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天光微亮。
杨修洗漱完,扯过毛巾,擦干身上的水渍,突然想起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来。
连忙匆匆出了门,直奔师父起居室而去。
“师父,弟子入院的秘籍奖励还没领,你有什么建议吗?”杨修行礼后问道。
从拜师收礼,到授艺,再到之后的练功和药浴,事情一件接一件,心情跌宕起伏之下,倒是把这事给抛在了脑后。
突然想起,连忙跑过来向师父请教。
“为师之前不是给了你一把刀,就选本刀法,内练法拳法有大炎烈火功,再挑一本以速度或者闪躲见长的身法,刚好与爆发突出的大炎步互补。”王不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有师父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遇事能请教,多了一个眼光和经验独道的长辈指点,哪怕新人也不至于两眼摸黑,能让杨修在武道上少走弯路。
杨修行礼告退,转身出门,来到李海办公间。
“李教员,我来挑选入院武技。”杨修表明来意。
“跟我来,想好要学什么吗?”李海带着杨修往外走,一边走,一边问。
“师父让我选刀法和身法。”这也没啥好隐瞒的,杨修如实说。
“你倒是运气不错,找了个好师父。加油吧,别让他失望。”李海感慨一句。
听他说话,杨修猜测,李海与师父应该相交颇深。
上了高塔四楼,四周靠墙放满了书架,琳琅满目的摆满了书籍。
每个书架上方横板,贴有分类标识。
杨修没乱动,目光看向李海。
“左手边是武技功法,右边是各类杂书。杂书可外借,限每次一本。”李海四处指了指,为杨修做了简单介绍。
“你对武技有什么要求?”李海扭头询问道。
“刀法要爆发力强速度快的,要是能契合烈火劲最好。身法追求躲闪,小范围挪移灵活的。”杨修把师父的意思对李海重复说了一遍。
李海微微点头。
“左边倒数第二个书架,第三层从左往右第六本,你去拿过来。”
“还有第四个书架最底层,从右往左第二本,找出来。”李海指点道。
“谢谢李教员关照。”
杨修知道,这不是自己足够优秀,李海是看在师父王不二的面子上,才出言指点自己的。
根据李海的提点,杨修很快把两本秘籍找到,从书架里小心的抽出来。
走回来后,递给李海。
李海接过,看了一眼,拿起其中一本,向杨修示意。
“袖刀斩,袖里刀与拔刀斩融合而成,速度快爆发强,隐蔽性好,防不胜防。在诸多黄级刀法里可为上乘,看王瘸子的面子,破例给你了。”
按照内院规则,新人入院可选蓝级武技和内练法各一本。
现在李海却给自己挑了本黄级上乘刀法,果然不管在哪个世界,道理都是一样的——朝中有人好办事。
“瞬步,小范围躲闪技,优点是启动快速度快,灵活多变。缺点,损耗大,难持久。这一点刚好能被烈火劲弥补,可谓相得益彰。”
李海说完有些得意,换个经验少点的教员过来,想要于众多功法武技里,为其找出最为合适的搭配组合,可没几个人做得到。
也就是他,仗着藏书阁管理员的身份,对各种武技功法无比熟悉,才能做到这程度。
自然有其得意的资本。
杨修不清楚这些,没敢乱说话,只是郑重的再次对其道谢。
把两本秘籍小心的贴身藏好,再次看向李海,准备告辞离开。
“再去右边挑本杂书,拿回去看看。挑好了,自己去进门处桌上记录清楚,你就可以离开了。”李海对杨修摆摆手,转身去了左边深处。
杨修听话的老实走向右边,从书架上找到一本名为“大炎风物见闻录”的书。
拿在手上,在门口处记录在册。
回身看了一眼身后,没见到李海的身影,顿了顿足,然后出了门,下楼。
迅速从镇妖塔离开。
回到住处,杨修把怀里的秘籍拿出来,放在桌上。
没有急着看,而是翻开了手上的这本杂书,津津有味的品读起来。
“大炎风物见闻录”这本书,里面有对大炎王朝的大致介绍,大多讲的都是大炎王朝各地的一些风土人情。
杨修从这本书了解到,大炎王朝以武立国,于四百多年前,由武易武圣,也就是武祖建立。
由开国的武祖历,到现在的炎宗历,至今已经传至第三代,当今圣上世称炎宗,上位五年。
而武祖病逝,就是在去岁,不过是在杨修降临之前。
较真的话,前不久杨修还见过武祖本人呢。
在武圣典空间里,只不过如何把一个死去之人,弄活装进去,原理是什么,他就不清楚了。
炎宗四年,武祖薨,天下乱。
少了武圣镇压的大炎,立马变得风雨飘摇,乱象丛生。
各路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纷纷现世,祸乱天下,百姓民不聊生。
杨修就是在这个时间点,来到此方世界的。
这本书应该是武祖历早期时候著写的,后来的事没有半点记录,就连对开国武祖的记载都不多。
后来的这些信息,还是杨修这一年来,自己收集了解的。
杨修合上书,不准备再看。
一本离现在几百年的杂书,多数记载恐怕早已变质,与现实完全对不上了。
如果杨修把里面的某些信息当真了,说不定哪天就会害了自己。
他把目光瞄向桌面的另外两本书,拿起其中的袖刀斩,翻看起来。
翻了几页,很快又放下。
字全都认识,可理解起来有些难。感觉就像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基础知识都没学透,就去看初中的课本,理解不了。
接着,他又把手伸向那本身法。
还是觉得难,他知道这跟悟性没多大关系,因为之前自己压根就没接触过身法。
这是第一次,什么都不懂,悟性再高又如何。
一头雾水,如何去悟?
