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处在对立与统一之中。它们在不断地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的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且人体自身又不能调节恢复时,即产生疾病,影响人体的容颜和体态,有损健康。这种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导致疾病的因素就是病因。
由于病因的多样性,历代医家对其进行过多种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是宋代陈无择据《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所提出的“三因学说”,即“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此为外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此为内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有背常理,此为不内外因”。在此也从这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六淫之邪及其与中医常见病的关系
1.六淫的基本概念 外界环境变化在适应范围内,人体可调节自身的阴阳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达到阴阳的新平衡,保持健康的状态。而当四时变化剧烈或不合常规,以及所处地理位置大幅度变化时,都可以引起人体内的阴阳变化失衡。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中六种气候的不同变化,正常时,称为“六气”。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个体正气不足,不能适应气候变化时,“六气”就成为致病因素,即称“六淫”。
“六淫”为外来之邪,致病途径多从肌表皮毛、口鼻而入;如“六气”一样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与地域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六淫”之邪既可单独致病,亦可相兼为患;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
2.六淫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与中医常见病的关系
(1)风邪 自然界之风善动多变,轻扬飘拂,中医学把致病时具有像风之轻扬开泄、善动多变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风邪外袭多从皮毛肌腠而入,产生外风病证。风邪致病,四季皆有,以春季为多,因风为春季所主气,且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致病因素。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易袭阳位;其性开泄,善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其性开泄,易使腠理疏泄开张,常见有汗出恶风等症。
风与中医常见病的关系:风邪致病的主要特性是常侵袭伤害人体的头部和肌表,所以,风邪又是六淫中对健康影响最大的邪气。《医方类聚》引《神巧万金方》云:“头面者,诸阳之会,血气既衰,则风邪易伤,故头痛则或生恶疮,或生秃疮,面上则有疱痣、粉刺、酒渣之属。”
(2)寒邪 寒者,冷也。外邪中具有寒冷、凝结等特性的病邪称为寒邪。寒为冬季所主之气,故冬日多寒病。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伤寒、中寒均为外寒。若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寒从内生,称为内寒。外寒以恶寒为主,且多与风邪、湿邪相兼为患;内寒以虚为主,多见畏寒等症。
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若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见恶寒;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见畏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寒性凝滞、收引,寒凝血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等症状。若寒夹风夹湿,风寒湿三气杂至为痹;若血脉凝滞,气血不和,致肌肤失养,可见皮皲肉裂或为冻疮、结节等;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致皮毛肌腠、经络血脉、肢体关节等收缩而挛急。肌腠收缩,见恶寒发热、无汗;经络血脉绌急,见头身疼痛,面色苍白或见青黑;经脉挛急,见关节屈伸不利、拘挛疼痛。
寒与疾病的关系:面部阳气受损,失于温煦气化功能,则面部颜色呈现苍白,或青紫,或发绀;若寒邪入于腠理皮毛,毛窍收缩,阳气闭阻,毫毛失于温煦,见皮毛焦枯之象。
(3)湿邪 具有水湿之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为长夏所主之气,故夏秋之交,多雨多湿之时,或地势低洼、水网湖泊之域多发湿病,为外湿;而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形成内湿。外湿困脾,脾失健运,易形成内湿;脾阳虚损,水湿不化,易外感湿邪。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湿邪侵袭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升降失常,见胸闷脘痞、腹胀腹痛、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脾为阳土,喜燥恶湿,湿邪最易损伤脾阳,使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见腹泻、水肿、不思饮食等;湿性黏滞,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湿邪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下部症状,如下肢水肿、小便淋浊、赤白带下等。
(4)燥邪 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燥为秋季所主之气,秋天气候干燥,肃杀而燥胜,故秋季多发燥病。初秋时,夏暑未退尽,燥邪多与温热相合,见温燥;深秋后,寒冬渐入,燥邪与寒气相合,见凉燥。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胜则干,干则滞涩,津伤则机体失于濡润,皮毛官窍最易显现,见皮肤干涩、毛发不泽、口鼻干燥、小便短少、大便秘结等。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故燥易伤肺。
燥与疾病的关系:燥为秋季敛肃之气所化,其性干涩枯涸,故《黄帝内经》云:“燥胜则干。”燥邪为害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形成阴津亏损的病变,表现出各种干涩的症状和体征,诸如皮肤干涩皲裂、口唇燥裂、毛发干枯不荣等。
(5)热邪 暑、火均属热邪。暑为夏季所主之气,火热所化。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火为热之极,阳盛所生。火有生理、病理之分,病理之火既可外感,亦可内生。外感系六淫之热邪所为,内生则为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病邪郁结而致火热内盛。
暑(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火)均为阳邪,易耗气伤津,有酷热之性,其性炎上,其性升发,侵犯人体,直入气分,腠理开宣,迫津外泄,阴液消灼。感其可见高热,烦渴喜饮,汗出,口渴,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津伤液耗之证。甚则见脉洪,狂躁妄动,神昏谵语。暑(火)亢盛至极,易燔灼肝阴经,劫耗津液,筋脉失其滋养濡润,易“热极生风”,致肝风内动,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热入营血,迫血妄行,见各种出血之证。
(二)情志、饮食内伤及其与中医常见病的关系
