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共生:2021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精品集
- 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
- 6037字
- 2024-06-28 13:45:33
努力奋斗的人一直在路上
——2021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广播节目一组综述
赵随意
今年广播节目一组的节目面貌与过去大不同,首先是节目的项目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2017年度)七个项目“广播公众性节目、广播对象性节目、广播社教栏目、广播知识性节目、广播少儿节目、广播新形态节目、广播公益广告”变为现在的四个项目“广播栏目、广播社教性节目、广播少儿节目、广播文学与戏曲节目”,规模大大缩减,过去广播辉煌耀眼的时代已成历史。虽说本届节目规模和数量已大不同于以前,但是,节目质量可以说一点都没有粗制滥造和鱼目混珠,正如题目所言“努力奋斗的人一直在路上”,这使我感慨不已和备受鼓舞。我对今年广播节目一组作品情况进行概括介绍:全省总送评71件作品(2017年度94件),评出一等奖4件、二等奖12件、三等奖26件,有29件作品被淘汰,获奖比例为60%。这些获奖作品的特点为:一是题材重大,主题鲜明。作品能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富裕等重大主题结合,在主题宣传上不失位,主动积极配合,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二是深入基层,贴近一线。所有节目都是来自百姓生活的点滴,下沉式的采访反映了基层奋斗者的精神面貌,彰显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许多获奖作品展现了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的优秀朴实气质。三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广播人的优良传统及职业奉献精神均已被完全继承并发扬光大,对作品全神贯注、精益求精的那股劲全部体现在作品里,从题材的抓取和提炼、结构的策划和布局、节目的采访和编辑、作品的制作和传播,均体现了当代广播人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状态。我就本届广播节目一组评奖情况从四个方面做归纳总结。
一、牢记“国之大者”,坚守初心使命,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
本届广播节目一组的广播栏目共送了14件作品,有7件作品获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4件,淘汰7件。从送评作品门类来看,有知识类、教育类、财经类、少儿类、心理类、军事类、美食类、文体类等,涵盖面非常广。获奖栏目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各台均能将年度排名前列的栏目推介到省里评奖,这些栏目在听众中都有着较好的基础,主导栏目的主持人和采编人员在当地也均有一定的影响。二是栏目均有明确的定位和职能,在报道社会热点和敏感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主流价值等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三是这些栏目在日常播出中能保持这样的质量,是我们评委较为欣慰的,无论是题材的规划和体裁的选择,还是结构的布局和嘉宾的邀请,以及每期节目的整体策划和采编播的执行力,均能保证高质量播出,这非常难能可贵。
广播栏目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制作的《从深圳出发》栏目,该作品立足深圳、走向全国,有特点、有特色、有个性,两期内容都不错。《从深圳出发》作为一档开播13年的日播栏目,以深圳人健康旅游生活为切入口,广泛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关注人民幸福生活,为听众提供专业、权威的出行资讯,历年来访谈旅游行业从业者、旅游爱好者近2500人次。《远山音乐教室捐赠公益活动》携手多方发起了社会捐赠活动,通过捐赠乐器、开展在线爱心音乐课等方式助力提升山区的艺术教育水平,将爱心企业捐赠的尤克里里通过公益志愿者送到了四川大凉山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中心完全小学。栏目以音视频同步直播的方式介绍了这次活动,有着极强的社会热点导向。《聊聊深圳梅沙自然观察年》是一期关注生态环境的节目,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主题,激发公众认识生物多样性、感受自然保护生态的热情,通过介绍“深圳梅沙自然观察大挑战”活动,鼓励市民发现和记录深圳梅沙片区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物种,用实际行动关注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这次获奖的优秀栏目还有广东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心情咖啡馆》和东莞广播电视台的《老师来啦》,以及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大驾光霖》、珠海广播电视台的《快乐童声》、鹤山广播电视台的《强哥讲故事》等。这些作品都以最佳的年度收听影响力赢得了听众们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在此向他们表示祝贺!
