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传统文化概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
- 刘巨海 李明主编
- 3231字
- 2024-06-14 19:07:21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一)以人为本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可以说主要是一种“哲学人类学”。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化侧重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问题。中国哲学,无论儒、道、佛,本质上都是一种人生哲学。从总体上看,以儒道两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文化,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方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中国文化重人,在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基础上,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伦常观念,强调人对于集体和国家的义务,是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就是肯定人与自然相互统一。然而“天人合一”思想又不仅仅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理想、人的最高觉悟与境界的体现。
1.“天人合一”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天人合一”思想在春秋时就已有之。《周易·大传》说太极生两仪是万物的根源。“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序卦传》)就肯定了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人与天地万物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人要服从自然规律
张载说:“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氤氲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正蒙·参两》),又说:“一物而两体,其太极之谓与!阴阳天道,象之成也;刚柔地道,法之效也;仁义人道,性之立也。三才两之,莫不有乾坤之道。”(《正蒙·大易》)《春秋繁露·阴阳义》也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所以阴阳相互作用、相互推移的规律是贯穿自然界与人类的普遍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强调了人也要服从自然规律。
3.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
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所以知性便能知天。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张载也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正蒙·太和》)性与天道具有同一内容、同一法则。
4.“天人合一”是人生最高境界
张载接受了《周易·大传》中的“天人协调”思想,指出:“天能谓性,人谋谓能。大人尽性,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故曰‘天地设位,圣人成能’。”(《正蒙·诚明》)说明人不仅应该尽天性,还须尽人谋,以补自然的不足。张载还提出“天人合一”是“诚明”境界,“诚”是最高的道德修养,“明”是最高的智慧。以“天人合一”为诚明,也就是以“天人合一”为最高觉悟。
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他在《正蒙·诚明》中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三)贵和持中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还包括了贵“和”、持“中”的思想。注重和谐、坚持中庸,和为贵,追求天人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这种和合、持中的思想流淌在中华民族文化肌体的每一个细胞中。
中国文化是“和”的文化。意思是和谐与协调,不走极端。“中”“和”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1.以和为贵
“和”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就已经产生,孔子对“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把对待“和”的态度,作为区分“小人”与“君子”的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把和作为处事、行礼的最高境界。老子也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道蕴涵阴阳两个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先秦的思想家把“和”与“合”结合起来,“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是结合、合作、融合。
2.中庸之道
与“贵和”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尚中”,“和”是一种状态、一种理想境界。而达到“和”的手段与途径则是“持中”。这个“中”一是指事物的“度”,是恰如其分、不偏不倚,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庸的“中”又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就是用中之意。中庸也就是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间立场。二是对事对人,都不能走极端,避免两极而取其中。所以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儒家的思想家们把“和”与“中”看得非常重要,《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与“和”相辅相成,运用得当,就能实现万事万物的理想。所以,守中,不走极端,成为古代中国人固守的人生信条。
中庸之道成为一种根本的处世之道,一种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经过五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四)尊亲崇德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征。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地域广阔的国家,尊亲崇德是维系国家和谐关系的主要精神纽带。
1.尊亲就是孝悌
尊亲的具体要求就是讲孝悌,“百善孝为先”。孝是指“善事父母”;悌指“敬爱兄长”,孝悌之心可以推而广之,由尽孝而尽忠,由事兄而敬长。家庭血缘的亲情进一步放大,可以作为社会一般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的伦理准则。在维护宗法制度方面,“家”与“国”、“孝”与“忠”看似不同层次、不同概念的两对范畴,却绝对地统一起来,绝对的一致:因为“家”是“国”的基础,有小家才有国家;“国”是“家”的延伸,国家固小家稳,所以对祖宗、父亲孝敬的家庭成员,转而作为社会成员,不可能对君上不忠。
2.崇德就是“三不朽”
“德”的内涵十分丰富,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等。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达到“德”必须经过人格修养,道德升华和人格的完善必须通过“正心”和“修身”的途径来实现。孔子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做到这些才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因此“立德”成为中国人超越生命价值的永恒追求,也是成就中国人伟大人格的根本所在。在“三不朽”中以“立德”最为难能可贵,要建功立业,就要加强道德修养,具备世人推崇的高风亮节。
(五)刚健自强
《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是刚健、刚强不屈;自强不息,是积极向上、永不停止。日月星辰,运行不已,从不间断,应为刚健,人应效法天的运行而自强不息。
1.志存高远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论语·子罕》)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全集·教条示龙场诸生》)因此“志”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不可能成为有作为的人。
2.刻苦坚忍
立志之后,贵在刻苦努力。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水滴石穿、铁杵磨针,鞭策人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付出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辛劳,才能成就大事,达到人生的目标,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与境界。
3.逆境奋斗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宫刑著《史记》等,同样体现出逆境中坚韧不拔的自强不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