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

从简单的等式谈起

进入20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中国进入了总需求不足的发展阶段。那么,总需求为什么不足,是哪些方面的总需求不足,怎样才能扩大总需求,有什么样的对策尽量地扩张生产增长的需求可能性边界,成为中国当下经济学理论和对策研究的重要话题。

正如作者所说的,经济运行中非资本收入,特别是劳动者收入和支出不足,造成了经济的相对和绝对收缩。从生产、分配、支出三个环节观察GDP的结构,与国际标准值相比,中国劳动者工资贡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在不同环节中的比重都过低,从1978年到2022年的情况来看,1978年工资占GDP比重最高为33.89%,原因在于城镇就业的单位比重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而居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最高年份是1983年,分别为62.45%和52.01%。到2022年,职工总工资、居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居民总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分别为24.02%、43.03%和28.62%,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分别为25.40%、47.72%和37.83%。

史帆之作对于需求不足成因及其应对方法的阐述,正是从“GDP=资本存量×资本回报率+非资本收入”这一等式开始的。作者先是提出,“资本收益不可能三角”,即在GDP不变的情况下,超额资本增量、资本回报率与非资本收入不可能同时升高或降低。接着作者分析了企业利润源泉定律,假设企业遵循退出规则与波动规则,社会出现需求不足状况的条件。

作者提出了静态陷阱概念。他说明到,市场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有买方和卖方,卖方获得的收入,都是由买方的支出构成的。如果某个地方的人制造的商品的价格总和低于他所消耗的,那么结果就是社会上必然存在另一些人,其消耗的商品大于制造的。而商品和货币总是一对一交换的,那么前者就会不停地持有货币,而后者在开始的货币花光后就只能负债。所以要维持社会的运转,需要将储蓄的人的购买力“借”给消费过多的人,否则社会上的商品必然不能被完全出售。比如第一年社会生产了100单位的商品,所有国民获得100单位货币,但是有人储蓄了5单位货币,那么最终这些商品只能整体降价以95单位货币出售。第二年所有国民总收入就只有95单位,而其中再被储蓄起来5单位的话第三年只能继续螺旋下降,总体的结果,实际是整个国民经济螺旋式下跌。

作者结合历史上各国的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解决方式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拆解,提出了“国股民营”构想,并讨论其应用条件、构建方式和可能的效果,为走出总需求螺旋式下降,提供可以选择的出路。

实际上,调查研究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的传家宝,无数次站在历史的岔路口时,我们都是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才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回答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他深入农村探寻,形成了《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寻乌调查》等研究成果,最终摸索出了正确的道路。

由此可见,在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中,找到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的成功概率往往更高。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以瞬息万变来形容也不为过。世界经济已然来到了十字路口,给各国都出了不同的考题,解题的钥匙就隐藏在实际情况中。

本书第三部分所要解答的,是我们的经济未来往何处去的时代课题,其内容大多来源于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的研究、总结、归纳与推演,也建立在作者对全球经济发展史的掌握与了解上,可以说源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正是本书最为宝贵之处。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西方国家唱衰称“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0分”。然而在70多年栉风沐雨的征程中,我们用实际行动有力驳斥了这些质疑,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打赢了艰难的脱贫攻坚战。这背后离不开的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有无数像史帆一样有思想、有见地的学者在调研中的不懈努力。

中国四十五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和开放,给中国的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像史帆这样,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实践,又善于思考的学者,难能可贵。中国需要这样的学者,回答中国增长的奇迹源于哪里,经济增长为什么放缓,有什么样的举措可以支撑经济增长速度在合理的区间,汇集起大家的智慧。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

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