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母亲的不满,还是父亲的训斥,马云都毫不在意。在他看来,所谓友谊就是要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解决的方式有些“暴力”,也是值得的。
可以想象,如果马云一直这样下去,恐怕连高中毕业都很困难,还可能沦为街头小混混儿,更别提以后有所成就了。
西子湖畔,马云出生
1964年初秋,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一片寂静。阵阵凉风袭来,微微泛黄的树叶像蝴蝶般在风中飞舞,轻轻落在地面,落入湖中。
湖中残荷虽仅剩片片荷叶,微黄卷曲、破洞密布,但却仍旧高傲地伸直干枯的荷杆。有些荷杆支撑不住,便从中间折断,让荷叶落进水中。
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安静,似乎只能听到风吹过片片枯叶的“沙沙”声,行人踩在树叶上的“沙沙”声,以及鱼儿偶尔跳出水面的“扑通”声。
就在9月10日这天,阵阵笑声打破了西子湖畔一户人家的宁静。
“哈哈哈……”笑声从一户普通人家传出,发出爽朗笑声的男子紧接着大声说道,“太好了!我又有一个儿子了!”
这位男子就是这户人家的男主人——马来法。
在马来法的怀里,是一个小脑袋、小眼睛的男婴。由于自己性格火暴,马来法希望儿子的脾气平和一些,便给他取了一个略微中性的名字——马云。
“小云,你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有涵养又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马来法笑着说,像是在嘱咐儿子,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一旁的妻子看着马来法的反应,直在心里犯嘀咕:“小云真的会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吗?”
很快,马云就给了母亲一个答案。
“你怎么又淘气了?”
“你就不能安静一会儿吗?”
“你是不是找打!”
从马云3岁起,父亲的训斥声就没有停止过。虽然有一个很文静的名字,但马云的性格没有因为名字有所改变。他不仅不听话,反而几乎集所有叛逆性格于一身。
这天,看到马来法又在训斥儿子,妻子有些不满了,小声嘀咕道:“你总是说小云淘气,也不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你整天带着他去茶馆听杭州大书、苏州评弹,乱跑乱闯,能不闯祸才怪!”
马来法知道妻子说的是事实,他当初带着马云去听杭州大书和苏州评弹,是为了陶冶儿子的情操,没想到马云对吴侬软语的唱腔不感兴趣,反而对打斗情节情有独钟。
但是,马来法并没有承认自己的失误,而是瞪了妻子一眼。妻子假装没有看见,转身走了出去。
面对父亲的训斥,马云没有出声,他在想白天发生的事情:
听杭州大书时,马云和一个男孩争抢位子。这时,男孩的母亲拉过男孩,训斥道:“你和那种家庭出身的人争什么?”
这句话像一记重拳,落在了马云的心上。
在不知情的人看来,马云的家庭条件并不差,父亲是戏剧协会的负责人,母亲在一家钟表厂上班,家庭生活应该很平静、快乐才对。
但实际上,马云的爷爷在抗战时期曾做过保长,被红卫兵视为“坏分子”,所以马云的父母在工作和生活中备受歧视,马云也常常受到别人的攻击。
本来,马云也希望像父亲期望的那样,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摆脱现在的这种状况。但是,不知道是他脑子笨,还是天生不是学习的料,总是考不出好成绩。
“出身”不好,学习不好,这让马云很郁闷,只能从杭州大书和武侠小说中寻找慰藉。这样一来形成了恶性循环,马云的成绩越来越差。
但马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只是急坏了马云的母亲。每次放学回到家,马云放下书包就往门外跑,马云的母亲叫都叫不住他。
马云也并非没有老实的时候,每次马云在家静悄悄时,母亲就知道他又在看武侠小说了。由于看得太过入迷,有时候母亲叫了他几遍,马云都听不见。
“小云,吃饭了!”这天,母亲又像往常一样叫马云。她叫了好几遍,但之前还吵着说肚子饿的马云却没有出现。
“这孩子,又在看武侠小说了。”母亲叹了口气,向马云的“图书角”走去。果然,马云正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看着吧,总有一天,我也能成功。”马云合上手中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暗暗对自己说道,丝毫没有注意到母亲已经走到他身边。
让他鼓舞的除了手中的《射雕英雄传》外,还有一旁厚厚一摞的武侠小说。小说中的人物,不论是郭靖、杨过,还是张无忌、令狐冲,每个由无名小卒变成盖世英雄的人,都经历了各种磨难。马云相信,他也能克服人生的艰难险阻,取得成功。
尽管“出身”不好,脑子也不聪明,但马云有一样很在行——打架。看到书中的英雄除暴安良,马云也希望成为一个英雄,用自己的拳头打出一条英雄路。
也就是从那时起,马云痴迷武术,虽然学艺不精,但热情不减。这一点,为他以后推广太极文化埋下了伏笔。
