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永乐本《回回馆杂字》《回回馆译语》成书背景

一、明代的翻译机构及《华夷译语》

(一)明清时期的翻译机构

明代前期,中原与周边民族地区及国家之间朝贡贸易往来频繁,需要大批翻译人员。为了培养翻译人员,永乐五年(1407)三月,四夷馆正式成立,隶礼部,主要负责教习其他民族语言文字和翻译进贡的表文,设有教授和生徒。《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太常寺)提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掌译书之事。自永乐五年,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正德中,增设八百馆。万历中,又增设暹罗馆。”四夷馆少卿主事,译字生专职负责外事文书的译写工作,通事负责口译。各馆编写的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对照分类词汇手册叫“杂字”,来自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使节上呈的表文(用汉文写成,附有其他民族语言文字的译文)叫“来文”。杂字和来文合称“译语”。四夷馆下设各馆分别编写各自的“华夷译语”。

除了四夷馆,明代还设立了总理外交事务的会同馆。《大明会典》卷一〇九“礼部·宾客·会同馆·各国通事”条云:“洪武永乐以来设立御前答应。大通事有都督、都指挥、指挥等官,统属一十八处小通事,总理来贡四夷,并来降夷人及走回人口。凡有一应夷情,译审奏闻。”“凡在馆钤束夷人,入朝引领,回还伴送,皆通事专职。”会同馆下设四夷十八馆,其馆名如下:女直、达达、回回、云南、百夷、安南国、占城国、日本国、西番、真腊、爪哇国、缅甸、朝鲜国、暹罗国、琉球、河西、苏门答剌国、满剌加国。会同馆也编写汉语与其他民族语言对音的“译语”,以便于各馆通事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由于会同馆所编“华夷译语”主要用于口头通译,往往不录其他民族的文字。

(二)《华夷译语》的内容及版本

从编写的内容和时间看,“华夷译语”有广狭二义:狭义的“华夷译语”仅指明洪武十五年(1382)至洪武二十二年(1389)之间由翰林侍讲火源洁、编修马沙亦黑奉敕编撰的蒙汉词汇对照词典;广义的“华夷译语”是各馆所编的译语的总称,有洪武本、永乐本、会同馆本、会同四译馆本4种版本,学界一般分别称之为甲、乙、丙、丁四种。各本的基本情况如下:

甲种本,即前述狭义上的《华夷译语》。该书收词17门840条,词条不列蒙古文字,只有汉字译音。该书在《涵芬楼秘笈》中有收录。

乙种本,又称永乐本、四夷馆本。自明永乐五年设四夷馆后,至万历七年(1579),由四夷馆编纂的《华夷译语》包含了《鞑靼馆译语》《女真馆译语》《西番馆译语》《西天馆译语》《回回馆译语》《百夷馆译语》《高昌馆译语》《缅甸馆译语》《八百馆译语》《暹罗馆译语》等十种译语。各馆译语内容都分杂字和来文两部分内容,都有民族文字。

丙种本,又称会同馆(或“会通馆”)本,明末茅瑞征(伯符)辑,会同馆总其成,有《朝鲜馆译语》《日本馆译语》《琉球馆译语》《安南馆译语》《暹罗馆译语》《占城馆译语》《满剌加馆译语》《鞑靼馆译语》《回回馆译语》《女真馆译语》《畏兀儿馆译语》《西番馆译语》《百夷馆译语》等十三种译语,会同馆所编的《华夷译语》,仅有杂字,没有来文;且只有汉字译音,不书民族文字(冯蒸1981)。

丁种本,又称会同四译馆本。清乾隆十三年(1748)会同四译馆设立之后开始编纂,包括了汉语与英、法、德、意、葡、拉丁语以及与云南地区诸多民族语的“译语”,据统计共有42种71册(冯蒸1981)。此类译语都只有杂字,没有来文。

以上四种,基本上概括了明清两代所有官方编纂的《华夷译语》的全部情况。《华夷译语》继承了古代以汉字“录写本言”、民族文字与汉文并存的对音传统,为研究语言、民族、历史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回回馆译语》的版本及刊布情况

由上文可知,乙种本和丙种本中都包含有《回回馆译语》。目前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收藏了《回回馆译语》和《回回馆杂字》,对照日本所藏东洋文库本《回回馆译语》可知,今国家图书馆所藏之《回回馆译语》是缺失了《回回馆来文》的残本,故而其内容与同馆所藏之《回回馆杂字》相同[1]。国家图书馆所藏《回回馆杂字》《回回馆译语》都属于永乐本,这个版本共收词条777条。

还有一种较晚的四夷馆本《回回馆译语》,不但对杂字部分做了增补,还增编了来文部分。据刘迎胜考证确认,这种类型的四夷馆本,我国图书馆中目前缺藏;其杂字部分所增补的词条多是从来文中收检而来的,共233条,续增之后的杂字共有1010条。

会同馆本《回回馆译语》只有杂字部分,没有来文部分;其杂字只有正文部分,没有续增杂字部分。这种版本的《回回馆杂字》共收波斯语词汇674条,其中与四夷馆本相同的有371条,另外303条不见于四夷馆本。

四夷馆与会同馆本《回回馆译语》,是分别独立编纂而成的,其分类与排序有所不同,而且所收词条及其数量、音译用字也有不同,最主要的区别是,四夷馆本《回回馆杂字》每个词条包含了波斯文、汉译、汉字对音,而会同馆本《回回馆杂字》却没有波斯文。去除重复不计,四夷馆本与会同馆本《回回馆译语》合计收波斯词语1313条。这些词条可以在刘迎胜《〈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的“校释”部分一览全貌。

中央民族大学东干学院研究所影印刊出的《回回馆译语》(2005),为会同馆本。该书系胡振华1990年在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访问时获得的复印件,回国后影印刊出。目前国内公开出版的含有《回回馆译语》影印件的书籍是: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经部》所收的《回回馆杂字》(第465页至第516页)、《回回馆译语》(第517页至第572页)各一卷,胡振华、胡军《回回馆译语》(2005),刘迎胜《〈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2008)。

《回回馆杂字》是我国现存古代用于翻译和教学的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波汉对照双语词典,该书采用义类编排法,分天文、地理、时令、人物、人事、身体等18个门类,每个词条包括波斯单词、汉译、汉字译音三个部分。《回回馆译语》所收来文由各国来朝贡的使节呈上的表文汇集而成,可以当作教学课本来用,因而又被称作“回回馆课”。

三、永乐本《回回馆杂字》概况

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所藏《回回馆杂字》系永乐本,这是我们研究的底本。前辈学者著文时依照学界习惯叫法,称之为“北图本”,本书也会沿用这一惯称。该本为清初同文堂抄本,原书版框高227毫米,宽150毫米,计103叶,205页。其波斯文是以毛笔抄写的[2]。其抄定格式是每半页八个单词,分上下两排,波斯文单词在上,汉译在中,汉字译音在下,汉字字序由右向左横写。此抄本“通用门”最后3个单词没有波斯文[3]

永乐本《回回馆杂字》,共收词语777条,分为18个门类,其次序及所辖词条数目是:天文门(40条)、地理门(56条)、时令门(41条)、人物门(65条)、人事门(98条)、身体门(50条)、宫室门(25条)、鸟兽门(49条)、花木门(42条)、器用门(50条)、衣服门(26条)、饮食门(33条)、珍宝门(18条)、声色门(17条)、文史门(17条)、方隅门(24条)、数目门(18条)、通用门(108条)。《回回馆杂字》是波汉双语词典,是为讲习波斯语之需而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