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走上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不断创出新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生动的实践和辉煌的成就,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要高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伟大旗帜,在新的起点上构建新格局,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2018年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念。多年的实践证明,开放既是中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道,也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的根本之路。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给发展注入活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使中国融入世界、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也是贯穿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的灵魂。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竞争归根到底是实力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国家实力决定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与亲和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用“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的表述,一路走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现已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综合国力大国。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新形势下,要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致辞强调:“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充分显示了中国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今后,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连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努力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权。

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2010年以来跃升并稳居世界第二位,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70多年来,国际上都以“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即GDP作为主要指标,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GDP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财富,标志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核心指标,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对于一个国家,GDP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对于一个地区,GDP被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GDP的总规模、比上年同期的增长速度,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就业收入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GDP数据核算,通常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总产出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中间产品价值得到的增加值。支出法是按照消费、投资、净出口所谓“三驾马车”计算GDP的一种方式。收入法是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79亿元(人民币,下同),居世界第11位;1986年中国GDP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GDP增加到397983亿元,近4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按美元折算计为6.04万亿美元。当年日本为5.5万亿美元,这样中国GDP就超过了把持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位达42年之久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当年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9.2%。2013—2019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9%,大大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不断提升,已从1978年的1.8%提升到2018年的约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5年,中国GDP为688858亿元,按当年汇率折算,已超过10万亿美元。2016年、2017年中国GDP接连超过70万亿元、80万亿元大关,按美元计,2016年达11.2万亿美元。2017年我国GDP达到832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25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5%左右。2018年,中国GDP为919281亿元人民币。由于面临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的复杂局面,受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仍比上年增长6.7%,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3.6万亿美元,与2018年世界GDP排名第三至第六位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4个发达国家GDP之和相当。2018年,美国GDP为20.49万亿美元,日本GDP为4.97万亿美元。2019年,中国GDP达986515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16.58%,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2020年,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GDP仍达1013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到17%左右。2016—2021年,中国GDP及其增速如表1-1所示,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时期前4年,即2016—2019年GDP年均增长6.6%。2019年,中国人均GDP为70892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276美元,首次登上1万美元新台阶,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020年,中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与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差距进一步缩小。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意味着我国人民消费升级进入新阶段。

表1-1 2016—2021年中国GDP及其增长速度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全球经受逆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总量第一季度同比下降6.8%,到第二季度由负转正增长3.2%,第三季度增长4.9%,第四季度增长6.5%,逐季恢复正常,全年GDP超过10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17.37%,2021年达18.67%,如表1-2所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发达国家GDP将萎缩5.8%,发展中国家经济将下降3.3%,中国则实现正增长。

表1-2 2016—2021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我国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了经济正增长。忆往昔,中国2000年GDP登上10万亿元台阶、2012年突破50万亿元台阶,“十三五”期间GDP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中国GDP进入百万亿元新台阶,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对于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中国GDP突破114万亿元,达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过18%。中国人均GDP为8097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2551美元。

从三次产业增加值看,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7754亿元人民币,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4255亿元人民币,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53977亿元人民币,增长2.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7%,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7.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5%。从总量来看,消费仍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7.3%、39.4%、53.3%(见表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3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09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096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数据显示,2009—2018年中国对世界GDP增量的贡献率按市场汇率核算达34%,如按购买力平价核算则为27.7%,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世界第一。中国GDP按美元计从2015年的10.9万亿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4.4万亿美元。2020年,中国GDP为14.7万亿美元。据IMF预测,这一年全球经济总量为84万亿美元,中国GD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为17.5%。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几年来均位居世界第一。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快速发展。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119.5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1621.4亿元,发展到2000年的40258.5亿元,到2020年已高达313071.1亿元。“十三五”时期,我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发展增速都高于制造业平均增速,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从2015年的11.8%、31.8%提高到2020年的15.1%、33.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深入开展智能制造,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从2015年的42.9%、45.4%和37.3%,提高到2020年的49.9%、52.1%和43.5%。

需要强调,人均GDP是世界各国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2019年,中国人均GDP为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276美元,首次登上1万美元新台阶。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意义重大。2020年,中国人均GDP为72447元,比上年增长2.8%,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6.8974元人民币,折算为10504美元。我国人均GDP与人均国民总收入数值相当,按照国际标准,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2736万美元以上,表明我国距离高收入国家又接近一步。2018年世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体总人口约15亿人;中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意味着全球进入人均GDP 1万美元的人口接近30亿人。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国。近些年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规模稳居世界前列,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其中技能人才达2亿人,科技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这将为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人力智力支撑。

