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没有问题时才去进攻

但是,要进军国际市场,首先要有进军国际市场的实力。而在任正非看来,华为的国际化道路注定是曲折艰险的。他说:

日本的企业相比亚洲其他国家就已经比较国际化,但他们总结自己的失败之因时,还是说他们不国际化。想想华为比松下、NEC的国际化还差多少,有什么可以值得盲目自豪的。亚洲企业的国际化本来就难,我国在封闭几十年后,短短20年的发展,还不足以支撑国际化。

一直到2001年,仅仅语言问题就成为困扰华为国际化的一大难题。任正非认为:

华为的国际化步伐更难,仅仅因为大量的外籍员工,读不懂中文的文档,大量的国内员工英文也没过关,就足以看到华为的国际化是多么的困难。如果不克服这些困难,华为也可能是昙花一现。

在任正非看来,此时的华为游击作风还未褪尽,国际化的管理风格尚未建立,员工的职业化水平还很低,还完全不具备在国际市场上驰骋的能力。于是,华为的帆船一驶出大洋,就发现了问题。比如,华为远不如Lucent、Motorola、Alcatel、Nokia、Cisco、Ericsson……这些企业有国际运营经验,华为的技术研发、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服务水平也都比不上这些国际巨头。

我们没有像Lucent……那样有雄厚的基础研究,即使我们的产品暂时先进也是短暂的,不趁着短暂的领先,尽快抢占一些市场,加大投入来巩固和延长我们的先进,否则一点点领先的优势也会稍纵即逝,不努力,就会徒伤悲。我们应在该出击时就出击。一切优秀的儿女,都要英勇奋斗,决不屈服去争取胜利。

在中国,在高技术领域做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完全靠摸索,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在残酷的竞争中学习。

既然华为尚不具备综合性的国际化能力,那么是否应该延缓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对此,任正非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华为应该在进攻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学习、成熟,而不是等待、观望。

我们总不能等没有问题时才去进攻,而是要在海外市场的搏击中,熟悉市场,赢得市场,培养和造就干部队伍。我们现在还十分危险,完全不具备这种能力。若3—5年之内建立不起国际化的队伍,那么中国市场一旦饱和,我们将坐以待毙。我们在国外更应向竞争对手学习,把他们作为我们的老师。

其实,为了向国际市场进军,华为从1996年起就启动各项准备工作了。华为深圳龙岗区坂田基地的建设是华为进军国际化市场的一个重要准备工作,任正非的目标是把华为深圳龙岗区坂田基地建设成为国际最先进的通讯产品产业园,打造一个包括通讯产品的研发、试验、制造、培训、服务等在内的产业链。当时,华为同时找了一个国内的和一个国外的两家设计公司分别来设计方案,国外公司的方案造价要高出很多,但任正非最终还是选择了国外公司的方案。因为他发现,国外公司很注重细节,最重要的是国外公司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保证建设出来的是精品工程;而国内公司只对设计的图纸负责。

这次基地建设,从一个侧面也锻炼、教育了华为人,让华为人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国际化,华为的各项工作在与国际接轨方面还存在着多大的差距,还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

从1997年开始,华为先后引进IBM等国际咨询公司,在公司推行IPD、ISC、财务四统一、任职资格、虚拟利润方法、述职报告制度……诸多制度,在管理上迅速国际化(关于华为引进国际咨询公司的细节,后面有专门讲述)。

随着华为的管理逐步国际化,华为内部的组织越来越开放,允许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华为的队伍。经过10年奋斗,1998年的华为,已经具备了一些国际化的能力和基础,正面临着发展的大好时机。任正非说:

10年的艰苦奋斗,华为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有组织、有纪律、能打硬仗的队伍,许多年轻的干部正在职业化的进程中,陶冶自己,重塑自己,他们不怕艰苦,勇于献身,努力学习,是我们事业的宝贵财富;我们经历了10年的积累,以客户化的解决方案为先导的产品体系有了较大的进步,有希望搏击世界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检验自己。只要勇于自我批判,敢于向自己开炮,不掩盖产品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就有希望保持业界的先进地位,就有希望向世界提供服务。

今后,我们各部门选拔干部时,都将以适应国际化为标准,对那些不适应国际化的,要逐步下调职务。

199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华为,明确表示支持国产交换机打入国际市场,并说可以由政府提供买方信贷。在这个关键时期,政府出手相助,无疑给了华为最大的支持。

朱镕基同志参观华为公司,与任正非等合影〔左2现华为公司董事长孙亚芳,左3现华为公司CEO任正非,左4朱镕基,左5现华为公司副总裁李一男(从李一男所站的位置可以看出,1997年的时候,他在任正非心目中所占的位置是多么重要),右4时任华为公司副总裁李玉琢,右3时任华为公司副总裁纪平,右1时任华为公司副总裁胡红卫〕

2000年底,华为为即将奔赴海外市场的员工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出征仪式,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为大会命名了一个具有军营色彩的名字:“欢送海外将士出征大会”。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在欢送海外将士出征大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情绪激动地说:

所以,我们要选择在这样一个世纪交换的历史时刻,主动地迈出我们融合到世界主流的一步。这,无疑是义无反顾的一步,但是难道它不正承载着我们那要实现顾客梦想,成为世界一流设备供应商的使命和责任吗?难道它不正是对于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乃至我们个人,都将被证明是十分正确和富有意义的一步吗?

我们不尽快使这些产品全球覆盖,其实就是投资的浪费,机会的丧失。

是的,我们正在创造历史、与文明同步!

号角在响,战鼓在擂。前方没有鲜花,没有清泉……一切困难正等着我们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