马云虽然身体瘦弱,但喜欢打抱不平,遇到强敌更是愈打愈勇。在马云的人生字典里,从没有“退缩”这两个字。
有一次,马云看到一个高个子在欺负自己的同学,立刻冲了上去,一拳打在高个子的胸口。高个子一愣,很快和马云扭打起来。
高个子以为马云打几下就会败下阵来,却没有想到马云越战越勇。打到最后,高个子见无法取胜,只好认输。
事实上,马云更在意的是自己打架的初衷,而不是结果。对于自己打架的结果,是输是赢,马云并不在意。
马云在打架中找回了自信,也因为打架付出了代价,变成了大人眼中的“坏孩子”。他还没有成为英雄,麻烦就找来了。
让人头疼的打架王
“文化大革命”时期,马云的爷爷由于当过“保长”首当其冲,是红卫兵重点“教育”的对象。
那是马云上三年级的一天,放学回家后,马云发现院子里又站满了人,一下子明白:红卫兵又来了。
红卫兵像往常一样先“抄家”,然后对马云爷爷展开“教育”。看到红卫兵又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爷爷忍不住反击了。
“我们家里真的一点资本主义的东西都没有!”说完,爷爷走了几步,想要捡起被红卫兵扔在地上的衣服。
几个红卫兵见状立刻围了上来,其中一个矮个子把爷爷想要捡起的衣服一脚踢开,大声训斥道:“只许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
听到这话,爷爷羞愧极了,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一旁的马云很想冲上去和红卫兵理论,可是他知道,那样做只会让家人陷入更为难的境地。
红卫兵走后,马云帮母亲收拾房间,以为这一劫算是过去了,但实际上,一切才刚刚开始。
没过几天,马云发现自己的语文课本里也有“只许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这句话,备受冲击。他想都没想,就决定逃课。
逃课后的第二天,马云正常去上课。语文课上,按照老师的要求打开课本后,马云才发现自己以为老师讲过的那篇课文居然成了这堂课要讲的内容。
“呀!怎么回事?老师昨天没有讲这篇课文吗?”马云小声地问同桌。
“嗯,老师昨天生病请假了,语文课没上。”同学低声答道。
马云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然后慢慢露出羞愧的神情。现在逃课肯定来不及了,马云只好低下头,在心里数数。
“1、2、3、4、5、6……”马云一边数着,一边感慨时间过得太慢。好在那句语录出现在课文的后半部分,只要老师这堂课不讲就行,他可以在下节语文课时继续逃课。
马云一直低着头,对于老师讲的内容左耳进右耳出,丝毫不感兴趣,突然,“只许你老老实实,不许你乱说乱动”突然钻进了马云的左耳,却没有再从右耳出来。
原来就低着头的马云,这下子把头埋得更低了,几乎把整张脸都贴在了桌面上。凭着直觉,马云觉得有一道不友好的视线朝自己扫来。
他抬起头,发现有个同学正看着自己。看到马云抬头后,他立刻做了一个鬼脸。紧接着,全班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马云,有一些还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表面上看,马云是个厚脸皮、不听管教的孩子,实际上,他的内心非常敏感。“一定是在说我爷爷的坏话!”马云这样想着,怒火油然而生。
“你死定了!”马云的这个念头刚一出现,便抓起语文书朝那个做鬼脸的同学扔去。只听“哗啦”一声,正好砸在那个同学的肩上。
那个同学也不是省油的灯,立刻拿起自己放在地上的书包,站起身来,用尽全身的力气将书包砸向马云。
书包砸在了马云的胸前,里面的铁文具盒蹦了出来,砸破了马云的额头,血立刻流了出来,很快流到了马云的眼皮上、脸颊上、衣服上……
同学们看到这一幕,惊呆了,有些胆小的女生干脆遮住了眼睛,或者趴在桌上,不敢去看。
事后,马云被送到了医务室,回到家后被父亲一顿责骂,但是,马云维护家人的心一点也没有改变。
幼小的马云以为,只有拳头能为自己说话,只有暴力能保护自己、保护朋友、让家人免受欺负、成就自己的武侠梦。
当然,马云和一般小流氓不同。虽然经常打架,但是都有缘由,绝不会不论青红皂白对别人挥动拳头。
尽管因为经常打架受了不少伤,但马云的侠义之心并没有改变。每当面对需要帮助的同学时,他总是出手相助。
转眼间,马云上了四年级。
这天,马云又为同学和别人打了一架。这一架打得比较猛烈,伤口深可见骨,他疼得倒吸冷气。
不是马云怕疼,如果其他孩子受了同样的伤,恐怕早就“哇哇”大哭,呼爹喊娘了。但马云忍住疼痛,安慰同学说:“没关系,小意思,去医院缝几针就没事了。”
事情并不像马云想得那么容易。到了医院,马云得知这里居然没有麻药了。
医生看着年幼的马云,实在不忍心下针,便试探着问:“没有麻药会很疼的,你受得了吗?要不你去别的医院……”
马云摇摇头,没再说什么。
就在医生为马云缝针的时候,马云突然想起以前听杭州大书时,听过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关羽在攻打樊城时,胳膊被毒箭射中,取出箭头后才发现,毒已经渗入骨头,情况危急。
神医华佗提出,要想治好并不难,只需切开皮肉,用刀刮骨。只是刮骨带来的疼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关羽毫不在意,一边让华佗为自己刮骨,一边饮酒、下棋,坦然自若,让在场观看的人无不感到惊异。