中国是全世界工业经济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工业制造业增加值也连续11年位居全球第一,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首先,我国工业制造业体量大。2012—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世界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其次,我国工业制造业体系完备。中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中国有24个工业与信息化领域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最后,我国工业产品竞争力强。目前,我国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及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成套装备、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速铁路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近几年,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电子计算机整机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中国制造业总量在近10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但要清醒地看到,“大而不强”“全而不优”仍是我国制造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还要看到,虽然中国制造业总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偏低。2020年,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2750美元,同世界高收入国家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6000美元的水平尚有很大差距。2021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6%,高于GDP增长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31.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7.4%。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持续加快升级。2021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2%、12.9%。今后,我国仍要高度重视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近些年,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必须大力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制造,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光纤与移动通信网络。第五代通信信息(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已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0年的52.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3%。要大力发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近些年我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要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是世界大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先进制造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重要标志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实力显著增强。2012—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长到31.40万亿元,占世界比重从20%左右提高到近30%;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40%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正阔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跨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2019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遴选出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作为世界级集群的重点培育对象。2.5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上千家“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全国近半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世界级产业集群,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制造业产品全球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途径。为此,一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链共性技术研究;二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转化,在数字科技、智能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先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通常认为,产业集群是指那些地理位置邻近、有产业联系并相互影响的一批企业和机构。因此,必须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影响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格局,使先进制造业集群综合实力更强、协同创新水平更高、网络协作关系更紧密、开放合作程度更深入、产业治理能力更现代化。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今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要加快发展能源交通产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因此,仍然要坚持深入论证、科学决策,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近些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2017—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万亿元增长到45万多亿元,稳居全球第二位。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提升到39.8%。

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需要先进制造业市场主体的顽强拼搏、创新发展、奋勇争先。我国必须培育一批全球领先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这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现今中国入围世界500强的工业企业有73家。除此以外,我国培育的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成长壮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将先进制造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一些西方国家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后,纷纷提出振兴实体经济、再工业化、工业4.0发展战略,着力重振制造业。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一些产业链供应链尚处于中低端水平,必须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工程,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要努力发展高端制造,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技术改造,大力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约占全球比重近30%。正如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考察时强调的,“我国是制造大国,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创新是我国发展的核心动力。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我们必须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环境,让更多“高精尖特”企业不断涌现,以加快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建设制造强国。

随着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服务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都得到快速发展。近些年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52%以上,2020年为54.5%,如表1-3所示。

表1-3 2016—2021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等严重冲击,国民经济经受了严峻考验,表现出抗击风险的强劲韧性。近些年,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向好。2013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美国的两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近些年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占世界比重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上升。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1961—197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1%;1979—2012年,年均贡献率为15.9%,居世界第二位;2013—2017年,年均贡献率提升至28.1%,居世界第一位。近几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按不变价计算,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0504美元,已明显高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今后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20年,中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美国为6.5万美元,德国为4.8万美元,日本约为4.1万美元,韩国为3万多美元。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的,人均GDP的差距代表了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距,而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距又代表了技术和产业先进程度的差距。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扩大内需和创新驱动这一战略基点,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中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转”,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李克强总理深刻总结了我国“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过去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9)2016—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6.7%,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2020年我国经济实现正增长、总量突破100万亿元,达1013567亿元。

二、中国是世界工业制造业第一大国,要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把握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10)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驱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制造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要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需要指出,工业制造业增加值是制造业生产企业年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生产活动总成果,是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动价值后的余额,是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1.925万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9.8%,超过当年美国的19.4%,总量打破了美国保持了110年世界第一制造业商品生产大国的历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0年起已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在联合国提出的500多种主要工业制造业产品中,我国有钢铁、汽车、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变频空调、节能冰箱、全自动洗衣机等220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24.27万亿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201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6.48万亿元,是美国、日本两国制造业增加值之和,占中国GDP的29.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10年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世界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近30%,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工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在实体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子,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几乎能生产世界上所有同类工业产品,工业经济规模居世界首位。制造业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是国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关键。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的辉煌成就与宝贵经验》一文中指出的,我国通过20世纪50年代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60年代的三线建设布局、70年代的两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过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地增长,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早在30年前的199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只有1420亿美元,仅为德国的32.5%、日本的15.7%、美国的14.5%,但中国多年来坚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制造业增加值于1999年超越德国、于2006年超越日本、于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

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2年稳居世界第一。2012—2021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7.3万亿元。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202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达31.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7.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10年来,中国制造业坚持将创新置于核心地位,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10.3%,中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实现了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明显提升。

目前,我国仍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快速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为保持GDP稳定增长,要充分发挥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作用、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和外贸净出口的拉动作用。在增加人均收入基础上,不断调结构、惠民生,充分发挥和扩大消费的基础作用。加快推进国家和地方规划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各类市场主体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投资从短期看是需求,从长期看是资本积累,今天的有效投资,就是明天的优良供给。要大力发展外经外贸,充分发挥利用外资和外贸净出口的拉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要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继续下功夫。”(11)“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12)“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13)“加快建设制造强国”(14)。近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深刻阐明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为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以创新为引领,提升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

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中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及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而且产业链配套能力在世界领先。近十年来,中国在大型民航飞机、载人航天、先进发电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先进制造领域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先进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不断增加制造业市场竞争优势。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正在加快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布局投资建设。最近,北京市颁发《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积极投资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高精尖产业。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这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运行恢复情况并遵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必须夯实实体经济。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统筹考虑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数字制造转型,同时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抓住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我国“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2021年是开启“十四五”规划之年。国家将GDP增速定为6%以上是充分考虑了2020年增长2.3%,实践结果GDP总量达114.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按汇率折算达17.73万亿美元,这将有利于圆满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1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强调“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等部署。

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核心基础零部件及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激励和风险补偿机制,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二是加大投入,推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与国家地方共建中心步伐,支持制造业领军企业建设中试平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已建立2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带动各地培育建设203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三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立足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巩固提升高端装备、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飞机、船舶、新材料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从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入手,打造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四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遵循数字化、高端化、彩色化发展方向,推动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农机装备等产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尤其在钢铁、煤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推动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五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品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技术支撑,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是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实现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拥有更多的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保障。

