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理论基础

2.1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2.1.1 理论概述

(1)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及内涵。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谷物法”颁布后,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这对地主贵族有利,但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昂贵的谷物,使工人货币工资被迫提高,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同时,昂贵的谷物也增加了英国各阶层的吃粮开支,因而减少了对工业品的消费。“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它们的出口。为了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吹谷物自由贸易的好处。而地主贵族阶级则千方百计地维护“谷物法”,认为既然英国能够自己生产粮食,就不需要从国外进口,反对在谷物上自由贸易。

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找到谷物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适时而出,他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之后在《国际经济学》一书中,给出了最初的比较优势的定义: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从定义中可知,在国际贸易中出口本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其贸易经济就会有利益可得。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项最重要的,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挑战的经济学普遍原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经济解释力。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该理论影响下,“谷物法”被废除。这是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整体来看,比较优势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其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

(2)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及内涵。传统的资源禀赋理论(H-O理论)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理论体系,缺乏动态的眼光分析各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克服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在资源禀赋理论的框架之外寻求新的贸易政策选择和贸易理论,目前最有影响的理论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理论(1990)是由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的。波特认为一国的贸易优势并不像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样简单地由一国的汇率、利率、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决定,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的能力决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一国的历史、经济结构、文化和价值观,由于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吸收和创造,因此,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成为一个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又称钻石模型)主要由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Country Specific Determinants)和两种外部力量组成。其中,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两种外部力量包括政府和随机事件。

竞争优势理论涉及跨国投资、市场营销、产品经济、贸易理论等多方面内容,是多元学科的综合发展,它克服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静态分析,强调的是一种动态发展。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受国家后期进取发展精神、创新机制、国家发展层级的影响。无论国家大小,只要国家市场充满竞争性刺激,有创新机制和进取的积极精神,即使是一个新建立的小国家,也有可能发展其自身的竞争优势,成为发展强国。竞争优势强调的是非价格性的竞争,更多地来自国家信誉和产品质量,因此对国家职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国家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氛围,促进本国内产品的国家贸易发展,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关系。比较优势是一国自带的利益属性,它属于国际贸易基础中的先天优势,是产品生产要素中的个性化优势。而竞争优势是产品或国家发展要素间组成的价值系统协调发展后的结果,是国家产业内部的效率表达。两种理论相互交融,是一种共生补充的存在。首先,在一国贸易中,只要出现“进口”“出口”这样的外贸词汇,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就会同时发挥作用。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捷径,比较优势对竞争优势的内在影响,能促进该国产业实力的显著提升。其次,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需要通过竞争优势来完整体现,如果一个国家缺乏竞争优势,就很难实现它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相互支持,成为生产力比较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

2.1.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陕西省国际贸易理论选择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具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第一,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由劳动价值论所确定的等价原则失去了作用,各国商品的交换比例如何确定,获得的利益如何分配,比较优势理论只是给出了交换比例的界限,并未进行深入分析;第二,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劳动价值论本身是不完善的,理论中缺乏对必要劳动的正确认识,混淆了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尽管如此,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是陕西省对外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应该基于陕西省外贸经济发展实际分析其对陕西省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理性看待比较优势理论对陕西省外贸经济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1)陕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依托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陕西省经济处于快速追赶和发展期,同时陕西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众多的产品需求和服务供给,使得其具备世界上较大的需求和成长潜力,相对而言,县域的劳动力和土地利用成本表现为较低的成本优势。近年来,我国各类产品资金成本有一定下降,同时,有技术含量的重点加工企业和高技术产业正处在积淀和形成期。基于此现状,陕西各县域通过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技能、机制和体制,将比较优势放在陕西县域经贸发展的基础地位,将是未来陕西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及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活力的关键。

(2)陕西县域应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实现国际竞争中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各县域特色产品优势,做好“一县一品”,用好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加大陕西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扶持中欧互认地理标志中有较好出口基础的猕猴桃、苹果、紫阳富硒茶、泾阳茯砖茶、汉中仙毫等产品出口。同时,注意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授予知名规范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并规范授予使用地理标志的企业如紫阳秦硒生态农业开发、陕西泾阳百富茯砖茶、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陕西鹏翔茶业股份等严格按照出口要求生产。对于尚未获得欧美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加快农产品产业链转型升级,整合小微企业、家族企业上下游关联企业,建设相应的生产基地、配套物流、交易平台、跨境电商等完整产业链。强化联合互助,合作交流,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精细化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

(3)“一带一路”背景下蓝田县域经济应加速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升级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蓝田作为西安半小时经济圈和后花园,由于其独有的交通区位和战略地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在蓝田旅游、康养、人文等比较优势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契机,打造蓝田特色农产品,并通过中欧地理标志或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融合蓝田旅游、康养、物流、休闲农业发展优势,重点打造蓝田全域旅游特色品牌,完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