“关羽刮骨都不怕,我只是缝上几针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是英雄,我马云也不是胆小鬼!”马云一边自我鼓励,一边咬紧牙关。
一旁的小护士看到马云一副咬牙坚持的样子,不禁直吸冷气,趁医生不注意,悄悄把脸转向了一侧。
终于,缝到第13针时,伤口完全缝好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担心眼泪流出来,马云一直闭着眼睛。当然,他也没有哼哼唧唧,更没有哭。
医生为马云缝好伤口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说:“孩子,真是好样的,已经缝好了。好一个男儿有泪不轻弹!”
听到这话,马云才松开紧咬的牙。此时,牙已经失去了感觉。马云这才意识到,自己用了多大的力气在忍耐。
“要做到关羽那样,还真是不容易啊,我还差得远呢!”马云低声咕哝着,连医生的嘱咐都没有听到。
由于打架,马云没少被老师和父母训斥,但是天生爱打抱不平的马云也因此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对他来说,这是最好的奖励。
像往常一样,一天的课程从早会开始了。然而对于马云来说,今天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
“好了,同学们,安静下来,今天的早会我们要进行一次评选,选出我们班的‘三好学生’,这件事班长昨天通知过了吧?”班主任的开场白直奔主题。
“通知了!”整个班级的学生都齐声道,其中也有马云响亮的声音。
“好,那我们现在开始提名候选人,有合适人选推荐的同学可以到讲台前来宣布,然后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老师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向讲台走去。“我选王岚。”说完,这个同学把王岚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我选李贺。”又一个同学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马云有些失望,他以为,同学们一开始就会提名他当三好学生呢!凭他平时的好人缘,凭他平时对大家的照应,理应如此啊!
“没关系,才刚刚开始,一会儿就会有人提名我了。”马云这样期待着。很快,黑板上就出现了5个同学的名字,但是,没有一个名字是“马云”。
“不要着急,提名还没有结束呢,可能大家想要最后再提我的名字。毕竟,大侠都是在最后关键时刻才登场的。”马云又这样自我安慰道。
时间刚过去两分钟,黑板上就写了十几个名字,依然没有一个人提名马云,一个都没有。
一时间,马云感到非常震惊,原本的自信也荡然无存,“原来我不是英雄,只是被人遗忘的无名小卒而已。”马云这样想着。
他的心情非常复杂,最初高高抬起的头也一点点地低了下去。就在这时,老师突然说话了:“还有同学要上来吗?”
听罢此话,同学们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说话。马云知道,这预示着提名候选人就要结束了。
马云双手抱头,把脸贴在了课桌上。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只要自己行侠仗义,就一定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虽然父母和老师并不理解他,但他相信,同学们是支持他的。
这一刻,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信念:我平时都为大家打抱不平,大家为什么就不支持我呢?
没有人注意到马云的反应,所有人都把视线集中在老师身上。老师转身看了看黑板,然后转过头来正色说道:“如果没有的话……”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道刺耳的声音,那是凳子摩擦地面时发出的。听到这个声音,马云也本能地抬起头来想一看究竟。原来,有一个女生站了起来。
“啊,是曾瑾啊,她想干什么?”大家看着曾瑾,小声议论着。
这时,只见曾瑾离开座位,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注视中,快速走上讲台,定了定神,用坚定的声音说:“我选马云。”
曾瑾是个很普通、很文静的女孩,平时说话也是轻声细语。没有人想到,她今天会有这么果敢的一面。
马云顿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信心大增,仿佛之前被人忽视的记忆都消失了。他将感激的目光投向曾瑾,能不能当选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这件事情以后,马云坚信,自己的行侠仗义是正确的,也一定能成就自己的一生。从那以后,马云因为打架而受处分的次数更多了,甚至因此转了学。
马云的这些行为,让马云的母亲非常失望。看到丈夫一遍遍对儿子说教,母亲痛心地说:“你说这么多遍有什么用,看来小云是无药可救了!”