继美国波音、法国空客大型客运商用飞机之后,中国自2019年起6架C919大型客运飞机在上海等地展开一系列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2022年5月14日,编号为B-001J的C919大型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历时3小时零2分飞行后安全降落,标志着中国C919大型商用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中国商飞预研总师杨志刚指出,国产大飞机C919绝大部分性能指标与空客A320、波音737持平,甚至在气动力布局方面优于空客A320、波音737。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按现价美元测算,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占全球比重为17.6%,位列世界第一。联合国统计司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为24.5%,2018年这一比重增长到28%以上。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命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15)实体经济是世界大国自立的桥梁,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国家繁荣富强、科技创新驱动、国防实力增强、增加就业岗位、环境和谐宜居、改善民生之根基,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振兴实体经济开辟广阔的发展途径,振兴实体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

作为实体经济的制造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物质生产的主要支柱。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大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大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世界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等的发展实践表明,先进制造业是世界经济强国的脊梁,是国家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扩大国际贸易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基。

制造业是世界大国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富国之基、强国之源。制造业是经济繁荣发展的主体,是吸纳就业、改善民生和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经济领域。先进制造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促使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早在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制造业增加值已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一,但至今仍不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强国。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忽视实体经济,导致“产业空心化”“脱实向虚”和产融脱节的严重教训。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实施以重振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重回制造业时代”“振兴制造业”发展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等,欲抢占先进制造业和国际竞争制高点。德国将制造业全过程向高智能化、网络化为标志的“工业4.0”转型,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热潮,以实现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促进制造业流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产品生产与服务,并将此确定为制造业生产企业的发展方向。“工业4.0”标志着制造业与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相融合,使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工业4.0”发展战略涵盖“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等,这样,就将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甚至客户与消费者编织在一个网络中。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支撑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大而不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较低,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强大企业集团及跨国公司较少,处于国际产业链高端的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较少。我国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为推动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向高端、智能、绿色环保和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

近些年,以信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制造+互联网”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变革的核心。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是实现国家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撑,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中,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世界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这是中国由世界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挺进最为宝贵的坚实基础。近些年,中国高铁动车装备、新一轮核电装备、高压输配电网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在当今世界具有较强竞争力。中国许多制造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或前列,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知名品牌仍较少。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总体上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元器件、芯元器件等,仍由一些发达国家主导,仍需依赖进口解决。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军介绍,2016—2019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4.54万亿元增加到31.71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远高于全球工业2.9%的年均增速。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为28.1%,已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为实现制造强国奋斗目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32%,比2015年提高0.42个百分点。已初步形成由1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00余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组成的制造业创新网络。2020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指数”中排第十四位,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上升15位。“十三五”期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14.4%、32.5%,成为带动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几年,在信息通信、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在2020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制造业企业上榜数量达38家,居世界首位。

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势头较好。随着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由1990年的2.7%,居世界第九位,跃升到2010年的19.8%,从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具有产业规模优势和配套能力的机械及装备、电子信息、轻工家电等传统产业,要大力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发展服务型制造业。近些年,新兴产业迅速崛起,2017年,光电子器件产量达11771亿只,民用无人机产量达290万架,智能服务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3万台(套),新能源汽车产量69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世界占比超过50%,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均高速增长。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4G网络,高速铁路、新式核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航天科技、通信设备、多轴精密重型机床等产品,均具有世界竞争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8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3.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9%。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以工业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使工业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近3万亿美元,总规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美国制造业位列世界第二,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近2万亿美元。日本制造业位列世界第三,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近9%。中国、美国、日本三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额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近一半。德国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达7750亿美元,位列世界第四。印度为世界第五大制造业国家,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为4200亿美元。韩国为世界第六大制造业国家,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800亿美元。

振兴实体经济,重点在发展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力的主战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是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近30年来,中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第一,在“复兴号”高铁、新一代核电装置、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以创新能力、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产品档次和质量、自主知名品牌、高端产业占有比重以及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中国在发展先进制造业过程中,一些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高端医疗装备、高端精密仪器等,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且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又往往受到一些国家的制约。从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7年“世界品牌500强”看,中国入选品牌37个,仅占7%。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金融类企业占很大比重,制造业企业较少,也说明中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的突出矛盾。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低成本优势也在减弱。因此,我们必须以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抓紧培育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们要把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切实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制造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业强国。要加强科学技术原始创新和应用技术研究,抓紧解决“缺芯少魂”的突出矛盾。有数据表明,2016年中国进口芯片金额达2300亿美元,排在第二位,是原油进口金额的两倍。近几年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很快,芯片自给率得到较快提升。中国工程院发布《2017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印度9个国家2012—2016年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进行跟踪测评,并对我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作出系统总结及未来趋势预判。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朱高峰在《报告》发布会上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作出了科学判断,强调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基础,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仍处于制造强国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制造强国第二方阵,中国和英国、法国、韩国等位于制造强国第三方阵,其中中国处于前列,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要看到,近几年世界上出现的许多颠覆性技术,如机器人、自动驾驶、新材料、氢电池储能、基因检测等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临信息不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由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一系列创新所带来的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生物空间三者的融合。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一些世界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和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战略布局,制造业发展呈现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绿色化等新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将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先进机器人的研发,促进传统制造向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以数字制造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转变。

