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黄金台·携玉龙,为君死 读《雁门太守行》有感

第二章

黄金台·携玉龙,为君死读《雁门太守行》有感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玉携玉龙为君死”出自《雁门太守行》李贺。

只为报答君王的恩遇,我愿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这首诗是对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但又何止可用此诗称颂古代将士,颂的也可是我华夏将领,军人,战士!

古人云:“半卷红旗临易水”。

“易水”二字又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壮士一去不复返,不复还啊,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爱人。

可…无国何以为家呢?

有贤之士,明君,贤君将他们提拔,重用。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在战场上,我国的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敌人困苦艰险的作战环境,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手握爆破筒,以身躯作人梯,战后的将士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血流成河,凄神寒骨。

那片土地上的是什么,是先辈们的英灵啊!

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绘制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战地悲壮的气氛震天地动地的号角声;因夜寒霜重郁问低沉的鼓声,战士冲锋杀敌的呐喊声与冷兵器的击打声。

精准的表现了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

如果那是一个盛世,社会太平又怎会是作出此诗?如果不是被时代所逼谁又会去写以战争为主的诗?谁又想写?谁不想写当下美好,社会的太平,人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

此诗的大致背景是唐代的边镇战争,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

诗人李贺作诗想象极为丰富,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喻今,“诗鬼”之称果然名副其实。

活在盛世,活在红旗之下,红星闪耀。我没有活在李贺那个时代,我并不能完全解理解李贺所看,所思,所想,我无法感动身受。

但我庆幸我生于华夏,生在这和平的年代,有党领导下的中国,一个强盛的国家,我感谢于那些远离家乡,驻守边疆的战士将自己一生都奉献给党和人民,那群最可爱的人。

天下归心平山海,

良贤尽拜玉京台。

万鼎不抵君玉誓,

三千海灯驱狼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