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小学老师

终于又当上了老师的时候,我就突然想起了自己小学时候的几位老师来了。几十年了,我的那些老师还好吗?

一 宁老师

我在小学念书的时候,最开始是在通化民主路小学,念到了二年级。

一年级的时候,我的那个班的老师从开学时就没有来,然后我们就被分成几个部分,分到了各个班,坐在人家的桌子旁边,等于是在旁听。所以,在一年级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时间里,我没有自己的老师。

二年级的时候,我们这个班终于被“肢解”了,分到了别的班里。这也好,我就终于有了自己的老师了。

我被分到了二年二班。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女老师,叫宁淑兰。当时,宁老师正在和体育老师吴老师恋爱,脸上总是幸福的微笑。在同学都听话的时候,她会给我们讲很多很好听的故事,还会把电影中最流行的歌唱给我们听。但是,由于宁老师的性格比较好,不会发脾气,因此,淘气的学生总是惹她生气。老师一生气,脸上就有一块红,越生气就会越红。有时候,我很担心老师,怕她被学生气坏。

我不知道那些同学为什么要那么淘气,就是不听老师的话,说什么都不听。我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只有自己做好,不惹老师生气。

我是好学生,宁老师对我很好。不过时间不长,也就是一年,我们这个班就转走了,我和宁老师就分别了。宁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很深刻,因为她是我实质意义上的第一位老师。

二 孙老师

三年级开始的时候,我们班转到了隆发小学。我们在这个学校只呆了三个月。因为这个学校是十年制学制,而我们是十二年制,讲不到一起,结果很快就被转到了另一个学校。

在隆发小学,我的班主任是孙淑蕊老师。孙老师是很严厉的一位女老师,她一边教书,一边作大队辅导员,主持少先队的工作。她总是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不好,经常批评,这就使我们班有了一个变化,过去总是对老师淘气的同学,受到了教育,班级的风气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是,孙老师还是不满意,还是提出很严的要求。我们也就体验到了好班级的气氛,不再是整天闹哄哄的样子了。又过了几天,孙老师表现了对我的器重,整天批评我,但是又让我干很多很多的工作。

不久,孙老师开始让我做少先队大队委员的工作,戴上了三道杠的标志,再加上鲜红的红领巾,那就精神多了。有一次,孙老师让我到办公室做事情,她和别的老师说:

“这个班啊,一筐木头砍不出一个楔,就这样一个还像回事的学生,还上课愿意说话,做小动作。”这是孙老师对我的评价,语气是批评,表情却是充满了关爱和期待。这句话,我这大半生都一直记着。

很不幸,只有三个月,我们班就转走了。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严厉又可爱的孙老师。她是既鼓励我前进,又宽容于我的缺点的好老师。

三 苏老师

从隆发小学转去的新学校,是当时最好的小学,即通化师范附小。附小不仅是楼房,而且烧暖气,那在当时是很奢侈的。到了附小,接任我们班的老师叫苏瑞,是一个男老师,个子很高,为人很好。他对数学很有研究,经常用初中的课程教我们,说明虽然解法不一样,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比如,小学三年级做的填空题,实际上就是初中一年级的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说,一元一次方程的题,用小学的算术方法同样可以做出来。

记得有两件最有意思的事情。一次,是他在黑板上写了一道初中的应用题,而且说明这是一道初中的数学题,然后,就让大家试着做。我想起来了苏老师说的计算办法,就试着用算术的方法,按照填空的方法计算。我先设了“?”号,然后“?=多少多少”,实际上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我在黑板上计算的结果完全对。苏老师十分高兴,到处说,他教的三年级学生可以做初中的数学题。我倒觉得这不是什么难题,因为用老师教的方法,完全可以做出来这道题的。

还有一次,他事先抄了一段古文在小黑板上,上课的时候,就带来了这块小黑板,倒放在大黑板上,让大家朗读,试了几个人,都念不完整。这时,苏老师就让我来念。我站起来,觉得看倒放着的字,也没有什么难处,就很顺利地念了下来。苏老师又是大为夸奖,到处说这件事。

这两件事,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但是,他确实通过这样的方法,给了我向难题挑战的勇气,那就是不要怕什么,只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去做,就一定会做好的。可能也有做不出来的时候,但是,不要放弃研究解决的方法。

我想,这就是苏老师给我的最好的东西。在我当老师的时候,我也经常给学生出一些比较难的课题去研究,会鼓励他们科研的勇气和决心。这是苏老师的经验。

四 李老师

李老师叫李桂荣。她是我在小学期间,给我最多东西的一位老师。我和她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是我在小学中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小学四年级了。这时候,学校给我们班派来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这就是李老师。

李老师个子很高(当时是这样的印象,不知道实际上是不是就是很高),也很漂亮。那时,她好像是刚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对工作极为热情,每天都在辅导我们,让我们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那时,我是班长,又是少先队大队委员,事情很多,李老师还是要我经常做很多事情,给我留的作业也很多。有时候,她就让我在放学以后跟着她在办公室里学习,她在批改作业,我在她的旁边做作业。放学的时候,我跟着她一起走,她就顺便给我讲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以及下一课她要讲的内容。

有时星期天,她就让我和几个好学生到她的家,给我们讲大学的故事,把大学的有些课程,例如《现代汉语》中的语法、逻辑等问题,讲给我们听。我们也就似懂非懂地听着,虽然如此,还是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李老师一直教了我两年,四年级和五年级都是她教我,教给了我很多的东西。有两件事我终身难忘。

