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医德思想的发展历程

古代医德是以医生为主体、以医患关系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属于医学伦理学的初创阶段,历代医学名家结合自身经历、体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医德思想。我国古代医德产生于春秋末期,发展于汉唐,完善于明清。

1.古代医德思想的萌芽和起源 古代医德思想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构木为巢或穴居野外,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野兽、毒蛇、饥饿、寒暑、风雨雷电等是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威胁。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人们逐步掌握了治疗疾病的原始方法,学会了热敷、火罐、按压止痛,用裹敷以救外伤,用石刀切开疮疖,以及包扎、止血、挤压脓液等方法,为防止中毒,人们对采来的各种野果、野菜等进行无数次的尝试、验证。《帝王世纪》记载:“伏羲氏……画八卦……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淮南子·修务训》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遇七十毒。”这些原始医疗活动以“以拯夭枉”“令民知所避就”为目的,可见当时已有了朴素的“仁爱救人”的医德思想。医家们为疗民疾而亲身试验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对我国古代医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逐步认识到医疗活动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开始形成对医家的尊重和医家对患者的关爱。

2.我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形成 古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有了专门从事医疗工作的医生,并且有了较细的分科和考核制度,也有了对医术和医德的严格要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年终稽考不仅是技术考核,还包括对医生品德、作风、态度等方面的考察。《素问·征四失论》明确指出:“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内外相失,故时疑殆。”医生必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只有德才兼备的医生才能获得“十全为上”的肯定。

战国末期,封建社会逐渐代替奴隶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为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这个时期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中包含了许多医德方面的专论,如《灵枢·师传》专门论述了医生的责任和良心,《素问·疏五过论》指出了五种医疗行为与医疗态度的过失。“五过”即“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愚医治之,不知补写,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此治之二过也”“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医不能严,不能动神,外为柔弱,乱至失常,病不能移,则医事不行,此治之四过也”。也讲到从医必须具备的“四德”,即诊病务详病因,治病务重扶正,操作务遵常规,明察务求始终。“五过”与“四德”紧密相连,“无过即有德,重德可疏过”。《素问·征四失论》专门论述了医生在临床诊疗中易犯的四种失误,以诫示医生。《黄帝内经》总结了西汉以前的医学伦理思想与实践经验,不仅确立了我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雏形,而且标志着我国传统医德的初步形成。

3.我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发展 我国传统医德至汉代有了长足发展,张仲景是杰出代表。他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对医学的性质和宗旨、医学道德、医学的发展都进行了精辟阐述,提出医学的目的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医生要“精究方术”与“爱人知人”,对当时医界中“不留神医药”而“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的医疗作风予以愤怒谴责。他指出:“观今之医……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这一时期还有淳于意、华佗、郭玉等医学大家,他们不仅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不慕名利,不攀权贵,为后世称道。

隋唐时期名医辈出,医德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内容比较全面的医德规范。孙思邈是这一时期我国传统医德的集大成者。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不仅是一部医学经典,也是医学伦理思想的光辉巨著,对后世医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从医目的、医生品德、治学态度、医疗作风、医患关系、同道关系等体现医学伦理的问题。他联系临床实践,使伦理渗透于医理中,进行医德教育和医德评价,强调医家必须兼具“精”和“诚”两个方面,“精”指精湛的医术,“诚”指高尚的医德。他明确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者首先要有仁爱的“大慈恻隐之心”“好生之德”,对患者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

4.我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完善 经过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发展,宋代医德的内容更加丰富和规范,非常重视医德的教育和修养。张杲整理历代医学中的典故和16位名医的传记,编成《医说》十卷,发展和补充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寇宗奭的“治病必要”、林逋的《省心录·论医》、陈自明的《外科精要》《妇人大全良方》及南宋时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等著作中对医德规范均有具体和详细的论述。

金元时期,医学界出现了学派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医德思想除了继承“济世救人”的传统外,突出表现为关心人民疾苦、热心救治、不计名利和不图回报的道德风尚;从实际出发著书立论、遵古而不泥古、探索创新精神;热衷医业、勤求博采、勇于实践、反对巫医骗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如刘完素认为,“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以“济世”和“愈疾”评价一个医生的医德。朱震亨认为应诊不惮路途遥远,有请必往,虽风雪载途,亦不为止。

到了明代,我国的医德规范、医德教育、医德理论发展已日趋完善和成熟。名医陈实功提出了医德守则“医家五戒十要”,对古代医家的名利观念、医学保密、救命施药、学习作风、同行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均有论述,提出了非常具体而实用的医德规范,对我国传统医德进行了系统总结。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分析了新形势下医患关系的特点,提出“不失人情”的原则。龚廷贤提出医家和病家“十要”,对医患双方提出道德规范。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龚信在《古今医鉴》、龚廷贤在《万病回春》、李梴在《医学入门》中阐述的医德规范,均对我国医德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医家在医德规范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喻昌所著的《医门法律》一书。其突破了过去医家用“五戒”“十要”等箴言式的说教方法论述医德原则的传统,而以临床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法则作为医门的“法”,以临床诊治疾病时易犯的错误提出的禁例作为医门的“律”,两者结合称为“医门法律”,确立了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此外,徐大椿提出医当有“救世真心”,行医当“正其心术”,用药当“至精至当”;黄凯钧提及“病有十不治”“医当革十弊”,从医“二十四条”;张石顽提出“医门十戒”,并要戒“三种大病”;夏鼎提出“十种人不可学医”。

总之,我国古代医学伦理思想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不断发展,并源远流长,经历代医家的实践探索和立论著述,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