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吕如云学字

“好啊!”吕如云一下子站了起来,一脸惊喜的看着她。她嫁进王家也快一年了,丈夫说过好几次,等有空了就教她读书识字,可他一直在忙,一直没有时间。挤出来的一点时间,也只教了她从1到10的几个数字。

她以为二妹前几天说的教她,也不过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兑现了,心里自然欢喜。

虽然不用忙地里的活,但家里人依旧各忙各的。

玲儿依旧在研究她的“方田术”,母亲和大家在弄馅儿,中午准备蒸包子。

二姑娘问玲儿借了一套笔墨纸砚出来。黄麻纸铺开,笔墨备好,二姑娘抬头问嫂子:“嫂子,你想先学什么?”

“我也不太清楚!你看我适合先学什么?”吕如云是真的两眼一抹黑,想学的太多,她也不知道自己该从哪里学起了。

“《千字文》《千家诗》《六言杂字》,你想学哪个?”二姑娘将自己刚入学时先生教授的一些内容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找出这几本来问她。

“《千家诗》?”吕如云其实也不确定,但听到它里面带了个“诗”字,便多了几分兴趣。

“好嘞!”二姑娘跑回屋里,从书架上找到了那本有些泛黄和卷边的《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就是它了!”

《千家诗》第一卷“时令门”---“春”。

附:探春、春游、春阴、春暮,伤春、春愁、春恨、送春,余见天文气候门。

第一首便是李商隐的《春》。

“我们今天就先学李商隐的这首《春》!还是很应景的,现在刚好是春天!”二姑娘拿起笔墨在最上面那张纸上写下了这首诗的全文: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在另一张纸上写下了“李商隐”三个字。

写完后,她将两张纸并排放好,问站在身边的吕如云:“嫂子,这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哪个?”

吕如云的手指在九和十这两个字上点了点:“我认识这两个!从一到十的数字我都学过了!”

“好!那我们就从第三个字,‘春’开始学起!”二姑娘把写好的两张字在桌子的边缘铺好,又用一小块磨压在了两张纸中间,便开始教吕如云认识春这个字,“春,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季节,春天。其实写起来也不难,春上面的部分,你看像不像数字叁下面的部分加上一个人字?”说完,她便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分别写了一个“叁”和一个“人”字,“叁你已经认识了,另外一个字呢,便是我们说的‘人’了!春的下半部分,是由日组成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说着,她又抬手写了一个“日”字在纸上,与叁、人并排,“看,这首诗的第一句,就有个‘日’字!”她指着方才写了整首诗的那张纸,让吕如云自己去发现。

吕如云打眼一看,果然在“九十春光斗日光”那句里看到了“日”字:“这个!”她兴奋的指出来。

“是的!嫂子,你先试着写一下这三个字,我一会儿再学别的!!”二姑娘将笔递到吕如云面前,把自己写的纸拿到一遍,让她在新的纸上练习。

吕如云拿毛笔的手有些紧张,她虽然认识从一到十,王宁也教过写法,她也努力练习过,但到底学习的时间不多,拿起笔还是会紧张。

但她拿笔的手还是稳的,落笔先打了一撇,那便是先学写“人”字了。一撇一捺,她写的尤为认真,初春尚寒时节,一个“人”字写完,她竟出了一身的汗。

二姑娘见她神情紧绷,整个人都紧张的不行,马上上去安慰,右手拍着她的背,一手按了按她刚写过字的纸,夸到:“写的特别好!这落笔还颇有季先生风韵呢!”她口中的季先生,自然是众人皆知的无类书院的季先生。

“是吗?我看看!”王宁放下手中编了一半的筐子,凑过来看,尤其仔细的看了眼二姑娘说的那个落笔处,“别说,还真有点像季先生落笔的手法!”

王粮也半起身看了眼,跟着众人夸道:“嗯,确实写的不错!”

“你们别夸我了,我这水平,我还不知道吗?”吕如云虽然被大家夸的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的紧张着实减缓了很多,整个人也没那么紧绷了。

接下来的“叁”和“日”都写的非常顺利,作为初学者,虽然笔触稚嫩,但整体看着倒也工工整整,这还多亏了前几个月王宁帮她打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