当今中国工业化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我国仍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已由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再经过三个五年规划努力奋斗,将由实体经济制造业第一大国向先进制造业强国挺进,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贡献。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指各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及网络体系。其主要特征:一是产业网络化融合发展,各产业之间能够较好地融合互动,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比如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二是生产方式现代化高级化,有比较现代的先进生产技术,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可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三是生产过程绿色化,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等都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表明要从总量上保持产业链对服务业的相对规模。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目前尚未完成新型工业化历史任务,还没有像世界发达国家那样,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我国“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岁月,必须进一步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继续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非凡的十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6%(2013年至2014年),经济增长率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从体量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跃升,达124.4万亿元;2021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达18.67%,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看贡献,2013年至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17)

先进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是经济繁荣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国防实力增强、环境和谐宜居、人民安康幸福的保障。“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坚持把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里的关键是如何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锻造产业链供应链增长极,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进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高传统产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二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节能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创意产业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四要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五要发展新型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六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城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加快油气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全国干线油气管道建设,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一切充分表明,“十四五”期间,我国必须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我们要继续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2020年,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逆流,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冲击的复杂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情况,中国GDP比上年增长2.2%,成为全球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和6.6%,增速分别较规模以上工业快4.3个及3.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分别增长17.3%、19.1%、16.2%和12.7%。

从2021年起,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世界制造业强国。遵循“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必须坚定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核心位置,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联盟,加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努力突破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使制造业企业拥有更多的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为建设制造业强国,要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广。

目前,我国工业基础性引领性自主创新能力仍较低,如何推进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是今后需要高度重视的。为促进制造业发展稳定增长,我们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和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手段,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要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促进电子制造、重大技术装备、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制造业体系。信息化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鲜明的特征之一。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传统制造业开始实施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我国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依靠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出特点是大数据、智能技术、互联网、云计算越来越广泛应用。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将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展望未来,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逐渐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发展攀升,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发展既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也是深入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如何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地积极推进“新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前仍要继续推进“新四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引擎;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载体;农业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基础。

我们在推进“新四化”中,绝不能忽视制造业的发展。没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将缺乏强力支撑;没有坚实的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中国进入“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个阶段,为推进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制造业发展升级迭代是重中之重。

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主导作用明显增强,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强大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6年同比增长6.0%,2017年同比增长6.6%,2018年同比增长6.2%,2019年同比增长5.7%,2020年同比增长2.8%。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重要技术装备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重要支柱和主导产业。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介绍,我国进入21世纪的20年间,机械工业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制造业大国地位不断巩固。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从2000年的3.36万家增加到2020年的9.23万家,资产规模从2000年的1.96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6.52万亿元,牢固确立了世界机械制造大国地位。这些年,中国机械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电工三大集团占全部总产量的70%以上,汽车前10家轿车企业产量占全国产量近90%,通用、重型、工程和农业机械等重点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清洁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节能减排、两化融合、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效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振兴实体经济,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工业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阔步迈进。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近几年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2018年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9%,钢铁工业增加值增长4.6%,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1.4%,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3.1%,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4.4%。2019年,制造业继续向中高端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0个和3.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2.5%和14.4%。(18)

2021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6%,汽车制造业增长5.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2%,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长8.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9%。(19)

总之,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从此连续多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稳居全球第一。特别是中国的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通信设备产业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一直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在工业战线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抓住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进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提供更加先进、更为优质的中国制造产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我国在芯片技术、半导体设备、航空发动机、仪器仪表、生物医药及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与产品上同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往往受制于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20)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加速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作出的战略安排。它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人民需要,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我们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关键要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要大力加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先进制造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也是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切实抓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从经济上就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制造业体现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区别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标志。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按制造业产值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2017年中国工业产值比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还要多。这样看,中国的确是世界制造业生产规模第一大国。“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6—201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6%。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2.5%和14.4%,比“十二五”末年的2015年分别提高0.7个和2.6个百分点。但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从制造强国综合指数看,中国尚落后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等国家。因此,中国由世界制造业规模第一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任重而道远。具体做法如下:一要切实抓好传统产业改造与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二要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使制造业拥有更多的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制造业市场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21)”。我们必须立足国内大循环,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过去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式、路径都将发生显著变化。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要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注重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的密切结合,注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注重现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结合,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面临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要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三要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坚定实施负面清单制度,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国制造业企业要立足自主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并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主动对标国外先进制造业工厂企业技术标准,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在国际竞争中成长壮大。

“十三五”期间,我国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推进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是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要途径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传统制造业充分吸收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也能发展为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攻方向,要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装备。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驱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端化方向迈进,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使先进制造业所占比重不断得到提升。

几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快速提升。由2015年的3.3万台增长到2019年的18.7万台,2019年工业机器人消费量达14.3万台,2021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1.74万台,同比增长69.80%,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为发展先进制造业,要把握好智能制造这一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装备,逐步实现制造强国的奋斗目标。只有掌握先进、前沿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掌握先进制造业的话语权,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实现建成制造强国的奋斗目标。

