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冬日练兵屯田忙(求追读)

征战塞北,驱散蒙元,最大的敌人并不是残元的重骑兵。

最大的敌人是冷峻到残酷的自然环境!

滴水成冰的寒冷,寸草不生的冰原。

这些才是北伐过程中,让明军减员最多的原因。

“所以我军出征,都是春季开始,秋季结束。”

李文忠向几个皇子藩王,讲述北方作战的要点。

“春季出征,正是游牧部落饥困凋敝、难以为继的时候。”

“若是等到秋天,各个部落战马贴膘完成,作战难度少说也要上升三成。”

朱樉结合前世的经验提问道:

“初春时积雪化冻,道路泥泞不堪,不会阻碍大军行军吗?”

这一点,纵横欧洲的拿破仑就体会过。

俄国冬日的寒冷和春日的泥泞,阻挡住了五十万大军的步伐,直至兵败莫斯科。

李文忠已经体会过朱樉的聪慧,也不意外。

“北方同南方不同,春日来得晚且短暂。”

“江南二月即春天,关外则是要到四月。”

“越往北春天来的越晚。”

“因此说是春天出征,不过大军行至蒙元腹地,实际已经是江南的初夏时分。”

“此时雪已化去一月,不会对行军有太多的阻碍。”

从应天府至此时北元的首府上都,距离已经超过三千公里!

甚至于从上都一路向西进攻至欧洲喀山。

两者的距离相差无几!

“像是现在这样的冬日,北方的卫所都在忙着练兵、屯田。”

“就是为了来年春日的北伐做准备。”

李文忠稍微透露了一部分中央的作战规划。

朱棣好奇地问道:“为何一定要在北方练兵屯田?”

“如何不能从应天调兵过去?”

朱樉和朱棡相视一眼,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朱棣还小,不明白长途运输的损耗问题。

李文忠耐心解释道:“大军出征,运粮路线每长二百里,路上运粮损耗就要增添一成。”

“若是从应天调粮,运至北平便只剩三成,运至战场就只剩下一成。”

“损耗太大,朝廷的压力也太大。”

“调兵之事也是同理,应天兵到了北方,适应环境也要两三年的时间,不如直接在当地征兵。”

水土不服,在这个各地方物资交流不发达的时代,是客观存在的。

细究起来,大概是人体内菌群对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

朱樉开口道:“不过军屯也不是万世不易的良方,日后若是大明彻底击败蒙元,边境安稳下来。”

“还是要让军户转为民籍。”

屯田各朝各代都有,弊端其实大家也都很清楚。

军户在长时间军屯后,也会出现各种土地兼并,从而导致屯田军武备松弛。

从而军户沦落为农奴,或逃或死。

“此事不必再说了,屯田备战乃是陛下钦定之策。”

“非是我等可以议论。”

李文忠制止了朱樉继续说下去的想法。

“有这心思,不如琢磨下如何用火器与元军作战。”

朱樉也反应过来,自己说的有点多了。

顿了顿道:“火器作战,还是要靠整阵,令行禁止,百人如一人,才能最大发挥出火器威力。”

李文忠点点头,看向朱棡朱棣道:“你们也弄了不少的火枪,不过在我看来练的就远不及朱樉手下的火枪队。”

朱樉的军阵,甚至已经能够顶着重甲骑兵铁墙一样的冲锋变阵。

从横阵,变换成圆阵。

丝毫不乱,甚至还能够在变阵过程中继续发两轮排枪。

朱棣撇撇嘴道:“怎么和二哥手下的火枪队比,他每日光是火药就能用掉几千斤。”

“一个火枪兵每日练习就能打七八十发枪子。”

“我手上又没那么多钱,一周都打不到这么多次火枪。”

火枪兵虽然装备费用比较少,不过日常训练还是挺花钱的。

朱樉主要是自己就有火药工坊。

从木炭、硫磺、硝石等原材料加工,到火药的制造都能够自己完成。

火药成本非常之低。

“非是如此,你的兵日常纪律可也比二弟的差远了。”

李文忠摇了摇头说道:

“火枪威力还是要靠阵型,你连阵型都无法完成,如何能发挥出火枪威力?”

如今的火枪兵,大部分装备的都还是燧发滑膛枪。

几乎没什么准头,只能够密集阵型,形成弹幕,打击敌人。

至于火帽线膛枪,大多数都是军官、老兵自发购买。

不过他们的枪法就要好上不少。

基本都能够做到百米杀人。

极少数神枪手甚至能够在三百米距离上狙击!

朱棣也才明白过来,自己和二哥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大了。

“二哥,你军中操练的时候,能带我去看看吗?”

“可行,我军中今日就要出城操练,你也可一同来观。”

午时,在军中用过饭之后。

骑兵三百人为前锋,中间两千火枪兵为主力,四百骑兵殿后。

数千人浩浩荡荡出了聚宝门。

硕大的秦字旗,飘荡在冬日的风中,绵延上千米。

聚宝门外军民,数月前大多为秦王所救。

军民关系极好。

见到秦王旗帜,不少人都拿出珍藏的食物、酒水来劳军。

只不过酒水都被百户、小旗们拒绝了,粮食收了下来。

同时给了对方等价的钱或布。

秦王军令,巧取豪夺百姓者,斩!

战时胆敢饮酒者,斩!

在这之前,真有不开眼的,因为在操练时饮酒被斩首。

其中甚至有一个百户、三个小旗。

如此立威后,没人再敢违背军令。

朱棣同样打着绑腿,穿着一身小号的板甲,跟在行军队伍之中。

“二哥,咱们不骑马吗?”

朱樉望着不停在行军队伍前后来回游走的骑兵道:

“这本就是场拉练,除了骑兵外,所有人都要走路到目的地。”

其实拉练也不长,仅仅是从驻地,行走到云台山硫铁矿场。

直线距离七十里,路程一百里左右。

放到后世,开车不超过两个小时。

在这时候,即使是羽林卫出身的精锐。

一天也走不完。

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当然大军要保持阵型不散,自然不能随便乱跑。

这也是行军速度较慢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