一件事是关于我的形象问题。有一天,放学以后,她让我到她的家中,说是有急事。她关照我要穿好少先队的服装,戴好红领巾和三道杠的标志。我都照办了。到了她家,她告诉我,说我们家乡最好的照相馆即红旗照相馆要选一位少先队员照一幅标准像,作为橱窗陈列,老师推荐我去。她嘱咐我赶紧去,师傅们正在等着我。

那时候,我哪里知道什么标准像、陈列展示之类啊。既然是老师要我去的,我就去了。

照相馆里,几个师傅正在等着我。见了我后,就急忙地给我打扮,在我的脸上抹各种东西,说这里暗一点,那里亮一点之类的话。我就任凭他们折腾。弄了很长时间,后来终于弄好了,就照起了相,左一次,右一次,到了很晚才结束。

又过了几天,李老师兴冲冲地找到我,给了我一张照片,是四寸的,我的形象跃然纸上,极为生动。我从来没有以为我是这样的形象。老师也极为喜欢,就说:“人家就给了一张,我还想要,你说怎么办?”我说:“那就给老师吧。”李老师说:“这样,我再冲出一张,给你,这张大的就留给我了。”就这样,我有了一张这样的二寸小照片,跟随了我很多年,后来就不知道丢在哪里了。

不久,红旗照相馆的橱窗里,就放上了我的这张大照片,很吸引人。一直放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时候,这张照片就再也没有了。那时候,我不知道这是光荣、体面的事,反而觉得有些麻烦,有点丢人。因为很多学生知道了、看到了这张照片,就编了顺口溜:“红嘴巴,绿油油,两只眼睛滴溜溜。”经常当着我的面念给我听,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男人,脸上抹得这个样子,觉得有些可耻。

另一件事,是我在五年级结束的时候,学校是不准其他老师教毕业班的,因此,李老师就要和我们告别了。她很难过,我也很难过。她想了又想,就把她在大学期间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本教科书送给了我,千嘱咐万叮咛地,让我一定要好好读这本书。我真的听她的话,把这本书一直带到身边。在插队的时候,我在学习;在部队当兵的四年里,我一直在读这本书。后来这本书被翻烂了,皮也没有了,但是,内容我都记住了。再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搬家时,这本书就找不到了。直到现在,我还悔恨自己的粗心。

后来,我和李老师有了一些误会,一直不敢再去见她。事情是这样的。

1966年夏季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没有事情做,就都在家里玩,一些同学也经常到我家玩。我的家就在马路边上,这条马路是李老师上班的必经之地。有几次,李老师在我家门前走的时候,我的同学看到了,就喊李老师的外号,终于有一天,李老师火了,叫着我的名字,批评我。其实,我是冤屈的。想一想,李老师对我那么好,我会这样做吗?

但是,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是中学生了,虽然不上课,但是也不到原来的小学了。因此,也就没有向李老师解释的机会。

多年过去了,这件事仍然噎在我的心中,耿耿于怀,很难受。终于有一天——那时我已经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我鼓起勇气,按照我知道的地址,给李老师写了一封信,诚恳地向老师解释,说明我对她的尊重和感激之情。那时,李老师已经快要退休了,还在工作,很快就给我回了信,说她不记得这件事情了,说她一直记着我这个好学生,知道我有了这样的前途,很为我高兴,邀请我以后回家一定要去看她。

我也就释然了,放下了一块心病。但是,每次回家都急匆匆的,直到今天,也没有再见过李老师。听说她已经退休了。

我下决心,再回家乡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李老师,让我这个大学的老师向他的小学老师献上一束鲜花,表达我的心意。再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她的地址,回老家的时候,带着侄儿一起去找她,但是非常不巧,她和先生旅游去了。我留下了钱,让侄儿抽空来看她,替我给她买了鲜花。

五 白老师

我在小学的最后一位老师,是白洪亮。白老师以威严著名,好像每一根头发都直立着,不苟言笑,学生都很怕他。他个头很矮,但是人极精神,站在黑板前面,眼睛一瞪,正在做错事的同学就心惊胆战。小学六年级的老师都很厉害,在学校中的地位很高,就连走路都很有劲头。白老师也是这样,走路一晃一晃的,劲头十足。有时候,我想起他,就觉得与鲁迅有点像。

现在,小学六年级的老师要的是升学率,主要是复习,准备考中学。但是,在我们那时,考中学就不是这样子了,要进行教育改革,小学生毕业一律升中学,而且是就近入学,也没有别的说法。因此,白老师就在讲完课之后,教我们写字。

白老师有一手非常漂亮的字,在学校是有名的。他说,我教你们一场,如果你们的字写不好,那就是我没有教好,是我丢人。因此,最后的一个学期,他每天要我们写一页小楷,他一个一个地亲自批改。在每一页的小楷上,他都圈圈点点,写上很多评语。我们也就照着他的字,硬练。我模仿得最好,老师也就最满意,又叫我要写好大楷。因此,我的大楷也有了很大进步。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写大字报、大标语,也是重温了老师的教诲,也是继续练字。我现在的字,还有他的影响。我困惑的是,直到现在,我练字还是不行,不成气候,也算是辜负了白老师的教诲和期望。但是,我一直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