父亲苦笑着摇摇头说:“这孩子,身上总有闪光点吧?我现在就把自己想象成一把铁锹,一天一小铲,把他的闪光点挖出来,总能让他成人。”
不管是母亲的不满还是父亲的训斥,马云都毫不在意。在他看来,所谓友谊就是要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解决的方式有些“暴力”,也是值得的。
可以想象,如果马云一直这样下去,恐怕连高中毕业都很困难,还可能沦为街头小混混,更别提以后有所成就了。
命运待马云不薄,在这个时候,一位老师来到了马云身边,帮助他掌握了一技之长。而这一技之长,未来会帮马云打开一个又一个新局面。
英语口语是这样练成的
傍晚时分,美丽的西子湖畔又出现了马来法训斥马云的声音:“你说说你,整天不学好!就知道打架、淘气,你怎么就不能认真学习呢?”
马云有些不耐烦了,不好的家庭出身本来就给了他很大压力,父亲不但不体谅,反而动不动就对他拳打脚踢,真是……
想着想着,马云脱口而出:“I'm not convinced.(我不服。)”这不是马云第一次在父亲面前说英语了。前几次,由于父亲听不懂,奈何不了他,让他感觉小有成就。
可是这一次,马云刚说了这一句,马来法突然停止了责骂,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你小子!现在是用英语骂我吧?!好,你也不是一无是处,能用英语骂人也很了不起!”
父亲的话,让马云一下子愣住了。
前一段时间,学校来了一位教地理的女老师。这位女老师长得很漂亮,是那种一接触就让人感觉很温暖的人,马云很是喜欢。
不仅如此,这位女老师讲课也生动有趣,让不爱听课的马云一下子爱上了地理,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也牢牢记在了心里。
有一次,为了唤起同学们学习地理的热情,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件自己经历的趣事。
一天,她在西湖边上散步,看到几个外国人正拦着路人问些什么,路人听了一句后,纷纷摇头摆手。
后来,这位老师得知这几个外国人在打听杭州的景点,便用流利的英语解答了他们的提问,让外国游客大为惊讶和感谢。
于是,老师总结说:“各位同学,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地理,这样才不会在外国人面前丢中国人的脸。”
正在认真听讲的马云听到这话,心里突然产生了某种异动:光学好地理没有用,还要学好英语。认识到这一点的马云决定好好学英语,让自己成为整个杭州英语说得最好的人。
马云是个行动派,想到什么就会立刻去做。一放学,马云立刻冲回家,从储蓄罐里拿出6毛多钱,到小卖部里买了个袖珍型喇叭,开始听英语广播。
听得多了,在对抗父亲的过程中,英语便脱口而出。
现在,听到父亲居然夸奖自己,马云不能不惊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父亲一有时间就骑自行车载着马云到西湖边上,让他找外国人聊天。虽然马云能说的英文句子很有限,但通过与外国人聊天,他的口语进步神速。
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游客纷纷涌入中国,参观各处景点。其中,“人间天堂”杭州更是吸引了无数外国游客。
父亲陪同了几天后,马云开始自己骑自行车在西湖边转悠,或者到杭州饭店(现香格里拉大酒店)门口等着,看到外国人就主动上去搭话。
“妈妈,我吃完了,出去了!”星期六一大早,马云刚吃完饭就挽起袖子,迫不及待地推着自行车要出门。
“等等,等等。”母亲叫住马云,把水壶挂在马云身上,细心嘱咐道,“别太晚回来。”听到儿子答应了一声,她才放下心来。
马云的英语很烂,但他从小就是个信念坚定的人,只要决定了,就绝不放弃,这次也是这样。马云不怕出丑,更不怕被人嘲笑,他抓住一切机会练习口语。
后来,为了和外国人有更多的交流时间,马云主动做免费导游,骑着自行车带他们在杭州城内到处游逛。
从那时开始,经常在西湖边转悠的人会发现,西湖边多了一个骑着自行车,身穿白衬衫、黑裤子,脚踏塑料凉鞋的男孩。
转眼间,马云已经15岁了。这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杭州饭店门口,一边练习口语,一边等待着外国人的出现。
突然,有一对来自澳大利亚的夫妻带着孩子走出杭州饭店。马云见状,立刻走上前去打招呼,用英语介绍自己。
“Hello,my name is Jack Ma.Do you need a free English tour guide?(嗨,我叫马云,请问你们需要免费的英语导游吗?)”马云笑着问道。
“Hello,I'm Ken.This's……(你好,我是肯,这是……)”中年男子友好地介绍自己以及家人。
紧接着,马云又说出了一大段流利的英语。
