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注释]

①时,到一定时候。《论语》中说的“学”和“习”,主要指仁义道德、为人处事的问题而言,“习”为“实习、实现”之义。②亦,无实在意义,只是加强反问语气,故可加“很”或“就”字表达它。说,即“悦”,愉快。③远方,指其他诸侯国家甚至少数民族地区。④愠,郁积,生气。

[提示]

本章第一句说要勤奋学习,第二句说能扩大影响,第三句说有坦荡风度。

[译文]

孔子说:“学了,到时候便实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是很欢乐吗?人家不了解也不生气,不就是个君子吗?”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hào)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yú)!”

[注释]

①有子,即孔子学生有若。《论语》的第二章就载有子之言,足见有子在孔子学生中威信之高,有“有子之言似夫子”之说。②也,于此为句中的停顿语气词。弟,即“悌”,弟对兄长的尊重和听从曰悌。③鲜,少。④未之有,即未有之,意即没有这种事。否定句和疑问句中的宾语是代词,就提到动词之前,这是古语法,因此这里说“未之有”,“之”是代词宾语。⑤务,从事,致力。⑥其,于此表示推测的语气,有“大概、恐怕”的意思。与,即“欤”,语气词。

[提示]

这一章说,讲孝悌的人不会犯上作乱,这就把伦理道德问题与政治问题结合起来了,即所谓的“为政以德”。

[译文]

有子说:“那种为人孝悌,却好触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司,倒喜欢叛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抓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导向就有了。孝悌大概就是仁的根本之点吧!”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

令,善。色,本指脸色。“令”“色”二字的下部皆为“卩”字,即“气节”的“节”。

[提示]

本章巧言令色指表面上讲究的东西,虽然不一定都不好,但仁义道德就不会多,变成虚架子,即不充实、不厚道。参见5.25。

[译文]

孔子说:“说得巧妙,脸面好看,仁就少了。”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孔子著名的大弟子曾参(shēn),鲁国人。②日,即日日,每天。三,泛指多次,一再。省,反省,检查。身,自己。③忠,忠诚,真心为人,与后来专指忠君的意思不同。

[提示]

本章就是说的好学,“学而时习之”的部分内容。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一再检查自己:帮人考虑问题没有真心实意吗?与朋友交往没有诚信吗?老师传授的东西没有实习吗?”

1.5 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①道,即“导”,领导。乘,军用战车,驾四马拉载。那时使用战车的数量表明诸侯国的大小、军备的强弱。万乘之国为大国,春秋时尚少,百乘之国为小国,千乘之国是一般的中等国家。②敬,认真。事,指政事。③以时,按一定时间。劳役过重,或在农忙季节抽调大批劳役,就都不是“以时”。

[提示]

孔子讲话都有针对性,本章所述五点,大概亦是针对当时政界时弊而发的。有些荒淫无能的暴君是一条也做不到的。

[译文]

孔子说:“领导一个上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家,办公要认真、守信,节约开支,爱护周围的人,调用民役要安排好一定的时间。”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①弟子,孔子对学生们谦称为弟,爱称为子。《论语》中七次称“弟子”,五次是对门人学生而言的。后世沿袭,学生的学生便称再传弟子。②亲,接近。仁,仁者,作名词。③以,用来。文,文献知识。

[提示]

从本章可见,弟子们做人第一,求知学艺之类第二。宋代的程颐说过这样的话:“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又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便尽孝,出门对待一般友人,就像对待兄长一样尊重、友爱,处事慎重、守信,对众人有广泛的爱,而亲近仁者。做到这些,还有余力,便学习文献知识。”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子夏,孔子学生卜商,字子夏,晋国人。有若、曾参、卜商这些人,假若二十多岁跟孔子学习,孔子已年近七十,是晚年了。②贤贤,尊敬贤者。前一“贤”字作动词,后一“贤”字作名词,指贤者,有道德、才干的人。色,此指神色。易色,改变神色,如十分庄重、肃然起敬之类。③致,献出。致其身,即献身。君要臣死的时候,就得去死,故有献身的问题。

[译文]

子夏说:“尊重贤者,是改变一下自己的神色;侍奉父母,能尽力而为;效力君主,能够献身;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做到这四条,他即使说还未曾学习,我一定说他是学过的了。”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dàn)改。”

[注释]

①友,结交,动词。②惮,畏难。

[提示]

本章“无友不如己者”,即上面第六章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亲近和结交的是仁者,对不如君子的众人、小人,只是泛爱他们。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自尊自重,就没有威望;学了,也不能在行动中得到巩固。对朋友主要讲忠诚和信任,不去结交不如自己的人。有了过错,就不怕去改正。”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厚,淳朴,厚道。

[提示]

