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门中医药文化发展概况和基本特色

关于医药的起源,在远古传说和古籍记载中,就有许多圣人前贤医药发明的记载。如《淮南子·修务训》和《通鉴外记》提出,由于“圣人出”才有“医方兴”和“医道立”;《帝王世纪》载伏羲“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路史》也有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的载述。有关医药文化的记载更是不绝于史,可追溯到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即《素问》《灵枢》)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乃至后来的《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种类繁多、各放异彩的各类中医药典籍。

岭南,在传统公众认知上是指越城、大庚、骑田、都庞、萌洁五岭以南的地区。包括江门地区在内的这一区域,地理和人文环境十分富有特色,是我国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岭南医学一词,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出现,当时还只局限于专指岭南地方医药史料。1986年邓铁涛、靳士英在广东医史分会成立大会上做《略谈岭南医学之特点》报告,其中提出:“由于五岭横亘于湘赣与粤桂之间,形成一个特殊地理环境,不仅气候、风土人情与中原有异,人的体质、疾病亦不尽相同,遂逐渐形成了研究岭南地区多发疾病为主要对象的岭南医学。”

广东是岭南地区的核心地域,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均走在地区的前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们的各类慢性病也日益突出。中医药作为一种防治结合的医学体系,在具有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岭南地区广受群众推崇。因此,在江门地区,传统中医药也以独特的作用深得人们信赖,一直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

据考证,中医药学是从中原传入岭南的,在当地吸取民间医药精华,经过千年的淘洗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医药文化。早在晋唐时期,岭南的中医学就表现出了独有的特色,且成果突出。例如对当时流行的脚弱病(即脚气病、维生素B缺乏症)的研究。据记载,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论风毒状》曰:“考诸经方,往往有脚弱之论,而古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缨仕人,多有遭者。岭表江东,有支法存、仰道人等,并留意经方,偏善斯术;晋朝仕望,多获全济,莫不由此二公。”可见岭南医学善于创新。另外,从《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肘后备急方》等书中,还可见葛洪、支法存等对蛊毒、沙虱热(即恙虫病)、茫疾、丝虫病、姜片虫病等传染病有不少治疗方药。这些成就不是由中原带来,而是吸取多地民间医药精华,加以总结得之。晋代中原移民带来的先进医术与岭南地区医药相结合;宋代以后长江流域的医药学术带入岭南,又促进岭南医药学的发展;加上自身的成就,岭南医药学成为有浓郁岭南特色的医药学派。

至清代,岭南医学挟其岭南特色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作为岭南大地上不可或缺的一隅,江门地区在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上与岭南中医药相统一,且有着自己的步调节奏和特点。在江门,中医药文化更是渗入了人们的骨髓之中。

作为广东最早向海外移民的地区之一,江门地区有着“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得益于生长在具有浓厚中医药文化气息的江门,江门华侨在远洋时有着自己的习俗和保健理念,并伴随着他们的脚步远播重洋。百多年前,江门华侨漂洋过海,在大洋彼岸不忘悬壶济世,弘扬中医,并在当地疫病流行期间善用中医药,救人无数。自形成圩集以来,江门群众防病治病大多依靠中医中药。中医在早期均为个人执业或在药店坐堂。1888年,就开始有商人捐资在太平路开设明善堂诊所,成立董事会,聘请中医坐堂,赠医施药。清光绪十九年(1893)编纂的《新宁县志》载曰:“近年藉外洋之资,宣讲堂,育婴堂,赠医院,方便所,义庄,诸善举所在多有。”光绪年间,外洋人士及本地乡绅集资捐赠,建立了诸多方便医所及慈善性质的机构,赠医施药,有些聘医生坐堂诊病。

