崖前,文管所砌了三面砖墙作保护,仅留有一道常年紧锁的铁门,围墙里的树林下荆棘丛生,半人高的杂草疯长。文管员好不容易打开锈蚀的门锁,我艰难挪到山崖下,仰天望着岩石上面的精美石窟,没说的,鼓足勇气一定要爬上去。文管员在下面推着我的屁股,我试着手脚并用从湿漉漉的岩石上攀爬上去,再把摄影器材一样样地吊上来。然而,不光爬上去难,爬下来更是艰险无助。用绳索吊下设备后,我的脚慢慢迈下了两个高高的石阶,湿滑的岩石上再也无法落脚。背身抓着枯枝野草的我突然仰面倒下陡崖,砸在下面张手接我的文管员身上,把他们也扑倒在草丛中。好在有惊无险,爬起来后,只有些皮伤肉痛而已。
第53号窟雕刻有两座唐代楼阁和持有箜篌等各种古乐器的伎乐,生动反映了唐代建筑式样和丝绸之路传播而来的西域文化(2020年5月)
至今想起陡峭岩石上这两个石窟,我仍然感到兴奋,庆幸当时鼓足勇气爬了上去。最精彩难忘的就是第53号窟西方净土变,窟内西方三圣造像早年遭破坏又经风化无存,着实令人唏嘘,但窟顶精美的八角形华盖和龛楣雕饰幸而尚存。延续巴中石窟一贯繁复精致的龛楣,层层装饰卷草纹、三角纹、垂帐纹等,真是巧夺天工。两侧的天宫楼阁也完好地保存着,唐代雕刻的这两座楼阁均高2米,分为三层,屋顶下的斗拱层层叠叠,转角斗拱、勾栏为镂空雕刻,两边楼阁外侧的石壁上刻有悬垂的风铃,各有一身曼妙无比的飞天起舞翩迁。楼阁还精雕有供养菩萨、供养天人和伎乐。伎乐们所持的箜篌等各种古乐器,是音乐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两座罕见的唐代仿木建筑遗存,更是建筑、历史学家关注的珍贵实例标本。
龙日寺现存30余窟造像,多为初唐和盛唐时期开凿,题材主要为释迦佛、菩提瑞像、七佛、千佛、观音菩萨等。第61号窟是开凿于盛唐时期的千佛窟,应该是龙日寺最大的看点。千佛窟为高2.6米、宽3.9米、深0.65米的方形大龛,龛中的下方又开一小龛,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造像,侧凿一方碑,刻有"唐龙日寺"字样。小龛外遍雕千佛,密集排列的千佛竟然有1240尊之多,虽经千年岁月沧桑,仍然依稀可辨当年炫彩夺目的盛唐景象。
攀登岩石观看第53号窟很不容易(2020年5月)
龙日寺也有一对文管员夫妇看管,他们背后就是61号窟及方碑(2011年7月)
登高节是巴中的传统节日,人们有在这一天和亲朋好友一起到西龛山、南龛山登高祈福的习俗,这个节日可以追溯到唐永隆元年(680年)。曾为大唐皇太子的李贤是武则天次子,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被废为庶人后即流放到巴州。据说每年正月十六他都要登临南龛山北望长安,祈祷国泰民安,百姓也年年尾随陪同登山。武则天废帝主政后,逼令年仅29岁的李贤自尽。李贤葬于西龛寺附近11年后,唐中宗复位,遣使者到巴州迎回李贤灵柩,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后追加李贤皇太子谥号"章怀",李贤的衣冠墓也就遗存在巴中了。百姓为纪念其在巴中重农垦恤民情,就把正月十六定为登高节,历代不衰。在这个节日里,西龛山顶的龙日寺一改平日的冷清空寂,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山路上的人们摩肩接踵,龙日寺香火连连,唐代石窟造像与百姓众生又可以延续千年不断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