当今中国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任务远未完成。新型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后半段,或勉强地说刚进入后工业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工业的重要作用、战略任务与重点领域》一文中指出的:有观点认为,一个国家工业比重下降是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表现,甚至认为“在后工业社会,工业化任务就已经结束,工业的发展变得无足轻重”。这些观点是极端错误的。笔者认可课题组的结论。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美、英等发达国家忽视制造业发展,片面强调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使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导致2008年出现了源于美国的世界金融危机。一些发达国家总结了这一严重经验教训,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强调发展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必须紧紧围绕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当今世界,一些工业强国都有一定规模和比例的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撑。2018年美国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美国领导力战略》提出,先进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实力的引擎和国家安全的支柱;2019年德国发布的《国家工业战略2030》,提出到2030年德国制造业比重从23%提高到25%的目标。

工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富国之源。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互联网+制造”“智能+制造”,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到203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保持在约30%的水平为宜。(22)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10月18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效显著。讲话指出,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体,是激发创新活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产业生态的重要力量。

早在2012年4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就第一次提出“专精特新”企业概念,“鼓励小型微型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

2021年11月,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支持、畅通市场化、融资渠道、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引进项目任务清单。

从长远来看,先进制造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只要有人类存在,就需要先进制造业为其服务,只是这个“先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推动工业化、先进制造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我国从“十四五”至“十六五”末,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必须遵循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布局,保持较高比重的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先进制造业不仅服务于本国人民,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是外经外贸的主力军。2019年,中国有129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其中有1/4企业的主业是制造业。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要继续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前沿技术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加快工业现代化步伐,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和工业强国而不懈奋斗。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制订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打造科学工程。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等行业,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一些重要领域加强科技前沿攻关:

(1)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突破,专用芯片研发,深度学习框架等开源算法平台构建,在学习推理与决策、图像图形、语音视频、自然语言识别处理等领域创新。

(2)量子信息。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技术研发,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和实用化量子模拟机研制,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突破。

(3)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计工具、重点装备和高纯靶材等关键材料研发,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工艺突破,先进存储技术升级,碳化硅、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发展。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脑认知原理解析,全脑介观神经连接图谱绘制,脑重大疾病机理与干预研究,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类脑计算与脑机融合技术研发。

(5)基因与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研究应用,遗传细胞和遗传育种、合成生物、生物药等技术创新,创新疫苗、体外诊断、抗体药物等研发,农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等重大新品种创制,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6)临床医学与健康。癌症和心脑血管、呼吸、代谢性疾病等发病机制基础研究,主动健康干预技术研发,再生医学、微生物组、新型治疗等前沿技术研发,重大传染病、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7)深空、深地、深海和极地探测。宇宙起源与演化、透视地球等基础科学研究,火星环绕、小行星巡视等星际探测,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和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地球深部探测装备、深海运维保障和装备试验船、极地立体观监测平台和重型破冰船等研制,探月工程四期、蛟龙探海二期、雪龙探极二期建设。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带动,鼓励自由探索,制订实施基础研究10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建立健全符合科学规律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基础研究探索实行长周期评价,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

三、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服务业迅速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吸纳了83.5%的就业人口,人们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穷日子。当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一般消费拉动,最终消费率达78.9%,投资匮乏,资本形成率仅有22.2%,在“三驾马车”中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为-1.1%。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投资和出口贸易拉动效应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和外贸净出口的拉动作用。目前,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70多年来,全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协同发展。2018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7.2%、40.7%和52.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比1952年提升23.5个和37.2个百分点。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角度看,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9.7%,已比第二产业高23.6个百分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增强,已连续6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扩大内需对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作用。2019年,中国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7.8%,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第一拉动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效显著,三次产业发展符合世界大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到2019年的7.1%、39.0%、53.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超过一半。显然,中国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革,最终消费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快速增长的贡献度明显提高。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1.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11.0%。从投资结构看,全年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和2.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典型的三口之家年收入10万~50万元的,约有1.4亿个家庭,有购车、购房和闲暇旅游的能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保持制造业稳定发展。我国仍要重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同时必须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不能片面追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尚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只能说处于工业化后期。所以,必须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继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努力提高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努力提高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制造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开始下降,但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仍快于服务业,而且制造业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其研发(R&D)投入所占比重一直高于其他行业,其创新主要集中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意识到发展作为实体经济的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出转移到国外的制造业向母国回归,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提出“再工业化”。这样看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几年来持续下降很需要反思。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先进制造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只要人类存在,就要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近几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机,为专用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为此,一要坚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进一步加大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稳步提升制造业投资率、增加值率,提高制造业产业链运行效率。三要加大制造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促进优质要素向制造业集聚,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深入实施智能改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数字化、智能化是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高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任务。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四要加快新基建,建立以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市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七大板块为核心的全面的基建投资体系。新基建将成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预计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新基建作为新兴产业,一端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一端连着巨大的投资和需求,将不断促进供需两侧整体升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我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6.2%。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制造业成为数字经济主战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稳步提升,数字技术逐渐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力,数字经济在满足人们对高质量产品需求、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

2018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3.9%,比1995年提高6.9个百分点。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高5.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提高1.9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迈进,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数据消费、现代供应链等新技术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互联网+”广泛融入实体经济。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69万辆,比上年增长51.2%,工业机器人产量13万台(套),比上年增长68.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2021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等,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4%;高技术产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投资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投资,比上年增长17.1%。(23)

近些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新形势,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核心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美好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光辉前景在于创新力,尤其要注重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的密切结合,注重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密切结合,注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密切结合,以促进高技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8.8%、8.4%和6.7%,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快2.9个、0.5个和1.4个百分点。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服务机器人、太阳能电池和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数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8.9%、26.8%和14.0%。2021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4%。