肯夫妇很惊讶地看着马云,那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禁让他们猜测,这个叫马云的孩子是不是归国华侨。
简单地沟通了一番后,马云就带着肯一家在杭州城里到处游玩。通过几天的相处,肯夫妇发现马云具有很多好的品质,如韧劲、乐观、刻苦等,这让他们很是喜欢。回国后,肯夫妇也一直和马云保持着通信往来。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老师和同学们都惊讶地发现,数学成绩超级烂的马云竟然是个英语奇才,口语说得比老师都好。
马云的这点改变让母亲对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以往总是父亲询问他学英语的事情,到后来,母亲也开始关心马云的学习状况。
不过,最让马云高兴的不是自己练好了口语,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他交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
这些外国朋友虽然没有给予马云多少物质上的帮助,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却在交流中展现出来,不断冲击着马云固有的观念,让他的思想受到了不一样的启蒙。
马云发现,除了西湖,除了杭州,世界上还有很多他不知道的地方。走出中国,外面还有一个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世界。
当然,这些想法在马云的大脑中转瞬即逝。对于马云来说,当前的任务不是探索和改变世界,而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让马云很高兴。但是,作为一名学生,仅有一门功课优秀是不够的。很快,马云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深受打击。
三次高考,直接改变命运
在练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马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
就在高考前不久,马云和父亲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对话。
“准备得怎么样了?”父亲问。
“还可以吧。”马云装作不在乎的样子回答道。其实,说这话时马云很心虚,但又不能实话实说,让父亲担心。
“那就好好考试吧。”父亲说,然后一只有力的手伸过来,在马云肩上拍了拍,叹了口气转身走开了,留下马云独自发呆。
从小学开始,马云的功课就不好,尤其是数学,差得一塌糊涂。中考时,由于数学成绩差,连续考了两次才考上高中。
高考在马云的惴惴不安中结束了。马云虽然知道自己数学不好,但是当高考成绩出来后,他还是被自己的数学成绩吓了一跳,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知道这个成绩后,当初对马云满怀期望的父亲失望了:“就这个成绩,居然还报考北京大学,真是……”
因为害怕打击到马云,父亲没有再说下去。
高中毕业后,气馁的马云成了游手好闲的待业青年。一时间,马云开始怀疑自己,也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
一天,马云的表弟找到马云说:“哥,你老是闲着也不是办法,我知道一家宾馆在招聘保安,咱俩一块儿去试试吧。”
马云听了,有些不屑地说道:“做保安多没出息,我才不去呢!”
表弟用略带不满的语气说:“当保安怎么没出息了?什么工作不都是人做的?比起整天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当保安好多了!能学到东西,还能拿工资。”
马云犹豫了一会儿,想到自己也有多年打架的经验,做保安也算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便和表弟一起去应聘了。
结果出人意料,由于个子矮、相貌不佳,马云在面试时惨遭淘汰。而一起去的表弟,由于个子高、长相不错,轻松通过了面试。
这下,马云更是深受打击,整天待在家里唉声叹气,连西湖边也不去了,对于母亲的唠叨,更是置若罔闻。
晚上,马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我的长相一出生就注定了,个头以后也不能再长了,难道因为这样,我连个保安都当不成吗?”
“看看那些大侠,他们成名总得有绝技,风清扬的绝招是独孤九剑,郭靖的绝招是降龙十八掌……而我的绝招呢?”
“我常打架,却连个保安都当不了。我练了这么久的英语,也只是刚刚接触到皮毛,根本无法成为谋生的手段。以后,我还能做什么?”
