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佑玲,土家族,湖北建始人,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主编,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音乐舞蹈分委员会召集人。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医学协会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管理、艺术教育与理论研究、民族艺术与美学研究。历任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第三届、第四届海淀区委主委,民进北京市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常委,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学专业委员会民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出版专著《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概论》《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与审美研究》系列丛书。发表《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构成及其方向》《以习近平文化自信理论指导中国舞蹈学科理论建设的思考》《中国舞蹈高等教育发展40年》《舞蹈刊物的责任及其学术精神》《应对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危机的对策研究报告》《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关于舞蹈艺术评论问题的思考》《宏大主题的美学化实践方式》《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功能与价值》《关于中国民族艺术学学科定位的思考》等论文。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审美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教材研究”、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民族艺术学科理论建设研究”、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高层次人才项目“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审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舞蹈人类学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民族舞蹈传承人影像志研究”等项目。

所获奖励情况及荣誉称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获得者(2009);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2011)。《三峡库区移民学校布局调整与对策研究》荣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民族教育学通论》荣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概论》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构成及其方向》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高度,北京舞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哲学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曾任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和艺术类高校“2022中国高贡献学者”的称号。曾参与编写的《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担任文化部“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舞蹈比赛、全国舞剧观摩演出、CCTV电视舞蹈大赛、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和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暨编舞大赛评委。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方面,秉承着“分进合击”的重要建设理念。率先提出职业化体系的架构与蓝图,开创了《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组合》《中国民族民间舞动作分析与编舞》。作为补充资源依次实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库、中国民俗舞教材建设,《中国民族民间舞口述史》、《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等课题的研究,并推出13本高质量教材。

主要作品:《大阳鼓》《长调魂》《嬉马》《一片绿叶》《鼓舞声声》《摩梭夜歌》《读梁祝》《边塞》《牧马人》《孤独的老榆树》《竹音瑟瑟》《淮水情兰花弯》等,舞剧和舞蹈诗《香格里拉》《红河谷》《黄道婆》《筑城记》《西施》《天域天堂》等;导演音乐剧《日出》、武术剧《藏龙卧虎》等,并多次获得国家级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和“文华奖”最佳导演奖。

刘晓真,供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舞蹈人类学和舞蹈史。2003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文学硕士,毕业留院。2015-2016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进行访学。2018年起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出版专著:《走向剧场的乡土身影》《舞蹈人类学导论》《舞蹈学摭论》;译著:《世界舞蹈文化研究文选》《舞蹈人类学十讲》;合著:《秧歌》《图说中国舞蹈史》。在多家学术刊物和媒体发表舞蹈和戏剧评论文章和学术论文五十余万字。曾为《国家大剧院》舞蹈评论专栏作者。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舞协舞蹈荷花奖评论奖。

独立承担2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舞蹈人类学、方法论与中国经验》、2005文化部青年专项项目:《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与当代民间舞蹈传承和变迁》。

先后出席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表演学术会议、美国亚洲研究学会(AAS)年会、舞蹈历史学者学会(SDHS)和舞蹈研究学会(CRD)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