近几年来,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不断取得新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我国进入新时代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抓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工作重点突出、政策措施有力,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取得了光辉的成果。正如报告指出的: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二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出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措施,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淘汰煤炭落后产能1亿吨左右,稳妥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重大石化项目建设。三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出台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传统服务行业改造升级等政策措施,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共性技术研发、工业设计、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建设。四是支持实体经济降成本力度加大。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从10%降至9%,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五是消费惠民新增长点不断拓展。出台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能力、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夜间消费的支持力度,鼓励汽车、家电、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六是重点领域有效投资合理扩大。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补短板重点领域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投运。2019年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3.9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5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达235个,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电网里程3.4万公里,油气干线里程0.4万公里。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7%;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投资和社会领域投资分别增长17.3%和13.2%。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达3.8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5.5万公里,5G终端连接数已超过2亿,2021年,新建高速铁路投产里程2168公里,新建高速公路里程9028公里,5G基站达143万个,总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2019年,我国GDP为98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7.8%,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1.2%,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11.0%,拉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已形成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拥有14亿人口规模的巨大消费市场,其中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潜力很大。

需要指出,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所降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所提高是正常现象。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有可能降低到5%左右,但不能片面认为第三产业占比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合理。我们不能被“配第—克拉克定理”所束缚。要清醒地意识到,先进制造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只要人类存在,就需要相应地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先进制造业又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脱实向虚”是异常危险的。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正是美国多年来抛开实体经济,国民经济主要依赖虚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欧美国家纷纷掀起“再工业化”“工业4.0”热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原因。

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制造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等指标看,当今中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再经过两个五年努力奋斗,将基本完成新型工业化目标。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血脉。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金融必须紧紧围绕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脱实向虚”“内部空转”是很危险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与核心竞争力。这一论述为“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发展重点。

中国进入新时代,发展潜力巨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3月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所指出的:“要看到,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这段话讲得有理有据,既深刻又全面,为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增强了信心,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今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十四五”时期,在产业发展上要紧紧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双轮驱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按照党中央部署安排,我国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一是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制造强国。传统制造业要继续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在生产环节的应用,推进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二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包括发展高端新材料、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北斗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等。三是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法律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同时,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向往,以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为引领,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四、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货物贸易居世界前列,服务贸易大幅增长,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和条件变化,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已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几个,增加到2021年6月的180个,并同1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在国际事务和友好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已有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开展广泛合作交流。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融入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市场,加强科技创新和精细化制造,促进中国外向型经济大发展。40多年众志成城,40多年砥砺奋进,40多年春风化雨。40多年来,开放型经济体制逐步健全。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12119亿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我国GDP达919281亿元,按不变价计,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3.6万亿美元。2019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1.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GDP达1013567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4.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贸易大国。2012—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6万亿元增长到39.2万亿元,年均增长约8.4%。

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居民消费是基础,有效投资是关键,外贸净出口是重要拉动。从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角度看,1950年只有11亿美元,居世界第28位。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只有0.8%,到2018年提高到11.8%,名列世界前茅。2010年,中国货物出口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中国97%以上出口产品是制造业产品。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16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其中出口额达2.21万亿美元,进口额达1.95万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许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竞争力。2016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6856亿美元,低于美国的37060亿美元。中国出口额同比减少8%,进口额同比减少5%;美国进出口额均同比减少3%。中国进出口额降幅均大于美国。这一年,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进出口贸易第二大国。201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62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出口24867亿美元,同比增长9.9%;进口2135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8%。货物进出口顺差达3509.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686亿美元。2019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5778.9亿美元,连续3年保持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6542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7850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十三五”期间,我国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9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58.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年提升。多少年来,德国机械装备制造世界领先,外贸出口居世界第一。近些年,中国机械制造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机械装备制造水平。2020年,中国机械装备制造出口额首次超越德国。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计算,2020年中国机械设备出口额为1950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5.8%;德国机械设备出口额为1905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5.5%。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达4.6万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的14.7%,创历史新高。

从市场主体看,近几年民营企业出口量持续增加,2019年出口占比达51.9%。2019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1%。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冲击,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见表1-4)。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总值双双创历史新高,稳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4%。

表1-4 “十三五”时期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年均增速

近些年,中国服务贸易也得到较快发展。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只有47亿美元,占当时世界比重只有0.6%;2018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7919亿美元,跃居全球第二位,占世界比重达7.0%。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5643亿元,按年平均汇率计为6617.4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19357亿元,合2806.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

我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主动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开放型经济体制逐步健全。几十年来,中国充分发挥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的低成本优势,再加上政府政策扶持,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获得大幅度增长。1978—201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伙伴由40多个增加到231个国家和地区。1980—2020年,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从181亿美元增加到2.5999万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从90亿美元增加到1.99万亿美元。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50%,提高到1992年的80%,再到1999年的90%,直到2006年以后一直保持在95%以上。随着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的不断攀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不断提升。1990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居世界第四位;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达到19.8%,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这一比重提高到20.8%,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从出口导向型转变为内需拉动型,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对出口经济的依赖度已大大降低。

中国加入WTO之后,工业制成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以2003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达47.3%,首次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标志,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从低附加值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向较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24)。随后多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