本章没有指明是就什么人和事的范围来说的,那就是泛指,理解为普遍的哲理。“慎终”就是善始善终的意思,“追远”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意思。

[译文]

曾子说:“慎重地考虑到事情的结局,追究它的长远影响,都能这样,民间的道德风尚就可趋于厚实而不轻薄了。”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yì)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①子禽,即陈亢,字子禽,有的记载说他也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②夫子,指孔夫子。本来大夫可称夫子,孔子曾为鲁大夫。后来泛称老师为夫子。至于是邦,孔子到过郑、宋、曹、卫、陈、楚、杞、莒等国。③抑,还是,连接词。抑与之与,前一“与”字,给,后一“与”字,同“欤”,表选择的语气。④以,用。⑤夫子之求之,夫子的求闻其政。前一“之”字,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夫子求之”这个句子变成词组,作为更大一句的一部分。后一“之”字,代词,指“闻其政”。⑥其诸,恐怕,大概。乎,于。异乎,不同于。人之求之,句法与上“夫子之求之”相同,义即人家的求闻其政。

[提示]

本章温、良、恭、俭、让是对孔子修养的一个重要概括。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到一个国家,必定要了解那个国家的政事,是去要求了解的呢?还是人家告诉给他的呢?”子贡说:“夫子用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的态度得以闻政。夫子求得闻政,大概不同于别人求闻其政的方法吧?”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儿女们的志向;父亲死了,便观察儿女们的行为;在三年左右或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不改变父亲的主意,便可说是孝顺的了。”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①先王,如孔子所崇拜的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②斯,这。③由,此作动词,遵循,依照。

[提示]

本章讲礼制。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但是一切讲礼,也有行不通的地方,这该指什么?在阶级社会里,下层往往要起来犯上作乱,就是上层社会内部,利害冲突也很激烈,这时候,光靠礼乐、中和,就不中用了。所以,“有所不行”也是实际话。有朝一日,礼崩乐坏,原有的秩序要打乱,然后去寻求新的和谐、新的礼仪。

[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谐为可贵;对于先王之道来说,这成为它美好之所在。大事小事都遵循着礼的和谐,也有行不通的地方;知道要和谐,就去求和谐,不用礼制加以调节,也是有行不通的地方。”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①复,往复,行得通。②远,动词,远离,脱离。③因,因袭,继承,依附;此作名词,指因袭、依附的人。因不失其亲,在因袭、依附的人中没有丢掉他的亲属。这在宗法社会,在家天下时代,就是合乎礼和义的,就是可以信任和恭敬从事的。④宗,尊重,推崇。

[译文]

有子说:“信任合乎道义,诺言就是可行的。恭敬合乎礼节,就免遭耻辱。在因袭的人中没有丢掉他的亲属,就很可尊崇了。”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①食无求饱,孔子这句话在后代的养生之道中经常被援引,如说只能“七分饱”。②就,动词,去到,亲近。有道,有道的人。正,动词,端正,纠正。焉,于之,在那里。③已,同“矣”。也已,的了,语气词连用。

[提示]

本章的宗旨就是“安贫乐道”,把富贵看成浮云,而完全致力于一个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即好学与闻道。这种人,古今并非罕见。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全饱,居住不求安逸,办事勤快,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就在那里纠正自己的过错,这就可称是好学的了。”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cuō),如琢(zhuó)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①谄,献媚,拍马。②未若,不如。③《诗》,《诗经》。云,说道。《诗经》中卫国的民歌《淇奥》中有这句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有才华的君子做学问,讲修养,就好像是对玉石的加工一样,不断地切磋、琢磨。这句诗说得既确切,又形象,非常好。磋,即“锉”,去芒角。④斯之谓,即谓斯,说这,把宾语“斯”提到动词“谓”之前,中间加“之”,强调了宾语“斯”。其斯之谓与,大概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吧。指孔子和子贡讨论人在贫和富的不同情况下应该如何生活,就是切磋学问。⑤也,主语之后加的停顿语气词。这类地方都可以使人感到《论语》的语气词用得很多,表明它的口语性强。⑥始,方才。已矣,语气词连用,加强语气。⑦诸,之于。之,这里指第二人称“你”。

[译文]

子贡说:“穷了不献媚,富了不骄傲,怎样?”孔子说:“可以的;却不如穷了还过得开心,富了仍爱好礼仪的人呀。”

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说我们这样讨论问题吧?”孔子说:“赐呀,这才可以跟你说到《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话,就可以懂得今后的事。”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患,担心,怕。不己知,即不知己。之,仍是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句子变成词组,“人之不己知”是动词“患”的宾语。《论语》中一再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如14.3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又说“人不知而不愠”,都是“君子求诸己”的表现,要“知人”才能“善与人交”,才能“见贤思齐”。

[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人家不了解我们自己,只担心我们不了解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