情志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心理反应,一般的外界刺激不会引起疾病状态的发生,但如果刺激过度,超过了正常的调节适应能力,就会引起疾病。
中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致使脏腑气血功能失常,产生了七情内伤。《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以七情配五脏,则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尤以心、肝、脾三脏失调多见,说明情志因素直接作用于机体脏腑,引起人体的生理变化,导致机体病理改变,使之处于疾病状态。
人的精神情感及饮食行为不循常度,过之或不及,超过了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承受能力,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损伤,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而致病。此类致病因素不是来自外界环境,属于自身摄养行为,其致病无表证,均为里证,包括七情内伤和饮食失宜。
1.七情内伤
(1)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不同环境刺激所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七情致病,病从内发,是内伤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称七情内伤。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七情内伤,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导致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和,出现各种病证。
喜伤心,喜则气缓,过喜损伤心神,使心气涣散,气血运行失常,见惊悸、怔忡、失眠、健忘、喜笑不休,妄言妄动,甚或癫狂,或暴喜而亡。
怒伤肝,怒则气上,过度愤怒伤肝,致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轻则面红目赤,烦躁失眠,重则血不能藏,出现呕血、咯血,甚则昏厥猝倒;肝失疏泄,情志不舒,见胁肋胀痛、善太息等;气滞血瘀,见乳房结节、痛经、闭经等。
悲(忧)伤肺,悲则气消,过度悲忧,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症见悲伤流泪,气不接续,顿足捶胸,面色苍白,气短乏力或为喘息等。
恐(惊)伤肾,恐则气下,惊则气乱,过度恐惧,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见二便失禁、遗精早泄等。突然受惊,致气行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见惊惕不安,哭笑无常,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伤脾,思则气结,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时,使气机郁滞,影响脾的功能,脾运化无力,胃受纳腐熟水谷失职,见饮食不下,脘腹胀痛等症;思虑过度,暗耗心血,见心神失养,出现心悸、健忘等,与前证相合,谓之“心脾两虚”证。
(3)七情与中医常见病的关系 七情常通过表情、声音、行为表现出来。高兴时满面笑容;悲哀时愁眉苦脸,没精打采;忧思时蹙眉皱额,阴沉着脸,可见七情可改变人的容颜。如愁肠满肚,情绪低沉,或整天诚惶诚恐,坐卧不安;或喜乐无极,悲哀太过,久则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灵枢·本神》指出:“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研究证实,不良的情绪不仅容易使人的新陈代谢降低,而且可使人发生各种心身疾病,从而导致早衰。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但贵在节制,特别是要保持乐观的情绪,豁达的胸怀,避免情志过激,以及长时间处于一种情绪状态。
2.饮食失宜 饮食是人体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其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保持健康,调养容颜的必要条件。然而饮食需要有节制,若饮食失宜,影响脏腑功能,气机紊乱或正气损伤,产生疾病,这是导致内伤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包括饥饱失常、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几个方面。
(1)饥饱失常 摄食不足,化源缺乏,气血虚少,气血不足,则正气虚弱,抵御疾病能力弱,容易继发他病。气血不足,症见面色不华,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若暴饮暴食,轻者表现为食积、食滞,重则出现疳积、食厥、消渴、肥胖等。
(2)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可引起多种肠胃病证,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蛔虫、蛲虫、寸白虫等寄生虫病证,见腹痛、嗜食异物、面黄肌瘦等;误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常出现腹痛、吐泻,甚则神识昏迷或死亡。
(3)饮食偏嗜 饮食要适当调节,不能有所偏嗜,使人体获得各种需要的营养。若饮食过寒过热,或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导致阴阳失调,功能偏颇,从而产生疾病。
每种食物有自己的偏性,食物也有阴阳之分。过分偏嗜某种食物容易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衡。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云:“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若偏嗜生冷寒凉之物,损伤脾阳,致寒湿内生,发生腹痛、腹泻等;若偏嗜辛温燥热之品,致胃肠积热,见口臭、口渴、烦热、便秘、消谷善饥等。人之精神气血乃五味所资生,五味入养五脏,各有其亲和性。若长期嗜食某味之食物,使与之相应之内脏功能失调,或损及他脏,破坏脏腑之协调平衡,从而产生疾病。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之宜忌,既顾病性,也要合药性。饮食与病变相宜,能辅助治疗,促使疾病好转,可谓“药食同源”。在保健养生方面,药膳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其他病因及其与中医常见病的关系
1.劳逸损伤 劳逸,指劳作与安逸,正常的劳作和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气血的流通和疲劳的消除。劳逸结合,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有助于人体的养颜健美。劳逸失当,长时间的劳作和过度的劳累,或过度安逸,可成为致病因素。
过劳是指劳作过度而引起的疾病,包括劳神过度与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指思虑太过,用脑过度,使心脾受损,脾在志为思,心藏神主血脉。劳神过度耗伤阴血,损及脾气,心神失养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脾失健运见脾虚气弱,面色萎黄,精神不足,倦怠乏力,纳呆腹胀,大便清泄等。
劳力过度指过度付出体力积劳成疾。劳力过度耗损机体之气,久之则气少力衰为气虚,见四肢困倦,气少懒言,精神疲惫,形体消瘦,日久既外损形体,也波及脏腑;若房事不节,性事过频,致使肾精耗伤,见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头晕耳鸣,或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或不育不孕等。
2.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受影响而形成后天疾病的因素。如某些出血性疾病,癫、狂、痫、消渴及多指(趾),兔唇、五迟、五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