“唉——”想到这里,马云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虽是深夜,马云的父亲却和马云一样,没有入睡。看到马云这样闷闷不乐、彷徨无助,父亲急在心上,却克制住干涉的冲动,等着马云自己醒悟。
可是现在看来,马云几乎丧失了全部的信心。经常闯祸,不怕;没有能力,不怕。但是如果没有信心,人的一辈子可能就完了。
无奈,父亲只好托关系帮助马云找一些不要求长相、身高的力气活,让他在工作中重新找回自信,找到以后人生的方向。
后来,父亲找到了《山海经》《东海》《江南》三家杂志社,说服他们录用了马云。马云开始工作了,内容很简单,就是蹬着三轮车送杂志或者做些其他零活儿。
从那以后,马云就每天暴晒在骄阳下,蹬着三轮车往返于杂志社和火车站。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又被风吹干,然后又浸湿,又晒干,反反复复。
每天马云回到家时,都疲倦不堪,吃完饭后倒头就睡,根本没有精力思考过去的种种,高考失败造成的伤口也渐渐愈合。
看儿子每天早出晚归,父亲虽然有些心疼,但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只是时间一长,父亲就发现不对劲了。
父亲想得没错,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马云逐渐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在他看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坐车,有的人骑车,有的人步行,都是命运,自己也应该接受。
有那么一段时间,马云甚至想:“或许,以后我就要这样生活了吧?靠力气吃饭,每天不用考虑太多,也不是一件坏事。”
可父亲并不会让他就这样沉沦,一有机会,父亲就会揭开马云的伤疤:“你不会是想这样干一辈子吧?蹬三轮车你都不怕累,难道还怕高考吗?”
父亲的话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进了马云的心中,只等着一场心灵之雨,就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场雨,很快就来了。
有一次,马云将杂志送往金华火车站后,在地上捡到了一本书,书的封皮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人生”。
《人生》是陕西作家路遥写的一部中篇小说,马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人生》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拥有坚定的信念,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屡遭重挫,一次次跌入人生的谷底,他却一次次重新再来。
马云被感动了,同时他认识到,自己正处在人生的岔路口,现在的一个决定会影响以后的人生走向,决定着自己以后是成为一个浑浑噩噩、过一天算一天的零工,还是成为一个让人佩服的成功人士。
马云彻底想明白了。“爸爸,我决定再参加一次高考!”马云向父亲宣布了这一消息,然后开始去复读班学习。
马云学得很认真,但“认真”并不等于“好成绩”。第二次高考成绩出来后,马云的数学成绩依旧很差,只有19分。
这一次,连一向支持马云的父亲也失望了。马云在沮丧之余,也抬头问苍天:“难道,我就真的与大学无缘吗?”
上天对马云还是眷顾的,就在马云不知道接下来如何是好时,一部日本励志电视剧《排球女将》开始在国内热播,给了马云前所未有的精神支持。
《排球女将》讲述了一群女中学生为了参加奥运会排球赛努力拼搏的故事,主人公“小鹿纯子”在女中学生中尤其突出,她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让马云备受鼓舞。
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马云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坚信只要肯坚持,只要不放弃,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
少了父母的支持,马云只好白天打工,晚上复习。为了不让自己懈怠,每到星期天,马云就早起到离家很远的浙江大学图书馆抢座位,与其他备考者一起学习。
在图书馆,他认识了很多朋友,邵晓锋就是其中之一。大家一起学习,互相鼓励,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高考。
在这一次备考时,马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数学上。他和一个同学组成学习互助小组,他教对方英语,对方为他补习数学。
就这样,在恶补数学中,马云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
就在这次高考的前一天,数学老师余老师还毫不客气地打击他说:“马云,你的数学要是能考及格,我就把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马云毫不在意,继续背数学公式。
背公式的方法虽然很笨,但给了马云很大的帮助。在解答数学题时,马云就套用这些公式。当考试结束后,马云很自信地想:“这次数学肯定能及格了!”
结果真如马云预料的那样,他的数学考了79分。
和以往的1分、19分相比,79分确实算高分了,但是,与满分120分相比,这实在是个不值得一提的分数。
总分出来后,马云又失望了,他的总成绩离本科线还差5分。很快,马云就安慰自己:能上大学就行,专科、本科无所谓。
这一次,幸运之神终于光顾了马云。马云报考的是杭州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本来应该就读该校英语专科的他突然被告知,由于该校英语专业刚升本科,报考人数少于计划招生人数,遂决定让优秀的专科生直接“升本”。