明清时期,以冯了性为代表的江门人学有所成,传承中医药事业,用心经营,因此而诞生了许多颇具口碑的药铺及独具特色的药品秘方。“冯了性”及众多医药字号享誉至今。

即使是在社会动荡、战火纷飞的年代,江门中医药人依旧初心不改,兴医馆、育人才。1938年,江门组成抗日国医救护团,开展救护工作。次年,日军在北街猪头山登陆直扑江门市区时,李凤墀医生在救济受伤百姓时遭日军开枪扫射,英勇牺牲。民国时期,肆虐的鼠疫在江门大流行,患者死亡不计其数。中药普济消毒饮在救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随着社会局面日趋稳定和经济日益发展,各外乡人、海外邑侨人士陆续回乡筹建民间医疗组织,聘请中医坐诊,民办医疗机构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初期,响应毛泽东主席“必须很好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的指示精神,各市县中医院及中医研究委员会纷纷成立,江门地区中医药机构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医学技术的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但其实际应用必须考虑到个体的特点,注意地理环境、气候与人的体质对疾病和医药的影响。基于此,中医学提出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言“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泄,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即是具体的例子。江门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和疾病谱也具有特殊性,药材资源相对丰富。研究地方医药学,其意义同样是相当深远的。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言:“每一个地区中医药特点的形成,必然是对传统医学理论的继承性与实际运用的创造性相结合的结果。小的突破,至少丰富了中医临床的风格,增加了地方性的应用经验;大的突破,有可能形成新学说,带来整体性的变革。”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江门诞生了不少名中医,如广东四大名医之一的陈伯坛,南京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师卢朋著,首届国医大师、被誉为广东人“宝贝”的邓铁涛,岭南中医伤寒四大家之一的易巨荪等中医大家。

中医药在与瘟疫的斗争和防治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瘟疫自远古以来便是危害人类生存的重要灾害之一,据江门大事记记载,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外海乡流行腺鼠疫,至同年十月,死二百余人。有的患者服食中药金汁和普济消毒饮得以痊愈。民国五年(1916)4月上旬,外海乡流行鼠疫,历时5个月。多数患者服中药普济消毒饮获救,死亡较少。

纵观江门地区的瘟疫事件,有两味中药方剂特别被提及,一味是中药金汁,另一味则是普济消毒饮。其中,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有言“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开金汁治疗疾病之先河。温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针对疫毒疹治疗的一味方剂里也使用了金汁。何谓“金汁”?《本草求新》的解释:“一名粪清。主治同人中黄。用棕皮棉纸,上铺黄土,淋粪滤汁,入新瓮,碗覆,埋土中一年。清若泉水,全无秽气,胜于人中黄,年久弥佳。”用现代语言解释,金汁即是一种通过对粪便进行溶解过滤得到的药物。其性苦味寒,无毒,入心、胃、三焦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可治天行瘟疾、阳明燥渴、温病发热等症。古代的瘟疫也称为“疫毒”,中药金汁的解毒功效可能是其对瘟疫能起到防治作用的主要原因。

另一味中药方剂普济消毒饮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大家李东垣所创,出自《东垣试效方》。当时流行瘟疫,书中记载:“泰和二年,先师以进纳监济源税,时四月,民多疫疠,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多不救。”张县承之侄亦同患此病,求诊于东垣先生,遂有此方。随后被推广于民间,救治了无数人。普济消毒饮具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效。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学巨著《医宗金鉴》将其列在《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瘟疫门》中,指出:“瘟疫一证,乃天地之厉气流行,沿门阖户,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盖邪气自口鼻而入,故传染之速,迅如风火。但毒有在表、在里、在阴、在阳之分,其或发,或攻,或清,当因春风、夏热、秋凉、冬寒之四时各异,随人虚实,量乎轻重以施治也。”书中方歌曰:“天行厉气瘟疫病,为病挨门合境同,皆由邪自口鼻入,故此传染迅如风。当分表里阴阳毒,因时取治审重轻,古法皆以攻为急,荆防普济救苦攻。”可见普济消毒饮在瘟疫方面的治疗之功。