关于淘汰作品存在的问题:一是有个别栏目在本台或者在本频率收听影响排名十几位,在本台连收听影响前三名都不是,送评全省广播栏目评奖是不实际和不严肃的。二是作品的严谨度不高,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不符,比如要求不许在中文节目中混入英文语气词播出、不许将中国经典成语谐音化泛用,但还是有出现类似现象。三是广播栏目报送不规范的情况较多,没有按文件规定“连续两个月各一件作品”要求报送,而是按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件送评,有的栏目存在没有收听率调查数据和排名等现象。
二、坚持“内容为王,精品之上”的发展理念,是广播人永远不懈的追求
本届广播社教性节目总共送评23件,有14件作品获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9件,淘汰9件。现在的广播社教性节目是将过去的公众性、对象性、知识性、新形态四大类作品合而为一,体现公众性和知识性这两种形态的作品最为突出也最多。本次广播社教性节目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题材显著,社教传播价值高。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防灾救灾、科学生活、历史追溯等题材,有一定的显著度和关注度,对社会教育意义重大,均有着极高的社会传播价值。二是体裁广泛,细致策划听觉好。有专题式、专访类、直播类、录播类等,体裁多样,每件作品的策划文案细致,结构布局精细,获奖作品均有很强的可听性,音频听觉感受好。三是用心制作,一丝不苟力求精品。广播社教性节目是广播人的传统节目门类,历史沉淀深厚,从业者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无论策划还是制作,采访还是文案,剪辑还是合成,编辑还是传播,获奖作品均将这些沉淀和积累发挥到了极致。
获得广播社教性节目一等奖作品是《我的外公王明健》,由韶关广播电视台制作。该作品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系列广播节目之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催人奋进,可听性强。作品通过抖音博主黄尔加讲述了一位特殊的老人隐姓埋名、克勤克俭、舍生忘死的一生。借助抖音短视频和广播声音产品的跨界融合,作品让更多人了解了黄尔加外公平淡却伟大的一生。作品音响丰富,既有抖音短视频的录音,又有后期采访的同期声;既有王明健老人生前接受采访时的录音,又有王家儿女保存的老人真实生活中的讲话声音。节目中的不少实例甚至是第一次出现在媒体视野里。主创和播音员过去曾多次采访过王明健本人,因而在播讲过程中情真意切、言之有物,情绪的调动和情景再现的表达都非常积极。后期的节目配乐更是用心烘托氛围,整体的情绪渲染恰到好处。
本届广播社教性节目优秀作品还有广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小脚丫的梦想之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制作的《“延安,延安,我是东江”——东纵首部电台与香港的不解之缘》、河源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心怀阳光向前——关注青少年抑郁症》、肇庆市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不负青山——献给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建立65周年》等,这些作品在宣传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到了是党和政府的好助手,也是人民群众的好帮手,对百姓群众有引导、有解惑、有帮助、有收获。
被淘汰作品存在的问题:一是将新闻消息类作品误送到社教性节目。新闻消息时效性强,社教性节目时效性不是关键,而热点性与敏感点才是关键;新闻消息时长短,而社教性节目时间长;新闻信息不配音乐,而社教性节目一般都配有音乐;社教性节目特点是热点性、知识性、教育性、敏感性。二是个别作品立意混乱,前后矛盾。节目的立意要准确,一定不要形成自我矛盾。如将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提并论就不妥;《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电波传送与黑胶唱片完全不是一个定义;在介绍孙中山后播出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不适宜等问题。三是广播是听觉感受作品,好听是关键。一些作品播音和主持声音不佳,甚至达不到国家标准;有的作品借用艺术手段和形式表达,但艺术水准不专业、水平低;有的作品合成质量很差,音量(电平)信号忽大忽小不一致。
三、小形态、小切口、小人物,反映出大题材、大意义、大未来,强调对象性、体验感、沉浸式、场景化成为时尚
广播少儿节目是传统项目,是原广播专题七项仅存的一个,该项目的重要性不敢小觑。本次广播少儿节目送评21件,有13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8件,淘汰8件。本次广播少儿节目整体质量很好,竞争十分激烈,评委们讨论时间最长。作品大致有四个特点:一是题材把握上能与当下热点和敏感事件相结合。二是形式表现上灵活生动而且具有创新意识。三是策划制作上科学严谨、精心打造的作品都恰似精品。四是放大传播上除传统广播以外更注重移动互联网的传播。
本次广播少儿节目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神奇侦探队——我是反诈小能手》,由惠州广播电视台制作。今年的儿童节目水平普遍较高,绝大多数单位基本能够优中选优。惠州台选送的“反诈骗”主题节目让人耳目一新,注意到了儿童节目切忌小朋友大人化、儿童语言成人化等现象。这期节目从购买游戏皮肤、明星粉丝群等可能发生诈骗的情景出发,利用小朋友们熟悉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等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真正做给孩子的节目,必然童趣盎然,轻松幽默。该作品整体音频质量较高,故事生动活泼,情节设计巧妙,情绪过渡自然,音频内还包含了答题等互动环节,内容结构清晰且不同部分之间衔接流畅,为节目增添了趣味性与创新性。节目结构严谨,展现出与儿童有关的多个诈骗情景及社交媒体等场景,节目内容偏向与听众特点高度匹配,故事、歌曲与答题等表现形式也与儿童接受信息的习惯贴合,能让儿童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常见的诈骗套路以及遇到诈骗情况时的正确做法,寓教于乐,符合广播少儿节目的特点。