这可不是写话本小说,主角一介白身,来个奇遇捡本武功秘籍,随便翻一翻看一看就学会了,还立马神功大成,横扫天下。
一看就在扯淡,一眼假。
没接触过,毫无基础,甚至连对身法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怎么悟?
凭空而现,无中生有么?
杨修摇摇头,无奈把手中秘籍又放下。
难道又去找师父?
可师父也没法二十四小时陪在身边,靠人不如靠己,杨修决定自己先试试。
咬咬牙,忍痛拿出虎豹丸。
心里默念:献祭!
熟悉的字迹再次浮现。
【献祭成功】
【祭品:黄级下品虎豹丸】
【品质:黄色普通(原优秀,因炼制手法粗糙,一定程度破坏成丹品质,下降一级)】
【赐福:武圣真灵(黄下)】
两个“+”号,也同时出现。
杨修现在修为刚突破,离临界瓶颈远着呢,短时间内自然不可能再破境。
而他目的又是学习修炼武技,如何选,自然不用多说。
轻轻在演武后面一点。
丹瓶从手中消失。
轰——
武圣典大放黄光,这次意识没被挤出来,由始至终,杨修保持清醒,看着武圣典。
突然,一方空间凭空而现。
场景变了,不再是灰蒙蒙一片混沌,这次是一间室内练功房。
房间周围,从天花上垂下许多细铁链,铁链一端挂着小铁球,密密麻麻悬在半空。
房间正中,站着一名消瘦黑发中年男子,一袭青衫,样貌倒是生得俊秀,人却无半点气势,显得平平无奇。
双眼茫然,低着头,一动不动。
忽然,中年男子身上青衫,无风自动,一股看不见的气浪,自身而起,向外扩散。
振动空中的小铁球,极速摆动,铁链哗哗作响,刺耳难闻。
突然,杨修眼睛睁大,眼球一突,脸上写满了震惊。
眼前出现的一幕,他没看懂。
完全没看清,人影像似动了,又好像没动。
可四周的小铁球上,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出现了一道薄薄的空隙,从正中间透球而过,而铁球一个没裂。
倏——
一声急促的破空声,这时才延迟到来。
原来中年男子刚刚已经出手,可杨修却连他动没动都没看见,这是什么出刀速度?
这要是面对这样的敌人,就这一瞬,可能被杀死无数次,自己都感觉不到。
太可怕了!