这对马云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虽然他的成绩没有超过本科线,但在专科生里,他的成绩却是最好的。
经过3次高考,屡败屡战的马云终于考上了大学。对他来说,在这个过程中,重拾自信才是他获得的最好的礼物。
马云整装待发,他不知道大学里有什么,他不知道,迎接他的将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一种全新的生活、一份美好的爱情。
不一样的大学时光
1984年这一年,一切磨难似乎都成了过去,马云终于迎来自己人生中的春天。从他进入大学这一天起,好运也随之而来。
“小云最近在学校里怎么样?”知道马云考上大学后,左邻右舍也改变了对马云的看法,一碰到马来法,就会询问马云的近况。
“呵呵,这孩子好着呢!我都不知道他的脑子这么好,以前上学考试总是不及格,现在都能考英语专业的前五名。”马来法提起自己的儿子,也是赞不绝口。
此时,马云在大学里真可谓如鱼得水。
由于英语不错,即使不全力学习,马云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马云一有时间就去宾馆门口找老外聊天,锻炼自己的口语。
进入大学后,马云的成绩变好了,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学习英语的态度。他依旧秉持着不怕出错、不怕丢脸的精神,坚持把英语学到底。
除此之外,马云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社交上。
马云原本的性格就非常活泼,善于与人接触,不管对方是什么人,都能很快熟识起来,再加上他对待朋友讲义气,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支持者。
在学校里,马云不再用拳头解决问题,一入学他就加入了学生会,将原本用在打架上的精力全都投入到了学生会的工作中,很快在学生会中声名大振。提起马云,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
马云表面上对此毫不在意,但是自己讲话时看到台下总有一双双明亮的眼眸注视着自己,他也不禁有些飘飘然,甚至有点崇拜自己。
这天,马云像往常一样,代表学生会进行一个简单的演讲。突然,他看到一个女孩用很真挚的目光看着他,眼睛里就像有一颗星星在发光。
演讲结束后,马云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女孩,并把手伸出去主动做了自我介绍:“你好!我叫马云,很想认识你。如果你对我刚才的演讲感兴趣,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
马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在演讲的过程中看到这个女孩总是微笑着点头,似乎对他的话很认同。
女孩愣了一下,仿佛受到了一点惊吓。
马云就这样一直伸着手,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好慢。
大约过了5秒钟,女孩缓缓地伸出手,说:“你好,我叫张瑛。”
短短一分钟内,马云就结识了张瑛。张瑛长得漂亮,性格又温柔,待人体贴,成绩还非常优秀,有很多的追求者。
随着交往的深入,马云发现,张瑛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张瑛思维活跃,能激发出马云很多的优点;张瑛懂生活,在生活用品的选择上很有品位;张瑛心地善良,总是对经济困难的同学伸出援手。
这样的张瑛,深受同学喜爱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马云心乱如麻,他知道想要打动张瑛的芳心并不容易,故而没有鲁莽地表白。
有一次,马云听说有人要给张瑛介绍男朋友,这才着急起来。
“不行,要是张瑛被别人抢走了,我一定会后悔的。”马云心乱如麻,“怎么办呢?我得想个办法才行。”
最后,马云得出了结论:是时候向竞争对手们公开发出挑战了。
于是,马云开始在男生宿舍行动起来,发表了挑战宣言:“我是马云,张瑛是我的,我一定会把张瑛追到手,然后娶她做老婆。”
对于马云的这番话,根本没有人在意,大家都觉得马云非常没有眼力,自不量力。很多男生出于看笑话的心理,将马云的这些言论扩散开来。
很快,这些话就传到了张瑛耳中。
这天,马云正式向张瑛表白了,由于早有心理准备,张瑛并不惊讶。顾虑到抬头不见低头见,张瑛不愠不恼、客客气气地拒绝了。
如果就这样放弃,那就不是马云了。
马云从小就有越挫越勇的本能,在张瑛一遍遍地拒绝后,马云依旧不改初衷,甚至告诉张瑛:“你要知道,在通常的情况下,男人的长相和智商是成反比的。”
这句话就像一滴水,滴进了张瑛的心里,泛起点点涟漪。“这是个什么样的男生呢?他到底有什么能力会这么坦然自信?”好奇开始在张瑛心里滋生。
一旦开始关注马云,张瑛发现,在各种社团活动中总能看到马云的身影,在同学们的谈论中总有马云的名字,张瑛的心门也渐渐打开。
就这样,张瑛和马云牵手了,两人很快就由同学关系发展成了恋人关系,成了校园里令人羡慕的一对情侣。
马云大二的时候,像往常一样,收到了在杭州认识的来自澳大利亚的肯夫妇寄来的信。打开信后,马云立刻激动地跳了起来。
“张瑛,张瑛。”马云一边跑向张瑛,一边扬着手中的信,高兴地叫着。
“你慢点跑,出什么事了?”张瑛看着气喘吁吁的马云,有些不解地问。随后,她看到了马云手上的信,不待马云回答,又问道:“是不是肯夫妇来信啦?”
马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点头,并把信递给张瑛看。
张瑛快速读完了信,高兴地说:“太好了!你前几天还说想出国看看,看看咱们国家与外国的差距,看看咱们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不同,这个机会真是太好了!”
“是啊!”马云接着说道,“我也没有想到,肯会邀请我去澳大利亚玩。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感觉很兴奋啊!”
