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读者耐心地看完下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阅读本书之前必须了解的,可以让你们更清楚地理解本书想要表达什么,而不应只把本书当作一个方法论的实践手册。另外,下面也会告诉大家为什么笔者使用“高性能之道”作为本书的书名。

众所周知,SRE工程师有几类重要职责:延迟优化、性能优化、效率优化、稳定性优化、容量规划、应急响应等。随着SRE在国内的流行,很多运维团队开始转型,包括一些架构师、后端工程师、系统工程师也纷纷加入其中。在这个SRE实践日渐丰富的情况下,笔者想讲两件事情:一件坏事,一件好事。

第一件事情:互联网行业现状对技术的影响。几年前,或者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2011-2019年,互联网平台百花齐放,团购、电商、游戏、聊天软件等,基本上日常的生活方式都走进了互联网。也正是因为互联网发展迅猛,我们选择使用IT成本、人力成本交换时间,代码质量不高、架构设计不佳等问题都通过投入更多的成本暂时得到了解决。虽然这样做可以解决大部分性能问题,甚至隐藏不稳定的架构风险,让业务继续往前推进,但留下了很多技术债。

那段时间其实已经出现了SRE角色,虽然国内的SRE起步较晚,但也不断地发挥出了价值。那几年,SRE工程师的核心职责中保障稳定性、效率是高于优化成本和性能的,或者说成本和性能也需要优化,但相比其他目标,被降低了优先级。但在2020年后,互联网行业出现了明显的疲态,这对我们互联网技术人来说,是一件坏事。这时大多数公司面对“寒冬”开始开源节流,成本优化被反复拉上日程,甚至有云厂商专门为云产品客户提供了专业的成本优化方案。大幅度地优化成本,如果只是单纯地缩减使用效率低的机器,将无法满足公司迫切节约成本的需求,而且一旦服务器资源减少,曾经性能不好的代码和架构问题都会浮出水面,甚至会导致辛辛苦苦节约的成本被一次偶发故障就抵扣了,得不偿失。因此,成本优化往往要伴随着架构优化、代码重构,甚至业务逻辑优化,简而言之就是性能优化。面对这种突然发生的改变,SRE工程师如何从容面对?

第二件事情:国内的SRE工程师大多从运维工程师转型而来,对性能优化、延迟优化缺乏经验,很难发挥出SRE工程师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当然很多公司也没有对团队的SRE工程师提出这样的要求)。部分有独特见解的团队,在成立SRE团队时,除了运维工程师,也引入了业务开发人员、基础架构师、系统工程师等有较强高并发开发经验和系统底层认知能力的成员,他们对性能的要求是极致的,为服务的SLA达标,设计更精妙的架构,而这些不是传统运维人员可以达到的,国内的SRE已经开始向更高阶的路线发展。虽然这又增加了SRE的技术难度,但是是一件好事,让我们可以拥有更全面、更有深度的技术。

下面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1)业务开发人员开发了一些动态接口,其实可以适当配置1~2分钟的CDN缓存,但并未配置,导致回源请求量高、带宽成本高,响应速度和性能也未达到最佳。

(2)NoSQL使用场景少,过度依赖MySQL,成本高,响应速度和性能也未达到最佳。

(3)客户端请求数据太多,实际应用中,只使用了部分数据,浪费了带宽,数据太多甚至意味着可能存在太多的数据处理操作,响应速度和性能也未达到最佳。

(4)在页面渲染过程中,部分数据是不需要提前加载的,但前端工程师设计了大量预加载任务,导致了大量无效计算和网络开销,响应速度和性能也未达到最佳。

(5)业务开发人员对某个接口设置了1分钟的Redis缓存,但根据业务场景,这个接口的缓存其实可以设置为10分钟,这导致请求量减少得不多,响应速度和性能也未达到最佳。

诸如此类,各种问题累加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资源开销,这会影响成本优化,也会影响服务性能,而高性能可以提升成本优化的效果,也可以优化业务架构、延迟等现象,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这两件事情,笔者使用“高性能之道”作为书名,本书会从SRE工程师的职责进行讲解,通过实践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职责在工作中是相辅相成的、共同发挥作用的。这几年互联网行业“内卷”严重,但也正是全面发挥SRE工程师职责的好机会。寒冬闭关苦修,静待春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