如果不是需要震荡铁球,漏了底,中年男子没有任何地方,表现出会武功的样子,就像一个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普通人。
可一出手,却是石破天惊。
不等杨修平静下来。
中年男子缓缓抬头,第一次肉眼可见的动了。
“吾名,李无极,人族一武夫,擅刀,今日传刀与尔,祝登峰,武运昌隆。”
一道淡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中年男子不知何时已经到了杨修面前。
伸手往杨修头顶轻轻一拂。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杨修这次没躲,驻足原地不动如山。
刹那间,大道之音,在脑海响彻不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慢相持,力强为坚,力若不逮,奇诡难测……无势无形,杀机暗隐,夺命无痕。”
随着声音而来的,是一道人影。
手握长刀,辗转腾挪。虚实快慢间,或劈或砍,或刺或斩,或挑或撩,或藏或袭……
刀招不断分解、组合,然后循环重复。
不需要人解释,杨修好像天生就明白其意思。
这是刀法总纲和招式拆解演武。
一种如放电影似的教学方式,不用担心忘记,也不会看不明白。
杨修立马便入了神,跟着人影学了起来。
咕!咕咕——
直到肚子传来一阵饥饿感,杨修才沉迷着从武圣典营造的空间里退出来。
一阵迟来的胀痛感袭来,脑袋像是要爆炸一样,但没有破镜时那般强烈。
咬咬牙,还能忍受。
迫不及待的拿过袖刀斩,再次翻看起来。
只觉之前不甚明白的地方,豁然开朗,各种感悟涌上心头。
拿着刀,手舞足蹈比划一阵。
突然,一股热流,从心而起,一路到了握刀的手,杨修顿时有种不吐不快之感。
想也没想,顺势一刀对墙劈出。
唰——
刺耳的破风声响起,一道浅浅的刀痕出现在石墙。
杨修心里一喜,自己这门袖刀斩总算是入门了。
随后,才感觉到身体发虚,又累又饿。
杨修知道,这是内劲勃发,透刀而出,消耗过度之象。
只要身体摄入能量,休息一晚就能恢复。
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把身法秘籍拿起又放下,没在强撑,收拾一下,去了楼下饭堂。
连吃了三大盆米饭,身体的虚弱感才渐渐消去。
自这天起,杨修大多数时间窝在屋里,勤学苦练打磨自身。心有疑惑,就去找师父王不二请教,日子过得特别充实。
每月四天的休假,则被他一分为八。每次出去半天,看看杨清,顺带帮羊角辫完成作业。
而姐姐这边,羊角辫也给安排好了工作,在他家开的镖堂里做一份接待的活儿,有了稳定的收入。
一边赚钱,少有开销,来回间杨修的钱袋子反而日渐充盈。
姐姐杨清这边生活有了保障,也没了安全隐患,杨修无需再担忧。
一切也算暂时安顿好了,杨修便一心一意的埋头练武。
时间一天天过去。
杨修也开始了他苦修的日子,每天天还没亮,便起床,搬运烈火劲打熬筋骨。
上午跟着师父学习,下午练刀和身法,晚上泡药浴,修劲力。
虽然内院饭堂免费提供三餐,而且菜色营养基本足够日常练武消耗,可他每次出去还是会额外给自己带点吃食回来,而且大多为肉类。
每次练功结束,稍稍吃点,以保证身体成长所需的能量维持在结余线之上。
有富余,才可以为武圣典充能。
同时,为了加快武圣典充能进度,淬血散三个月的量,被他十二天就完全消耗殆尽。
现在手上仅剩两颗虎豹丸,还是师父王不二开后门破例给的。
大量的资源散去,给杨修带来的收获,也极其喜人。
烈火劲已入门,烈火拳和大炎步初窥门径,瞬步初步掌握,运用亦已熟练。
进步最快的,也是最离谱的,要数袖刀斩。现已登堂入室,且离登峰造极也不远了。
灌顶传功的好处,一下就体现出来,瞬间拉开了与其他武技功法的距离,遥遥领先。
而武圣典经过十二包淬血散的供养,加上日常进食营养补充,在前两天已经变成了深蓝色。
现在资源差不多耗尽,修炼效果已经缓下来了,到底要不要使用武圣典,杨修一直在纠结。
如果给杨修排一个功法修炼的主次先后,那大炎烈火功首当其冲,其次是袖刀斩,身法排在最后。
袖刀斩已练到登峰造极,暂时够用,无需考虑。
那就只剩一个大炎烈火功。
可它是绿级,武圣典的深蓝能量肯定带不动,但是让杨修拆成三份做单独演武,性价比又不高。
能量太浪费,杨修不愿意。
他也不是没想过,心一横把大炎烈火功献祭算逑。
可想到里面内容师父还没讲完,每次授艺时都会让他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要是自己拿不来,岂不是会惹怒师父,得不偿失。
这么一想,立马又冷静下来,不敢冒险了。
杨修尝试过,拿自己照着抄写的绢本献祭,可是没用。
或许是字里行间缺了神韵,并不被承认,武圣典毫无反应。
各种方法,尝试折腾好几次后,杨修放弃了。
就没一次成功的。
而他也按下心思,老老实实一天天开始苦练。
虽然过程枯燥乏味,但感受着这种自己一天天一点点变强的感觉,却相当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