2017年,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对外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如表1-5所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2001—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平均增速为13.5%,为世界平均数的2倍;同期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平均增速为16.7%,为世界平均数的2.7倍。

表1-5 2017年部分国家对外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

中国商务部2018年11月初发布《中国服务进口报告》,这是中国政府在服务进口方面发布的首份报告。报告表明,2017年中国服务业进口总额4675.9亿美元,比加入WTO的2001年增长了11倍。在刚加入WTO时,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基本平衡。加入WTO后,特别是近些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大幅增加,2017年达到2395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说明中国服务业不断开放,服务市场不断扩大。中国服务进口占全球服务进口的比重由2012年的6.3%上升到2017年的9.0%,世界排名由第十位上升至第二位。过去五年,中国服务进口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25.8%,是推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最大贡献者。现阶段,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引擎。2017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

近几年,我国服务进出口额在不断增长,但服务出口额仍低于进口额。2018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为79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服务出口额为2668亿美元,服务进口额为5250亿美元。这样看来,服务进出口逆差为2582亿美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是世界开放发展的受益者,更是世界开放发展的贡献者。对这个问题,特朗普当政后美国多发奇谈怪论,不值一驳。从国际贸易看,即使美国严格控制一些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但联合国统计,2017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额仍高达1298.9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577%,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112%的货物出口增幅。这足以证明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

2019年,中国开放型经济顶住美国巨大压力实现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1.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货物进口1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货物出口17.23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工业制造业产品出口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我国总出口金额的71%,高速动车组、新一代核电、卫星等成体系走出国门。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年民营企业外贸猛增11.4%,占全国比重达42.7%,首次成为中国外贸第一大主体。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年初开始,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2.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长27.4%。但我国经济实力雄厚、企业生产能力强劲、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企业进出口贸易发展韧性强劲,外经外贸发展总体向好趋势不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在服务贸易层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占世界比重分别为4.6%和8.7%,分别低于美国的14.1%和9.8%,这表明服务贸易出口占比差距明显。

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逆流涌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复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的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稳住外贸主体,稳住产业链供应链,202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的意见》,提出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提升通关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支持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发展等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完善配套措施,认真组织实施,推动各项政策在本地区落实见效。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6月,中国外贸出口、进口双双实现正增长,7月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充分显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今后,我国要持之以恒地深化改革开放,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治理效能,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闯出发展新天地。

面对当前形势和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向,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针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适应我国比较优势、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环境深刻调整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但是,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充分表明今后我国要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主攻方向,振兴实体经济。国内大循环是指社会再生产全过程,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往复循环。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国际环境和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抉择,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今后较长时期内要将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强大支撑,积极参与引领国际经济循环,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五、中国成为世界排名前三位的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大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新引擎,中国要排除一切干扰,继续打开国门搞建设,振兴实体经济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发展与全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改革开放后的前10年,中国利用的主要是政府贷款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等外资;到20世纪90年代后,外商直接投资(FDI)即参股合资、控股合资或独资经营成为主导形式,中国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创新外向投资政策和管理体制,连续多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解决了建设投资的不足问题,而且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坚定地实施“引进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走出去”,去国外、境外企业参股并购投资建设。

自1992年以来,中国持续近30年成为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2008年以来,中国利用外资一直居世界前三位(此前已连续25年利用外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1175.86亿美元、1195.6亿美元、1210.0亿美元(不包括银行信贷、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十三五”期间,中国利用外资水平提高,大国地位攀升。2016年,中国吸引FDI为1260.0亿美元。2017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外商投资流入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新设企业35652家,比上年增长27.8%,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2018年,在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0%以上的背景下,中国实际利用外资135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0.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5.1%。2019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8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016—2019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合计为5496亿美元。4年来,中国利用外资的质量不断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3.9%,2019年所占比重达27.7%,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提高15.5个百分点。2020年,外商直接投资新设企业38570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443.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吸引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见表1-6)。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长。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对外投资存量跃升全球第三位。在我国市场、资源和政策环境吸引下,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增长11.4%,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8.5%,其中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分别增长78.8%、52.7%、15.1%和11.6%。从投资来源看,对华前15位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增长6.4%,其中荷兰、英国分别增长47.6%、30.7%。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3.4%,信息服务业同比增长68.1%。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今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世界各国企业来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表1-6 “十三五”时期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几年来,中国坚持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不断提升双向投资水平。我们必须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配套法规,使外商在我国投资放心、安心,并得到顺利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外资企业是我国重要的市场主体,加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是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方面。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2326.8亿元,同比增长6.3%,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近些年,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参与国外、境外企业参股与并购投资,2015年中国第一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一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456.7亿美元,超过同期实际利用外资1210亿美元,居世界第二。近些年,中国民营资本积极向外投资,万达集团、海航集团、华为等大型企业积极在海外投资收购。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701亿美元,遍布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145亿美元。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201亿美元,比上年降低29.4%,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430.4亿美元,涵盖了国民经济18个行业大类,其中制造业占15.6%、采矿业占7.7%、批发和零售业占8.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37.0%。从区域分布看,2018年中国对世界各大洲直接投资占比如表1-7所示。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0亿美元,建立了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制造基地、工业园区等,与沿线国家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民用航空、5G、车联网、中小企业等领域实现互利共赢。这些国家对华直接投资为84亿美元。

