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二:做投身智库建设的智者
我和汤啸天教授是老朋友。我们有着基本相同的经历,都曾经到黑龙江省务农。离开农村后他当了警察,我做过医生,但又都走上了从事法学研究工作的岗位,分别在1993年前后回到了家乡上海。只不过汤教授在高校以法学教学科研为主,我主要从事政府法制工作。由于志趣相投,我们两人经常能在法学研究乃至摄影等各方面进行交流。2015年,随着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的建立,我们又走到一起,成为同一条学术战壕、同一个前沿阵地的战友。欣闻汤老师即将出版反映其投身智库建设的自选集《在路上》,特写序致贺。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无疑是一条“新长征路”。我和汤啸天老师都有幸加入了智库,成为智库建设的一员,为政府决策献计献策。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超速迭代,智库建设永远位于“起跑线”上。第一,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断深化对智库工作的认识;第二,必须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种类型的智库工作;第三,智库研究必须立足前沿、站高望远、求真务实、注重实践。我之所以赞赏《在路上》,既因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确实还在路上,也因为我觉得汤啸天教授无愧于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的一名骁将,已经和正在为智库建设作出贡献。
汤啸天教授参与人民建议征集和智库工作至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起步早,早在1995年,汤老师就主动针对法治建设中的问题为领导建言献策;二是韧性足,几十年来汤老师一直不为名利所惑,笔耕不辍坚持当“幕后英雄”;三是质量高,汤老师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法治前沿,善于将学术研究和国情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所提建议前瞻性强、中肯务实,被采用率较高。具有上述特点的汤啸天教授正是智库最需要的专家和人才。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据我所知,2022年汤啸天教授所写的专报《应当给予流行病学调查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撑》,获得有关领导同志的批示。以后,汤教授又撰写了论文《流调的法治困境与制度支撑——兼评〈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荣获中国卫生法学会2020—2021年度学术年会征文二等奖。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要有“硬体现”。所谓“硬体现”即必须在实践中实现智库的定位和体现智库的价值。新型智库的功能定位应当是立足于时代的最前沿,顺应时代之呼唤,助力政府之决策,援手社会之殷切,进而促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之追求,故而智库的首要任务是探索社会的热点、行业发展的堵点和改革进步的难点。新型智库的视野应当是深刻感知和洞察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将人类科学的治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智慧。新型智库的“新”应当体现在不尚空谈、不搞花架子、不做无用功,切切实实发挥“咨政”和“资政”的作用,以助力决策的绩效和成果来最终确立起智库的社会价值。为此,智库不应是酒后饭余的休闲“茶室”,也不是“无官一身轻”的清谈场,智库必须先人一步地“多看几步”,以前瞻的思维提出切中要害的分析意见和具有操作性的落地方案。这既是新型智库提升影响力与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新型智库自身建设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同志在论述前瞻时曾经形象地比喻:“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人必须胸中有战略之大局,目中有前瞻之走向,脚下有前行之路标,脚踏实地,无惧艰难,踔厉前行。我和汤啸天教授同在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工作,虽不敢自称见微知著、睹始知终,但都在努力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因为我们都“在路上”,都在努力使自己成为懂得看和看得懂“桅杆”的人。
唐民皓(1)
2023年4月10日于上海
(1) 作者系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立法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