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百年大计兴教育(求追读)

透过前头应天府尹救灾的事,朱樉也算是开看了。

这年头的读书人,质量真的是参差不齐。

想要得到高素质人才,还是要自己想办法培养。

正好趁着禁足的时间,朱樉开始编写教材。

《数算小学版》涵盖加减乘除、分数计算,初级方程、图形计算等等。

一系列基础数学内容。

《格物初阶》涵盖杠杆平衡、滑轮、温度、密度、压强等等。

这部分能学懂的人,其实已经很少了。

《化学入门》主要是实验仪器、物质构成、化学方程式、氧化物、燃烧性质、金属、溶液等等。

实验操作部分,能够上手的还不少。

不过各种化合物知识,少年们几乎没人能看懂。

郭兴汉已经是学习进度最快的,不过依然卡在滑轮组、物质构成等方面。

现代人其实日常中会接触到相当密集的物理、化学知识。

与之相比,对郭兴汉等人来说,朱樉教授的内容,很多都过于抽象。

尤其是,物理学之中的力学。

因为无法直观看见,对他们来说不亚于天书。

“还不错,这次能有六十分。”

朱樉当着众人面批改作业,一边总结:

“滑轮组方面,你们有时间可以多去冶铁工坊里看看,他们用的很多。”

冶铁工坊,因为需要吊装铁块、铁水等重物,用到了不少的动滑轮。

郭兴汉听到自己过了及格线,松了口气:

“都是殿下教得好,我等愚钝,如此多时光才学到这一点。”

如果按照后世高中生的水平来看,一个月时间才学这么点确实有点慢。

不过考虑到他们的基础,其实已经算是很快了。

就在朱樉开展青少年教育的时候。

一股一直被忽视的力量,也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秦王府现有的属官,大多是西北的官员兼任。

毕竟如今大明的官员不多,不可能将宝贵的行政力量浪费在藩王府内。

“陛下,秦王疏忽学业,整日同少男厮混,玩物丧志,还请陛下能训诫一番。”

大殿内,朱元璋依然一幅工作狂魔的样子,不停审阅、批改奏章,处理天下大事。

须发皆白、身穿一品大员服的老头,则弯着腰拜见皇帝。

告发秦王最近在学业上的疏忽。

“樉儿的学业,朕也日日关心,没你说的那么糟糕。”

朱元璋边书写奏章处理意见,边说道:

“不过是教身边的侍卫们,识几个字,明一些理罢了。”

“王参政,你言重了。”

朱樉写出来的教材,怎么会忽视老朱这个天子的意见。

当然是第一时间,拿给他观看。

无论是数算、格物、化学,其实都是属于“术”的范围。

而且在以验为先下,大多数都证实了。

并没有出现任何会威胁封建帝王统治的话语

老朱也就放任朱樉,在自己宫里教一帮小子玩。

“陛下,秦王不修德行,只重小道,日后如何能代天子牧关中?”

“恐怕少不得,劳民伤财,榨干民力。”

王克让见皇帝无动于衷,于是恐吓一番。

对于王克让这样的大儒来说,什么力学三定律、化学方程式,都是小道。

不是藩王需要学习的内容。

只有圣人之道,才是诸王、太子该学习的内容。

只有学透了圣人之道,才有可能做一个圣明太子,贤明藩王。

“王卿所言,不无道理。”

朱元璋停下手中的朱笔,首次抬起头看向王克让道:

“西北连番大战,生灵涂炭,民众这几年又供给大军军需,生活艰难。”

“王卿已是陕西参政,是时候前往治理一方。”

“王卿一片拳拳报国之心,朕心甚慰!”

“既如此,明日便为王卿送行!”

朱元璋刚开口,王克让还以为自己说服了皇帝。

内心一阵快意。

皇帝又如何?

还不是要受我辈文人的控制!

不过接下来的话语,确实让王克让惊悚不已。

西北多地,经历宋时数百年的放弃,早已不闻王化。

各民族之间矛盾众多,绝不是他一介书生能够轻松解决的。

况且陕西为供应徐达大军所需,征粮无数。

早已是民生怨道。

虽然因为大军驻扎,还不到揭竿而起的地步。

但是想要治理好,如同江南一样产出众多。

没有几十年的苦工,那是想也别想。

综上来说,这是件出力不讨好的苦差。

不过王克让如今已经被朱元璋用话语逼到角落里了。

不去也不行了。

只能够苦着一张老脸:“臣,谨遵皇命。”

然后好似瞬间老了十岁一般,佝偻着腰向殿外走去。

当晚,朱樉的住所聚集了不少的人。

今天朱樉要给大家做一个实验。

简单的燃烧实验。

用来验证朱樉所说,火焰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某种“养气”。

实验设备也非常简单。

一支大红蜡烛,一个吹制出的玻璃罩。

蜡烛放置在一张木板上,木板有一圈凿出来的凹槽。

“樉儿,这真能够不用吹气熄灭蜡烛?”

马皇后看着玻璃罩,将信将疑地问道。

“自然可以,母后。”

“孩儿已经试验过许多次了。”

朱樉自信满满地说道。

在场除了马皇后,还有老朱、朱标、朱棡、朱棣等一众人。

甚至还有不少刚刚会走的皇子,眨巴着眼睛看着桌子上的蜡烛。

朱樉将玻璃罩,轻轻扣在蜡烛之上,将底部边缘扣进凹槽。

形成一个近似于密闭的空间。

蜡烛的火光,缓慢地暗淡下去。

随后缓缓熄灭,只剩下一缕黑烟,还缭绕在烛心。

“真是如此!”

老朱算是在场人中,对朱樉编出来的几本小册子研读最深的。

他看到这里,便对其中不少的内容相信了七八分。

其他人,实际上也就看个热闹。

“这就是我所认为,燃烧所需两物其中之一。”

朱樉对着在场人说道:

“我将它命名为‘氧气’!”

“经过实验,可以测得氧气在空气中占据五分之一。”

“剩下的气体到底是何物,还在研究。”

“想必有一天,能够将空气组成,全部算出来!”

“好!”

朱元璋带头叫好:“需要什么告诉朕!”

老朱自然不是在乎朱樉对空气的研究。

而是朱樉的书中写出了一些猜想的东西,让他想要知道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