表1-7 2018年中国对世界各大洲直接投资所占比重

我国已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累计同138个国家及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都取得了进展。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8年9月下旬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8万亿美元,排名升至全球第二位。2016年年底以来,中国政府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真实性、合理性审查,市场主体对外投资更趋成熟和回归理性,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增速放缓,但结构进一步优化。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仅次于美国、日本,位列全球第三位,已超过当年吸引外资水平。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其中流向商务服务、制造、批发零售、金融领域的投资都超过百亿美元,占比八成以上;存量规模超千亿美元的行业有6个,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制造业,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6.3%。2017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431起,涉及56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总额达1196.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为334.7亿美元,占并购交易总额的28%;境外融资为861.5亿美元,占并购总额的72%。目前,人民币对外投资活跃。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两成以人民币方式出资,涉及中国境内企业超过800家,主要为境外企业股权和债务工具投资。从流量构成看,2017年新增股权投资679.9亿美元,占流量总额的42.9%;债务工具投资为206.6亿美元,占13.1%;2017年中国境外企业收益再投资6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44%。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根据《营商环境报告》,中国营商环境已由2013年的全球第96位,提升到2018年的第46位。正如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张幸福指出的:“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2018年,中国吸引外商投资1350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一批批国外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纷纷前来投资置业。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6.1万家,实际吸收外商投资共2.1万亿美元。这些年来,一批批外商前来投资置业实现共享和双赢。从国内看,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不到3%,但贡献了2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和利润、40%多的对外贸易、20%的税收、13%左右的城镇人口就业。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201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430.4亿美元,仅略低于日本的1431.6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到2018年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1.9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与荷兰,居世界第三位。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1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对外开放层次逐步提高,外商投资的重点从一般加工制造拓展到计算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在中国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近2000家。

扩大开放的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回报。统计表明,2017年中国乘用车共销售2472万辆,其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销售量分别为485、420、304、114和46(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6%、17.0%、12.3%、4.6%和1.9%。由此充分表明,开放的中国制造业不仅受益于国外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投入,也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回报,实现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十三五”初始的2016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260亿美元,2020年为1443.7亿美元,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表明外商投资者对到中国投资的信心在不断增强,中国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其中2019年,中国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415亿元,同比增长2.3%,按平均汇率核算为1381亿美元,居全球第二,这一年新设外资企业超过4万家,仍保持世界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其中超过1亿美元的大项目达834个,外资中高技术产业类占25.6%,尤其是新加坡、荷兰、韩国来华投资项目明显增长。

“十三五”时期,中国作为对外投资大国地位稳定。正如中国商务部原部长钟山指出的,我国对外投资有序发展,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不断增强。2016—201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合计达6344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截至2019年年末,共在1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4.4万家企业。投资结构更加均衡,主要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2019年制造业投资占比为14.8%,全球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近几年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给世界经济增添了下行风险,也给美国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更大伤害。中国面临国内外风险挑战上升的复杂局面。尽管如此,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实现与东道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愿望不会改变,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惠及所在国民众的努力也不会改变。国务院发布2020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将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好的法律制度保障,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202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2326.8亿元,同比增长6.3%。这一年外商投资增幅较大,主要来自韩国、德国、英国等,分别增长64.2%、52.9%、40.7%,欧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分别增长92.2%、17.2%和8.2%。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们将排除一切干扰,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但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而是既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又要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构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大势,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扩大内需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我们开放的大门要越开越大,积极参与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石,是财富之源,也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无论在国际竞争中遇到多少危机和风险,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实体经济,这样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先进制造业是人类永恒的产业。中国是当今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而不强。我们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要发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制造业企业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综合上述,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同时,中国全部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十余年居全球第一位,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位,服务贸易、对外投资、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位。2021年,中国人均GDP为12511美元,已接近世界高收入国家人均GDP的下限,有希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六、中国是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掌控好一定量的外汇储备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汇紧缺,外汇储备居世界第38位。随着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国外贸进出口繁荣发展。从2012年起,中国拥有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保持一定量的外汇储备,表明国家对外贸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即国家净出口稳定增长,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稳定器。外汇储备增加主要来源于进出口贸易顺差,到2014年年底,达38430亿美元,2015年年末为33304亿美元,2016年年末为30105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3199亿美元,仍居世界首位。这几年中国外汇储备有所减少,除了进出口贸易顺差有所减少外,增加了对外投资额是重要原因。2017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3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294亿美元,表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2018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小幅波动,但外汇储备总规模仍有30727亿美元。2019年,中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稳中有升,达31079亿美元。2021年达32502亿美元,稳居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中国近10年来外汇储备规模一直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如表1-8所示。实际上,中国外汇储备已连续17年稳居世界首位。

表1-8 2012—2021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

中国曾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近年来有所变化。据美国财政部2019年8月公布的数据,日本于6月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超过中国,持有额为1.122万亿美元,成为美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中国是第二大美债持有国,中国于2019年6月持有美国国债总额为1.112万亿美元。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掌控好一定量的外汇储备,一是人民币平均汇率不能持续贬值,应保持7.0左右基本稳定。二是外汇储备不能持续减少,支持企业到海外对技术先进、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参股投资、并购,但对海外不动产投资、海外证券市场投资、海外投资类保险要有所调控,特别是对一些法制不健全、政权不稳定又不讲信誉的国家要谨慎投资。三是对“一带一路”一些国家尽可能使用人民币投资。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