江门名医众多,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商业因素,催生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药品。风行世界各国的跌打止痛药黄道益活络油,是江门台山人黄道益在1968年研制的,专治跌打肿痛、腰酸背痛、舒筋活络;止咳宝片,原名“刘得之救命止咳宝”,是台山企业特一药业(原“台城制药”)的核心产品,其秘方入选第一批岭南中药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老吉凉茶由鹤山桃源镇钱塘人王泽邦创制,成为中国凉茶类饮品销量前列产品;蜜炼川贝枇杷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之功效,其品牌由开平人潘百世、潘应世兄弟共同创立;新会陈皮,具有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2006年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因其独特的临床疗效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作为治疗用药之一;恩平簕菜,具有酥脆、甘凉、爽口的独特风味,含有解毒之功效。

img

图1-5 “台山人的《本草纲目》”——《百峰山草药》

在江门中医药本土著作中,《百峰山草药》的编著在当时颇具影响。该书被誉为“台山人的《本草纲目》”,是一本由十几位基层医务人员以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得来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为基础编写而成的本土中草药集大成之作,1970年由当时的四九卫生院出版(图1-5)。这本书记载了本土中草药317种,防治单方、验方536条。各种药以本地药名为主,并列有各地区别名,科属形态、生长环境和特点,采集加工,性味功能,用途用量(并附有人畜用药量)。每个药名都有配图,图文并茂。药物编排以药性功能分类。处方分为预防、传染病、急救治疗等,中西症状配合,按人体内各系统分类排列。书中所列病症均为城乡常见病、多发病、普遍存在的病症。还编有草药性赋、常用合剂方诀、采药须知歌诀、毒药性歌诀等,便于记忆。《百峰山草药》由当时著名的骨科中医师林鸿桓主持编写。如今林医生已过世,其子林锐民也是一名骨科中医师。据林锐民医生回忆,父辈当年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把卫生院开展中草药防治疾病情况作初步总结,并将部分中草药和经过临床实践有一定疗效的处方汇编成集,便决定编写这样一本实用的中草药书。当时领导非常重视,组织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力量,每天分批上山采摘草药,另一队人员走遍乡间寻访药方。其中的插图是调动全镇的中小学美术老师和美术爱好者手工绘制而成。一边采药,一边编写,一边绘图,真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画面!用了大概半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本被誉为“台山人的《本草纲目》”的《百峰山草药》编写工作。这本书当时影响非常大,全县医务人员、赤脚医生、工人农民、干部职工、老师学生几乎人手一本,甚至远销海外,受到华侨的欢迎。时间虽然过去了50余年,但《百峰山草药》对本地中药物种分析和进一步推广人工种植,对本地特有的常见疾病进行病理研究与分析,对民间的食疗、居民的日常保健推广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的蓬勃发展,无形中也促进了江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目前,江门已有不少与中医药相关且与人们健康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蓬江余氏针刺三法针灸理法体系,是以江门市名中医余伯亮为代表的一脉经数代传承、完善的针灸学术经验与实践体系,已被列为蓬江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山马氏中医推拿按摩历代相传,其传承人熟练掌握各种按摩手法治疗脊柱方面的疾病,至今已成为江门中医药界乃至岭南地区知名治疗手法。

医家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哲学。传统武术有“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之说。武术习练时的易学思想也深刻反映了中医哲学智慧,两者的交融日益加快,“武医兼修”也被武术流派所提倡。在此基础上,武术与中医药的关系日趋密切。江门武术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独树一帜,多方融汇海内外武术文化,既博采众长又独具侨乡特色,蔡李佛拳、咏春拳、太虚拳等地方拳种享誉海内外。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术是传统武术结合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强调从整体观出发,注重人体的内外兼修,通过武术调通经络、流畅气血、协调阴阳,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的功效。

作为一种文化思想,中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理念已深入江门人心中。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便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人们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以蒸、煮、煲为主要烹饪方式的江门菜肴口味清淡,多数荤品菜肴配以陈皮调味,独具特色。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还体现于当地人的饮茶习惯。凉茶是江门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具有除湿祛热、清肺润燥的功效,经过具有中医药知识的人士长期实践,各种各样的凉茶不论盛暑隆冬,四季皆可服。

在绵延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江门中医药文化始终与华侨文化、武术文化、海丝文化、饮食文化等元素融合,各种文化与中医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造就了今日超越时间和空间界限的绚丽多彩的江门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