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提升对秦腔重要历史地位的认识

廖奔廖奔,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曾任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出版著作《中国戏曲发展史》等30余种,发表论文、散文、杂文、诗歌、剧本、词赋600余篇,先后获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田汉戏剧理论奖等奖项,有《胡笳十八拍》《韩信》《金孔雀》等剧作上演,书法作品被众多场馆收藏。

我一直有一个感觉:我们长期低估了秦腔在中国戏曲剧种演变史上所产生的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中国戏曲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剧种先后是北杂剧、南戏和秦腔,而秦腔又促使戏曲声腔剧种发生裂变、最终形成遍地衍流的状况。

近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戏研所一批专家统计了截至今天全国戏曲剧种的数量,一共348个,研究一下这些剧种都是从哪儿来的,是怎么产生的,就会了解秦腔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最初的戏曲剧种是单声腔的:南戏和北杂剧。元代两者混融后出现了南北合腔,也就是说,互相吸收了对方的音乐成分,但没有产生出新的声腔。

明代以后北杂剧衰亡了,南戏开始了长期的分化演变史,不断形成新的声腔剧种,但它们的音乐元素是单一的,都是南戏声腔。例如明代中期的四大声腔海盐、余姚、昆山、弋阳,明代后期又演变出青阳、徽州、太平、义乌、四平、调腔等十几种声腔剧种,但它们都是南戏声腔的变种,都是南戏音乐的地方化和本土化,除了吸收了地方曲调以外,并没有更多新的音乐成分加入。

那么,南戏声腔里什么时候开始有新的音乐因素注入?那是在秦腔兴起之后。秦腔何时兴起的?今天还没有定论,是否可以早到陕西一些专家所说的秦朝的“秦声”,可以探讨。秦腔真正对全国戏曲声腔起作用是在明末,至少明末传奇《钵中莲》里的曲牌〔西秦腔二犯〕,已经是吸收秦腔的音乐成分,体现出秦腔音乐对南曲的影响。秦腔沿汉水到长江到达东南沿海一带,以其高亢嘹亮粗犷深沉的西北风格,给南方柔弱细腻的南戏声腔系统以巨大的冲击,南方声腔开始与之互相冲撞、产生剧烈的分化组合,南北音乐交融的新的复合声腔剧种开始形成,最终体现在西皮与二黄的结合和皮黄腔的诞生上。

一个象征性的典型实例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秦腔演员魏长生下扬州,是对秦腔所产生历史作用的生动描述,虽然时代晚了点。魏长生到扬州,掀起一场秦腔热潮,名声大震。他泛舟湖上,被妓女的画舫包围,“画桨相击,溪水乱香”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242页。。艺伶子弟纷纷效法其技艺,所谓“乱弹部靡然效之,而昆班子弟,亦有倍师而学者”沈起凤:《谐铎》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76页。。这进一步扩大了秦腔的影响。

复合声腔剧种的优长充分体现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焦循所喜爱的“花部”戏曲对普通民众的巨大吸引力上。焦循《花部农谭》说,昆曲听不懂,看了半天茫然不知所谓,又大多都是男欢女爱,没什么看头;“花部”演的都是忠、孝、节、义之剧,悲歌慷慨,听了血气为之动荡,唱词又通俗,妇孺能解,所以农叟渔夫都喜欢看。他自己就整天划船沿着湖边到处看“花部”戏。

于是,“花部”戏曲声腔彻底冲垮了“官腔”昆曲的统治局面,开始四处开花、遍地衍流,同时给各地造剧运动以启示和经验,还带动了后来民间诸多小戏系统的成形与蓬勃发展,这些小戏系统包括秧歌、花鼓、采茶、花灯、弹簧、道情等。这才形成了348个剧种的前赴后继与方兴未艾、覆盖整个华夏大地的局面。这一切的源头则是秦腔,是秦腔的崛起与注入南戏声腔、形成聚变与裂变,产生强烈冲击波所带来的物理和化学反应。

然后,19世纪末期戏曲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古老的秦腔又率先尝试在变革中求生,易俗社崛起于西北,使秦腔成为现代戏的鼻祖之一。这就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了。我看到最近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李梅他们提出“新秦腔”的概念,可以进一步探讨。就像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刘玉玲说,河北梆子在北京扎根日久,已经有了风俗变化和京都气派,应该改称北京梆子。

21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先后列入名录的戏曲剧种是昆曲、藏戏、粤剧、京剧,都有道理,但是迄今没有列入秦腔,绝对没有道理。为什么说前面列入的四个剧种都有它的道理?首先,昆曲是南戏最优秀的代表,也是最古老和影响最大的戏曲声腔剧种,当然应该是第一个,所以我们当年曾为之力荐申遗。藏戏是少数民族戏曲的代表,古老而神秘,自然应该关注。粤剧早于京剧,第三个被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则有它的历史成因:晚清以后,随着广东人下南洋,后来到美国旧金山去挖金子,到欧洲做生意,在西方各大都市建立起China Town,粤剧就沿着他们的足迹到了南洋群岛和西方。今天见到最早粤剧到西方的例子是1852年,粤剧戏班“鸿福堂”(Hong Took Tong)从香港到美国旧金山为华工演出,很快他们就在旧金山杜邦街(Dupont Street)——今天的格兰特大道(Grant Avenue)上建造了一个千人座的中国戏园。因此,西方人最早见到、最熟悉的戏曲剧种是粤剧,人家评选代表作当然就推重它。但我们知道,粤剧其实是晚清时期在外来的“外江班”昆曲、皮黄、梆子影响下形成的剧种。第四个京剧就不说了。

我们现在说为什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迄今没有列入秦腔绝对没有道理。从历史演变及曾经产生过的作用看,戏曲史上最重要的声腔剧种依次是北杂剧、南戏和秦腔。从地方戏兴起之后影响最大和全国覆盖面最广的剧种看,京剧是全国性的,粤剧影响及于广东和东南亚,秦腔和豫剧则都是中国北半个,而豫剧是秦腔流传到河南之后形成的梆子腔,是秦腔之子。秦腔流布到北方,形成梆子腔系统,包括河南梆子、山西各路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以及淮北梆子等,都是秦腔之子。秦腔带起的梆子腔系统也覆盖了大半个中国。

因而,戏曲史应该重新评价秦腔的重要历史地位。因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里中国戏曲的下一个申遗列目,必须是秦腔。

我这里也呼吁陕西和其他有秦腔的西北各省,把秦腔作为联合上报项目,共同推出秦腔这一名副其实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