看着马云一脸高兴的神色,张瑛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看着他。
对于肯,马云一直有着很深的感情。西湖边几天的短暂接触后,马云和肯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此后每年,肯夫妇都会到杭州玩,有时会直接住在马云家里。
在马云心中,肯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而肯夫妇也一直把马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马云能安心在学校上学,也多亏了肯夫妇的资助。
很快,马云怀着兴奋的心情坐上了飞往澳大利亚悉尼的国际航班,并在肯一家的陪同下,开始了在悉尼的参观与生活。
悉尼之行除了情感上得到满足的同时,马云的观念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悉尼,大家衣着朴素,脸上却满是自信的神色,做事时也显得游刃有余,这让马云感到很神奇。
在悉尼小住了一段时间后,马云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在悉尼经历的一切像是一场梦一般,时时在马云的脑海中萦绕。
但一切都恢复如初,马云也像一般大学生那样生活。每天上课、约会、参加学生会活动、找老外聊天等,这些依然是马云生活的重心。
由于之前的积累,马云在学校里很容易就交到了很多朋友,和不熟悉的同学也能和睦相处。到大三时,马云参加了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活动,果然如他所料,轻松当选。
好口才帮助马云赢得了不少选票,但是只有口才是不可能管理好学生会的工作的。好在马云除了口才外,从小积累的侠义心、毅力等也成了他的有力武器。
有一次,张瑛连续两天没有见到马云,感觉很奇怪,但是她知道,马云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便耐心等待。
果然第三天马云找到了张瑛,告诉她自己这两天的经历。
“是这样的,”不等张瑛询问,马云就主动解释,“我们班有个同学犯了点小错,结果被学校取消了研究生考试的资格。”
“哦。”张瑛轻轻点了一下头,等着马云说下去。
马云继续说:“这个同学的专业成绩挺好的,如果因为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失去考研的机会,是不是太可惜了?”
“嗯,没错。”张瑛赞同地点点头。
马云笑着看了一眼张瑛,继续说道:“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帮帮这个同学,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毕业后分配回老家,把这几年学的英语都扔了。”
“所以呢?”张瑛询问道。
马云突然换上了一副严肃的神色,用低沉的声音说道:“这个同学知道我是学生会主席,就让我帮忙,我当然义不容辞,答应替他向领导求情。”
“那现在问题解决了?”张瑛笑着问,眼神中充满了爱意。
“是的,我先去找了班主任,班主任说这事他做不了主,让我找系领导;接着我去找了系领导,系领导说这事要院领导做主;后来,我又去找院领导,终于把这件事情解决了,那个同学恢复了考研资格。”马云说到这里,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张瑛看着眼前这个小个子男生,预感他以后的人生也会不平凡。
正如张瑛预料的那样,马云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了不一般的能力。当时,学生会一年的活动经费只有150元,但马云从来没有因为缺乏经费烦恼过,用仅有的钱举办了很多次活动。
当时,要想举办好各种活动,设备是非常重要的,而租赁这些设备又要花不少钱,怎么才能少花钱多办事呢?
很快,马云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借!
由于马云平时为人比较仗义,他不仅与本校的同学关系密切,与周边学校的学生也有交情。在举办大规模的舞会时,马云从警察学校借来音响;在举行演讲比赛时,马云从财经学院借来扩音器……总之,只要马云能想到的,就一定能做到。
马云不愧是精力充沛之人,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他还常常到杭州西湖四公园跟一位冯老太太学太极,并且越练越痴迷。
这位冯老太太名叫冯素贞,70岁左右,衣着干净朴素,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十分干练的印象。一开始,马云对学习太极拳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热情,只是跟着冯老太太依葫芦画瓢,心情倒也愉快。
有一天,西湖四公园里来了一个壮汉,要和马云他们比试推手,结果一个个比下来,壮汉轻松获胜。
一时间,大家脸色都非常难看。
冯老太太见状,笑眯眯地走向壮汉,要与壮汉比试推手。壮汉一边与冯老太太搭手,一边说:“老太太,我别伤着您……”
话还没有说完,壮汉就被摔了出去。
马云这才发现,原来太极拳有这么大的威力。随着深入学习,马云更是喜欢上了太极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虽然马云的拳法没什么大的进步,他却领悟到太极里的“定”“随”“舍”,并用这几个字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大学4年对马云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4年,这4年让他练就了一技之长——英语,找到了终身伴侣——张瑛,更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经过这4年的历练,马云掌握了学习的技巧,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眨眼马云的4年大学生活就这样过去了。在学校里,马云早已摆脱了“差生”“坏小子”的标签,成了一个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
大学毕业时,马云已经24岁了,在那个毕业后由政府分配工作的年代,马云隐隐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以后,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