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李世民:水泥路是好,但修水泥路不好

“吐谷浑是个废物,去年王爷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不过,马长史让我们在西突厥人的地盘上多走走,看样子,大唐迟早会对他们下手。”

达飞和其他的胡人不同,他的头脑非常的灵活,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

事实上,西域关系到丝绸之路的稳定和畅通,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国家掌控自己的对外贸易。

就算没有李想,大唐和西突厥人之间的战争也是迟早的事情。

“西突厥虽然比吐谷浑难缠得多,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找到漏洞,就不惧他们了。”

“是啊,听说那些已经投降的吐谷浑人,也被定襄商会重新组织起来,组成了一个捕奴队,这帮家伙对我们可是有很大的仇恨,如果不听燕王的话,说不定有一天,他们就会把我们给取而代之了。”

李想对这些胡人并不是很信任,所以达飞的队伍只有一千五百人。

不过,说实话,仅仅凭借这千余人,还远远不能满足整个定襄,甚至整个大唐对奴隶的需求。

所以,必须要扶持一个新的势力。

无论在什么地方,平衡都是必须的。

……

燕王府,李想接到马周从定襄传来的一封信,居然破天荒的主动入宫,要和李世民见上一面。

“怎么,你平时很少来这里,今天有什么事吗?”

李世民只是看了一眼,就低下头来,继续看着奏折。

“父皇,正好相反,儿臣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而是来解决大唐的问题。”

“是吗?大唐有什么问题?朕为何不知晓?”

李世民放下毛笔,抬头看向李想。

“父皇励精图治,大唐疆域一日比一日大,各地边陲之地和长安城之间的消息传递,也变得更加缓慢。岭南传来的消息,往往都是一个月之后,才会传到长安。不客气的说,事情的传播速度,已经动摇了大唐的根基。”

以李想的阅历,即便是面对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他也丝毫不惧,只是几句话,就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这也没办法。”李世民皱眉道,“你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路途遥远,这也是无奈之举,随着疆域的扩张,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不过,交通不便,这一点是可以改进的。”

“难道现在就没有进步吗?”

“干爹,这只是暂时的好转。只需一场暴雨,各地官道便会变得泥泞不堪,就算是长安至洛阳这等官道,也禁不起几场大雨。”

对于大唐的官道,李想并不是很满意。

虽然官道上的道路很宽,也用碎石加固过,但是坑坑洼洼,却是无法避免的。

不仅影响了马车的速度,而且对马匹和马车都有很大的伤害。

“想儿,不要拐弯抹角的,直接说出你的目的吧!”

“修水泥路!干爹,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这路修得好,不但可以加速消息传递,巩固朝廷统治,更重要的是,对于百姓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

“修水泥路?”

李世民完全不相信李想的话。

要知道,大唐的官道那么多,如果全部修建水泥路,户部的税收就算是翻一倍,也不够用,就算是修十个大明宫,也用不了那么多水泥。

“是啊,干爹应该很清楚,大明宫的水泥路是什么效果。长安城和洛阳、太原、定襄之间的道路,如果全部换成水泥路,那效果就非常好了。”

李想没想过一蹴而就。

不可能像后世一样,村村通水泥路。

光是想要在大唐的几个重镇之间,修建一条水泥路,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但马周来信,言说定襄的水泥作坊已经就绪的时候,李想就起了这个心思。

修路不好吗?

当然好啊!

李世民是不是希望大唐的道路变得更加的宽阔,更加的平坦?

当然想了。

大明宫的建造,需要大量的水泥,难道李世民不知道这水泥路的好处?

这一点,他当然清楚。

不过,为什么不把官道改成水泥路?

大唐是建立在隋朝的尸骨上的。

隋文帝那么有才华的人,为什么在杨广的手里,短短十多年,就把江山给毁了呢?

三次征高句丽,虽然是最直接的理由,但李世民认为,杨广即位之初,大隋王朝的覆灭已经成为定局。

大业元年,隋炀帝杨广下令修建东都,每个月征募二百万人,历时十个月,终于完工。

之后,杨广又命人修筑运河,修建龙船,修建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和西苑等宫殿,尤其是大运河的修筑,更是调动了数百万民夫。

要知道,大隋的人口也不过数千万,这一次,足足有十分之一的人被抽调走了。

这些工程的工期都很短,再加上官员们的层层施压,不知道死了多少民夫。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自立国以来,在大规模征召民夫这件事情上,一直非常谨慎的原因。

所以,对于这修路,李世民也是慎之又慎。

“想儿,朕知道水泥路是一件好事,但是,修水泥路并不是一件好事。隋朝的大运河不是很好吗?大运河把南北连接在一起,方便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这当然是好事,但是……”

听到李想这么说,李世民沉吟片刻,终于开口了。

“干爹,我知道您的顾虑,事实上,那些伟大的工程,最后都是因为隋炀帝太过心急,不计后果的强行推行。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大运河的经验,慢慢来,不征发民夫,也不会引起民变。”

“这一点,朕承认。可是,不征发民夫,谁来修路?再说了,砂石虽然不值钱,可是,你燕王府也不会白送啊。”

前隋的教训还在,李世民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知道干爹可知道定襄有一支捕奴队?”

“好啊!朕都没和你说过,你居然还敢主动提出来!朝堂上弹劾你的奏章堆积如山,朕岂能不知?”