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榆与莲:榆林历史廉政人物故事
- 中共榆林市纪委编著
- 2365字
- 2024-11-03 15:00:16
杨家将
一门忠烈传千古
《宋史·杨业传》记载,杨家一门忠勇,父、子、孙相继守边,抗辽保宋,尤以杨业、杨延昭、杨文广功勋卓著。后人据史演义,在戏曲与小说中逐渐丰富其人物形象,美称为“杨家将”。
军事要塞“杨家城”
杨家城即麟州故城,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城区北十五公里处窟野河东山顶上。唐开元十二年(724)始建麟州,驻地新秦古堡,即今所遗存的杨家城。相传城外东南四十步处有“神松”三株,枝柯相连,粗须两三人合抱。故金时以“神木”名寨,元代以“神木”名县,“神木”之名即源于此。明正统八年(1443),县址移于今址,麟州故城渐废。
杨业父亲杨弘信,祖籍麟州,五代时,为保一方平安,自为刺史。地方志记其“保境边城,屡著功绩”。杨弘信长子杨业,弱冠即事北汉刘崇,后归宋,抗辽殉国,号称“无敌”。杨业之子杨延昭,守边二十年,屡屡克敌制胜,辽人呼为“六郎”。杨业之孙杨文广亦为名将,南征北战,战功卓著。
杨家几代人,忠勇报国,前赴后继,后世称之“杨家将”。
杨弘信次子重勋、孙光扆,世守麟州,继任刺史,曾孙杨琪、玄孙杨畋,俱为朝臣。故以北宋至今一千余年,人们一直称“麟州城”为“杨家城”。杨家城东城、瓮城、紫锦城各自为城,三位一体。东城为古新秦堡,北城与紫锦城为宋代扩建。考古勘探发现,城内有各类遗迹95处,建筑基址50余处,墓葬48座,城围五公里,城垣轮廓清晰。
杨家城既为州城驻地,又是军事要塞,城山一体,凭崖据险,易守难攻,具有“东控河朔、西藩榆阳、南翰关化、北当套虏”的军事意义。到明代仍为“控关中,扼河套,咽喉秦晋、襟带九边”之重镇。史家多次提及城内的标志建筑“红楼”,建于西城城墙之上,面向大川,视野开阔,是麟州城的制高点。北宋政治家、文史大家范仲淹、文彦博、司马光、欧阳修等都曾巡视麟州,登临此楼,且有《渔家傲·麟州秋词》《留题麟州》《忆红楼》等著名诗词传世。
杨家城遗址碑刻
杨家城是杨家将文化的源头,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榆林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无敌将军”杨业
杨业(927—986),原名重贵,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继业”,麟州新秦堡人,北汉麟州刺史杨弘信长子,忠烈武勇,有智谋。二十岁任北汉指挥使,赐姓“刘”,后升任建雄军节度使,“每作战,旗开得胜”,人称“无敌将军”。太平兴国四年(979),北汉为宋所灭。宋太宗赏其忠勇,封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遂复“杨”姓,单名“业”,后任代州刺史兼三交口驻泊兵马都部署。
杨业雕像
杨家城烽火台
杨业为政清廉俭朴,时至严冬也只裹棉絮御寒,案旁从不生火。他体恤属下,练兵攻战,身先士卒,受到官民爱戴,部下愿为其效力。
雍熙三年(986),契丹萧太后与大臣耶律汉宁,统兵十万攻陷寰州,直奔中原。宋廷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行营都部署,杨业为副都部署,率部护送移民。因监军王侁恶言威逼,杨业不得已孤军深入朔州被围。从中午苦战到日落,退至陈家谷口,尚存百余部下,孤立无援,众将力战群敌,不肯离去。杨业负伤数十处,杀敌百十人,终因战马受伤被擒,部下亦无一生还。
杨业被俘后,叹息道:“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遂绝食三日而亡。
其后,杨业妻折氏赴朝诉冤。宋太宗痛惜,追赠杨业为“太师中书令”,赏赐其家布千匹、粮千石;录用其子延昭为崇仪副使,延浦、延训为供俸官,延环、延贵、延彬为殿直。
戍边“六郎”杨延昭
杨延昭(957—1014),原名延郎,杨业长子,世称“杨六郎”。太平兴国年间,杨业攻应州、朔州时,杨延昭担任先锋,“流矢贯臂,斗益急”。杨业殉国后,杨延昭任景州知州,江、淮都巡检使,定远知军,保州巡检使等职。
咸平二年(999)冬,萧太后率军攻宋入侵北境遂城,遂城小而无备,城内大起恐慌。杨延昭召集精壮,分配武器登城守护。时值严冬酷寒,延昭命令往城墙上泼水结冰,城墙冰坚,滑不可近。契丹军围攻数日不下而退,延昭则率兵截获大量辎重,因功授莫州刺史。
真宗召见讨论边事,延昭详陈所见。真宗高兴地对诸王讲:“延昭之父杨业是前朝名将,延昭领兵戍卫边塞,有其父雄风,着实可嘉。”
景德元年(1004),宋真宗令杨延昭领兵万人,戍守北边。后契丹求和,延昭任保州知州兼缘边都巡检使,后升任保州防御使、高阳关副都部署。
大中祥符七年(1014)卒,时五十七岁。
杨延昭智勇善战,号令严明,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苦,深受部下拥戴,戍边二十余年,威震辽境。杨延昭死后,宋真宗痛惜不已,派朝官护柩回京,河朔百姓多望棺而泣。
忠勇作战杨文广
杨文广(?—1074),字仲容,杨业之孙、杨延昭三子,宋朝名将。
杨文广年少以杨家世代功勋入三班院任武职。庆历三年(1043),陕南张海起义,文广从征有功,升殿直。庆历四年(1044)六月,参知政事范仲淹任陕西、河东宣抚使,赏识文广,招于麾下。
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起兵反宋。宋仁宗命狄青讨伐侬智高。朝廷以杨文广有统帅才,且熟知广西形势,即升之以供备库使,出任广西钤辖,兼判宣、邕二州。杨文广屯守广西历十余年,以功累迁左藏库正使、带御器械,后授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熙宁元年(1068),陕西经略使韩琦派杨文广修筑筚篥城。为防西夏党项人破坏,杨文广采取声东击西策略,先扬言要建喷珠城,随即率部急奔筚篥,部署防务。次日清晨,西夏军赶到筚篥,见宋军防守严密只得退兵,并留书称回去奏请以数万骑兵来攻。杨文广立即派兵追杀西夏军,杀获甚众。九月,城堡修成,受诏褒谕。
杨家城将军祠
杨文广历任知州、知军,后又自西北边防移向河北,任定州路副都总管,升侍卫步军都虞候。熙宁七年(1074)三月,辽朝遣使到宋朝,争河东地界。杨文广献阵图及取幽燕(今北京)策略。未及朝廷回复,十一月,杨文广病故。来年四月,宋廷追赠杨文广为“同州观察使”。
杨文广征战生涯三十余年,西御西夏,南征广西,北拒契丹,传承了杨家将世代忠诚爱国的精神。
(神木市纪委监委 神木市史志办 神木杨家将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