这次广播少儿节目还有一批优秀作品,如广东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童心向党》、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快乐反斗星——宇航员出舱到底有多难?》、韶关广播电视台的《来自韶关的中国智造》、中山广播电视台的《闪闪的红星》等,这些作品从主题到体裁都与时代紧密结合,引导主流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励志精神,为少儿健康成长注入了必要的精神食粮。
本次广播少儿节目淘汰作品的问题:一是少儿节目成人化现象依然存在,这是一个老话题,每年都有专家提醒,但是每年照样有作品犯这个错误,最大的原因就是成人在做少儿节目经常会不自觉地将成人化思维和语言放入作品中。二是个别作品过于说教,方式生硬,缺乏少儿天真活泼的特性,由孩子们朗读英雄人物事迹并不是一种好的方法,自然感很差,接受感也不强,甚至还会让人反感,能由职业的少儿节目主持人来讲会好一些。三是有极个别节目主题与内容严重不符,如以“红色经典”为节目主题,但节目中第一个提到的是《哈利·波特》,还有《骆驼祥子》,这些都不是红色经典。节目中还说“……很多的愿望,爸爸妈妈总是能够创设各种条件来帮助我们完成,所以,我们真的是好幸福”,这种观点也与主流价值观不合。
四、“满园春色关不住”盛况美不胜收让人鼓掌,“小荷才露尖尖角”佳作玲珑剔透让人叫绝
这次的广播文学与戏曲节目是今年新增项目,大家的送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总送评13件作品,其中8件作品获奖,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三等奖5件,淘汰5件。此项目推出后全省播出机构非常重视,报送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让人鼓掌,五年来第一次评这项奖,能有如此之多的作品参与评奖,说明在一线这种形态的作品是常态,使我们对“广播人一直在路上”确信无疑,所以,这种喜人之盛况让人鼓掌。二是让人点赞,参评作品均是精品中之精品,“喜新不厌旧”是文艺作品的一大特性,除反映新文艺作品之外,采用文艺经典作品“一枝红杏出墙来”映衬现实主义会有奇特功效,所以,这种融合之思路让人点赞。三是让人叫绝,该类作品的制作体现了“高精尖”水平,广播节目一组四个项目制作水平最高者还数广播文学与戏曲节目,从选材到采访、从文案到录制、从播音到合成、从制作到传播,每一个工序都融入了精益求精、细致打磨的工匠精神,所以感人之佳作让人叫绝。
这届广播文学与戏曲节目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长篇音乐广播小说连播《赛龙夺锦》,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制作。这是近年来我省少见的优秀广播长篇小说作品。作品在演播的技巧、水平上巧用心思,为配合广播小说的演播单独创作岭南音乐。一部优秀的广播小说不仅仅是演播者的二度创作,还感受到了作家的二度创作与演播者声音适配的创新。该作品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广播节目的限制,在形式上具有艺术性的创新突破,整体作品倾注了对岭南文化等重大主题的叩问与感悟。这个创新的广播作品除在传统广播平台播出,还积极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在语言表达上,注意突出作品的地域性和接近性,在配乐方面还特别注意结合广东音乐的旋律特色,让语言与音乐和谐统一。在人物语言的创作中,揉入少许“乡音”——粤语,让作品更具有地方风味。作品的主要配乐都是原创的,是根据故事情节专门创作的,体验感、亲切感、沉浸感大大增强。作品可听性强,故事引人入胜,时代大背景下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与一曲曲经典名曲交织在一起,形成春风化雨的温柔冲击力。
在本次广播文学与戏曲节目评奖中,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粤剧里的中国——粤剧“刑场上的婚礼”》、佛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浩然正气〈将军令〉——大型功夫粤剧〈将军令〉赏析》、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用电影科技让粤剧焕发时代光彩——国内首部4K全景声戏曲电影〈白蛇传·情〉的创新实践》等作品获得评委们一致好评,所选文艺精品都是经典之作,在广大群众中有着极好的口碑和传播基础,广播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这些经典之作有了更新的解读和欣赏视角,让人民群众领略了在新时代风采依旧且更加绽放光彩的文艺经典。
广播文艺与戏曲节目被淘汰作品的问题:一是获奖作品名额有限,只能是8件作品获奖,淘汰4件作品是必须的,所以淘汰的作品未必就是有问题,这是规则带来的,望能理解,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把基数做大。二是还有不符合规定的作品,如“长篇连播规定报送2集”,可是还有播出机构只报送1集。还有作品《情动岭南 粤剧正青春》是讲粤剧的内容,但节目开头部分是谈其他剧种,文不对题。三是有些作品画蛇添足,将节目片头前和片尾后广告一起报送,文件规定“参评作品不完整,删除片头、片尾、片花、广告等内容”这里表述的广告是指节目内的插播广告不能删除,需要保持节目完整性,而非片头前和片尾后的广告。
五、结语
百年广播记录着广播人探索的艰辛、成功的甜蜜、辉煌的业绩、沉寂的萧条。世代广播人怀着一颗忠诚真挚之心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奋发图强。相信新时代的广播人也一定会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潜心砺剑,逐梦前行。广播的未来就像看得见远处桅杆尖头的航船、东方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让广播人牢牢把握历史主流,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所以,努力奋斗的广播人一直在路上!
(赵随意,2021年度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广播节目一组组长、广东省广播影视协会副会长、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