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时价
- 重生东北,我有十万大山猎场
- 月亮有个坑
- 2021字
- 2024-08-04 16:58:00
不止是这位来自广东胡老板,店铺里闲着的,有一个算一个,宁书都请了过来。
一圈下来,真就没有吃过的。
“这叫什么...林蛙对吧...”
胡老板夹起一只蛙,倒是没有着急入口,主要是卖相稍稍有些渗人。
“这...都不切一下的么?”
要不是广东人呢,他虽然觉得整只蛙放进嘴里有些奇怪,但并不是特别抗拒。
宁书做出了解释。
“这个季节里母蛙里头有籽,就像蟹黄蟹膏一般,最精华的部分,不仅好吃,营养价值还高。
若是切开了,就散了。”
“明白!”
在众人的注视之中,胡老板将林蛙放进嘴里,一口去了半个身子。
“唔...嗯...好吃...好吃...呆会直接给我再做一份。”
老陈作为厨师,见过许多奇怪的食材,跟着也夹了一只。
“哎哟,和我想象中的味道完全不同,真香啊,这籽果然是...精华对吧。”
一共烧了五只,没吃到的那位急死了。
显然廖老板有些意犹未尽,将目光放在了猪笼处,里头还有几十只蹦蹦跳跳的林蛙。
“这玩意可不好抓!”
宁书多精明啊。
“它们生活在森林深处,有特定的环境,白天根本不出来。
我们好几个人,忙活了三个晚上,就抓了这么些。”
老三不是傻子,立刻在边上附和。
味道自己品尝过,绝对没问题,只要敢吃,都会陷入林蛙的魅力之中。
“可是,这卖多少钱呢?”
廖老板有些犯难。
“哎,咱们县城里有饭馆做这道菜么?”
宁书问道。
“据我所知,没有。”
“那不就好办了!”
胡老板一拍手。
“想卖多少钱,卖多少,别人没有,你说的算。
但是,不能坑我!”
经常在东北,他也学会了些词汇。
“别!”
宁书觉得不妥。
“我虽然很希望你能卖高价,代表着收购价也高。
但会出现一个问题。
咱县城就这么大,一道菜出名了,肯定会有其他饭馆研究。
林蛙难抓没错,去抓的人多了,也就不难了。
等到其他饭馆降价出售,对于你而言,兴许会落下不好的名声。”
“那我该咋办?”
“有一个词,叫时价!
胡老板生活在海边,应该很清楚,比如螃蟹,就是现在这个季节最为肥美,价格会高一些对吧。”
“对对对!”
“同样,林蛙也是如此,八九月份之后,比较肥美,且干净,因为准备冬眠了。
且,下雪之后,基本抓不着,而在春夏,林蛙饮食正常,肚子里杂物较多。
所以,此时可以卖的稍稍贵一些。”
“哦哦哦,听明白了,每个时候不同的价格呗。”
廖老板恍然,他刚才都没好意思说,没听懂啥叫时价。
“对,影响时价的,除了食材本身品质影响外,还有数量。
比如咱都知道灵芝贵,灵芝好,
可万一哪天灵芝可以人工培育养殖,产量增多了,价格肯定会受到影响。
同理,如果只有我们哥几个逮林蛙,廖老板自然可以卖出好价格。
其他人加入其中,供应的饭馆多了,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只能降价,可要是标注了时价,就不会被戳脊梁骨。”
宁书话语里有些词廖老板还是听不懂,但是,大体的意思他明白了。
“果然是大学生,有文化!”
廖老板生意也就这两年才开始,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确实赚到些钱。
可宁书来自后世,随便一点想法,也够他学了。
“目前你是第一家,可以卖的贵一些,千万别夸张,否则人家可能不会再来了。
同时,宣传的时候,一定要表明林蛙收购时也特别贵,把可能的风险转移。”
胡老板在边上,听着宁书上课,完毕之后,伸出了橄榄枝。
“宁书,要不到我这里干吧,一年至少十来万的生意。
一个月给你开四十,差旅费全部报销,每个月还有额外奖励。”
要不说这会敢做生意的人有魄力,四十块钱,放在外头不得抢破头。
可惜,他遇到的是宁书。
“感谢胡老板的好意,目前我没有上班的打算。
以后如果有机会,希望您能帮衬一手。”
“好说,好说!”
而廖老板也上道。
俩人要购买的东西,他直接不收钱了,当做学费。
并且,剩下的林蛙称了称,还有六斤七两,按照五块钱一斤全都收了。
这一次两人进城,所有东西一共卖了116块5毛。
与预估的差不多。
上回超常发挥了,老三其实觉得,要每次进山能弄个几块钱,都算满意。
“廖老板,还想麻烦你一件事!”
聊了这么久,面条终于来了,边上的胡老板看他俩吃的香,也弄了一碗,学着样儿,一口蒜,一口面,吃的不亦乐乎。
“尽管提,只要我能做到。”
“你做买卖,认识的人多,”宁书喝了口啤酒漱漱口:“上次过来,问过猎枪的事,太贵了,买不起。
有没有认识卖弓箭的。
要真正有威力,可以射杀猎物,老手艺人做的那种。
最好是反曲弓。”
拿弓箭,自然是为了打猎。
小型的猎物,比如飞龙,松鼠,狐狸,狍子,若是用火铳,打中了,猎物也废了,确实不如弓箭。
“这我得先问问,你心里预期价格是多少?”
“看质量吧,如果能破开野猪皮的,我出一百块钱,再加点也没问题。”
宁书其实也不懂如今反曲弓的价格,只是提出了个自己能接受的价位。
“行!”
廖老板稍作犹豫。
“你看这样行不,把你的地址给我。
要是有,直接先送过去。
我呢,就一个小小的条件,下回你们过来,多弄点林蛙。”
可以不用先给钱,宁书拒绝了才是傻子。
两人手一握,达成了口头协议。
胡老板都在称赞老廖有魄力,一百多块钱的东西,先帮着垫着,一般人可做不到。
吃饱喝足,宁书不再耽搁,打算回去。
到了门口又被廖老板喊停,手里拿着两个竹编的笼子。
“这送给你们,专门拿来放林蛙。
要是有个三两斤,也先送来。”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